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開始清楚地叫爸爸媽媽?你家孩子是幾個月開始叫的?

bhgdfhh


寶寶1歲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也很正常,每個孩子不一樣,不需要和別人比較。

我家二寶是11個月清楚地叫爸爸媽媽,而且能夠把爸爸媽媽對上號,在8個月左右時會叫爸爸,但是無意識的,不能完全對應。

寶寶的語言發展是遵循一定規律的

寶寶的語言能力有的發展得早一些,有的發展得晚一些,因而而已,85%的孩子具備下列的發展規律。

1.5個月:會發出a、u、e、o的聲音。

3個月:逗引時會發出聲音回答

4個月:會尖叫

8.5個月:會發dada、mama等聲音,但是並不會進行對應

10.9個月:會發ba、ga等聲音

11.5個月:會模仿大人發音13.9個月:叫媽媽有所指

14.5個月:叫爸爸有所指

14.6個月:除爸媽外,會叫其他親人2個

14.9個月:會稱呼親人以外還會說1-2個字

15.9個月:會說“我不要”

我家寶寶比這個規律要早一些,在12個月的時候,已經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等親人,還會說車、葉、魚等常見的單字。

注意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平時一定注意跟寶寶多交流,開發他的語言能力。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教他說“爸爸、媽媽”這些家人的稱呼,等他會真正說話的時候,自然就順口說出來了。

平時還要給寶寶讀圖卡或者圖畫書,讓他熟悉一些常見的圖畫和名字,熟能生巧,到了一定的月齡,當他推脫口而出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大大的驚喜。

平時多帶寶寶看實際的事物,看家裡的家居、食物、用具,慢慢把名字和實物對應,也是學習語言的一種方式。

總之,一般1歲左右,寶寶就能稱呼爸爸媽媽了,但是確實存在有早有晚的問題,如果親戚說孩子說話晚,可以科學地解釋給他聽“85%的13.9個月才會叫媽媽呢!不著急!”

你家的寶寶是多大開始清楚的叫爸爸媽媽的?

新晉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昨天我帶兒子去打預防針,一位大姐使勁看我兒子,搞得我開始檢查下孩子是不是臉上有啥髒東西。後來大姐說話了:“姑娘,你孩子看著跟我孫子差不多大,是不是也一歲多點啊?會說話了嗎?”

還不等我回答,她就開始嘆氣:“我那小孫子都1歲2個月了,心裡啥都明白,就是不肯張嘴。到現在連個爸爸媽媽都不會叫!”

見我聽得認真,大姐又補充:“只有餓極了要吃奶時,才會喊出一聲媽來。你說氣不氣人?我們現在都逗他,攔著他媽不讓過去,故意讓他著急,看他能叫不叫媽……我尋思,這孩子是不是有點懶啊?”

唉,大姐這心情我明白。可孩子說話真是有早有晚的,她這麼著急,在我看來,有點沒必要。

再一個,為了讓孩子開口,故意給孩子設置障礙,讓孩子著急,我也不支持:就不怕把孩子逼急了嗎?孩子多可憐啊!



一般來說,孩子叫爸媽在一歲左右,前後相差兩到三個月都是有的。

我女兒和兒子說話都是在11個月大左右,在小區裡都算是比較早的。我估計是跟我話多,喜歡帶著他們時邊做邊說有關。當時,好多人羨慕。不過,現在看看,那些孩子也都追上來了,一歲半左右的,全都蹦話蹦得挺清楚的。

所以,當爹媽的,孩子說話早的,咱也低調點;孩子說話晚的,咱多給孩子創造點語言環境,而且是自然和善意的環境,別逼孩子說。

除了少數孩子可能真是語言發育遲緩到需要藉助醫生的幫助才行,絕大部分孩子都是可以水到渠成,自然發展的。

父母要有平常心,多陪伴,多信任。咱的寶寶一定會棒棒的!



歡迎關注我,懂孩子更懂你,幫你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更省心。


小公主變形計


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能力是不一樣的,而且個體差異比較大,我記得我家寶寶大概是在10個月左右開始有意識的叫媽媽,但叫的不是很清楚,7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發出“mama”這個音。

1歲半前後進入語言爆發期,這期間突然學會說很多詞語,新的詞語基本說一次他就可以重複出來,然後能說5-9個字的短句,比如:

  • 媽媽在喝水
  • 這個是小熊
  • 我喜歡這個蝴蝶
  • 這是什麼性狀的
  • 飛機在天上飛呀飛

類似這種短句,吐字也比較清楚,基本能聽懂他表達的意思,每天的話非常多,自己邊玩邊說,像個“話癆”。

寶寶的語言發育分為不同的發展階段

  • 0-8個月,前語言理解期

這個階段寶寶更多的是在吸收詞語信息,存儲在大腦裡。只會一些簡單的發音,比如ma-ma ,pa-pa。

  • 9-12個月,語言理解期

孩子開始學說話,會發不同音節的連續發音,偶爾還會發出物品的正確讀音。這個時候大部分孩子都能清楚的叫爸爸媽媽了。

  • 12-16個月,口語萌芽期

這個階段寶寶開始吐字,說詞,一般女寶寶學說話會比男寶寶快一些。

  • 24-36個月,主體語法掌握期

這個階段寶寶的詞彙增加速度很快,可以理解幾百個詞,也可以聽懂一些複雜句子的意思。寶寶開始掌握語法,說話的方式開始有文法規則,和寶寶交流起來已經非常輕鬆了。

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水平受客觀因素影響比較大,所以同樣月齡的寶寶,有可能一個寶寶比另一個寶寶會說的話要多。

1、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人給寶寶的語言輸入詞彙量。

寶寶聽到的詞彙量越多,說的就越多,聽到的詞彙越豐富,說的就越豐富,比如雙語寶寶,寶寶可以同時學習母語和另外一種語言,並且不會產生混淆。

2、另外一種原因是寶寶該階段最重要的發育需求

有這樣一種現象,很多大運動發育很強的孩子說話卻很晚,語言能力非常好的孩子,大運動水平卻很一般。

這時因為寶寶們的大腦更傾向於分開學習不同的技能,比如現在正努力學走路,那可能就不會有太多精力去學說話。

基於這一點,如果你的孩子說話很少,說的晚,不要擔心,不是孩子發育出現了問題,而是人家把學習技能分了輕重緩急。當然,如果孩子說話嚴重落後標準,確實需要留個心眼諮詢一下醫生。

如何幫助孩子提高語言發育水平

1、父母大量的詞彙輸入

從寶寶出生開始,父母就應該有意識的給寶寶輸入詞彙,雖然寶寶暫時聽不懂,但他能從你的動作和語氣中慢慢理解,起床、按摩、洗澡、換尿不溼等系列事情都要說給寶寶聽:寶寶,我們現在要換一個新的尿不溼啦。

2、抓住時機活學活用

當寶寶學會說一個新的詞語的時候,父母就要在生活場景中多使用這個詞,比如,寶寶學會了說桌子,接下來,父母就可以高頻率的使用桌子造句:寶寶,我們把水果放在桌子上,桌子下有個玩具,我們來用積木拼個桌子吧。

3、多使用形容詞

其實日常對話中的詞彙是比較單調的,父母要學會寫作文般的說話,讓詞彙豐富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形容詞,比如:這是個蘋果,擴充為:這是一個圓圓的,紅紅的蘋果,聞一下香香的,咬一口甜甜的。這有一朵花,擴充為:這有一朵粉色的花,好漂亮啊,好香啊。

4、真人互動好過單純聽故事

有的家人會說,既然要增加詞彙輸入,那就放故事給他們聽唄,每天放三四個小時,這其實是意義不大的,因為對於寶寶來說,可能只會有半個小時的時間是在認真聽故事,說不定還會學著說兩句,但是,時間長了,注意力就不在故事上了,大腦自動屏蔽了。

語言的目的是用來交流和表達的,所以要互動起來效果最好,父母要和孩子說話,讓孩子看到你說話時的表情、嘴型,感受你說話的音調、語氣,他才能夠更好的模仿。

5、不要強逼孩子說話

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見到陌生人不太愛打招呼,不說你好,父母這時如果強迫孩子打招呼,甚至責怪孩子沒有禮貌,那可能這個孩子更討厭說“你好”這兩個字了。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先示範,說你好、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詞,在家的時候也要這麼給孩子說,他就會耳濡目染,慢慢學會了。

綜上所述:孩子學習語言有客觀因素影響,但更重要的還是平時家長的言傳身教,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愉快,豐富多彩的語言環境。


墨仔媽媽育兒


寶寶的發育都是因人而異的,有的說話早,有的說的晚,這很正常。我家寶寶從8個月開始叫baba的叫了,但還是很模糊的,還沒有能對應人,到了1歲左右,就能夠清楚的叫爸爸媽媽了,還記得剛開始聽到叫媽媽的時候,高興得哈哈笑,美滋滋的,比吃了糖還甜。

寶寶語言發展是有規律的

0-3個月:簡單的單間節階段:如,啊 鵝 一

4-8個月:連續音節階段:如啊啊咿咿

9-12個月:學話萌芽階段:如看,吃,走等

1-2歲:疊詞階段:如貓貓 狗狗

2-3 歲:詞彙量已經在增加了,能表達出句子了。

想要寶寶早說話能夠清晰的流暢的表達出來,平常媽媽陪伴時就需要,多耐心的跟寶寶交流,不管他剛開始懂不懂,都要說,日常還可以結合物品,動作,情景這些跟寶寶說話。還有多多放兒歌,營造一種語言的氛圍,這些都能很好的刺激寶寶語言生長髮展哦


我是“暖夏育兒”在育兒路上,一起成長,歡迎關注與點贊。

暖夏育兒


記得我家孩子在六個月左右的時候,有一個下午,他躺在那個床上,嘴裡一直喊著“爸爸爸爸爸爸……”那個下午聽著他嘴裡的唸叨,我想象著寶寶長大後軟軟糯糯的叫我媽媽時的樣子。

大概在一歲左右的時候,他能清晰地喊出爸爸媽媽。

2歲左右一直是兩個字兩個字的蹦,2歲半的時候一整句話都會說,表達的很清楚。

有的媽媽會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話的早晚,其實完全不必這樣,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寶寶的語言發育規律是這樣的

1到5個月的時候,能發出一些單音節的聲音,比如,啊,一,屋等。

6到8個月的時候,能發出爸爸媽媽等重複音節。

9到11個月時候能聽懂別人說的話。

12個月的時候能說出一些物品的名字,也能夠聽懂大人的吩咐。

寶寶的語言發育大概就都在這個範圍裡,如果寶寶的說話,不在這個範圍內,那麼家長就應該要,多多引導孩子學說話。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而爺爺奶奶只顧做自己的家事,很少真正的去陪孩子聊天,在這種背景下,孩子就會悶悶的,不怎麼喜歡說話。

如果父母能夠經常坐下來陪寶寶玩,溝通,即便他聽不懂,你也經常和他聊天的時候,寶寶慢慢的就會把語言和動作結合起來,這對寶寶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幫助。


子謙媽媽育兒經


我家寶寶是6個月先會叫“爸爸”,然後再過一個月才會叫“媽媽”的。這是時候叫爸爸媽媽是無意識的,並不知道爸爸媽媽指的是誰,只是單純的模仿發音。差不多11個月的時候,寶寶就有意識的叫了,他會頭轉向我叫媽媽,轉向我老公叫爸爸。其實這個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寶寶9~10個月:能夠清晰的叫出爸爸媽媽。並且能夠將語言和事物聯繫在一起。也就是有意識的發音。

首先 想要寶寶說話早,父母自己一定要先是個話嘮,多和寶寶講話,鼓勵寶寶講話。多和寶寶一起玩遊戲,一起交流互動,寶寶在一個愉悅有安全感的環境中語言學習得比較快。其次 如果寶寶哭鬧時,爸爸媽媽沒有及時反應,這類寶寶情商普遍偏低,語言發育也會先對比較遲緩。最後 寶寶患有聽力障礙、癲癇、先天失語症、自閉症等疾病也會影響語言發展。發育有先後,只要在正常的時間範圍內都是正常,爸媽不用太擔心。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用


超級小麗


我家寶寶是女寶寶說話比較早,其次我每天給她不停的說爸爸媽媽,所以我閨女八個月左右比較清楚的叫爸爸媽媽,但是她不知道爸爸媽媽是誰,認知還不是很清晰,她對著我家的狗狗也是喊媽媽,既好笑又無語。

她真正知道爸爸是哪個,媽媽是哪個,並且能清楚的喊出來是在十一個月的時候,我想應該是屬於說話比較早的,這應該是得意於我每天不停的灌輸吧,所以各位寶媽可以參考參考!

再者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所以也沒有說固定的幾個月說話,家長應該保持耐心,給寶寶點空間,如果一歲半還不喊爸爸媽媽的話就需要就醫了,看看是哪方面原因導致的,環境因素導致的話家長就多與孩子說話,交流,可以促進寶寶語言發育,如果是身體原因就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Annette的獨立世界


我家是5個月開始叫媽媽的,8個月開始叫爸爸的。但是叫得清楚了,是8個多月的時候。

我的孩子從一點大,我抱著她的時候就回跟她講話,比如出去吃水果,我會拿起來說“寶寶,我們來吃橙子啦,你看橙子是橙色的,味道甜甜的。你也想吃吧”等等諸如此類的,反正不管她會不會說話,我都會一直跟她說這個那個的,所以我家的孩子說話早,語言表達能力強,理解力也強。

現在一年級了,經常從她嘴裡蹦出來十分合時宜的較為深刻的詞語,讓我感到很驚訝。


微光了了


家長想要自家嬰兒能夠有意思看著自己,並且能準確分辨以及發出“爸爸”“媽媽”的叫聲,一般需要到嬰兒10-12個月才會叫,有些媽媽會比較糾結為什麼大部分嬰兒都會先叫“爸爸”,而不是叫經常照顧嬰兒的自己,其實各位媽媽也不用太糾結,這是因為爸爸的第一發音是“b”,是不需要氣流震動就能發出聲音,相對於媽媽的發音,爸爸的發音比較容易所導致的。

雖然大部分嬰兒都會先叫“爸爸”才會叫“媽媽”,但是如果媽媽想快點聽到自己嬰兒叫自己,也可以多刺激嬰兒的大腦,讓其語言能力盡早得到發育,如在嬰兒出生之後,家長可以多與嬰兒聊天說話,對於刺激嬰兒語言中樞神經促進發育起到關鍵作用。


跪射俑


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存在個體差異,能清楚地叫“爸爸”“媽媽”的時間也有早晚之分。

我家寶寶六個月時會發出“mama”的音,不久後也會發“baba”的音,經常“babamama”一通亂叫。直到十個月左右,他才會有意識地叫“媽媽”。

一、孩子最早會說的詞

大多數寶寶在十二個月左右會說出第一個詞,這第一個詞一般是爸爸或媽媽,也可能是寶寶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別的人或物。

有研究表明,嬰兒會說的前50個詞,很少有靜止的物體,如“桌子”等。


嬰兒最早會說的詞一般包括:

1.重要他人:“爸爸”“媽媽”等。

2.喜歡的動物:“貓”“狗”等。

3.移動的物體:“車”“球”等。

4.常見的食物:“奶”“果”等。

5.熟悉的活動:“拜拜”“爬”等。

6.熟悉活動的結果:“熱”“溼”等。

在嬰兒最早會說的詞中,還有一些跟寶寶特定的認知成就相關。

學步兒在客體永存性上取得進步的時候,他們也開始使用代表消失的詞語。(《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從0歲到青少年》)

我記得小椰子一歲的時候,每次扔掉東西,總會攤開雙手說:“哦?!”

“哦”的一聲表示“沒了”或“怎麼沒了”“怎麼不見了”。

二、聽覺的發展為孩子獲得語言奠定基礎

在整個第一年的時間裡,嬰兒都在為學習語言做準備。




1.新生兒期

新生兒時期,出生幾天的嬰兒就已經能分辨出一些聲音模式間的差異,比如快樂的話語和消極情緒的話語。

新生兒能夠覺察任何一種人類語言的聲音,分辨出語音中的很多細微差別,幾乎能區分人類語言裡所有的發音。

但是與外語相比,他們更喜歡注意自己的母語。這樣的偏好可能是由於他們在媽媽子宮裡常聽到模糊不清的母親聲音所致。

新生兒的這些能力,為獲得語言做了充足的準備。

2.5~8個月期間

5個月時,嬰兒對母語中的邏輯重音變得敏感。

6-8個月時,他們會過濾掉母語中不用的發音。

3.7~12個月期間

嬰兒能區分自己語言的基本發音,把連續的語音流分割成單詞或短語。 同時,他們也開始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聽懂長句子。


在知覺語言結構上,嬰兒進步很快,這為嬰兒學會說話奠定了基礎。

三、孩子不同階段語言發展的重要標誌

一般來說,孩子的說話能力基本都遵循以下的發展規律,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說話表現。

2個月左右,嬰兒會發出咕咕聲。

4個月左右,嬰兒出現咿呀語,在咕咕聲中加入一些和諧的聲音並重複音節,如“bababababa”。

7個月,嬰兒在咿呀語中開始加入很多口語發聲。

10個月,咿呀語已能反映嬰兒語言共有的一些聲音和語調,其中有一些轉變為最早說出的詞。


8~12個月,開始學會用前詞語姿勢,通過手口並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影響別人的行為。

1歲左右,說出第一個能被別人聽懂的詞。

1歲半~2歲,學會說雙詞句如“汽車走”,詞彙量從50個增加到200個。

四、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存在個體差異

孩子開始說話的平均時間雖然在1歲左右,但年齡範圍卻很大,大多數孩子在8個月到18個月之間開始說話。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差異,既跟遺傳因素有關,又離不開環境因素的影響。

1.性別因素

由於女孩身體成熟得較快,促進了大腦左半球的提前發育,女孩早期的詞彙增長可能要稍微超前於男孩。


2.個性因素

害羞的孩子經常等到能聽懂大量詞彙後才開口說話,開始說話的時間會稍微晚一點。不過,他們只要開口說話了就會進步很快。

3.環境因素

家裡大人說話越多,使用的詞彙量越大,孩子學到的詞彙也就越多。

親子閱讀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孩子詞彙量的增長。

因此,除非孩子的說話能力明顯滯後於第三部分所述的語言發展常模,否則孩子即便開口說話的時間晚一點也不要緊。

只要我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跟孩子交流互動,每天堅持親子閱讀,孩子的詞彙量就會慢慢跟上來的。

我是 ,家有猴娃兒一枚,用心堅持親子共讀,用愛烹飪營養美食,用情分享育兒心得。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和探討育兒問題,助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