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潛血對腎臟的危害?

薛學銘


尿潛血是尿常規中常見的一項指標,尿潛血的異常出現一般是有兩種可能,一是生理性因素,二是病理性因素。

生理性,由於近期飲食、生活習慣紊亂或進行了劇烈運動等情況,都有可能會導致尿潛血一過性的升高,只要及時進行調理,是可以恢復正常;

病理性,常見的就是腎臟病、腎結石、尿路感染等情況導致尿潛血的出現,病例的尿潛血一定要及時的明確清楚病因後進行有效對症治療,不可耽誤時間,如果拖延了病情,病情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逐步的加重,甚至嚴重會誘發腎衰尿毒症的發生。


石頭醫生講腎


肌酐,蛋白尿,潛血,這三樣都是衡量我們腎臟健康的象徵,他們的存在就是說明腎臟有一定的損傷,比如肌酐超過200,尿蛋白1+,潛血1+,只要他們當中的其中一個出現陽性1+或者以上可以說明腎臟有損傷的跡象,如果幾次的測量都在原來陽性的基礎上,那麼更加可以斷定我們的腎臟是有多多少少的問題。

其中肌酐,蛋白尿,潛血三種當中肌酐的值最主要,其次是蛋白尿,最後是潛血,因為肌酐可以說腎臟的問題最大,我們知道肌酐700就是尿毒症了這個時候可以肯定要進行透析治療,而我們人體出現蛋白尿只是腎臟有炎症,這個時候並不是代表會到尿毒症的程度,只要把蛋白尿控制好一樣可以好好的,至於尿潛血是比較正常的現象,有些人有潛血但其他指標都很正常,而且一般醫生都認為潛血根本不用治療,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時如果我們平時尿尿能看見血尿的話就要及時就醫,因為嚴重的的血尿也是腎臟出現大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候必須馬上去醫院。


腎判官


潛血並不是對腎臟不好!而是說,腎小球基底膜被破壞,導致了腎小球濾過率降低,二次吸收受影響, 紅細胞或者說血,對人體是重要的物質,如果從尿液中排出去了,對本人身體是一種影響!除了死亡的紅細胞以外,在尿液中,只要出現紅細胞或蛋白質顆粒,就說明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基底膜被破壞,所以說尿潛血不是好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