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不好 神經病變會“入侵”胃部

糖尿病性胃輕癱是糖尿病常見的消化道慢性併發症,是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波及消化道,出現了胃動力障礙、排空延遲等症狀,胃就像癱瘓了一樣,因此稱為胃輕癱。糖尿病胃輕癱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血糖控制不好,發生自主神經病變了,使自主神經病變入侵胃部。

血糖控制不好 神經病變會“入侵”胃部

血糖控制不好 神經病變會“入侵”胃部

  打嗝、腹脹要留心

  糖尿病胃輕癱的患者,由於胃動力不足,無法把吃進的東西排出,因此,患者常表現為沒有食慾、腹脹,還有的患者會伴有噁心、嘔吐、早飽、噯氣、反胃等不適,人也會越來越消瘦。

  當病情長期發展,會出現營養不良,導致體內各種代謝紊亂,反而會使血糖波動,從而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因此,當糖友出現打嗝、腹脹等疑似症狀時,要密切留意自己的血糖水平,最好能就醫檢查。

  少食多餐,助腸胃“復工”

  要預防胃輕癱,控制血糖、積極治療糖尿病是關鍵。血糖水平的高低與胃排空的關係十分密切,若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可部分改善糖尿病胃輕癱的胃排空延遲。

  其次,要不增加胃部負擔,飲食上可採取少吃多餐的原則。可將每日3大餐分為6~7小餐,儘量不吃太乾、太硬的食物。症狀嚴重的患者,可以將食物混合攪碎成糊狀,更利於消化吸收,多吃山藥、玉米,少吃高脂食物,以免影響胃的排空。而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等會影響胃排空或損傷胃黏膜,應儘量避免。

  在糖尿病胃輕癱症狀較重時應適量限制纖維素的攝入,在症狀緩解、血糖控制良好後,可以恢復高纖維膳食。

  此外,若胃部“罷工”了,還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助胃動力恢復。陳容平提醒,使用胃動力藥物必須定時,應在餐前半小時左右服藥,使其血藥濃度在進食時已達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