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禮問題,親姐婆婆去世,該不該隨禮?

重新開始冬至一陽生


不知你是哪裡人,不知你那裡的風俗,我說說天津的吧!天津地區家中有人去世,按男左女右的方式在大門的側面貼一張白紙,上寫“恕報不周”,右下角寫“X宅之喪”。什麼意思呢?就是XX家有人故去,原諒通知的不周到。所以凡是去隨禮的都不會去挑主家是不是通知了自己。反之不隨禮的即便通知了也不會去!各地風俗不同,不知你那裡是不是這樣?如果一樣,那麼不通知你也應該去或隨禮,畢竟是親戚禮數還是要有的!


粉色定雲戒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

 

         媳婦孃家重頭客

    

老人架鶴,子女送行,殯儀禮節,規矩不少,雖說現在倡導一切從簡,但必要的禮儀還是要講究的,至於提問者說的姐姐婆婆去世,要不要隨禮的事,不知道是哪裡人,俗人只說說中原地區的大致規矩。

 

相對於姐姐丈夫家而言,我們這裡稱這門客為“媳婦孃家”,姐姐公婆去世,姐姐、姐夫忙於喪事料理,姐夫還要往姥姥家報喪,一般媳婦孃家則派人去或者打電話通知,規格自然低於姥姥家,但不代表這事可有可無,媳婦孃家人萬萬馬虎不得,要知道這是在姐姐婆家展示孃家人的人旺不旺、腰粗不粗、勢大不大的最好機會,老人尚在的親自安排,老人不在的兄弟姐妹們商量,錢當然是要湊的,整隻豬是必須的,或者再加一隻整羊,盒子要裝滿糖制的二十四孝故事人物,紙炮冥錢自然不可少,用嗩吶隊是要提前預訂的,堂兄弟也是要通知參加的。

 

老人出門那天,一行人吹吹打打,進入姐姐家門前,姐姐姐夫是要跪迎的,再講究點的,姐夫家的兄弟姐妹都是要迎出門的,客人落座,簡單用餐,禮儀先生過來徵求意見,一般都是提前說好的,這裡只是走個過場,然後鳴炮奏哀樂,媳婦孃家人靈堂前行禮,現在一般都是鞠躬禮了,沒有以前的什麼一叩四拜、十三太保、二十四拜外加一哆嗦等繁瑣的禮了,然後給姐姐、姐夫及外甥、外甥女披白、藍孝衣及絲綢被面,上邊是要別上錢的,若是姐夫家兄弟多,有時還會顯擺一番的,更有可笑的這錢本來就是姐夫掏的,拿老張的拳頭打老張的臉罷了,做的是有點過頭了啊。行禮畢,媳婦孃家人也算完成了任務,可以走人了。

 

隨著時間的腳步,人情的淡漠,這些規矩也正在逐步的消亡,你來我往的不再是人情世故,多了幾分交易心態,姐姐家的老人走了去還是不去已經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報了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去。





一哥於一


親姐的婆婆去世,你一定要隨禮的,說說我吧,我在家姐妹四個我老大,遠嫁他鄉,另外三個妹妹在同一個城市,一般公婆生日她們是不來的,但是公婆去世,我只通知了我爸媽,我妹妹妹夫都來了,她們來了,一是對我們情感上的慰問,在料理事情上也是一種幫助,人生中最美好的親情,難道不包含手足之情嗎?


你好2281560384475


按理說如果給你報喪了就必須要隨禮,你姐婆婆過世你姐家並未給你報喪,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既然他們選擇不通知,那麼我認為不隨禮也很正常。

這件事情只能說你哥事多嘴長,他告訴你你的目的是啥?是讓你隨禮還是咋滴?你姐還沒有開口,他這一天拎不清的。還有就是,你哥姐和你們沒有禮尚往來,不知道你們兄弟姐妹之間怎麼會如此淡泊?說白了就是沒有感情或者感情不好的結果,你老婆為此生氣也能理解。

我老公那邊也是這樣,從來和我們沒有禮尚往來,只有我們上禮,他們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假傻,我們通知了人家也沒有任何表示,但是到他們那邊,收禮的時候從來不手軟。為此我倆沒少吵架,有的時候話趕話說的可難聽,他也不敢說個啥[捂臉]。自己理虧,吵架氣死都找不到一個可以讓自己理直氣壯的理由[呲牙]

不播種當然沒有收穫,他們一毛不拔為何你要在乎這些有的沒的,要是換我的話,別說有錢沒錢,不通知我我就裝作不知道,就不隨禮,她愛咋想就咋想,就這麼任性,咋滴[呲牙]



破鑼


“隔河不同俗”。

我們這邊是婆家有白公事,孃家人一般情況下是可以不用表示的。孃家人辛辛苦苦的拉把了一個大姑娘,給你們做媳婦,已經是最你們家族最大的恩賜了。如果平常走動的勤的話,可以隨喪禮品。

孃家人有白公事,只要是來報喪,這家人就得去哭喪。做為她婆婆家的同宗人,或者是鄰舍百家,可以根據平常的來往而有所表示的。隨帶的禮品越多,證明你在婆婆家族越會來事。

你所說的事情是婆婆去世,平常又不走動。做為姐姐姐夫的,要求孃家人隨喪禮,是有點過份了,這樣會讓孃家人瞧不起。


平安223961010


你媳婦兒不讓你去隨禮,是因為禮尚往來,你家裡有事你姐姐從來不來隨禮。可能是家離得比較遠,行走也不方便。你姐姐家有事,她也可能不好意思通知你,通知你你也可能不方便親自去。你們畢竟是一個父母生的,不會介意這些,所以你還是想去隨禮。但你媳婦兒不一樣,她跟你姐沒有血緣關係,離得也遠走得淡,她只知道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你也應該從家庭角度考慮考慮。。。


今生wu緣來生再聚


昨天晚上小姨子在我家吃飯,和老婆聊天,還說到類似話題。說我和挑擔有一拼,她姐妹倆要是不同意親戚間的禮尚往來,我倆是偷著摸著也得去辦了。


有時候,這種情親間的事確實挺使人傷神。兩邊都是親人,特別是有對立面的那種,自己夾在中間,如果處理不好,兩頭都是罪過。不過跟你情況不一樣,我家那口子純粹就是嘴碎,在這種事上也就是隨口一說,真要當時她心情不好沒批准,你偷著去辦了,過後也不會給你小鞋穿。

你家的事可就不一樣了,對立面有點大。不過造成當前局面,依我說你的責任過半。作為一個男的,不懂得去調節親人之間的矛盾。並且在此還特別強調老婆的不近情理和哥姐對你家隨禮和探視。


天涯海角距離不了親人的血脈,路途再遙更不是阻隔親情的障礙,很多比你還遠的兄弟姐妹都能其樂融融使親情保持零的距離,你說你也是個大男人,親情間的和諧咋就讓你搞得這麼蒼白。

你姐這次不告訴你,是為你考慮,怕你和老婆鬧彆扭,不過也有對你失望的因素。現在來說,不管你什麼情況,都應該隨禮,因為她是你親姐,也因為親情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標杆。至於你老婆方面,別動不動就是離婚,如果為了這麼點小事,就讓自己傷神,你還真配不上男人這個稱號。


最後想告訴你的就是,如果老婆堅決不讓隨禮,看我頭一段寫的,自己掂量著辦吧!(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厚道一百姓


為什麼不去?該給出門閨女長臉為什麼不去呢?

俺這邊如果姐姐公婆去世,正吊那天孃家去人越多車多越給姐姐長臉,這樣也起到一點震懾作用,誰敢欺負你姐姐?人家孃家門戶大著呢是吧。

換句話說你姐夫的爹媽去世你一分不花,等你爹媽去了你姐夫也不去你生氣不?到時候姐姐姐夫要花大頭的是吧,除非你斷親,不然不管以前你姐姐有什麼事做的不對你做為孃家人都要大度一點,知道內情的人只會誇你顧大局識大體,不會說你小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也是大姐當年父親去世我作為女兒該出的我出了,事後一算賠了180塊,30多年前真的是不少呀,當時我弟沒有結婚我又出100我老公也沒說什麼。轉眼到了零幾年我公公去世,我弟來出禮100,1條毛巾被,真的朋友都200外加大毛毯,唉我真的丟面子啊我說我弟你如果沒錢跟我說我給我也不想丟面子你怎不給我抓臉的啊!

再後來我孃家有人過世,一到出禮的時候我老公都會說隨你出吧,俺爹那會他們出多少有點數不?

俺再也說不起來硬氣的話了。


忘了我是誰137121293


你姐姐的婆婆去世,他們會通知你的母親,然後有你的母親再通知你們家的親戚,前去為你姐姐的婆婆送殯,並且你們的母親要上雙禮,你們要上單禮。

你母親過去後,作為親家,要為他們大家上一分禮,也就是祭禮,也叫祭錢。還要為閨女出一份禮,叫做掛孝禮,也叫掛孝錢。而你們兄弟姐妹呢,只是作為你們姐姐的親戚,只上掛孝錢,不上祭禮的。

如果按照我們這裡的風俗,你姐姐的婆婆去世,你們肯定是要去的。而且要為你們的姐姐上大禮。當然,如果是沒有結婚的妹妹或者弟弟,他們就不用去了。沒有結婚的人,還和母親是一家人,母親上了禮,孩子們就不用上禮了。

十里不同俗,你們哪裡的風俗如何?應該問一下清楚。按照你們那裡的規矩辦事,這才是循規蹈矩的。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為何什麼事都與面子有關?應以當地風俗行事即可,我們這邊姐姐家婆去世,如你是妹妹就不管自己是否已出嫁都不須要隨禮(你與她婆婆生前關係比較好才隨禮),父母在的以父母之名隨禮,如果父母已仙遊的由大哥(弟弟)禮!如父母不在了,也無親哥(弟弟)的,那你是作為姐姐孃家的維一孃家人,那你當然是要隨禮!我們這邊的一般只是報非常親的親戚,一般親戚朋友是不報的,不報的情況下,他們雖然知道了也是可隨禮也可不隨禮的。農村的就自然很多人自行幫忙和隨禮的,不用全部通知或要請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