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咱媽”和喊“你媽”的老婆,有啥不同?看完你就清楚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婆媳關係歷來是一個難題,很多兒媳表示:之所以不把婆婆當親媽看待,是因為彼此的關係的確沒有那麼親密。過於熱情顯得自己殷勤;但稍有疏忽,又會被說不孝,實在太難處理了。而婆婆也有自己的道理,覺得小輩們不尊重、不孝順自己,所以也很難把兒媳婦當親閨女看待。

喊“咱媽”和喊“你媽”的老婆,有啥不同?看完你就清楚了

婆媳關係的深淺其實在稱呼上就能看出來,很多妻子和老公交流時,都是用“你媽”這個詞,但還有一些人卻習慣用“咱媽”。那麼,喊“咱們”和喊“你媽”的老婆,有啥不同?這兩個詞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帶來的影響卻很大。

1.“咱媽”的叫法像一股繩,將兩個家庭牢牢擰在一起

一般情況下,說“咱”會有一種親切感,而且“咱”這個字本就是處於同一立場的人才會使用的,若媳婦稱呼婆婆時用“咱媽”,會顯得將婆婆當成自己親密的家人,相信婆婆聽到了也會覺得十分欣慰。既然是親密的一家人,那麼在相處的過程中也會少很多煩惱,多很多寬容。所以,“咱媽”這個詞就像婆媳之間的粘合劑,能讓彼此關係變得更加親密。

喊“咱媽”和喊“你媽”的老婆,有啥不同?看完你就清楚了


2.“你媽”的叫法像一道牆,築起家庭成員之間的隔閡

若是妻子和老公交流時稱呼婆婆“你媽”,相信丈夫的心裡也會不舒服。站在丈夫的立場上想:一方是自己的愛人,另一方是自己的媽媽,若是兩者能親如一家人是最好的。而丈夫願望的達成需要妻子的努力,而且,當我們在使用“你媽”這個詞時,無形之間就讓自己與丈夫的立場變得不一致了,所以他們聽起來覺得不舒服是很正常的。若是讓婆婆聽到自己使用這個詞來稱呼她們,相信婆婆內心也會很失望。

喊“咱媽”和喊“你媽”的老婆,有啥不同?看完你就清楚了

很多家庭都處理不好婆媳關係,雖然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大多數婆媳矛盾都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導致的。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就是由細節構成的,婆媳關係也一樣。稱呼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但能凸顯出對方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所以為了整個家庭的和諧,媳婦可以使用一些親暱的詞彙,這是最簡單的緩解婆媳矛盾的方法。

另外,當自己對婆婆有意見的時候,不要總是憋著,可以嘗試與其溝通,這樣能及時化解矛盾,也不至於心生悶氣。但在一些不觸及原則的事情上,兒媳要多體諒婆婆,畢竟老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改起來十分困難。婆婆也要尊重兒媳,少挑毛病。只有彼此相互理解,才會讓整個家庭氛圍變得和諧又溫馨,也才能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