在農村家有幾兄弟的,父母的贍養問題應該怎樣解決?你又怎麼看?

農村閒人搞野


我老家的一個例子是一個兄弟負責照顧,其他人每年拿多少錢,然後老人有大病均攤,小病由照顧的兄弟拿錢。感覺這樣的贍養方式挺走心的,免去了輪流贍養老人的顛沛,和每家的可能不習慣,和每家不一樣的兒媳婦


天與海的距離o


贍養父母這個不用多說,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底線問題和道德品質問題。家在農村,兄弟多人,贍養父母的方法可以很多種方式。

01

有一個小學同學,兄弟倆,對與贍養父母的做法可以借鑑。

同學的父母健在的時候,他們兄弟兩人商量過,無論在難,沒月每家都要給父母300元,遇到老人生病住院的情況,兄弟倆平分所有費用。

後來父親去世了,他們覺得讓老母親一個人在老家不放心,商量後,讓老母親跟著他倆過,每一家過一年。跟著誰過,誰每個月按時給母親發300零花錢。遇到生病住院,還是兩兄弟平攤所有費用。

02

同學的做法我覺得也不錯。他兄弟三人,老家農村,大學畢業後,在縣城安了家。父母一直在農村。有一個兄弟做了點小生意,一個在家務農。對於怎麼贍養老人的問題,一開始三個兄弟倒沒啥意見,老三媳婦不太樂意,覺得應該按能力大小,照顧自己的父母。所以一開始他們也曾一度難過矛盾。

後來不知道誰想出了一個辦法,先徵求父母的意見,得到的回答是,有手有腳我們自己過。

兄弟三人包括媳婦一起,最後確定既然老人不願意分開,只想守著自己的家。那就讓按老人的意見。只是,在家裡的老三要多受點累,平時多去看看父母,有點小問題,及時幫忙解決下。前提是老三每月只出贍養費的五分之一,另外的四份,我同學和他二哥一起平分,出力少就稍微多掏點錢。如果遇到生病住院,也是這樣的處理意見。

03

第三種方式,是我在農村見的方式。兄弟幾個輪流管父母,有一個月換一次的,有三個月或半年換一次的。這個一般是提前商量好,到了月底或者接送時間,下一家會按時開車,接父母到他們家裡居住生活。這樣的贍養父母方式,我在農村見得相對多一點,所以就不再廢話了。

其實,除了借鑑好的贍養父母的方式之外,我們還要和他們多溝通,徵求他們的意見,選擇一種適合自己家庭,兄弟們都沒意見的贍養方式,也許是最好的。


山之盡頭


對於這個問題,我完全可以現身說法。

岳父九十三歲,岳母八十九歲,老婆家五姊妹,一個兒子四個女孩。大姐六十八歲,二姐六十四歲,三姐六十歲,均已退休,目前在家帶孫輩。老婆最小,和大她四歲的哥哥仍在職。

按照我們這邊的傳統,養兒防老。原來,岳父岳母住在鄉下的一棟八十年代建成的兩層平房裡,在岳父2017年9月的一場大病後,他們就沒有回去,選擇跟著哥哥在縣城一起生活。

十一長假,我們回家探親,岳母特意找到我說,雖然哥哥嫂子都很孝順,但住在哥哥家,白天只有兩個老人在家,左鄰右舍不相識,只能整天呆在家裡,特別難熬;另外,後棟樓有個加工棚,設備發出的聲音讓人十分難受;再說,儘管兒媳會準時把菜買回來,但,畢竟口味不一樣,老人只能由著媳婦,買了什麼吃什麼;等等。看得出來,兩個老人過得並不舒服。

於是,我立馬找哥嫂反映了岳母的想法。哥哥當即反對:“住鄉下根本行不通,我們都要上班,誰來照顧他們?”

元旦節,我回家時發現,岳父岳母老得很快,精神狀態也不好。當天晚上,我與哥嫂商量,尊重老人的意願才是最大的孝道,有困難一起解決。

然後,我花了三、四萬元請民工把鄉下的平房重新刷牆、換門窗、裝空調,並將廚房和浴室進行了改造。然後,將五姊妹叫到一起開會,四個女兒每個月到鄉下陪父母住一個星期,週一至週五(老婆可以調班);哥哥在稅務局上班無法請假,只負責週末。

從此以後,退了休的姐姐們帶著姐夫和孫子每個月在鄉下住一週,那裡的環境優美,種點菜,養點雞,釣釣魚,好愜意!

兩年來,風雨無阻。效果也非常明顯:鄰居鄉親個個稱頌,岳父岳母心情愉悅,姊妹之間引以自豪,對下一代更是最好的示範。

所以,在孝敬父母的問題上,不能太計較,不要講理由,更不能假惺惺。



吾師大愛


在農村,有幾兄弟,父母的瞻養問題怎麼解決?是否可以借鑑下面這位老人的辦法

。有一老支書,快九十歲了,老伴已離世,剩下老支書孤身一人。老支書膝下有四個兒子,還有一個兒子在省外工作。老支書一聲令下,你們四個兒子一人照顧我三個月,一年剛好輪流滿,如果我還活著,來年再繼續輪流,直至我離開人世。四個兒子有在城市工作的,有做生意的,有務農的,有家境狀況好的,也有一般般的。支書說,不管你們能否負擔得起,不管你們有多忙,不管你們離我多遠,一人三個月都得陪伴我。這四個兒子也聽話,誰也不敢說不,有事的放下事來,沒錢的你自己想辦法,離得遠的你也得回來,都按規定按時間上任。

老支書做過大隊領導,有發號施令的習慣,有一套工作安排方法,大的兒子都六十多歲了,但都得聽他的。把自己的老年生活安排得穩穩當當。


知秋144466680


我家真實情況!父親過世6年了。最初我和弟弟商議,一家一年贍養母親,有大病哥倆平攤,小病在誰家誰給護理。還有一個妹妹只是經常來看父母,買一些營養品和季節衣服!因為我們這邊嫁出去的女兒不分擔家庭贍養義務。當然了,有能力可以多分擔一些義務,且也分享家庭財產。其實,在真正實施的過程中,不要分的太清。只要哥倆不起糾紛,倆個妯娌沒有意見!誰多盡點義務,都是欣慰的!母親也是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已堅持6年有餘!我們哥倆也是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變化。只要老母親舒服就是最好的原則,同時也是哥倆應盡的義務!也是給我們自己的孩子做個表率!



赤腳撿貝1


好吧,又看到一個讓人忍不住想來說幾句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想用一個親身經歷的事例來回答:

小編父輩兄弟六人,以前爺爺在世時與奶奶一同居住在老宅子,十一年前爺爺過逝後,奶奶的贍養問題便成了全家關心的問題。記得在爺爺下葬後的當天,全家上下每家推出二人在村裡“話事人”的見證下來討論這個問題。五個手指都是長短不一,更何況六家人。於是,在對自留地、老宅子等一系列“遺產”進行了分配後,奶奶的贍養問題總算得到了解決:“同我二伯一起生活,其餘五家每戶每年支付500元生活費,直到老人百年為止”。

看似問題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其實不然,第一年支付養老費時,這樣那樣的原因就導致了這個方案只成為了一紙空文。後來,我們六個孫子輩實在看不下去了,才發聲:以後奶奶的生活費由我們承包,每年在奶奶生日那天,每人支付給我二伯兒子,這個辦法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說這些,不是為了表達自己有多高尚,實則是想對大家說:因為當年的社會實際情況,造就了一些個對老人有這樣那樣意見的實情,但相對於現在的年青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和包容老人。所以,我建議如果你的身上正在或即將發生這種幾兄弟贍養老人的情況,長輩們就別插手了,交給年青人來解決可能更合適。

最後,想說一句:百善孝為先,我們都有老去的那一刻,趁現在還有能力,還有機會和時間,多孝敬老人吧。也給自己的後代做出個榜樣來。


白鹿原老農民


我是農村的,對家有幾兄弟對老人的贍養我是有發言權的。我的父親弟兄五個,我的爺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奶奶就一個人生活,地她就不種了。地輪著種,每年誰家種奶奶的地,到給奶奶糧食的時候就多給奶奶幾百斤,另外四家再每家拿出二百斤!後來奶奶年紀大了,磕著腿了,就不做飯了,輪著送。其實兄弟多了挺好的,老人輪著照顧,其他人還不耽誤幹別的!


鈕莊閨女


一個小學同學,兄弟倆,對與贍養父母的做法可以借鑑。

同學的父母健在的時候,他們兄弟兩人商量過,無論在難,沒月每家都要給父母300元,遇到老人生病住院的情況,兄弟倆平分所有費用。

後來父親去世了,他們覺得讓老母親一個人在老家不放心,商量後,讓老母親跟著他倆過,每一家過一年。跟著誰過,誰每個月按時給母親發300零花錢。遇到生病住院,還是兩兄弟平攤所有費用。

02

同學的做法我覺得也不錯。他兄弟三人,老家農村,大學畢業後,在縣城安了家。父母一直在農村。有一個兄弟做了點小生意,一個在家務農。對於怎麼贍養老人的問題,一開始三個兄弟倒沒啥意見,老三媳婦不太樂意,覺得應該按能力大小,照顧自己的父母。所以一開始他們也曾一度難過矛盾。

後來不知道誰想出了一個辦法,先徵求父母的意見,得到的回答是,有手有腳我們自己過。

兄弟三人包括媳婦一起,最後確定既然老人不願意分開,只想守著自己的家。那就讓按老人的意見。只是,在家裡的老三要多受點累,平時多去看看父母,有點小問題,及時幫忙解決下。前提是老三每月只出贍養費的五分之一,另外的四份,我同學和他二哥一起平分,出力少就稍微多掏點錢。如果遇到生病住院,也是這樣的處理意見。

03

第三種方式,是我在農村見的方式。兄弟幾個輪流管父母,有一個月換一次的,有三個月或半年換一次的。這個一般是提前商量好,到了月底或者接送時間,下一家會按時開車,接父母到他們家裡居住生活。這樣的贍養父母方式,我在農村見得相對多一點,所以就不再廢話了。

其實,除了借鑑好的贍養父母的方式之外,我們還要和他們多溝通,徵求他們的意見,選擇一種適合自己家庭,兄弟們都沒意見的贍養方式,也許是最好的。


農民小布


說說我家的事吧。我爸姊妹六個,四男兩女,我爺爺奶奶都健在,他們是每個人照顧兩個月。在這裡肯定有人說女兒不需要照顧老人,在這裡有個前提,我爺爺有退休金,一個月爺爺奶奶肯定用不了,所以誰照顧誰可以拿剩餘的錢,所以我爸弟兄四個商量要兩個姑姑一塊照顧。趕緊這樣最好,誰都可以盡孝。

古人云,百事孝為先。不論兒女多少都應該照顧好老人。




80後康


父母的贍養有幾個兄弟就幾家商量了一起養。

我的爸爸有哥四個,最小的常年在外打工,有個媳婦還有神經病;一開始爺爺奶奶自個做飯吃,後來沒種地了,哥三就商量了一家吃一個月,在哪家吃生病了,小病就哪家醫,大病哥三醫;至於老人的用電是一家一年,最小的那個由於家庭特殊無力承擔,就把他的土地哥三分了養老人。供你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