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無明君?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放過殺母仇人的明孝宗就不昏

文|飛魚說史

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曾國藩文集》

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持續2000餘年,王朝的更替,推動了時代的進步和發展。

據統計從秦始皇即位到溥儀退位,中間共有493位皇帝,其中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1人,但能被稱之為明君的卻並不多。

明朝無明君?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放過殺母仇人的明孝宗就不昏

明朝皇帝

而在曾國藩看來,有五位皇帝是帝王中的“英哲”,他們分別是漢武帝、唐太宗、宋仁宗、元世祖和明孝宗。

當然,這只是曾國藩所認為的,明君也不僅僅只有這五個。

但是如果要說哪個朝代出的昏君最多,當屬明朝,什麼煉丹的,什麼荒淫無度的,什麼不問朝政的等等,昏的程度當真令人髮指,那真叫皇帝中的極品。

但這能說明朝無明君嗎?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放過殺母仇人的明孝宗就不昏,在曾國藩眼裡他亦是英哲,而世界上第一把牙刷就是由中國皇帝明孝宗發明的,正所謂:牙刷雖小,盡顯帝王智慧。

明朝無明君?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放過殺母仇人的明孝宗就不昏

影視中的朱佑樘

本篇飛魚就來說說明朝明君明孝宗的故事。

明孝宗剛出生就面臨殺身之禍。

明孝宗,他的名字叫做朱佑樘,作為帝王家的孩子,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但是對於朱佑樘來說,這把金鑰匙卻有毒,而且是致命的毒,因為後宮的是是非非,總是圍繞著”皇子“而發生的。

朱佑樘的生母是紀淑妃,本為蠻族土司的女兒,在成化年間,明憲宗朱見深征討蠻族,紀氏被俘虜後入了宮廷,由於容顏嬌好,深得朱見深的寵幸,而紀淑妃倒也爭氣,沒多久就給朱見深生了一個大胖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朱佑樘。

明朝無明君?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放過殺母仇人的明孝宗就不昏

朱佑樘

一般來說,母憑子貴,有了兒子紀淑妃該高興才對,但是她卻感覺不到一絲高興,因為把持後宮的是萬貴妃,而此人的兒子早就夭折了,這也導致了其性格的陰暗,所以只要後宮嬪妃有人生了兒子,那麼幾乎沒人能逃脫萬貴妃的”魔爪“。

當她得知紀淑妃生下皇子之後,自然不能忍,於是就安排宦官把朱佑樘給抱走,並且命令其秘密”處理掉“,但問題就出在了這名宦官身上,因為當他抱走了朱佑樘之後,看到可憐的朱佑樘竟然沒能下得了殺手,而是把他悄悄給養了起來,如此,朱佑樘算是躲過了第一次生命之危。

明孝宗繼位後放過了萬貴妃等人。

五年之後,這名宦官把朱佑樘的消息透露給了朱見深,朱見深那叫一個高興,本以為夭折的兒子,竟然還活著,朱見深自然很高興,但這件事很快也被萬貴妃給知道了,於是萬貴妃二話不說就殺死了紀淑妃,也就是朱佑樘的生母。

緊接著萬貴妃又把目光轉移到了朱佑樘的身上,想要再次滅口,但是這已經不是秘密了,而朱佑樘的奶奶自然也知道了自己還有個孫子的存在,於是就把朱佑樘接到了身邊,對朱佑樘百般保護,最終其在戰戰兢兢中長大,並且結過了朱見深手中的皇位成為了明孝宗。

明朝無明君?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放過殺母仇人的明孝宗就不昏

朱佑樘只有一位妻子

說到這,不少人會說,這萬貴妃既然如此惡毒,朱見深為何不廢了她,這件事或許只能用愛情來解釋,正所謂有恃無恐,萬貴妃就是憑藉著朱見深的寵愛,才能如此為非作歹的,自然無人敢惹。

按理來說,繼位之後的明孝宗,應該為生母報仇才對,但是朱見深並沒有這樣做,在大臣們強烈要求對萬氏抄家滅族之時,明孝宗只是淡淡說了一句:到此為止吧,就對萬貴妃等人既往不咎,足見其寬容。

明孝宗發明了牙刷。

說起牙刷,我們都不陌生,畢竟是生活中無法或缺的日常用品,那麼牙刷到底什麼時候被髮明出來的呢,根據美國牙科醫學會和美國牙科博物館等的資料顯示,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由中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於1498年發明的。

具體的製作方法是把短硬的豬鬃插進一支骨制手把上,而在2004年,倫敦羅賓遜出版社出版的《發明大全》一書,列舉了人類300項偉大的發明,也把牙刷的發明權歸到朱祐樘名下(另外一說,牙刷在南宋時期已經有了,在此飛魚暫不深究)。

明朝無明君?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放過殺母仇人的明孝宗就不昏

朱佑樘

此外,朱佑樘還完美地詮釋了古代帝王中的一夫一妻制,他一生只娶了一個張皇后,從不納宮女,也不封貴妃、美人,每天只與皇后同起同居,過著平常百姓一樣的夫妻生活,實在不易。

正是由於明孝宗堅持只寵皇后一人,使得他成為歷代皇陵中只葬著夫妻兩人的絕無僅有的典型,這在封建帝王中,也是唯一的一例,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明孝宗之“明”當之無愧。

飛魚說:

明孝宗朱佑樘無疑是寬容的,對殺母仇人的寬容,讓明孝宗的形象很是高大,這對於集生殺大權為一生的皇帝來說,實屬不易,而朱祐樘的這種做法無疑是是對的。

在他的感召下,明朝的朝堂人才聚集,上下齊心,國力日益強盛,大明王朝迎來了一個輝煌盛世——弘治中興,正是基於此明孝宗成為了明朝皇帝中少有的明君,當然後世之人對他的評價也很高。

明朝無明君?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放過殺母仇人的明孝宗就不昏

朱佑樘

正如明朝內閣首輔朱國楨評論明孝宗: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但明孝宗卻英年早逝了,去世時僅僅只有36歲,年少的苦難讓其一直體弱多病,後來在位期間,又兢兢業業,不敢怠慢政務,導致其身體透支了。

在其臨死之際,明孝宗傳位於皇太子朱厚照,並叮囑諸卿說:太子人很聰明,但是年齡還小,又好逸樂,諸卿要好好輔佐他,使他擔當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並且一再囑咐朱厚照要任用賢臣,足見明孝宗之英明。

對此,您怎麼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