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對聯怎麼貼,那邊貼是上聯那邊貼下聯?上下聯怎麼區分?

ffeng51959627


隨著2020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喜慶的紅色佔據了大街小巷,返程客流也急劇的增加,每個人心中都是一份團圓的牽掛,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

作為年俗的一部分,咱們中國人過大年迎新春貼對聯和福字,可是家家戶戶都要做的一種帶有儀式感的行為,這過年如果缺了春聯、福字和紅包,那真的就不叫過年了。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春聯和福字等)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據說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雖然現在能寫對聯和福字的不多了,大多都是印刷工廠批次性的流水線印刷,個性化略顯不足,但工藝和紙張上卻更加的精美,這也是算一種彌補和進步吧。不過提起對聯,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對聯的上下聯怎麼分呢?上聯究竟應該貼在門的左邊還是右邊呢?或者說這左邊門和右邊門哪一個是貼上聯哪一個是貼下聯呢?

貼春聯有講究

別看春聯就兩張紅紙,其實裡面的講究也不少。貼春聯的時候首先要知道平仄音,平音聯是下聯,仄音聯是上聯,貼的時候由右邊到左邊,按照古法的文體去讀,豎著讀,由右到左地讀才能讀出其中的意思。還有,貼春聯的最佳時間是臘月二十九的下午未時(13點至15點)。過完春節後,正月裡要把已貼的春聯取下燒掉。民間有一種神話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燒掉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民間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

同樣的,貼“福”字也有不少講究。“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類小“福字”,根據“福”字的大小,貼在什麼地方也是不同的。“倒福”斗方,要坐北朝南貼在門廳的正前方,這叫做“福入廳堂”,但一家只能貼一個,如果貼多了,叫做“重蹈覆轍”,是不吉利的;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貼一個,須坐東面西,象徵“福如東海”。

同時還要特別提醒,門福必須是正福。

今兒跟大家共同學習一下,不至於在貼對聯時把自己顯得“沒文化”而被笑話。

上聯下聯有5種區分方法

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平仄相對應,一般“平仄平仄平平仄”對應“仄平仄平仄仄平”。舉例來說,比如“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必須工整,絕對不能信口胡謅。

那麼在寫的一幅精美絕倫的對聯之後,或者你購買了一幅對聯之後,如何區分上下聯呢?一般有如下5張上下聯的區分方法:

1、平仄讀音區分法

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三聲和四聲,即仄聲,而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聲和二聲,即平聲(分陰平、陽平)。

2、張貼方法區分法

對聯的張貼撰寫要求是上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因為古代人寫字是從右往左寫的。但這個方法現在再審視貼對聯的時候已經很難區分了,因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上下聯區分,就隨意貼出來了。當然,上聯在右下聯在左也不是絕對的,還要看橫批,下文再說。

3、含義遞進區分法

每副對聯都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在寫對聯的時候普遍把含義深刻的作為下聯,上聯的價值更多是在引導作用上。上下聯基本屬於因果關係,因是上聯,果是下聯。

4、時間承接區分法

依據“辭舊迎新”的傳承,過去的時間在前面是上聯,即將到來的時間在後面是下聯,這個普遍在過年時候的春聯上有所體現,常用的有生肖和辭舊歲,以及迎新春之類的。

5、涵蓋範圍區分法

一般情況下範圍小的是上聯,範圍大的是下聯,如常見的“家和國”之類詞語,家是上聯國是下聯。

上下聯跟橫批要對應

經過上文的梳理,大家基本上對春聯上下聯的區分沒什麼問題了。但我們也切切不可教條主義,上聯究竟是貼在左邊還是貼在右邊,還要跟著橫批走!

因此,要看橫批的書寫順序,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的,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下聯居左。反之,如果橫批是從左向右順序書寫的,上聯則要貼在左邊下聯貼在右邊。

馬上就是庚子鼠年了,最近幾天很多人開始曬出了自家的新年春聯,大家都希望在這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和和美美,因此都在用春聯抒發著內心對於來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當然,貼對聯就是圖個吉利和喜慶,有新一年開啟的表達內涵在裡邊。即使把對聯貼錯了,一般人也不會刻意指責。不過,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們儘量去遵從和宏揚吧!從今年開始,我們都正確地貼!











經商哲學88


我是西門瘋,今天剛貼了春聯,我說兩句。先看橫批方向,後看豎聯的最後一個字,具體貼法大致如下


橫批怎麼貼

橫批一般4-6個字,有從左到右,也有從右到左兩種念法,豎聯要緊跟著橫批的排列順序。橫批從左到右念,豎聯從左邊起頭,反之亦然。

豎聯怎麼貼?

豎聯講求對仗工整,對聯兩張一起一落,一開一合。

豎聯如何區分上下聯,主要看最後一個字的平仄,上聯一般是仄聲,漢語拼音的三四聲,下聯是平聲,漢語拼音的一二聲。

案例解析

如果覺得還不明白,記住一個案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對應後邊的兩個字就行了,上聯的"住"是三四聲,下聯的“來”是一二聲。

以上貼法供參考。祝大家新年快樂


瘋說水滸


第一、先區分上下聯

看對聯兩聯的最後一個字,仄音收尾的聯(簡單判斷就是三聲、四聲)為上聯,平音(一二聲字)收尾的為下聯。

第二、右上左下

按古書讀法,從右到左。故右邊貼上聯,左邊貼下聯。(人對著門,右手為右邊)



古詩詞司馬沉香


過春節貼對聯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現代人們在繼承和發掘傳統文化時,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那麼應該怎樣貼對聯才是正確的呢?

首先,對聯是面對大門右側為上聯,左側為下聯。

其次,如何區分上下聯?有秘訣。上聯~平仄平仄平平仄,下聯~仄平仄平仄仄平。什麼意思?就是說基本上聯最後一個字讀音的音調都是三聲或四聲。而下聯最後一個字的音調是一聲或二聲。(例如,讀一聲:一,讀二聲:姨,讀三聲:以,讀四聲:藝。)這樣的對聯讀起來陰陽頓挫,平仄分明,朗朗上口。

第三,對聯貼好後,在門上邊貼上橫批。最後貼福字。大門上的福字要正貼,不可以倒貼。更不可以橫貼。頭幾年有鄰居聽人說門上福字橫著貼,能發橫財,就橫著貼了,結果過了正月,家人就骨折住院了,在家裡“橫”了半年多。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傳承學無止境。

關注我💑我是羅賓漢拿,感謝一路陪伴。


羅賓漢南


春節將至,如何貼春聯?

1.區分對聯的上下聯。對聯講究韻律,講究對仗,講究平仄對應關係。工整的對聯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平聲。所以,一般根據最後一個人的聲調判斷上下聯。

2.區分門的左右。人們一般以面對大門來區分左右,即面對大門,你的右手邊則為右,左手邊則為左。古人則往往按房屋的坐向來確定門的左右,按坐向則應該是你的右手邊為房屋左邊,左手邊為房屋右邊。

3.貼對聯為上左下右。古時書籍為豎排,讀書則從右至左讀。對聯是豎著讀的,貼對聯也就得上聯貼左邊(按房屋坐向),下聯貼右邊。


風雨無懼


不用那麼複雜,只需記住,傳統的讀法是自左向右的,而下聯的韻腳一定是平聲的,也就是一聲或二聲的字。下聯貼在你對面的左側,如果上聯、下聯的最後一個字都是平聲,那就不用操心了,哪一個貼在你對面的左側,都無所謂了,只是不夠嚴謹而已。看圖說話:

看到了嗎,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分別是“世”和“間”,哪一個是下聯呢?當然是“間”,它是jiān,第一聲,平聲,所以作為下聯,上聯是世shì,第四聲,仄聲,肯定不能做下聯。

這樣說,能明白嗎?

換個說法,你站在們的對面(是對面哦)來讀一副對聯的時候,一定要從右邊開始讀,右為上,然後再讀左側的下聯。

這是傳統,古代的文字排版與現在不一樣,你看古書就知道了。下邊請看古本《道德經》的排版方式:

看到了吧,不論橫排、豎排,都是從左邊讀。這就是傳統,世代相沿成俗的文化習俗。當然,我們是基於熱愛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才這樣做的。對於持無所謂態度的人,我們也不強求。對吧?

張貼春聯是我們的傳統,書法也是傳統,正規的書法也是自左而右書寫的,包括字體的古雅(最好不用簡體字)和落款的時間,也是農曆而非公曆,只有江湖派才弄不清傳統和江湖的分別,以為無所謂,不守傳統章法,貽笑大方。

請看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的作品《道德經》的章法:

但願能幫到你!

順祝朋友們新春愉快,萬事如意!


問道黃老


貼春聯這個問題,早也有人議論過,怎麼分對聯的大小?

本人認為:不管你怎麼貼,只要不把本副對聯扯錯了,怎麼貼都是對的。

如,從左到右讀起,是現代新學讀法。

如,從右到左讀起,是過去的老式讀法。

所以,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說詞,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規矩。

就因為這樣,我就認為怎麼貼都是正確的。

回答完畢


新感覺165693190


按照書法的規矩:從右向左。按照對聯的押韻和意思,右起左落。

橫批也是從右向左念。


祥荷雅玉


就漢字的讀音來說 一聲 和二聲為 平 三聲和四聲為 仄

正常情況下 上聯為仄聲收尾 下聯為平聲收尾 如:

上聯:生意興隆通四海(三聲)

下聯:財源茂盛達三江(一聲)

上聯:天增歲月人增壽(四聲)

下聯:春滿乾坤福滿門(二聲)

另外也可以根據對聯的內容判別,有的對聯上下聯有因果關係或者時間順序,可以此為準。


貼對聯的時候 站在門外 面對門框 上聯貼 門框右側 下聯貼門框左側 橫批貼門楣上 就是門框上方。


不過現在的對聯,基本都是大白話沒有什麼講究,有的根本看不出上下聯……


盛京車管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傳承方式,在古代,對聯是一個人對國學的啟蒙,《笠翁對韻》就是古人學習對聯最基礎的教材,是和幼學瓊林、千字文等有著同等地位的啟蒙讀物。貼春聯也是我國的十分總要的一個傳統習俗。

春節對聯怎麼貼 春節對聯上下聯怎麼分左右

春節對聯怎麼貼

1、先介紹貼對聯的位置,面對大門右手邊貼上聯,左手邊貼下聯,這是最傳統的貼法。

2、當然這裡也說一個特例,對聯的橫批也指示了對聯的方向:橫批從左往右寫,上聯就貼在左手側;橫批從右往左寫,上聯就在右手側。(因為漢字書寫放心指示了閱讀方向)但是一般會採用傳統的右邊貼上聯。

3、知道怎麼貼了,那麼就來區分上下聯區分上下聯最主要是按照最後一個字的聲調來區分的。比如:好雨知時群卉盛,春風得意四蹄輕 上聯是第四聲(仄),下聯是第一聲(平)。

4、區分上下聯另外一個方便的區分點就是時間,或者因果聯繫。比如辭舊之後才能迎新,這個在很多對聯裡都非常常見: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比如今年是馬年所以上聯可以描寫蛇年,下聯就可以描寫馬年。比如:上聯:無須添足蛇歸洞;下聯:不待揚鞭馬奮蹄。

春節對聯怎麼貼 春節對聯上下聯怎麼分左右

春節為什麼都要貼對聯

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春節對聯怎麼貼 春節對聯上下聯怎麼分左右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節對聯怎麼貼 春節對聯上下聯怎麼分左右

春聯是什麼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春節對聯怎麼貼 春節對聯上下聯怎麼分左右

過年為什麼要貼福字

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專家說,貼“福”字是為祈祥求吉。據傳說,民間貼“福”字之風開始於姜太公封神之時。各路神仙分派妥當之後,姜太公的老婆也來討要神位,姜太公無奈,便把她封為“窮神”,並規定凡是貼了“福”字的地方不能去。於是,老百姓便家家戶戶貼“福”字,燃放鞭炮,驅趕這個不受歡迎的“窮神”。

春節對聯怎麼貼 春節對聯上下聯怎麼分左右

但這畢竟只是民間傳說。據有關資料記載,中國的“福”字歷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青銅器銘文上,即已有不同結構的“福”字。此後隨著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的出現,“福”字書法越來越多,越來越藝術化,後人集書的《百福圖》《千福圖》則集中了“福”字的各種寫法,讓人美不勝收。

春節對聯怎麼貼 春節對聯上下聯怎麼分左右

春聯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之一。所謂仄起平收說得就是春聯的讀法,而關於春聯的貼法,則需要尊重古人從右讀到左的閱讀習慣,所以一般上聯是貼在進門的右手邊的。大家一定不要記錯了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