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經常在員工裡樹立優秀典型,可這些工作突出的員工卻被別的同事排擠,是什麼原因?

職場幸福路


我是國企員工,我們公司每年都要評先進和勞動模範,有一個勞動模範後來跳槽到了一個外資企業,到了外企他還是用在國企的那個態度方法工作,每次開會項目經理都要批評他,說我們單位不需要勞模,你只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就行,不要把別人的工作都幹了,搞得你比別人還清楚別人的工作,太累不說,容易亂。


鋒148676161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企業,在公司就被評過先進,也被別的同事排擠過。現在回想起來,受排擠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當時在公司的執行力確實比一般人強那麼一點點,也有當時有人嫉妒吧。因為領導經常表揚我,打擊另一些不怎麼做事的人。所以那些人基本上都嫉恨我。我那時其實也很苦惱。明明自己只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也沒做錯什麼,可為什麼那些不做事的人還對我有意見呢?也許是因為我的優秀讓他們捱了批評。這就無形劃分了我跟部分人的界限。

2.我當時只顧做事,沒有理睬那些偷懶耍滑的人,對他們的排擠也無所謂。反正自己不靠他們呀,所以他們排擠我,我自然也沒必要向他們低頭。

3.也許這是領導管理的需要。樹立一些典型,但是並不一定給你怎麼樣的權限,所以典型只是典型,沒有什麼管理權,所以其他人也不會高看你什麼呀。後來,我做了部門負責人之後,就不一樣了。感嘆,職場也是個江湖,人都是那麼的現實。


喜文樂道


職場中的優秀典型,往往證明了其他人的平庸。如果是一個不甘於平庸的人,常常會被優秀典型所激勵而努力,但是由於職場中每個人的文化與思想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員工不是被公司優秀典型所鼓舞,而是採取“排擠優秀”,企圖讓優秀員工改變自己,或者是逼迫其主動辭職,以此來掩蓋自已的平庸。

所以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時,我便想起了自已大學畢業時,剛入職的第一份工作經歷。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從事的銷售工作,當時自己主要跑西南片區。由於自己是一位職場新人,銷售經驗比較欠缺,所以我便只能多動腿多張嘴。

為了打開自已的銷售局面,2個月之內把西南三省中的每個區縣都跑了一遍,然後再根據自己實地收集的信息,篩選出一些突破口容易的點,再集中全部精力專攻重點市縣。

每天早晨5點半便起床,然後乘最早的早班客車趕往一些區縣,然後一家家的單位去推銷產品,渴了便喝自帶的水,餓了便吃一點自帶的餅乾。

在這一過程中,被別人拒絕過多少次,都已記不清了。也不知被多少人白眼過,還曾被保安武力驅趕過。自己也不知道在夜裡哭泣多少次,為此也曾無數次想要放棄這份工作,但是第二天自己便又踏上了銷售之路。

為了見一家公司的負責人,自已曾在該公司門口連續蹲守了十天,後來通過乘出租車跟蹤公司負責人的車,才追到了他的住處。然後通過幫業主搬東西才混進了高檔小區,找到這位負責人的家。

當我敲開其家門時,該公司負責人驚訝的看著我,“怎麼是你?……”,“我是……”,“我知道,你是個銷售,在公司門口守了很多天,走吧……”,然後“啪”的關上門。

就這樣前後吃了五次“閉門羹”,終於在第六次時,這個公司的負責人接見了我,給了我一個介紹產品的機會。也許是自己的這份執著打動了他,答應公司採購一部分來試試看。

自已就是靠著這種最原始的笨方法,用腳步一步步丈量著前進的道路,一年之後自已的銷售便慢慢有了起色,銷售的業績也開始直線上升。

在這一年裡,只要回到公司,我們銷售部的的同事都會聚餐,聊聊自已的遭遇和經歷,當然也有不少老同事都會講述自己的銷售經驗和心得體會。說真正的他們教會了我很多以前書本中根本學不到的東西,這讓很是感動,覺得大家都像一個大家庭似的。

到了第二年,我很快就被公司銷售部評為第四個月銷售新星,在部門會後好多同事都要求我請客。說真的在這之前,很多時侯都是其他同事請客,還輪不到我請客,因為我沒有資格。當然平常喝喝小酒,我還是經常請客,不過同事也經常會請我參加。

到第七月時,我便成了銷售冠軍;到第十月時我更是遙遙領先的銷冠,也就是在這個月,銷售部的同事便開始不再邀我喝小酒了。即使我邀請,同事也會找各種理由推脫,但是其他同事卻經過在一起聚餐,顯得好快樂開心。

一下子我都有些懵了,為啥這些同事會這樣對我啊?這讓我感到很是鬱悶和孤獨,我清晰地感覺到同事們都一個個遠離,但自己卻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麼回到以前的同事生活中。

直到年底我都是銷售部的銷冠,而且都是遙遙領先,但是我卻一直生活得更加孤獨鬱悶,也產生了離職的想法。

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一位老同事悄悄的告訴了我:因為為的銷售業績太突出了,把所有的同事都顯得太差了。如果你能夠降低自已的銷售業績,你的處境便可以改變,……!

於是第三年開始,我便不再玩命工作了,讓自已的銷售業績保持前幾名,儘可能與大家差不多。沒想到真如那位老同事所說,同事們經常小聚時都會主動叫上我了,而我邀請他們時,也不再象以前那樣拒絕了,很快我們大家又回到了快樂融洽的生活中。

就這樣我在這家公司又渡過了大半年,在第三年的9月份,我便選擇辭職跳槽了。因為我總感覺自己繼續留下來,始終不能放開手腳,讓我渾身難受。

所以,公司樹立的優秀典型員工,之所以會受到其他同事的排擠,主要是這些思想素質並不高的員工,沒有正確看待公司行為的目的,而是採取了一種自欺欺人的方法,企圖將優秀員工擠走,以此來掩飾自己的平庸表現。當然也可能與業績突出的員工個性有關,畢竟有能力者往往會有性格,這很容易導致其他同事之間的矛盾衝突,進而遭到其他同事的排擠。

好了,我就只能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我在國企工作,公司曾經就有這麼一個優秀典型的例子,最終被大家排擠走了。

同事小李,工作特別積極主動,從不挑肥揀瘦,讓加班加班,有時候還替別人加班,也從不抱怨公司。

很快就因為成績突出被評為先進,但小李卻遭到了排擠。

大家都很反感他,他一來,襯托的別人特別不是人,別人三天干完的活,他一天就幹完了。

別人不願加班,他總是主動加班。

把其他人都襯托的很差,逐漸受到了同事的排擠。

經常有人找領導告小李的小狀,別人犯個小錯沒事,小李犯了立馬就成事了。

慢慢領導也開始對小李有意見,不再喜歡他,最後小李無奈辭職。

說到底,這些優秀典型觸及了大家的利益。

大部分人是偏向於懶散的,沒那麼積極 都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

本來大家都差不多,都挺懶散的,工作效率一起低,就無所謂好壞了。

這時候有一個人表現優異,就是打了大家的臉,讓其他同事顯得特別消極。

自然會被其它同事群起而攻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體制內掃地僧


沒有誰會無緣無故的排擠另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優秀的人,除開嫉妒之外,一定是存在某些理由,讓其他員工覺得優秀員工並非那麼優秀。

一個“假”優秀的人,肯定不招人喜歡。

01

我們都喜歡優秀的人,也羨慕優秀的人,但優秀的人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喜歡,就得另說了

誰也不希望和一個不優秀的人為伍,誰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圈裡有優秀的人,優秀到自己作為普通人,和他們在一起,都感覺有面子。

另外,如果能和優秀的人做朋友,不僅證明自己也是優秀的,還能夠作為榜樣,讓自己更加的努力,變得更優秀。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肯定是希望身邊全是“朱”,儘量少來點“墨”。

可往往這是很難實現的,如果自己就是“墨”,也確實吸引不到“朱”。

但我們所謂的喜歡,也是有選擇性的,如果對方的優點,並不是自己嚮往的,又怎麼可能吸引住自己呢。

一個很簡答的例子就是,員工喜歡拍領導馬屁,得到領導重用。自己是一個不屑於溜鬚拍馬的人,自然對此人就很是反感。

不論領導如何表揚、如何為其樹立形象,都不可能成為自己心中的真正榜樣。

既然如此,被排擠這一表現,自然也就說得通了。

02

領導和員工的視角是不一樣的,在領導看來是優秀的人,很可能在員工圈子裡,並不優秀

還是以拍馬屁為例。某些員工通過這些小動作,讓自己在領導心中有了一席之地,能夠青雲直上,讓領導覺得他就是公司的員工表率。

可這些對員工來說算什麼呢?什麼也不算。不過是領導的一廂情願罷了。甚至可以說,領導的眼光都不怎樣,才會挑中這種不幹實事的人。

另外,一個滿腦子只有領導,卻不懂得和其他同事處理好關係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大家喜歡的。

這在其他員工看來,就是一種”小人做派“。更可氣的是,某些人之所以能夠得到領導賞識,是在踩低其他員工的前提下,通過這種不公平手段得到的。

這無異於把自己已經排除在了員工群體之外,既然如此,又怎麼可能深得“員工心”呢。

如果一個優秀的人,懂得如何和其他與員工相處,在自己優秀的同時,還能拉其他同事一把,又怎會不招人喜歡。

可往往現實情況是,優秀的人,甚至自認為優秀的人,都是遠離其他同事的。因為他們怕被其他同事拉下水,腦袋裡只想著自己。

03

出現了問題,先找自己的問題,再看其他人的問題,很多問題,自然就解開了

如果我是領導口中的優秀員工,而其他員工又不屑於和自己為伍,那我就要找自己的原因。

不被人喜歡,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的問題。因為對方並沒有感覺到你的心和他們是在一起的,自然就會與你保持距離。

獲得優秀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憑實力,但也可能是投機取巧。所以,用“優秀”來定位,就是不準確的。

我們說“從群眾來,回到群眾中去”,就是要懂得自我反省,能夠做到追根溯源。

如果還不是優秀員工的時候,就已經不受待見了,又怎麼能說這種狀況的產生,是因為自己的優秀呢。

所以,員工可以排擠優秀員工,是有其道理的。只有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夠有所改觀。

不論自己是不是優秀的那一方,都應該看看自己,除了看到差距,還要看到問題。我們都是在這種反思中前行的。

我是@次等大叔,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我之前在某大廠銷售部門幹過5年,換過很多主管、同事,你看看我的說法是否有道理。

1、深層次原因:管理手段,比如一個區域經理要想讓下面幾個主管聽話,好好幹活,必須扶起來一個標杆主管,這個主管也會扶起來一個標杆員工。

2、但由於時間短,沒耐心,扶起來一個員工最快的方法就是:區域經理,主管會私下把公司資源向這個人傾斜,甚至直接給客戶資源,讓這個員工拿到結果。

3、而且,一般由於主管有私心,不會扶持一個能力強的員工,因為怕這個人替代他!所以他會扶一個比較聽話 或者 阿諛奉承的員工,這兩種人通過資源雖然業績很好,但不是靠自己本身,這就是一個槽點!

4、更何況,業績好了多賺錢,這兩種人就會膨脹,可能會覺得自己非常厲害,會更加不努力,而且總感覺自己高高在上!如果他們要是情商高,低調點,大家也不會針對他們。

5、其他很多因素也很重要,比如末位淘汰啊,提升,股票啊。這兩種人本來不該拿的,都拿啦!其他員工更加生氣了,公司味道就不對了!

6、味道不對,大家都開始抱怨,又不能直接埋怨領導,只能排擠這些“優秀員工”啦!大部分離職的基層員工都是由於直屬領導,主管偏愛“優秀員工”應該是一個原因吧,排擠不了,我就撤退吧!

最後,時間有限,大家可以關注我,後續我會寫篇文章揭露這種現象,並告訴大家如何應對!其實我現在做管理,每個員工都可以培養的。但是這些員工比較簡單,不會討好自己的主管罷了。正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就是這個道理!




宇雯墉


職場是一個縮小版的江湖,所以職場就只存在兩種人,一種是強者,強者努力捍衛自己已經取得的江湖地位,防止被拉下水;一種是弱者,弱者努力向上爬,但能取得成功的往往是一些頭腦靈活機智的人,不太能服眾,所以大家就拼命阻止其發展,這也正如一句話說的:我希望你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

所以你說的這種表現就印證了這個事實,在職場,如果你的能力太強,擋住了別人晉升或者表現的道路,使得別人因為你的存在而顯得平庸無能,大家就會抱團排擠你,拉你下水;如果你的工作能力很弱,別人又會看不起你,甚至在必要時還會踩你一腳,所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從人性的角度就很好理解。

越是無能之人,越喜歡搞事非倒閒話,越容易妒忌別人的成功。而正真優秀的人不會這樣做,也不屑於這樣做,因為他知道,終有一天自己會達到並超越目標,不會做這種無聊的掩耳盜鈴式的自我安慰。

樹立標兵典型的目的是為了樹立榜樣,讓大家學習進步,但沒想到標兵卻成了別有用心之人的活靶子,不過這並不能阻止優秀員工的發展初心,能力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最終的成功也是自己的,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努力不會白費,上天自有公論!


觀點煮心


無需用很複雜的東西去解讀這種事情,當一個員工作能力強或業績好,受到公司領導的重視並樹為優秀典型,但又受到同事的排擠,有兩種典型的問題可能會導致這種事情的發生。

一、領導不分大小場合,總是拿這個先進的人物對比落後的一些人,自己的言辭和情緒有時處理不當,導致一些員工久而久之有逆反的心態。

二、優秀員工的人脈關係,有些優秀的員工個性很強,工作能力和業績也特別的突出,但缺少人脈的處理關係,也就是說喜歡一個人獨行,也有的為了確保自身利益,不願意幫助別人。

為此領導在樹一些優秀典型人物時,不要每時每刻都要拿先進的人物與落後的一些員工進行對比,要分場合和注意表達形式,特別是不能在大會上既表揚某個人又刻意去批評一些人。

作為優秀的員工,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和保持優秀的同時,要學會與同事之間處理好關係,協同作戰,能幫就幫,工作上要合群,業餘生活也要合群。

如果一個公司的領導懂得如何打造優秀員工的同時,還懂得如何凝聚好一個團隊,而作為員工優秀的自己,懂得如何營造自己的人脈,誰還會排擠你,即使有人排擠你,也是個別和少數的。

所以還會有優秀員工被排擠的現象嗎?


冰紅茶230255504


【小螞蟻】的觀點:這種人,就是不懂得投桃報李,或者是以為自己有點能力就沾沾自喜。同時,在工作之中對其他同事自持甚高。總會覺得,自己是被公司所認可的的優秀典型。打心裡不願意與其他人為伍。其實,其他人面對這樣的一種情況時,他們又何嘗不是有這樣的想法。


面對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一般有幾種原因:

1.有能力,但是不願意雨露均霑;

人性總是難以琢磨,有的人把一切都看的很淡,但是有的人卻把利益看的非常重。做事情也一樣,很多時候都是團隊的功勞。沒有其他同事的幫助,靠自己是萬萬不可能完成的。但是,有的人就看不透這一點。以為公司給他樹立了榜樣,讓他成為優秀的典型,其實這也就是公司的一種激勵手段。

但是,他們就會把這一點利益看的很重,有好處也不願意與一起參與的同事分享。

舉個例子:我們公司,每年一度評選先進和標兵,總有那麼兩個人每次都有他們。難道,真的是能力很強?其實,他們平時經常請領導和同事出去聚餐,結賬的時候也是他們最主動。所以,到了最後,即便是還有比他們工作能力強的人也沒有次次都獲得公司給予的標兵和先進。

通過這件事情,我才明白,原來自己獲得了榮譽,我應該把利益與大家分享一部分。如果,只是顧著自己,最後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你的絆腳石。

只有把自己獲得的利益,拿出一部分與身邊的同事共享。以後即使他們不能協助你也不會給你添亂使絆子。

2.有能力,但是情商不高;

也許,有一種人自己確實有能力。但是,個人的情商堪憂,不懂的維護領導與同事之間的關係。有的時候,並不是自己有能力就可以隨所欲為。

其實,有能力是一方面,懂得維護關係又是一方面。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再擁有一個良好的關係網絡,對自己以後職業道路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既然公司能把你當著優秀典型,肯定有領導給你出力了。這時候,不懂得回過頭來感謝領導的栽培,反而在那沾沾自喜。這對於一個剛獲得榮譽的人來講,不是一個好的現象。領導能扶你起來,也就能拉你下去,個簡單的一個道理,可惜關鍵時候卻看不見。

3.全靠溜鬚拍馬非法獲得;

這一種,也是一種現象級的體現。當下,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個人的利益。因此,有的人能力不行就會想辦法其他的方法彌補能力方面的不足。這不,對領導溜鬚拍馬的人就變得越來越多了。

對於這樣的人,每天都在領導的眼前,想辦法表現他自己。其他人,肯定會對他們有或多或少的一些意見。

即便是,公司把這樣的人樹立為典型,私下也會被其他的同事所不齒。這樣會被其他同事排擠也就是在正常不過了。


因此,針對上述幾個問題:如果,在有利益的時候,要記得自己的團隊;當然,在有能力的時候也不要忘本;最後,腳踏實地的工作。溜鬚拍馬,只會給自己帶來短暫的利益,長久看來,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

總之,既然是被樹立為優秀的典型,卻被其他同事排擠。這時候,就需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到問題的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嗨,我是@職場Xiao螞蟻,已經看到這裡了,那就請關注我吧!每天聊點大家想聊的話題,記得關注我喲♥


職場Xiao螞蟻


因為公司做得不公正呀,表揚優秀本來是好事,但是這些優秀,是不是真的優秀,如果人人都覺得這些優秀名不符其實,而且每年或者三幾年就會再輪到這些人,其他的員工還會服嗎?

每個單位都這樣,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現在時代開明瞭,但怨言更多,行政一天一節課,1300-1800的職務工資,績效各方面卻比一線老師還高,而工作也只是裝樣子開開會,然後把自己應該做的事分給老師,重複計算自己的績效,優秀卻爭著去領。

那些年度考核優秀的,有些人做了10幾20年班主任,沒有一次優秀,有些人做一年就有優秀甚至區市優秀稱號,你把優秀名單放上群,是沒有人點讚的,因為都是些關係戶,誰會拍馬屁誰就有得益,很多單位都這樣。

所以,要論功行賞,作為領導要公平公正。當然,你不公平人家奈何不了你,因為你是領導,但人家可以偷懶,也可以處處跟你作對。可是真正能做到公平公正的人真的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