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CD光盤時代,你看過的哪一部港片讓你念念不忘?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李安說他的啟蒙電影是邁克·尼科爾斯的《畢業生》,吳宇森說他的電影夢是從《魂斷藍橋》開始,北野武說自己拍得“像謎一樣”的純愛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比較像是一部啟蒙電影。

好像是一種常態,不管是導演、演員還是普通影迷,大家的啟蒙電影大致與經典、另類或是藝術片掛鉤。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樣,整個童年甚至是中學時代,沒有機會進電影院,沒有機會看藝術片,唯有乘著CD光盤時代的東風,有幸與電影結緣。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殭屍道長

那時候,看電影沒得選,有什麼就看什麼,最早接觸的大都是港片。看過林正英的殭屍系列,看過鼠戰、蛇戰等動物滅世電影,看過鄭伊健的古惑仔題材,還有賭神、賭聖、賭俠等經典輕鬆的片子。

記得那時候CD光盤好像是兩塊錢一張,買VCD機時會贈送一盒,大概有一二十部電影的樣子,類型以動作片、殭屍片、喜劇片為主,常見的商業套路模式。

林正英和黃百鳴的殭屍鬼片幾乎都看過,前者的《殭屍道長》《殭屍先生》《一眉道人》《殭屍家族》,後者《開心鬼》《開心鬼撞鬼》等等,恐怖喜劇,動作人性,特別符合“下飯電影”的定義。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開心鬼放假

偶像是釋小龍、郝劭文和林志穎,至今還每年一刷《笑林小子》系列,想當年也是把《笑林小子》《中國龍》《天庭外傳》看了一遍又一遍。

最驚豔我的香港女神是王晶執導《賭聖2:街頭賭聖》裡的邱淑貞,不過直到前兩年我還以為演反派的是黎明而不是林國斌。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最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周潤發在《賭神》裡的出場,至於其他演員劉德華、王祖賢、張敏,一個也沒記住。

看周星馳和劉德華演的《賭俠》,一直覺得周星馳比劉德華帥一百倍,說實話,到現在也沒搞清楚劉德華到底比周星馳帥在哪兒。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賭俠

而像是第五代、第六代導演,什麼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聽都沒聽說過。

CD光盤時代,好像也沒機會接觸到周星馳的無厘頭式喜劇、胡金銓的新武俠和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倒是看過成龍的《警察故事》《快餐車》,不過因覺得成龍形象欠佳,興趣寥寥,他赤膊硬拼的動作戲並沒有對我產生什麼衝擊。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警察故事

即使看過的港片,也頂多能記住男女主角的名字,導演和配角是誰也並不感興趣。

後來,尋著電影裡的情節找到早期的“啟蒙港片”,才驚覺,原來《心動》是張艾嘉導演的,原來鍾欣潼和陳冠希合作過《千機變》,原來《我的老婆未滿18歲》是鄭伊健和蔡卓妍顏值盛時,原來《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裡楊恭如對吳君如不是友情,而是愛情。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千機變

對電影廣泛涉獵後,為性少數群體發聲的香港導演我會格外關注,像是拍出《美少年之戀》、《遊園驚夢》和《妖街皇后》的楊帆,拍出《愈快樂愈墮落》和《胭脂扣》的關錦鵬,他們的作品解答著我最初從《心動》和《古惑仔》懷有的性取向迷惑。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遊園驚夢

當然,還有大名鼎鼎的徐克,偏愛讓女神反串,《東方不敗》系列裡讓林青霞和王祖賢色氣滿滿,《青蛇》裡讓張曼玉和王祖賢水中嬉戲,《龍門飛甲》裡讓周迅和范曉萱“患難與共”。

不過,徐克的電影迎合的更多是我的審美趨向,他的同性戲更接近於噱頭和美感,也可以說是一種新潮態度的展示,追求商業目的多於追求藝術。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青蛇

CD光盤時代過去,網絡時代到來,我曾一度利用所有時間惡補電影,從豆瓣TOP250到歷屆奧斯卡獲獎影片,從中外導演電影合集到中外演員合集,從邊緣電影到藝術佳片。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天下無雙

順便暴露下我的觀影口味,最愛張國榮的《胭脂扣》,周潤發的《秋天的故事》,黎明的《玻璃之城》,王祖賢的《青蛇》,張曼玉的《東成西就》,王菲的《天下無雙》,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李安的《春光乍洩》,梅豔芳的《鍾無豔》,楊紫瓊的《東方三峽》,吳彥祖的《遊園驚夢》,林青霞的《重慶森林》,許鞍華《客途秋恨》。

但不管長大後我喜歡誰,都不能改變,唯有小時候看過的張艾嘉執導、金城武、梁詠琪和莫文蔚主演的《心動》,讓我一生念念不忘。

20年了,聊聊重塑我三觀的“準限制級”港片

心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