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山东大汶口文化陶器很奇特,头盖骨上这孔是子弹打的吗?


真知堂国学馆:山东半岛坐拥渤海湾,是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山东地区在夏商时期为东夷地,周代主要为齐鲁之地,秦汉以后统归中央管辖。图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白陶鬶,大山东焦家遗址出土文物。

真知堂国学馆:夏商之前,山东半岛是什么面貌呢?我们从《尚书 禹贡》可知,五帝之尧舜禹时期,山东半岛主要是莱夷之地,这个莱就是蓬莱的莱。“海、岱惟青州。。。  莱夷作牧,厥篚檿丝。”可见此时的莱夷应当臣服于中央,且就是东夷的前身。整个莱州半岛应该属于莱夷之地。

真知堂国学馆:那么,夏商时期东夷属于考古学上的什么文化呢?答案是,岳石文化。何谓岳石文化呢?图为山东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犬型提梁壶,此类动物造型栩栩如生,而同时期的仰韶文化则非常少见,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汶口文化器型。


真知堂国学馆:岳石文化,是继山东海岱龙山文化之后的一支地方性考古学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而得名。岳石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时间大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相当。也就是说,岳石文化基本对应于夏文化。图为大汶口文化陶壶。

真知堂国学馆:那么,岳石文化之前山东地区是什么类型的新石器文化呢?答案是;海岱龙山文化。那么,龙山文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图为大汶口文化陶杯。

真知堂国学馆:龙山文化非常有名,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此时已经进入铜石并用时期。最早发现的龙山文化类型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故名。龙山遗址经放碳十四测年,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图为大汶口文化鸟型陶鬶,这种器型属于山东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真知堂国学馆:其实山东龙山文化并不是最早的龙山文化。考古发掘后来证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古城南的庙底沟二期遗址,距今4900-4800年,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又被称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后来发展成典型龙山文化,演变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方类型。图为大汶口文化黑陶三足鬲。

真知堂国学馆:那么,4500年前山东龙山文化兴起之前,又是什么文化类型呢?答案就是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该遗址距今5000-4500年。而整个大汶口文化在山东地区绵延2000年,从前4500-2500年间,山东地区都是大汶口文化古国。笔者研究,传说中的蚩尤部落就属于大汶口文化。

真知堂国学馆:《史记》记载,黄帝大战蚩尤于涿鹿,大战炎帝于坂泉。涿鹿,在周代典籍《逸周书》中写作“独鹿”。而独古写为“獨”,鹿,古通“麓”。所以,涿鹿之战其实是獨麓之战。太史公在传抄过程中写成了涿鹿。那么,这个獨麓在哪呢?图为大汶口文化特色的白陶鬶,乳足,可能是母系社会生殖崇拜的象征物。


真知堂国学馆:蚩尤冢在山东汶上县,距离大汶口70公里。此地有山,名为蜀山。蜀古通为獨,独鹿之战就发生在蜀山山麓,也就是蜀山脚下。蚩尤就是都城位于大汶口古城的大汶口文化古国最后一位王者,战败后,大汶口文化被山东龙山文化取代。

真知堂国学馆:大汶口文化作为山东地方文化,和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等同时期,并存时期长达2000年。最为奇特的是,大汶口文化出土的古人类头骨,上面居然有一个类似于子弹设计的圆孔,难道那时候就有了步枪吗?图为带圆孔的人类头骨,山东广饶出土。

真知堂国学馆:学者研究认为,这是古代的开颅手术。这么小的孔,在没有金属工具时期,只能是用石头一点点磨,我想没有哪个正常人可以接受长时间的磨孔手术,唯一可能是死后打的孔。人死后,为何要打孔呢?细思极恐!图为山东大汶口文化人类头骨的穿孔。你怎么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