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年薪50萬很常見?

情感的傀儡


50萬很常見?把你周圍親戚朋友同事全部掃一遍,你會發現沒幾個達到50萬,甚至一個也沒。

我們現在覺得50萬爛大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網絡信息的發達,讓一些極端話題影響了自己的整體認知。

01

50萬真的很難掙,你自己很可能就沒50萬,你親戚朋友同事領導,也沒50萬

我家要說窮,還算不上,至少在新一線城市,買得起房、買得起車,可這樣也不過是在房貸下過日子。

不論是自己,還是家人,以及我的親戚裡,就沒有50萬的。當然,如果要把房子車子的價值加進去,那咱也是百萬大戶了。

可反過來看一看,又有多少人買不起房和車呢,那些連首付都拿不出來的人,又怎麼可能有年薪50萬的收入?

再看看我們同事和領導,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公司除了幾個老總級別的人,可以達到年薪百萬之外,其他基本都沒過50萬年薪。

我們公司好歹也有3000人的規模,互聯網行業,薪酬福利都排在行業前80%。那在80%以下的,能達到50萬又是何其的困難。

別說年薪50萬了,一年能有個20來萬,都該謝天謝地了。

02

我們之所以覺得年薪50萬很常見,現在發達的網絡,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今年20歲,年薪50萬,依舊很焦慮”、“30歲,已在北京買房買車,年薪百萬,賺錢真的很容易”……

類似的標題有沒有很熟悉?是的,現在網絡上就充斥著這種文章。

網絡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在於,它只關注流量,只要能博眼球,隨便怎麼寫都可以。

寫這些的人,可能確實有達到年薪50萬、年薪百萬的,可達到這種層次的,又有幾個人有閒情逸致在網絡上發表這些言論呢。

對那些忙著賺錢的人來說,與其寫這些“成功論”、“方法論”給其他人,不如默默多賺點錢。

所以,這些年入百萬的文章背後,很可能是一個月薪不過萬的人,在謀劃著他的文章流量,好讓老闆多給他發工資。

當這些消息不時見諸網絡,接觸的多了,就感覺周圍全是年入百萬的人了。

再看看自己年入幾萬,月入幾千,就開始焦慮。越焦慮,越覺得外面的人都在賺錢,自己就一直在底層混跡。

03

實際上,大家都是普通人,都在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年薪50萬是每個人的夢想,但不可把這些當作生活的全部

我們的圈子,決定了我們的視野,雖然自己工作生活的圈子,並沒有那麼多年入幾十萬的土豪,可網絡的圈子,卻讓我們覺得遍地都是“人生贏家”。

這些並非完全是壞事,至少讓我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人活得比自己好很多,自己還有很長的路需要去努力、去奮鬥。

可如果把這些消息全部當真,完全不去分辨真偽,全盤接收,對自己來說卻有著巨大弊端。

在網絡的另一端,一個同樣普通的人,卻塑造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不覺得普通的虛擬人。這是我們從頭至尾都不應該接受的。

我們努力,我們獲得。這是一個很現實也很公平的“交易”。我們就是普通人,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不要把年薪50萬,當作一種普遍現象。在你潛意識裡這是個普遍現象的時候,實際上卻稀少得可憐。

只要自己沒達到年薪50萬,就絕對不可能圍著一群年薪50萬的親戚朋友與同事。

凡事都是對等的,你的一切,側面反映著你周圍人的一切。

我是@次等大叔,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或許貧窮限制我們的想象,據我所知,真正年薪50萬的人有一些,但並不多。
我們村裡一共六七百人,這幾年有不少年輕小夥在外上班或者做了點小生意,每到春節時候就會開了幾輛豪車回老家,大人們見到他們都豎起大拇指,認為他們很了不起。一輛車都是大幾十萬,很多人就在推測他們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多少,年薪五十百百萬的肯定都不成問題。
有次找他們吃飯聊天,因為年齡差別不大,都能聊到一塊,他們感嘆這兩年生意越來越難做,或許今年是過去一年最難的一年,也有可能是未來五年最好的一年。我笑稱他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為都開豪車,生意再差,賺錢都不會太少。
他們就說,“那不過是做生意需要這種車來硬撐著場面罷了,實際不過是付了一點首付,外面欠款還不少呢。”

所以很多長輩看到的不過是虛幻的“有錢”,實際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外面發展都身負不少外債。

所以,很多人覺得年薪50萬很常見的原因:

1.虛幻的表象罷了。不少人年收入不過才五萬,可能找貸款幾萬甚至幾十萬買車,這些都屬於面子消費,超前消費,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迎合大眾心理的良好觀感,貌似有錢,死要面子活受罪,實際是最後讓自己受苦。
2.確實有年薪50萬的人,不過不是那麼多。改革開放以後,確實出現了很多人有錢人,一部分人是先富起來了。看看大街上,那麼多豪車、高檔酒店,就可以看出社會發展了,很多人敢闖敢幹,在經濟浪潮中掙了不少錢,但這個群體不過是非常小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以少部分的有錢人,來覆蓋出“很多人”。
還是那句老話,或許貧窮限制我們大多數人的想象,也許對於有錢人,年薪50萬,不過是非常小的數目,但大部分人相信還是處於比較平均的年薪十幾二十萬。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年薪50萬真的不算高!很多女孩都要男朋友資產千萬以上,有車有房。我覺得年薪50萬勉強及格而已。就那我來說,大學畢業之後奮鬥這麼多年,現在年薪還不到100萬,有時同學聚會也覺得不好意思去。--月薪3500的路過


Sean769


50萬年薪很正常,這個問題沒錯!很多人不懂,飛刀給你說說看。

飛刀是在銀行做信貸工作的,不是人力工作,因此計算數據細節肯定不準確,也就是大概說說。

1,年薪50萬的稅前收入的確不多

年薪50萬,個人所得稅就得30%,可能得13萬繳稅(按檔計算沒有15萬那麼多)。剩餘37萬。還有工會費,五險一金也得扣錢。至於住房公積金一月得2000多。這些加總得一年3萬。

還有扣風險準備金(風險崗位扣錢)一月幾千,一年5萬。年金一年5萬。

最後剩餘24萬淨得收入。每月到手2萬,如果請假和其他扣款也就1萬多。

在北上廣深,2萬月收入,也就是大眾水平。

2,國企工資單和私企工資單不一樣

飛刀朋友多,有的國企員工,正工資可能就4000多,這個補貼,那個補助,最後到手也一萬多。

有的朋友私企,正工資兩萬多,這個扣款,那個扣款,最後也一萬多。

3,很多工作收入挺好的,只是你不知道

飛刀在北京,單位門口送快遞的,一月7500元到手,包住不包吃,但是用電免費。實際綜合收入也過萬了。

北京的滴滴,一般乾乾月收入8000-9000元。累著幹月收入13000元。

有人說做滴滴太累,你說在寫字樓,跟一幫人勾心鬥角不累嗎?

4,展望未來,50萬月薪都不多

社會不斷髮展,當年萬元戶都是牛叉人物,現在月收入一萬很平常。

可以預見未來的收入會大幅增長,月收入50萬肯定是有的。

最後飛刀要說一句,工資收入不重要,因為再多也不會發大財,重要的是人要有幸福感!細的不能多說。


飛刀47號


三人成虎

從三個現象就可以知道

所有人都感覺滿大街都是豪車,但是奔馳最新的保有量數據是400萬,以此乘以4就是中國豪車的保有盤1600萬量,在2.5億量機動車車中,佔比為8%。

中國一共有領取薪酬職業人士(包含企業、事業、政府、軍隊)5億人左右;其中年達到50萬的人員數量在 2%左右,也就是1000萬人。這2%的人構成了中國的高收入階層。

我仔細看看身邊的人,實際上就是這樣比例。

頭部群體的放大效應,當一個群體佔到社會收入的頂端,宣傳和媒體對他給了很大的放大效應,起到帶頭示範左右,我們知道頭部互聯網公司AT的平均年薪超過50萬;可是我們誰會關心汽修廠的平均年薪只有5萬;我們關心一線城市的年薪突破10萬,誰會關心四線縣城的每月平均工資不到3000。沒有注意到的部分才是這個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

但是,畢竟2%也不是個小數字,這讓我們這個社會有了更多的奮鬥的動力,我們達到50萬年薪的人從20年前的不足千分之一,到十年前的不足千分之五,到今天的百分之二;從遙遠的陌生人到今天身邊的朋友,高收入人是多了許多,20年的時間,年薪達到50萬的人數整整翻了二十倍。

做好選擇、持續努力,你就會成為其中一員,因為這個群體的擴展速度還是飛快,十年後有望達到8%,那個時候,我們更關心的應該是年入百萬了。

努力吧朋友。


有趣讓生活更多彩一些


能拿五十萬年薪在當今中國並不多,如果是個打工的,拿到五十萬年薪那他付出的不是常人想像的,我兒子在華為,現在十九級,領導三十多人團隊,2020年的目標任務是2點5億美元,它不是訂單呀,是要交付的項目,要收到錢才算完成任務,你說容易不容易,所以我說的一句話,請不要想這想那,努力幹好自己該乾的事,會有好的回報。


老李來也


50萬年薪,哪裡如此爛大街啊,這不過是認知偏差、以偏概全的錯誤結果而已。


首先,從全局來看,50萬年薪的人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從局部來看,在互聯網行業、在金融行業、在房地產行業、在影視娛樂行業等高收入行業,做得好的人,薪酬水平都非常高,達到年薪50萬真的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能夠達到年薪50萬的,真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根據專業網站的調研數據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招聘薪資的中位數是6043元,換句話說,只要你超過了6043元,你的薪酬水平就高於全國一半的人。下面的圖片所示,在國人的薪酬水平中,月薪達到4.17萬元(年薪50萬)的人,已經少之又少,所以,從全局方位來看,年薪50萬絕對不常見。


其次,你的職場圈子,決定了你身處的薪酬水平。

前面說了,在一些特定行業,薪酬水平非常高,那在這些行業內工作,年薪50萬確實就非常常見。


例如:假如你是一名華為的正式員工,只要工作了一定年限,年薪50萬就是再平常不過的收入,因為對於很多正式招聘的華為員工,入職基本上就是30萬的年薪,有了一定年資和業務貢獻,加上股票分工,一年50萬真是輕輕鬆鬆。


只要你所處的職場圈子就是高薪的圈子,你看到的當然都是高薪的同行、高薪的同事,所以,才會讓這些特定圈子內的人感慨——50萬年薪好普通!


所以,這種斷論不過是特定人群的自嗨而已,並不代表更大範圍內的真實情況。


再次,各種利益驅使,助長網絡浮誇風。

50萬年薪很常見,這種說法,雷哥認為就是一種浮誇風。而這種浮誇風的載體,大多來自各種網絡自媒體。


大家都應該有感受,凡是各種推廣的,各種培訓的,各種加盟的,各種老師、專家的傾囊相授的課程,大都打著“年入百萬不是夢”這樣的口號,其目的就是通過誇大宣傳,誘導不明真相但又急於想實現發財夢的朋友們“入甕”。


年薪50萬在這些網絡推廣的面前,當然再常見不過,可惜這些浮誇的宣傳只不過隱藏了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2019年,網絡P2P暴雷前,許下的賺錢承諾一樣美好,結果呢,大家都知道了。同樣,各種推廣,包括貴金屬交易、股票精準推薦群、外匯操作培訓等等,一樣都可以給你編織一場美夢,而最終的目的,只不過是從相信的人身上收割利益而已。


所以,50萬年薪很常見,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騙中局的代名詞,相信了你就危險了。


結語

總之,年薪50萬的人,多不多,當然多,在特定城市、在特定區域、在特定行業,比比皆是,但是,放眼整個國內,年薪50萬,依舊是我們普羅大眾可望不可及的金領水平。


新的一年,祝福大家都能儘快接近這個50萬年薪的水平,有目標,終究還是有希望的。加油吧,朋友們!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雪天驚雷


我的妹夫在設計院當副總,年薪百萬保底,超過的部分折算成公司股份獎勵,但他扣稅後,實際到手的現金大概七十萬不到,我妹妹也是社區服務中心的財務負責人,但她們家僅僅只是平時生活寬鬆點,小孩培優開銷很大,其餘也沒什麼,手上也只有四套商品房,存款不到一百萬,這也許就是當代中產階級的普遍情況


愛老虎油222600093


50萬年薪,客觀上妥妥地屬於高收入群體,即使在北上廣深,也是。以深圳為例,2019年工資指導價位高位數、中位數、低位數和平均數分別為:23408元/月、3468元/月、1939元/月和4360元/月。也就是說,年薪28萬,在深圳工薪階級中,已經排到前四分之一了。

有人覺得五十萬年薪不多,如果是從全中國範圍看,絕對屬於認知偏差,用自己的主觀判斷代替了客觀數據作為依據。

有人覺得五十萬年薪不多,如果是跟高收入群體去比較,自然情有可原。馬雲曾說過:“如果是普通的快樂感,一個月掙一兩百萬的人那是相當高興,一個月掙一二十億的人其實是很難受的,這個錢已經不是你的了,你沒法花了。”王健林則認為一個億是“小目標”。所以,用馬雲、王健林的標準評判,五十萬年薪簡直不要太窮。

我想,這兩天在輿論風口浪尖的@露小寶女士,是無論如何不會覺得五十萬年薪算多的。


姜茂學


我自己做培訓業務的公司,就自己一個人,客戶就幾個固定的,都是熟人或是關係轉介紹的,一個單子賺50%左右利潤,其中給合作客戶10%,2019年流水270萬。人懶,也不想做大,就這樣混著。每天早起送孩子媳婦上班,然後就找個咖啡館辦公,吃了午飯,下午1點打麻將,5點結束去接孩子和媳婦下班回家。9-11點辦公。全年可以說都休息,也可以說沒休息,已經幹了6年了,天津三套房,一輛20多萬的買菜車,神獸已經快五歲了,準備他上小學了要二胎,不用父母帶,我們自己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