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婚前一個人過的瀟灑還小有存款,婚後兩個人賺錢反而負債越來越多?

二月安生


我就是的。主要結婚前住家裡不給家用,錢都花自己身上。結婚後,啥都是細碎的錢,太好花了


黃鶴一去不復返3


這種感覺估計很多女孩都有。

我沒結婚的時候,拿工資,每月除了給爸媽一半,剩下的自己花還能攢點。

談對象期間暫時忽略不計。

婚後,突然感覺兩個人都拿工資,怎麼計劃都是緊緊巴巴,和之前戀愛的時候沒法比,和單身的時候和你沒法比。

幾年生活下來,才明白原因,單身在家時或者自己單過時,除了衣食住行,其他的消費就是個人應酬,這些基本能按照自己的收入計劃。

單身時沒有房貸,沒有婆家孃家的人情往來,而這兩筆費用基本佔了一個家庭收入的三分一或者一半。壓力就這樣來了,錢明顯不夠花了。

很多時候多了很多意外的開銷,比如以家庭為單位的家庭聚會,比如給公婆和岳父母的養老錢,似乎在單身時這些都不在生活範圍內。也許是成家了就說明長大了,該負起應有的責任了。


一方亭苑


我正好相反。婚前一個人是過的瀟灑,可經濟狀況堪憂,妥妥的月光族。

我的風格,屬於不到關鍵時刻不會慌的那一類。結婚前,收入和剛剛結婚後區別不是太大,也沒有太多不良嗜好,可錢就是積攢不起來,每個月總會想方設法的把工資花光光。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談戀愛的時候。心有了依戀,想為對方做更多,發現口袋有點羞澀,這時才會主動的讓自己節省一點。

結婚後,首先,一個新的家庭要建設,到處都要預算,不列出一個合理的方案,很難達成目標,經濟支撐無疑是最重要的,這時,我需要把錢積攢下來,說做就做吧。其次,要對另外一半負責,不是隨口說說,要付出行動,既然是負責,不是靠言語,過日子需要實實在在,沒錢會觸發很多矛盾,防患於未然,我意識到了該管好自己。最後,我取到了一位好老婆,持家有道,在我想亂花錢的時候,能有效的制止住我。

有了以上種種原因,結婚後,我們一起努力,始終還是把生活過到沒有負債的狀態。


怒海滔天


個人覺得這是一種錯覺,婚前只管一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婚後除了自己,還有老人,孩子,房貸,禮金等等。\r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婚前一人,過的是一人工資下對應的生活水平。而婚後變成兩個人拿工資了,收入至少倍增,帶來的消費也是倍增的。因為覺得錢多了,所以花錢開始大手大腳了,消費升級了,原來買不起的東西,現在買得起了,原來可買可不買的東西,現在不得不買了,原來根本不會考慮的物品,現在開始考慮了。總之,總有地方讓你多花錢,就看你的消費觀有沒有變化,有沒有被漫天而來的廣告促銷活動所洗腦。\r

結婚是降低生活成本的一種方式,理應消費水平下降,但現實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誘惑,讓我們支出超預期了。單身基本不會考慮買房的事,但結婚卻大不一樣,沒房子幾乎沒有結婚的可能,等有娃了,又要考慮學區房,加上幾年的積蓄,又可以考慮改善房了。就房子這一大要素就極大的拉低了生活水平。婚前和婚後消費水平可比嗎?我覺得事很難比較的,畢竟所處狀態不同,消費結構不同,沒有一致的消費因子,又怎麼比較?\r

話雖這麼說,我們也還是可以做點比較的。比如婚前的花費在哪,每月支出都詳列出來,婚後類似的消費也列出來,有一個詳細的數據支撐,足以看出差距在哪。再思考一下,是自己的消費水平提升了,買的東西更高級了,還是真的婚後不去婚前?應該就會有答案了。




gorxm


深有體會,以前沒結婚自己還有一個存摺,現在結婚了啥都沒有,還負債累累,操心的還多,如果能回到10年前,我選擇相親或者不結婚


xy戀達


自從生了孩子,就不敢買衣服啥的,感覺處處要花錢,沒結婚前,感覺錢是多餘的,結婚後真是壓力山大,到處花錢


鵬鵬小媳婦


談男朋友兩年了,花唄借唄,一直欠著,還有點小負債,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小個子嗨森


這個說法沒有通論,只是各個家庭各別現象吧。收入高了,消費多了,證明你的消費質量提高了,以前你的生活只求二歺溫飽而已,現在結婚了,那一半對生活的認知度與你以前的生活方式不同。應該來說,消費品質上了一個新臺階,但是也要考慮物價因素吧,比如去年的蘋果,今年的二師兄,如果保持一定的消費數量,肯定你的支出,大大增加,所以感覺到消費數量沒變,但是錢少了。



老貓身敏


沒結婚那會兒,有存款,還能孝敬父母,現在負債越來越多。因為有家庭了,尤其是有孩子了,各項花費都會很大。

有家庭了就自己過自己的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物業費,取暖費,停車費等等,多麼現實的生活,這是普遍人存在的一種現象。


蘑菇痘痘


我沒結婚之前自己有全款的房子,車子,存款,日子過得不要太滋潤,可結婚之後就只有還不完的貸款和一個小吞金獸[打臉][捂臉]想不通啊想不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