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編制4000多一個月,跟月收入15000左右的生意,該選哪個?

嘎嘎發燒


其實正式編制是那些所謂自己做小生意的人理解不透的,第一正式編制工資會慢慢的增加,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第二正式編制,有五險一金,還有年終獎,各種其他的福利待遇。每月平均收入應該在8000左右,這還不算,工資增長以後的總數。第三正式編制一般都會有退休金和固定假期,是可以讓你直到去世都可以享受的,保險住院醫療都是有的。第四有編制的人其實工作並不是那麼緊張,只有私人企業單位才會不停歇的加班,扣工資事業編制,其實內部工作機制是比較寬鬆的,人的身心並不用那麼緊張,焦慮,而且人脈關係也是比較穩定的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陪老人,照顧子女固定的人際關係,可以讓自己的子女將來也有一個比較不錯的工作基礎。做生意或者自己打拼的人,年富力強的時候,可能順風順水,當你年齡增加,或者社會競爭相互淘汰,也會給你帶來一定的焦慮,或者失敗,或者打擊你的月收入可能不是那麼的平均有可能。年輕的時候,每月能掙1500元,可是年齡增加以後,有可能一個月掙3000,有可能一個月掙10萬。這些都是成功人士,讓我們來想一想,身邊的成功人士,對比普通人,是多少比一呢?


小拉達摩


想都不想月收入15000的生意,前提是生意要算穩定的生意,不是說這個月有,下個月差很多的,我看評論說月收入4000,加其他能達到8000元,你想多了,我現在就是一個工齡14年的拿4000元一月的正式工,公積金每月755.端午節不發粽子,中秋節不發月餅,4000塊抗到低,年終沒有年終獎,每天睜開眼睛上班,上到太陽落山,一年加不了100塊工資,100塊能幹嘛,每年房價,物價漲多少?別傻了,人民幣拽到自己手裡才是硬道理


YY我就是妖妖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命題,因為每個人的身份、地位、境遇、追求不同,選擇自然也會不同,不能說哪個好,只能說哪個更適合自己。

於小公而言,或許就會選擇15000。一個月15000,穩定下來,一年有18萬。而如果進體制,一個月4000,算上公積金和年終績效等福利,衝頂一年十萬,兩者相差近一倍,有什麼理由不選15000?

也許有的人會說,選15000的不穩定,今天可能拿到這個數,明天說不定就嗎不到了。的確是有這種可能。但不要忘了還有另外一種上升的可能,今天能拿15000,說不定下個月拿30000呢?能夠一個月賺到15000的,肯定不是傻白甜,手裡多少有電本事,有本事的人在今天這個時代,只要堅持,肯吃苦,基本上不會混得差,在他們身上就有無限可能。既然如此,明明可以有機會去闖,去奮鬥,去經歷各種不一樣,並籍此贏來更好、更精彩的未來,為什麼非要過早地選擇平行線,去過那種單調無味、一眼就望到頭的生活?

一直以來,小公都主張一個觀點,有本事的人,最好不要進體制,因為體制會限制你的發揮,包括自由。你手頭有料,在外面無論做生意,還是創業,亦或是去企業幹高管,都比在體制更容易實現工作自由、財務自由、生活自由,這是體制生活求之不得的嚮往。

而如果沒這個硬核,那麼進體制算是一種比較穩妥的選擇。沒有那個金剛鑽,哪怕你今天領了15000,明天也有可能吐出去。

綜上,在這兩個崗位之間選擇,具體要看選擇人的個性和想法。有闖勁,有想法,有思路的,建議選做生意,因為你可能創造更大價值。反之,如果沒什麼想法,希望穩定點,安逸點,不妨進體制,工資少點,好歹是個避風港,安全。


80後小公


人一生確實要面臨著很多選擇。機關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每月工資4000多元,面對做生意每月收入一萬五千元,應該如何選擇?

首先,不要考慮一邊上班一邊去做生意。按照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關於兼職的有關規定,他們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從事參與盈利性活動或者兼任職務領取報酬。

其實國家也很明白,國家給予機關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是能夠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而且實際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對於很多人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輕鬆、體面、有權力,工資收入也不低,各項保障非常全面。機關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在很多人眼中都是“金飯碗”。每年報考的人有很多很多,許多崗位是1:100以上的報考比例。很多人像我一樣考過十幾次,都一樣幹著編外人員的工作。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是非常完善的。

首先有基本工資。基本工資是全國一張表,即使是在最貧困的地區也會執行。主要包括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兩部分。基本工資,國家兩年一調整,從2018年7月1日開始,執行的是最新工資標準。崗位工資從1510元到6010元,薪級工資從260元到7204元。

只要我們職稱或者職務提升,相應的崗位工資就會提高,每年只要考核合格薪級工資就會增長。

第二,是津貼補貼。主要是針對特殊崗位、特別地區進行的一些補助或者補貼。比如鄉鎮補貼、鄉村教師補貼、艱苦邊遠地區補貼等等。

第三,績效工資。績效工資是根據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職工工資情況,每年有人社部門和財政部門共同核定的數額。

第四,改革性補貼。一般就是我們大家常說的車補和房補。住房補貼不是住房公積金待遇,是一種住房貨幣化安置的改革性補貼。有的地方會直接打入住房公積金賬戶。

第五,其他獎勵。一些地方會發放一些精神文明獎、文明城市獎、年終一次性獎勵、未休年休假補貼等待遇。

第六,五險兩金的保障制度。包含了職業年金這樣的補充養老制度。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待遇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即使在未來加上職業年金之後,退休待遇差距也很難縮小,除非企業也建立起補充養老保險機制。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時間管理還是比較人性化的,一般有充足的時間學習和自我提高。

總體來看,雖然每月到手4000多元,但實際上,一年的平均待遇絕對不止這麼些。而且加上各種社會保障機制,相應待遇水平還是非常高的。

如果辭職下海,每月能掙15,000元是穩定的話,當然不錯。可是誰能保證一輩子都這樣?

創業就怕會失敗,萬一失敗的話,就會一切成空。我們可以抓住機關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停職留薪創業的機遇,去嘗試一下。也許能創出一番新的天地,退也可以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但是十分不建議,直接一時衝動,辭去工作。

最好還是跟家人商議一下,做好準備之後再辭職。


暖心人社


這個問題現實生活中會遇到,這就需要看自己是如何去抉擇的。

1、正式編制雖說月收入不如生意,但是呢,兩個字:穩定。不用那麼抄心,擔心生意場上的風雲鉅變。

2、正式編制工作,比較好找對象,現在的父輩們大多數是70後、思想上還是希望自己的女兒嫁一個穩定工作的,收入差不多就行,只要穩定,不像做生意那麼奔波,在哪穩定上班,能顧家。當然哈,如果生意在家附近,那麼另說。

3、做生意雖說收入高,也是會有很多風險的,假若能保證每個月收入都是一萬五,那麼沒說的,選擇做生意,但就是能不能保證每個月的生意都那麼紅火,讓你每個月收入都是一萬五?這個就需要打一個問號了。


若亦的情感屋


對於這樣的選擇,要全面認真的對待,切不可隨心所欲,畢竟一旦選擇了,它將會影響你以後的人生以及生活。

首先要看你是喜歡做生意呢還是喜歡按部就班的上班。畢竟人這一生很短暫,如果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將是很美好的一生,以後老了也沒啥遺憾。而且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起來也很認真努力,所以你要仔細想想,看你到底喜歡哪個。

其次,你要考慮你家庭情況。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家庭狀況很好,那你起碼沒有後顧之憂,就可以更多的從自己的興趣喜好方面來選擇。如果你的家庭狀況不好,經濟來源主要靠你,那你得慎重考慮,就要好好比較一下,到底是做生意的收入能撐起家庭需要還是上班的收入能撐起家庭需求。這個時候,你要更多的考慮家庭方面了,不能只顧個人喜好,畢竟你是一大家人的主心骨,他們都指望你來生活!

最後,要跟家裡人好好溝通一下,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畢竟每個家庭的情況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太自私,要懂得尊重家人,聽聽他們的想法,也許會對整個家庭有好處!

希望你能做一個明智而讓家人滿意的選擇!



Kant小剛


正式編制4000和月薪15000的工作,拋開收入來說

如果你自己成家,生活愜意共享天倫之樂,沒有什麼大志向日子過的舒服就好,那就選正式編制,如果在老家4000那就更好了,開銷小混日子舒服,類似於以前的鐵飯碗。

如果單身或者家裡缺錢,外面欠債,胸有大志想發財,那你就選月薪15000的工作,一般這種工作工資不穩定不然你也不用做選擇了,可能這份更鍛鍊人,這年頭有錢確實舒服,月薪15000有條件的話可以存點錢做投資理財,總之如果讓我選我選15000,可能我還年輕

簡單來說如果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那就選擇穩定,如果不滿意那就向錢看齊。


大王看動漫


其實工作呢.如果說是正式編制4000個月的話和月收入15000的生意。以我個人來看的話我會選擇做生意。因為做生意你所接觸的人和你所要做的事情是跟你上班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我覺得做生意的話。長久打算的可能會更好一點。至少我是從來沒有去上過班。,上班也最多就是上個幾個月甚至一年左右吧!一直都在做小生意。做生意的人。只要是做過生意,都不會去選擇去上班。因為上班的時間太死了。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而做生意就不一樣,做生意你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的時間,所經歷這事情也不一樣,個人覺得還是做生意比較好。


帥帥生活薄


編制工會養懶人。你想偷懶就去做正式工。


哥不說謊


掙2500是你,6000是你,15000還是你。哥們掙錢能力漲得好快啊。哪裡買的火箭,加購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