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100萬,可以靠理財吃利息,在四線城市過一輩子,不用上班嗎?

東北飛哥


四線城市現在平均工資在3000元波動,基本上很多人月收入達到4000元並不難,如果有100萬靠理財在四線城市不用上班是可以的,因為100萬資金理財得當,確實可以讓人在四線城市獲取到足夠生活的收入。

100萬理財獲取的收益有多高?

100萬資金理財,有多種方式,如果是單純的放銀行,可能利率並不高,但是選擇其它理財產品,收益會很高,這就在於不同的理財產品選擇,決定了投資的收益結果,也決定了生活的質量。

1、放銀行。

如果選擇放銀行,按照利率來計算,假設是4%的利率,一年可以得到4萬,分攤每月是3000多,這就達到四線城市的基本工資水平,但是3000多的收入,很顯然是很低的,就算在四線城市夠生存,靠3000多僅僅是解決了日常開銷。

如果想要生活好點,基本就很難實現了,因為好的品質生活,每個月每月一萬是不行的,這就需要選擇其它理財方式。

2、其它理財。

如果選擇信託,今年收益在6%-10%,選擇中間值在8%,100萬資金一年可以得到8萬,分攤到每個月是6000多元,這種收入就可以滿足在四線城市生活了,說明收益高很重要,但是收益更高呢,投資其它理財產品呢?

假設投資其它理財產品收益在10%以上,一年就是10萬收入,每個月就是8000多元,這可就可以提升生活品質了。

因此,決定能否不用上班正常生活還是看收益情況,雖然100萬放銀行拿3000多元可以生活,但是意義不大,節衣縮食的日子也不好過,投資其它理財產品要注意風險,並不是只看重收益。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算了吧,我在三線城市,34歲,房子3套,現金目前200多萬,車子兩輛,都沒有貸款,孩子一個,家庭年收入接近40萬,每天累的跟狗一樣,我和媳婦兩個人都不敢不上班,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年輕就是奮鬥的時候,這樣老了才能理所應當的享受,年輕光顧著享受,年老會吃大虧的,100萬現在根本就不算什麼,沒病沒災的都不保險,萬一生病,這點錢很快就花光了,況且工作本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樣人活著才有意義,一旦不接觸社會,很快就跟社會脫節了,人活著只剩苟延殘喘,跟動物又有什麼區別?如果真的感覺在家既舒服又自由,你可以試著在家待兩個星期,空虛的會讓你懷疑人生!現如今物價越來越高,孩子花費也越來越多,不工作是不現實的,持續的現金流是維持家庭穩定的重要基礎,也是滿足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所以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如果工作太累,可以換個輕鬆的工作,保持好的心態,保重身體才是關鍵。


半醉半醒半浮生1820


100萬靠理財吃利息在三四線城市要過一輩子是存在可能,但是想不用上班,靠這100萬在三四線城市過上非常好的生活會存在難度,因為100萬資金存到銀行的獲取的收益遠遠不能滿足於高消費的生活,僅僅是解決問題正常花銷。

第一、100萬獲取的利率太低。

按照目前銀行定期存款來看,以地方性銀行的利率最高4%~5%計算,100萬存到銀行每年得到利率僅僅在4萬到5萬之間,每個月得到這個利息也是3000多到4000左右,3000多到4000左右在四線城市雖然可以解決每個月的溫飽問題,但是不能夠讓生活過得更舒適,反而是過得比較緊湊。

第二、增加投資收益。

如果想靠這100萬過上更好的生活,起碼需要提高每年獲取的利息,對於四線城市的人而言,每個月有8000以上的收入就能解決日常開支,並且生活會過得非常滋潤。100萬的資金可以選擇投資,存在銀行只能獲取少利率。考慮選擇理財產品,選擇收益在8%~10%的品種投資,重點考慮基金或者黃金投資,這樣每年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收益。

綜上所述:

資金存到銀行,每年獲取的利息太低,雖然可以在四線城市生活,但是遠遠不能滿足高品質生活的要求,最好是投資到其他理財產品中獲取到更多的利息,也能夠讓生活過得更加滋潤。


股海重生2015


關注路人蟻的世界,財下心頭,卻上眉頭,與你一起侃財經

1 我來算一算,100萬理財,題主沒有專業理財能力,可以選擇保本型理財,銀行存款類理財,100萬配置5年期的大額存單,按月付息類型,本金保障,在三四線城市地方銀行可以找到5%以上利率的大額存單。100萬一年的利息5萬,一個月利息4000多,如果是一個人生活,不消費太高完全可以,做個單身狗。

2你也可以過的更好,更有追求點,同樣的100萬做存款類保本理財,每月穩定4000收入,找一份自己喜歡而且有成長性的工作,把自己培養成某個方面的專才,三四線城市有個5-6K工資的工作,加上利息,做個月入過萬的群體,然後結婚生娃,組建小家庭,配置基本的保障型保險,把不確定意外和疾病帶來的大額開支轉移給保險公司,保證了收入的穩定持續性。就可以享受小鎮慢生活,按部就班。

3如果你想要在三四線有自己的房子,車子,為家庭和小孩擁有更多的物質資源和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那麼你就需要配置一個固定資產房子,不斷的提升工資收入,有100萬安全理財,積累幾年,有個首付買房,月供。壓力也不會很大。房子背後不是增值,而是背後附帶的福利和教育資源的稀缺。房子車子票子齊了,有穩定工作,有保障保險,有安全理財儲備,生活就安安穩穩,穩步上行了


路人蟻


我認為100萬靠理財吃利息,不上班,也只是勉強夠一個人基本的生活開銷。假設每天伙食費是50元,那麼一年需要18250元,然後每天還需要50元額外開銷,那一年總共需要開銷是36500元。

而我們假設每年提前預留4萬作為生活開銷,那麼再拿96萬存銀行定期,年化收益率5%左右,那麼一年的利息收入是4.8萬元,比我們一年的開銷3.65萬元,還多出1.15萬元,所以靠100萬元存銀行定期不幹活,靠利息收入支撐一年的基本開支,沒有問題。

但是如果對於一個家庭,那麼這點錢是遠不能支撐一個家庭一年的基本開銷的。


一個家庭通常有如下幾大項開銷:

1、一個小孩各項支出一年得2萬左右;

2、父母養老錢,一年1萬左右;

3、家庭各項開銷一年6萬左右;

4、生病去醫院各項檢查費,醫療費1年1萬左右,還是隻是小毛病,要是涉及手術那就一年好幾萬的了。

以上4項加起來一年開支至少也得10萬元,而100萬存款的利息收入只有4.8萬元,只夠開銷的一半,自然是無法靠這點利息來養家。


月牙亮投


不可行,還是繼續上班為好!手裡有100萬元,僅僅靠理財吃利息,前幾年還可以勉強度日,但是再過幾年,可能僅僅靠利息就會不夠花了。下面來分析一下。

100萬能夠產生多少利息

如果有100萬,比較穩妥的方法就是存大額存單,這樣非常安穩。現在一般大型銀行的大額存單3年期的年利率在4.125%,而中小銀行的大額存單年利率在4.2625%,也就是比基準利率上浮55%。

從下面某農商行大額存單利率表中可以看到,如果100萬存農商行的大額存單,可以存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這樣每個月都能夠獲得一筆利息收入,還是相當不錯的。100萬存三年期按月付息大額存單,每年可以獲得利息為4.2625萬元,每個月可以獲得利息為3552元。

四線城市的花銷

四線城市每個月的花銷也不算小。一般對於一家人來說,即使有房子住,不需要額外租房子,那現在每個月也要花3000多元,才能夠保持一個比較節儉的生活。

如果再過幾年,一家人的生活費用肯定還要上升,而且隨著孩子的長大,各種花費都會隨著增長。特別是孩子的教育費用等更是會水漲船高,現在好多孩子一小時的補課費都在100多元,每週即使只補兩門4小時的課程,大概也需要將近500元的補課費,一個月就需要將近2000元。那時候,你這個利息根本就不夠一家人花的了。

結論

必須繼續上班,僅靠100萬產生的利息,時間長了肯定是過不下去的。100萬產生的利息是有限的,一般也就是一年4萬多塊錢,現在一家人可能還能夠儉省的過日子,但是時間長了,再加上孩子的教育費用,肯定僅僅靠利息是不夠一家人花銷的。



睿思天下


不客氣地說,你有點飄了!才100萬而已,就想靠理財吃利息不上班?1000萬再來提問還差不多!

其實,100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現在有100萬資產的人,多如牛毛!別的不說,光北上廣深一套房子就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了,也沒看見人家從此享清福了不上班。

只不過,有錢人雖然很多,但是他們的資金,大部分都配置在資產上,因為他們的財商高,懂得錢留在手中,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只有把錢用在投資上,讓錢生錢,才能跑贏通貨膨脹,就像活水一樣,源源不斷給自己創造更大的財富。

所以,手中有100萬現金的人還是很少的。不過這從側面說明了題主的財商可能不高,這年頭,誰會保留100萬在手中或者存銀行裡吃利息呢,就不怕讓通貨膨脹把貨幣購買力給吞噬掉了?

手中有100萬,如果存銀行裡,我們來算算能拿到多少利息。

先以無風險收益率來說 ,目前銀行的無風險理財產品主要有銀行存款,大額存單,國債等。目前三五年期的的大額存單最高利率大約4%左右,在京東金融APP上和度小滿金融APP上,一些民營銀行發行的儲蓄存款產品,五年期的最高能達到5.5%左右。假設按5.5%算:

那麼,100萬存銀行裡,一年可以獲取的利息為:100*5.5%=5.5萬,摺合每月為4583元。現在問題來了,每月4583元,不用上班,可以夠維持生活嗎?

題主特意強調四線城市,說在那裡過一輩子,言下之意,這裡房價不高,生活成本也不高。那麼,每月4583元,如果有自有住房,沒有房貸車貸的話,我認為目前夠維持生活了,短時間不用上班是可行的。例證之一,我家在哈爾濱,屬於二線城市,有孩子在讀初中,每月家庭開銷才5000多。

反之,如果題主沒有房子,要租房子,要算上房租,或者有房子,但是貸款買的,得算上房貸,那麼考慮到這筆成本,4583元維持生活可能就不夠了,或者勉強夠了,但是日子會比較難,節衣縮食,捉襟見肘的。

以上說的是短期,短期是勉強可行的,可以不用上班,但是長期來看,會逐漸不可行!原因很簡單,錢是逐漸貶值的,10年前的100元和現在的100元購買力是不一樣的,這個大家都有體會,就不贅述了。

簡言之,別看現在的100萬是不小的一筆錢,但是10年20年後,可能就稀鬆平常了,到時一顆大白菜可能就100元了,你說你一直不上班,只靠著這100萬吃利息可行嗎?

所以,建議你要麼老老實實回去上班,要麼把這100萬好好理財規劃一下,爭取跑贏通貨膨脹,然後在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繼續賺錢,比如做自媒體等等。這樣的安排,是比較現實的。


李中東


你好。

100萬資金,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一年產生的利息收益在4萬-5萬之間,這樣算下來每月的收入4000元左右。

四線城市,不避諱的說大部分上班族的工資水平扣除五險一金後都在3000元左右。短期內看,每月4000元的收入完全可以養活一個人日常生活所需。

但是請注意,我說的是短期,最多也就是三五年內。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近幾年我國通貨膨脹率在3%-4%之間;

但相關機構統計的近10年平均數據:我國M2平均增率平均為17.22%,GDP實際增率平均為9.6%,那麼中國2004到2014年實際貨幣通脹率平均約為7.62%,說明過去的幾年,中國一直處於高通脹的狀態。

尤其是今年,由於豬肉價格的一路上漲帶動的其他食材價格的聯動上漲,居民餐桌上滿足肉類食材的需求每個月就上漲了三四百元。

2008年剛上的大學的時候,在合肥和女朋友在傣妹吃一頓火鍋就五六十塊錢;

現在兩個人吃一頓火鍋沒有200元根本吃不到肉。

但是再看看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從2018年初開始,理財產品的收益就開始從5%以上一路下滑至現在的4%左右。

在打破銀行理財產品剛性兌付之後,理財產品的收益要想再破5%估計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了。

一方面是日益增長的生活成本,一方面是日益下跌的銀行理財收益,一漲一跌之間,受影響的是居民的生活質量的下降。

更何況你還要求利用100萬元產生的利息收益過一輩子?三十年還是五十年?

按照現在的通貨膨脹率7%計算,每十年你手中的資金購買力就會貶值一半,也就是說10年後你手中的100萬就相當於現在50萬的購買力;

20年之後,購買力繼續縮水為25萬;

30年之後,購買力縮水到12.5萬左右。

期間再生一次大病,本金減少之後,估計你就可以達到領取國家低保金的標準了。

100萬元理財是沒有錯,在沒有其他投資渠道的情況下,銀行理財也確實是普通居民獲取收益,保證資金安全的一種無奈的選擇。

但是,在自己有勞動能力的情況下,還是建議不要幻想著利用這100萬安享晚年。

<strong>


財經札記


不用上班,100萬在四線城市過一輩子,能行嗎?

當然可以,只不過我們要看過什麼樣的生活。很多家庭,一輩子也賺不到100萬,那還不生活了?而如果按照當前四線城市的普通生活來講,實際上也並不“便宜”!

我們首先需要看看100萬每年能“賺”多少錢?

這100萬首先是不能有虧損的,所以也就決定了它只能做一些無風險收益的投資理財。比如銀行定期存款,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等等,而這些投資理財的收益目前並不是很高,基本上不會超過5%,這都是給的比較高的。那麼假定以5%的年收益來算,一年的“利息”也就是5萬元,分攤到每月,也就是4千多元。

這4千多元,是一個人用,還是一個家庭用?如果有房貸、車貸,這個肯定是不夠的。如果沒有,那麼一個人或許可以,但一個家庭的開支,這4千元肯定生活質量是比較低的。所以我們都不用去算一年家庭要花銷多少錢。

那麼,該怎麼辦呢?

其實在四線城市,手握100萬的人並不多,所以題主也算是個百萬富翁,主要是現金啊!那生活的路還很長,為什麼不想上班呢?完全可以找個輕鬆的活,每月賺個生活費也可以。同時,家裡成員也可以去賺錢,如此實際上這個家庭還是能生活的有滋有味的。


郭一鳴


我確切的可以告訴你,100萬基本上靠吃息存活的幾率非常低。

市場中隱含的資金量現在巨大,貨幣貶值是必然的,還是個複利加速貶值的過程。這個可以參考上世紀80年代的萬元戶,四十年不到,當年的一萬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接近300萬。你的利率是基本的不能跑贏這個通脹,貶值。利率的再一個參考就是房貸,15年以上的房貸貸款利率基本上在6個點左右,也就是說你這100萬要至少達到房貸利率水準才行。而這個房貸本身也是縮水的,它只是吃了個存貸利率差,只是考慮了避險因素,不用考慮貶值。

當年的萬元戶,如果存款的話,現在大約三倍收益,考慮到當年的貼息最多五倍,買成黃金的話,大約100萬。房屋就更不好講了。

綜上,吃理財利息的話,需要較高的利息才行,而八個點的理財大都風險就急劇增加了。

個人提供下參考,10%左右的黃金保值,作為教育基金。20年內逢一次高峰走掉(事實上如果爺爺輩開始不存款,買黃金的話,幹三輩子也應該是中產了)。30%左右理財就好了,這樣子作為活動資金也能支付應急預案。其餘的還是要找合適的投資項目。再有個技巧,就是等待大宗囤貨機遇,應該一次就跑贏理財了,幾年甚至十年一次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