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現在相聲藝術家的排名會是怎樣的?郭德綱能排第一嗎?為什麼?

庫拉湯


藝術家,是指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嫻熟的創造技巧,並從事藝術創作勞動,而有一定成就的藝術工作者。一般情況下,都是歷史給予追認的,它不是職稱也不是職務,是國家對於其終身藝術成就的認可。到目前為止,國家追認的藝術家也不過十多人,相聲界只有有侯寶林、馬三立,京劇界只有梅蘭芳、程硯秋。可見,藝術家不是一般人想要,就可以要的。

現在處於主流的相聲演員,馬季、侯耀文、姜昆、馮鞏等有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國家一級演員,都曾經是國家相聲團體領導人,姜昆是至少二屆曲藝家協會的主席或書記,馮鞏現在是曲藝家協會的負責人,都是國家一級演員,國家工作人員,正宗的國家相聲界的頂級人物。藝術家嗎?相聲大師嗎?可能都不是,與侯寶林、馬三立這些大師級人物相比,好象還缺點什麼。<strong>

這幾人個共同的特點,體制內人士,相聲演員的最高職務,最高職稱,以及具有國家行政級別的幹部,對於一個官本位制度的社會而言,那是最為優秀的。就其本身的藝術水平而言,就他們所處的時代來說,無疑也是最為優秀的。但是,他們所傳承的藝術,均未接受過市場的檢驗。他們會在小劇場說相聲嗎?不會,因為對於一個處於最高端,功成名就的藝人而言,沒有必要拿自己的弱項,與他人PK。

郭德綱先生的出現,是相聲最低谷的時期,那時專業社團的相聲演員,因為沒有演出機會,生存不下去,紛紛改行,從事別的工作。只有所謂的精英,由於有可靠的鐵飯碗,在電視上有演出機會,或者走穴撈點外快,堅持了下來,相聲的人才出現了斷檔,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只有郭德綱先生為代表的,為數不多的,非體制內的年輕藝人,堅持了下來,並且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接受了洗禮。事實上,正是他們把相聲,從頻臨滅絕的邊緣挽救了回來。

把觀眾重新帶回劇場,以至花數千元,去排隊買票去聽相聲,就憑這一點,郭德綱先生對相聲的貢獻功不可沒。任何的藝術形式,傳承下去的基本條件,首先要養活自身,先生存後求發展,有人花錢買票進場去聽去看,這門藝術才不會消亡,才會有生命力。另外,為祖師爺傳道,培養人才,使得這門藝術後繼有人。

就憑這二點,就比他的先輩們強太多,領先幾條街。作為當代相聲界的領軍人物,稱之為相聲大師、相聲表演藝術家,綽綽有餘,當之無愧。


德雨50926495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這是挑事的話題,主流相聲界的追隨者,一定會認為姜昆排第一,畢竟是曲藝家協會的主席。但是靖逸軒主認為絕大多數的相聲觀眾會認為郭德綱能排第一,畢竟老郭是目前中國相聲界影響力最大的藝人。但是如果偏要給現在的相聲藝術家們做一個排名,軒主覺得不是非姜昆既郭德綱,如果排除官最大,人氣最高的因素,只就相聲藝術的功底、造詣來講,排第一的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少馬爺——馬志明!

如今相聲界如同棋盤之上的楚河漢界,主流與非主流明槍暗箭斗的不亦樂乎,大有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態勢,主流相聲界堅持穿西裝,堅持創新,堅持說新相聲,非主流堅持穿大褂,堅持繼承,堅持說傳統相聲。而相互詆譭對方,主流批評非主流三俗,非主流諷刺主流不會相聲基本功,不會說相聲。但是不管是主流還是非主流,都不敢說德高望重的馬志明先生!因為馬先生什麼都會,什麼都精!什麼都在他們之上!

以姜昆老師為代表的主流相聲界,雖然堅持創新,堅持說新相聲,但是沒見他們的哪段新相聲的藝術成就超過馬先生的《糾紛》!馬先生在作品《糾紛》中提倡“君子有容人之美,得容人處且容人”,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和諒解, 《糾紛》一經推出便火爆全國,還獲得了曲藝類金唱片獎,而馬先生塑造的王德成和丁文元這兩個角色,展現了一個時期內天津平凡小人物的真實生活,讓人回味無窮,更成為百年相聲歷史上膾炙人口的經典。試問主流相聲界的新相聲哪一段能比肩《糾紛》?

以郭德綱為代表的非主流相聲藝人,堅持說傳統相聲,但是別看老郭平時牙尖嘴利,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但是他始終佩服馬志明先生,見到少馬爺從來都是畢恭畢敬。為什麼呢?因為少馬爺的傳統相聲功底爐火純青,在多年的演繹生涯當中形成了不溫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葷不鹹的藝術風格。聽眾聽了他的相聲會回味無窮,形成了獨特的馬氏韻味。作品能令小兒不哭、病者笑顏。馬志明先生文武全才,堪稱文哏大師和武哏有史以來最傑出的代表人物。

傳統相聲歷來有“文有《文章會》,武有《大保鏢》”的說法,少馬爺這兩段都能輕鬆演繹,朋友感興趣的話,可以搜一下看看,看看郭德綱的《大保鏢》與馬先生的《大保鏢》差距在哪!


靖逸軒主


雖然郭德綱對相聲的貢獻,大家是有目共睹,若排名,會有一些人不服氣的,而且各種指責不斷。如果要選的話,首推曲協姜昆。第一政治思想覺悟高,擯棄傳統,堅持歌頌型相聲之道,也深得領導賞識,黨組組長,曲協主席。第二抵制3俗,連姜曲的搭檔也說過,沒膽子說那3俗的東西,是個正能量的人。為了消滅3俗,曾提議案取蒂小劇場,居安思危。就算相聲這行業消失,也決不讓3俗抬頭,真是廢寢忘食,勞力勞心。第三堅持高大尚,在黨的正確方針指引下,也一直這麼做。姜昆也說過,他說的是原汁原味的相聲,還發表小學與大學,盒飯盛宴的演說。讓大家明白什麼是塔尖上的頂級相聲,讓大家聽到乾淨的相聲,淨化大眾的心靈。也應該接受思想再教育的。央視曲苑雜壇的下架,炮轟汪文華,也是姜昆的力作,第四,堅持相聲發展。一年2百多場巡演,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發展出歌舞型相聲,難得的創新。第五得藝雙新,推廣相聲,把相聲交流至日本,還帶領國家曲藝隊到澳洲商演,既交流文化,又賺外匯。又提攜後輩力量象苗阜等進曲協擔當重任。而且立場分明,能嚴詞指出某相聲演員有道德問題,3俗。綜合所述,曲協主席應排第一。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剛強204142387


文無第一,特別是對於相聲來說,排名一說只適合官方,除去已經過世的幾位先生,就當下相聲圈來看,根本就沒辦法排名,也沒什麼意義,以姜昆為代表的正統相聲似乎更容易被排名,可能這夥人也樂意如此,不過,相聲是講究聲望和傳承的,老百姓喜歡的相聲藝人永遠第一,當然這並不包括電視相聲和歌頌等相聲。

自從相聲脫離了普通草堂後,便已名不符實,後來出現了一批批接廣告的相聲大師,無論是個什麼產品,給錢咱就去,將觀眾給予的名聲充分地利用起來,變成發家致富的手段,真正的好產品好廠家還是很奷商的,知道這些人只適合大力丸之類的廣告宣傳,吃嘛嘛香的那位,會說相聲嗎,李金斗、候耀華之類的,除了利用相聲藝術賺錢,對相聲的發展有什麼貢獻。好多相聲演員改行演小品當演員做主持。都這樣了還能排什麼名。

說到這些,不得不提到郭德綱,說是郭德綱挽救了相聲一點兒不誇張,沒有郭德綱,誰還聽相聲?現在的郭德綱,貌似也在走上線,德雲社已經安放不下他了,啥活都接,顯然是有點輕狂了,這對相聲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說,對當今這些人排名次沒有意義,誰也不知道哪一個是真正的相聲人。





邊陲後主


我個人覺得能排第一。

我們看待一個問題,是不是需要尊重一下客觀事實。

雖然說,文無第一,武武第二。

但是既然把這個問題擺出來了,去論一下又何妨。

既然要排名,就要有排名指標,郭德綱是不是目前相聲排名第一,我們從相聲作品數量、相聲作品質量、相聲經濟效益、相聲界影響力、培養相聲後備力量幾個指標來看:

第一,相聲作品產量多

產量是最能說明問題的。這是硬實力。不管是傳統段子,還是自己創作,郭德綱作品層出不窮。單口相聲 、對口相聲、群口相聲 、太平歌詞 、十不閒蓮花落 、快板書 (王、高、李三派) 、相聲劇 、反串戲 (京、評、梆) ,應有盡有

第二,相聲作品質量高

也許有人說,數量不等於質量。但是郭德綱能維持這麼多年的熱度,有自己的組織,還能在各種節目被邀請,國外演出年年有。如果作品沒有質量,是很難做到的。

第三,相聲作品經濟收益好

有了數量,有了質量,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也就是相聲的經濟效益,是一個絕對不能造假的。獲得不僅靠相聲養活自己,還養活一個團隊,養活多少節目。也許不是他一個人的力量但是他是不可或缺的。

第四,相聲界影響力大

從自己堅持相聲創作和演出,到組建德雲社二十幾年乃至現在幾百人,各發娛樂喜劇節目如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等,郭德綱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影響著整個相聲界。

第五,培養相聲後備力量

沒有後續相聲力量,相聲就沒有將來。 自己再厲害,不多培養弟子,就算給你一個世界第一,你也有負眾望。 看看郭德綱的德雲社這這些年培養了多少弟子。

從以上五個方面綜合考慮,不知道目前還有誰能超過郭德綱。



楊遠義—樵宇


這個問題用郭德綱自己的臺詞來解答再合適不過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我們似乎都很喜歡排名,記得從上幼兒園開始,就開始排名,一直讀到博士,還是沒能“逃脫”排名的怪圈。

關於相聲演員的排名,也備受許多朋友關注。當然,在相聲圈子內部,也有一套“論資排輩”的傳統。只是,時至今日,也著實難以斷言,某位相聲演員在藝人中到底排第幾。

喜歡郭德綱和德雲社的朋友,自然很容易覺得老郭是當之無愧的相聲界大牛,甚至是當今相聲界第一人;而討厭老郭的朋友,自然也能找出諸多抨擊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理由。

其實,連郭德綱自己都曾說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按照這個邏輯,是很難給相聲藝人排名的,至於郭德綱是否可以排第一,也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從當前相聲藝人的影響力和曝光率來講,郭德綱可以算是名列前茅,是最著名的相聲藝人之一。

郭德綱早年經歷比較豐富,幼年學藝,評書、相聲、戲曲都有涉獵,最終帶藝拜師於侯耀文門下,並在北京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相聲日益衰落的形勢下,郭德綱等人創立的德雲社,確實成為了相聲界的一枝翹楚。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小品王”從春晚的舞臺淡出,德雲社的人馬也成為了春晚的壓軸人選,並在各大衛視的戲曲欄目中頻頻亮相。

一方面贏得了曝光率,一名面具有小劇場,甚至將相聲演到了國門之外。所以,這種影響在當前無疑是鮮有人能夠企及的。

至於郭德綱是否能夠排第一的問題,我還是覺得著實難以斷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喜歡即可。而且,排名,就真的那麼重要麼?


史海爛柯人



天高雲淡17848883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個很難有定論。

不過,古代科舉有狀元榜眼探花,通過打分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方法。我們把當今健在的知名相聲演員列出來,分項打分。看看結果如何?純屬個人看法,與諸位意見不一致很正常,只圖一樂。

目前國內知名相聲演員(排名不分先後,想到誰是誰)馬志明、姜昆、馮鞏、牛群、李金斗、魏文亮、李伯祥、楊少華、楊議、大兵、郭德綱。就這些吧。純個人意見,有遺漏再補。

滿分100分,分十個小項,每項滿分10分:

1、基本功(說):能說繞口令,貫口,會念定場詩,數來寶等

2、基本功(學):能學各省方言,各種地方戲曲,曲藝,流行歌曲,大小買賣的吆喝,學口技等。

3、基本功(逗):會說單口,能逗哏,能捧哏,能膩縫兒,會雙簧(前臉,後身)等。

4、基本功(唱):會唱太平歌詞,開場小唱。

5、舞臺表現力

6、創作能力(自創段子的數量、質量)

7、關注度

8、對相聲的貢獻力(包括有沒有創新,徒弟的數量)

9、演出頻次(演出的總場次、觀眾總人數)

10、資歷(包括輩分)

呵呵,榜單新鮮出爐。郭德綱(87)和少馬爺(82)領先較多。姜昆(68)、馮鞏(72)、牛群(64)、李金斗(68)、魏文亮(67)、李伯祥(75)、楊少華(74)、楊議(73)、大兵(70)。

創作能力一項,馮鞏、牛群、李金斗、魏文亮、李伯祥、楊少華、楊議幾個的人代表作品,是不是本人寫的,沒有搜到權威的資料,全憑我的印象打分,應該有些問題。

而且基本功一項是按照傳統相聲的要求評分,馮鞏、牛群、李金斗、魏文亮、楊少華、楊議幾位好像很少有這方面表演,分數就低一些,有些吃虧。

博君一笑,有意見大家交流。


混沌指紋


我覺得目前仍活躍在相聲舞臺上的,幾乎沒人可稱的上是人民藝術家了,叫相聲演員更貼切。

之前稱為相聲藝術家的那些老前輩,幾乎都將自己的畢生精力都放在了相聲事上,就算乾點別的,也大多跟相聲有關聯,至少不會喧賓奪主。如今的這些相聲演員,說相聲似乎成了副業,把大把的時間用在了包裝和炒作上。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競是有限的,一輩孑能把一件事弄出點名堂已實屬不易,多點開花,就多點都開不了花。哪怕你擁有過人的天分,現實也沒這種人吶。

人民藝術家服務的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你看前些年多少老藝術家們,不顧自身高齡體弱,克服種種困難,上山下鄉、進廠礦、走軍營,給人們送去笑聲歌聲和和歡樂。現在的演員(叫藝人更合適),服務的對象是人民幣。於是就有了如今演藝圈混亂的亂象,相聲界也難倖免。某些人為了票房不惜在臺上裝傻賣萌、醜態百出,甚至滿嘴汙言穢語,至使低俗、惡俗、媚俗之氣彌滿,將多少巨嬰之思想引出正途,完全違背了多少相聲前輩初衷,使前人的努力付於一旦。

藝術家都幾乎絕跡了,還排名個頭啊。至於郭什麼綱,跟藝術家根本不沾邊。至於為什麼,多看看他的作品,便明瞭了。


無劍的劍客


郭德綱及他的水軍,製作了無數的虛假的宣傳片,也有經過斷章取義的接受採訪。表現的何等親善,和藹,謙虛,低調。口口聲聲看淡名利。口口聲聲遭受不盡的打擊(誰?為什麼?)。口口聲聲同行都欺負我(為什麼?)。口口聲聲不在意什麼第一(誰稱你第一)。口口聲聲稱自己不願當什麼領頭羊。(誰任命的)可是與那些和藹,謙虛行成鮮明的對比的是,在這同時他又令其水軍出題《誰是相聲界的泰斗》?結果水軍自問自答自評自贊。壓倒性的超越了馬三立成為了相聲界新的泰山北斗。接著又出題《誰是相聲界的一代宗師》?結果水軍們如法炮製。自問自答自評自贊。又壓倒性的超越了侯寶林。成為了相聲界新的絕代宗師。接著又以同樣的手法超越了馬季成了領軍人物。這一次又是同樣的手法…………看來郭大師多麼渴望第一啊。在那些親善,和藹,謙虛,看淡名利的外衣後面,隱藏著多麼巨大的野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