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去女朋友農村老家過年,她家竟然讓我喊5歲的黃口小兒叫“太爺”,咋辦啊?

杍攸


你太年輕不懂事,你跟女朋友雖然沒結婚但你還是認可了她是你老婆,有句俗話叫亂親不亂族,是你女朋友的長輩那就是你的長輩,相反你女朋友到你家也一樣,你若有個長輩也年輕那你要她叫什麼呢,這樣的道理你父母應該教過你的,你回家問問你爹媽。


老李1034174


這個在農村很正常啊!我們村就一個和我差不多年齡的同學,我叫他太老爺,他兒子能抱出來時,我正好碰到了,我說太老爺好,他說來過來看看我兒子!

我過去一看,逗逗他,說老爺好!剛出生的小孩我也得叫老爺!他們說人不大長在輩分上了,就是這個意思!沒辦法的!你如果因為這件事,耿耿於懷,那你趁早散了吧!不是老爺們的胸懷!


李華9313


這情況和你女友家很類似吧?農村是以輩分來決定稱呼的,看著你叫五歲的小傢伙太爺,那你女朋友家人丁興旺啊,長期下來多出了至少三代人,你呢就當是個段子,大聲叫太爺就行了,不知道你滿意我的答案不,祝新年快樂!


橋邊小夥


叫5歲兒童太爺爺,就豈有此理了?

正確做法是!太爺爺好,雙手抱起,如待親兒般的善意,笑著拿出糖果玩具給太爺爺了,親親太爺爺,放下,太爺爺撒歡走了!

從中可以看出幾個問題,

第一,你太年輕,不懂事,

第二,缺教養,不尊大,

第三,缺文化,不知禮,

第四,個人修養差,因為無知而不能入鄉隨俗,

第五,個人妄自尊大,不思學,

總的說,到50歲就不是問題了,叫昨天出生的太爺爺都會叫了!

人!不管多大,行遍天下,先執禮!!禮者!冠!有輩份,知輩份的按輩稱呼,不知者,按表面年紀稱呼,執之禮則無錯。

最保險的稱呼是,見男而稱叔!見女而稱姨!在平故初見時永不為錯!

老頑石通常做法是,見親必按輩稱呼,遇到年歲比我小的長輩,亦必要先叫長輩,莫因自己年歲大點而等長輩叫我。在網絡上亦不問老少,稱兄臺,稱大姐,則少出錯。


桃源凌頑石


這種情況很正常啊朋友!在農村地區,通常有輩分講究,這種輩分講究,不在男女,不論老幼。好比我第一次去老婆家,她家在村裡輩分高,讓我問她們村裡的70多歲的老太太,叫嫂子。如果按照常理,應該叫奶奶吧,那麼,按照女方村裡的的情況,就只能叫老太太嫂子了,大家都認可,也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農村地區,很多村子裡,有不同的家族,那麼,就會有不同的輩分講究。這種輩分講究並不是現在定下來的,而是經過這個村子的形成以後,當年老祖宗們定下的。當初他們即便是一哥們相稱,但是,經過祖祖輩輩年紀的代差,形成有些家庭的輩分越來越高,有些家庭的輩分越來越低。就會出現老人和光屁股小孩同輩的現象。



這種現象的形成,說白了兩個輩分差別大的家庭,可能差了兩三代人。這裡面牽扯到結婚早晚,大門和小門之分。結婚晚大家好理解,那麼,大門小門之分,比如說以前一家孩子多,老大可能比老小大十多歲,那麼問題就來了。老大結婚以後,孩子都有了,老小還沒有結果。加上舊社會三妻四妾,都會有大門和小門之區分。

古代沒有避孕措施,老來又得子的事,時有發生。比如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詩人韓愈,他哥嫂結婚的時候,他還是孩童。他父母去世後,有他哥嫂養他,他和他侄子歲數相差不大。那麼,等於差了一代人。這麼類似演變幾次,同根的族人,就會差幾代人。再說農村地區講究這種輩分,輩輩想相傳,所以,才會出現小屁孩當爺爺的情況出現。

你女朋友讓你叫小屁孩兒太爺,是因為你女朋友家輩分沒有小孩家輩分高,別說你,就是你準岳父,論輩分也要叫小屁孩兒一聲大爺。不是那小孩成心佔你便宜,事就是這麼個事兒,如果你不要女朋友,不用論輩分叫那個小屁孩太爺,如果你想娶你女朋友,就要入鄉隨俗,叫不叫你自己看著辦吧。


三農的高度


哈哈,的確是豈有此理!不是五歲孩提的太爺爺,而是題主!

輩份就是輩份。這是民俗,也是禮儀!輩份是按血統而分,而不是按年歲而分!尊重輩份,也就是尊重女友,也是尊重女友的家人!

其實,能夠看到五歲餘的小太爺爺應該是生活中的一大樂事,而題主卻因此憑添了許多煩惱,甚至還想到了要分手?足可見其心量之狹窄,及對女友所愛還不足斤兩!

要是我,就笑呵呵抱起五歲的小太爺爺,貼貼臉,親一親,然後拍下幾張照片珍藏起來!


阿信看見


這有什麼啊,在農村有很多這樣的事情,你不用較真。

記得十幾年前,我村有個70多歲的男的,每次看見我都會叫我“小姑姑”,我都不好意思答應,可是他一直叫。他說:別的事兒亂了,行,這個輩分祖宗留下的,怎麼也不能亂,我該叫什麼叫什麼。

你既然與對象相親相愛,就像一家人,如果那小孩輩分在那裡,叫一聲又何妨?為了不叫一聲“太爺”就分手,那你們的感情也太脆弱了吧?

對待生活幽默些,讓自己放鬆,這也是人生之道。



用戶勿忘初心


題主你家肯定沒什麼教養。每一個家族裡面基本上都是以輩分來叫人,而不是以年紀。以前舊社會很多親侄子親外甥女比叔叔阿姨的年紀大,難道還要叔叔叫侄子為哥???家族裡稱呼只是輩分的體現。我小時候頑皮,我家族好幾個四五十歲的人每次哄我聽話總是說:我公公(爺爺)你莫吵了好不?[捂臉]


山民不刁


在農村輩分關係非常重要,可能他們沒有讀多少書,但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尊重的。

喊太爺很正常的事,我就有一個朋友喊我祖宗。

上個月我一個朋友同學聚會,這個朋友大我十來歲,剛好我和他一起談事,他邀請我一起吃飯。

飯桌上大家敬酒聊天,突然發現一個朋友同學是一個大家族的。然後我們兩個仔細算輩分,我大他七代。

這個怎麼叫?太爺都不行了,他說必須喊祖宗!然後那天晚上,他和我這個祖宗,你一杯我一杯喝的熱火朝天。

這個事還沒有完,後來幾次他聯繫我有事,打電話過來第一聲就是喊祖宗。我一直要他喊兄弟,他說不行,這是祖上傳下來的。必須要這樣喊。

就這樣,每次他喊我祖宗,我也喊他祖宗。大家都扯平了。


徐言隨談


幾年前回老家,去地裡點花生時,遇到一個和我兩個姐歲數差不多的男子,當時他問我“你還記得我不?”我訕笑說“看著面熟但是一時想不起來了。”於是他說他叫XX,正好我兩個姐姐也經常說過他的名字,我又自我說認不出來了畢竟很少回來。後來我回到姑姑身邊隨口提到他時,結果我姑姑說我“你應該喊他叔叔,他和我們一輩兒的啊!”當時我愣了一下,不由又看了一下他,年齡感覺和我兩個姐姐真是差不多的了,然後再次自我嘲笑“現在回來太少了輩分真是分不清了。”因為在這兒之前曾經遇到過一個和我爸年齡差不多的,結果喚我爸為叔,所以有時讓我覺得很難判斷到底是長輩還是同輩。不過在農村裡必須要有規矩那就是該如何就如何,也不能按照年齡來說的,輩分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