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當代詩詞中的“老幹部體”?

寄堂隨筆


問題:你怎麼看待當代詩詞中的“老幹部體”?


前言

關於老幹體的評價,多是貶義,甚至很多人一看到老人作詩就歸為老幹部體。其實老人和年輕人一樣,文化水平有高低不同,悟性也同樣不同,寫出的詩詞水準當然也不一樣。

老幹部們作詩未必都是所謂的”老幹部體“。因為我平時偶然也負責一些審稿工作,我談一下我眼中老人們作詩的一些現象。

一、政治正確

大家不要誤解,政治正確不是隻頌揚不批評。古代的應制詩多是歌功頌德,但是今天老人們對於社會現實中的醜惡現象批評起來毫不留情,我常常看到很多這種批判性的詩詞作品。

當然,無論批判還是讚揚,主題都是向上的。這一點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二、部分人喜歡用新韻

古韻作詩比較複雜,新韻相對簡單,因此很多學習詩詞的人使用普通話來押韻。不過這些人中水平高的,或者說達到一定水平的人,大多會改為用古韻創作詩詞。

三、部分人格律不嚴謹

除了新韻以外,有些老人對於格律的掌握不熟練。因此出律落韻的情況還是能夠見到的。

不過我說的這種現象是學習中的一個過程,當然也有人就停留在這個階段了。

另外也有人喜歡作古體詩,甚至有人喜歡作一些順口溜一樣的現代齊言詩。這就是每個人不同的愛好和興趣了。

四、老幹部中的佼佼者

我見過一些極為優秀的老年詩人,寫的小品文和詩詞不讓古人,後來知道這些作者退休前是什麼公安局長、人大主任等等。有很多人和文化工作完全不沾邊,就是一種業餘愛好 。

所謂英雄不問出處,生活中的俗人可能是一個好詩人,生活中的很多文化人其實只會寫兩句順口溜。

結束語

老幹部中當然有寫沽名釣譽之人,我見過國家級報紙發表過某部長的詩詞,他誤以為把字數填對了就是填詞,可惜編輯也不懂,直接就發表了。

我也見過孜孜不倦的奮鬥在詩詞教育一線的長者,退休前就做教育工作,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原因就是因為真心地喜歡。

千萬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老幹部們寫詩,老幹部和普通人一樣,有高手也有庸手。我們在今天的網絡上可以見到無數詩詞作品,很多年輕人的作品其實和老幹體沒有什麼區別。

另外需要說的是,無論網絡上,還是老幹部中,高手當然有不少,但是未必每個讀者都有一雙慧眼,大多數人只是人云亦云而已。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老幹部體”看到這個詞就感覺上胡說八道,題主能不能告訴我們:什麼叫老幹部體?哪些人寫的詩是老幹部體?

說這種話的人,其實是不孝之子,要知道,你也會老的,你老了以後你寫的詩也被人稱為老幹部體,你高興嗎?當然,很大可能是你活不到那一天。

實話說,現在活躍在格律詩壇的大部分是六七十歲以上的人了,因為他們接受了文革前的正規的中學教育,對平仄押韻有基本的瞭解,而且對生活有真實的感受,有一定的生活底蘊,他們寫出來詩詞有韻律,有生活。我的周圍就活躍著這樣一群老人,當然大部分不是幹部。

至於有些所謂的老幹部(不一定老)依仗權力,寫一些狗屁不通的東西硬要發表在報紙刊物上,那只是個別的假裝斯文,附庸風雅的行為,不能作為社會流派,更不是主流。而且這些人大部分沒有到“老”幹部的資格。

至於說到一些退離休的幹部寫格律詩,確實說有的寫得很不錯的,例如我看到的原安徽省中醫學院院長王世傑寫的《問政詩詞》,因為他是歙縣人,歙縣有座問政山,所以書名叫問政,就極有文化底蘊。2003年王老80歲了,參加徽州師範49屆畢業班聯誼會事,寫的一首詩,就像你們汙衊的“老幹體”:“

半紀流光如逝水,勤栽桃李浴東風。高歌起舞人難老,白髮朱顏夕照紅。”王老是徽州師範解放後第一任校長,1949屆的畢業生到2003年也畢業54年了。師生都70朝上了。回憶往事。想起師生一輩子的工作都是為了教育事業,勤栽桃李,人難老,夕照紅,是自然流露的真情實感,有什麼不對呢?現在有些人一看到老當益壯,胸懷社稷,憂國憂民的詩句就嘲諷,是極不正確的。自己一輩子只知道掙錢,反而譏笑那些憂國憂民的老幹部,真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還有一位老幹部是原山東大學教務長,離休後在青島居住,他寫了一輩子詩,後來選了將近一百首手抄複印,裝訂成冊,送給老友親朋,詩味濃郁,書法優美,裝潢大方,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現在很多老幹部寫作格律詩詞,不求發表,也不屑在自媒體上露臉,反而一些連平仄對仗都搞不懂的人在自媒體上用七個字就敢徵下聯的人,嘲諷“老幹體”真正令人噴飯。


桃之夭夭老牛


老幹部體詩詞不敢恭維,其實這種詩體

並不是老幹部們的專利,現在很多花樣

年華的人也寫這種詩,一般四句。也講

一點點工整,對杖什麼的,也知道押韻,

但最缺的是意境,沒有較深的內涵,又

牽強附會地以古體詩的形式出現在讀者

跟前,大多人不喜歡讀這種詩。

建議年輕人不要一昧效仿,你想寫詩,不

如寫寫現代詩,自由體。但題材一定要新

穎,不要一到春天就詠桃花,夏則吟荷,

秋則菊,冬則梅,太陳舊,乏味,無人看。


廣法居士


我也是八十多歲的老哥們,也愛讀傳統詩詞,一是打發時間,一是提高文化修養。讀多了就會在有感而發時寫點傳統詩詞。寫出來後在我的老哥們圈子裡互相傳遞,得到的表揚多於批評,心裡高興,就繼續寫。但有時遇到專家,就因為格律問題被說得一無是處。我狠心去買了有關格律的書,一看就會。但照格律要寫就難,因為我們的普通話太差,對四聲往往弄錯,只能靠查字典來定正。這樣,往往幾小時弄成的初稿要花幾天來調整格律,而且調整後也面目全非,你原來滿意的句子和寫初稿時的意境靈感早已不見了,只好廢掉。後來我就再不寫律詩絕句(就是所謂近體詩),只寫古風。老同志寫點傳統詩詞天經地義。但因為起步晚。我建議大家平時多讀詩,我是從讀《常用古詩》開始,進而讀一些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李煜等的作品。對特別喜歡的就多讀多背。在讀背的過程中去領會古人寫詩的意境,審美的角度和語言的精美,然後再回頭來看自己的幼稚和不足。我們學詩寫詩,完全是自娛自樂,沒有半點功利想法。因此,老幹體也好,打油詩也好,不象詩也好,任由人去評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大路朝天,各走一邊。老哥們只要一息尚存,就繼續寫吧!


竹林閒士9147


我是梅鶴讀書,現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老幹體”是現在傳統詩詞創作中的一個特殊文化現象。我認為“老幹體”有以下特點:

1、與時事呼應

“老幹體”多針對某一時節而作或針對某一事件而作。生活中出現了大事,為表現自己的情懷,要呼應一下,寫詩填詞也顯得風雅。這樣作品的創作起因,可能是母校校慶、可能是單位書畫展、可能是衛星上天、可能是煤改氣、可能是貿易戰、可能是參加某某比賽。

2、句子像口號

因為“老幹體”詩詞長與時事有關,所以寫出來的句子常常像喊口號,比如:揚帆破浪鴻圖展,再鑄輝煌曠世功。由於創作者本身文化素養、創作技巧等的缺失,使其不能發現周圍景物、感情的美,寫不出真景物真感情,結果就出現了這樣空洞無物的句子,免不了大話、假話、套話。

3、外在形式不講究

“老幹體”的外在形式不講究,格律不嚴謹,押韻多為新韻,甚至不完全押韻,很難找到傳統詩詞的音韻平仄之美。“老幹體”認為字數符合要求就詩,就是詞,還要表明五絕、七律等等,讓人貽笑大方。前幾年,某地作協還為一位所創作者舉辦活動,慶祝其詞集出版,稱讚他寫的是“新宋詞”,其實就是把格律拋棄了。看了這樣的新聞,我都不知說啥好。

可喜的是,近年來這種情況有所改變,“老幹體”也在朝著格律嚴謹的方向發展。

4、與創作者是否是老幹部無關

雖然“老幹體”的出現與老幹部有關,但是判斷一首詩是否是老幹體卻不能以作者身份為依據。許多老幹部能創作出非常好的舊體詩詞,而有年輕人也熱衷於老幹體。我一直認為,現在的老幹體詩詞與作者本身年齡、職業等,沒有關係。

總之我認為,如果“老幹體”也算詩詞,那麼那位作者對於詩詞創作來說,還未登堂入室。歡迎留言討論

關注梅鶴讀書,歡迎點贊、轉發,一起讀出不一樣的精彩!!


梅鶴讀書


以下內容僅僅針對退休老幹部寫的老幹體

老年人寫詩玩兒很好一現象,也甚是讓人覺得可愛可親,但是老年人寫詩是好事兒,寫“老幹部體”就得讓人批讓人罵了,不但要罵還要向孔先生一樣,拿著竹棍子,敲他的 大腿,說“老而不死是為賊!”


為什麼目西要這麼惡毒呢?

讓我們來看一首典型的“老幹體”!引用自劉愚愚文章下面的一個評論。


瑞雪祺祥霞姿舞, 雲枝化玉飛瓊姝。

欄杆臨窗西山近, 蒼茫寒意蕭蕭渚。

杖芒柴扉看山意, 心意在君燕寄書。

琴瑟和鳴深冬暖, 願化蝶戀待春蘇。


這首詩就是典型的“老幹體”,這首詩寫的東西就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們假設這是一位退休的老幹部。


你看您說“瑞雪祺祥霞姿舞”又說“蒼茫寒意蕭蕭渚”,您到底是喜歡這雪呢?還是討厭這雪呢?


再來看“杖芒柴扉看山意, 心意在君燕寄書”,這句話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詩人盼望著春天的到來,然而您“杖芒柴扉”又是什麼意思呢?這要是在您治下還有“杖芒柴扉”這可不夠小康(手動滑稽),當然沒有指責您業績的意思,只不過是說您這用詞完全靠想象了!“心意在君燕寄書”這句話又極為不妥,照這句話的意思,山應該是恨透了您說的瑞雪,所以盼望“君”能夠讓春天早早的來!比如我們可以把山看作山神,君看作天帝。整句話就好理解。山神說:“天帝啊,您為何給降下這肅殺萬物的雪來,您不知道萬物都期待著春暖花開麼?但是這種話用在退休老幹部的身上就極為不妥當。您是兢兢業業為國為民一輩子正常退休的老幹部!您還“心意在君燕寄書”,這怎麼可能呢?而且瑞雪的開頭不正意味著來年的豐收麼?“瑞雪照豐年”的諺語,您當然熟悉,這麼大的瑞雪,山應該多麼的欣喜若狂!


這最後一句,“琴瑟和鳴深冬暖, 願化蝶戀待春蘇。”“深冬暖”和“蕭蕭渚”又是極端違和

什麼樣的事情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呢?“琴瑟和鳴”說明一在窗之內(屋內自然深冬暖),一在窗之外(屋外自然蒼茫寒意)!《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您知道吧!把這兩句結合起來看就是您在窗內雖暖但是無奈困在了屋內,所以盼著來年花開去山上浪一浪?


所以說這詩,立意矛盾,用詞靠想象,還透漏著那麼一點退休老幹部不願退休的意思!(這可能不是您的本意,但您的詩可是這樣說的!)


什麼是“老幹體”

在目西看來,“老幹體”裡面流露著對“權力”的留戀,比如之前目西還看到這麼一首“老幹體”

驛外斷橋旁,風光一水長。

閒雲凝冷月,野鶴戲寒塘 。

入仕雲遊寡, 居閒羈旅常。

廟堂雖距遠 ,社稷也牽腸。


咱們細細品味一下,這首詩和“瑞雪祺祥霞姿舞”那首是不是都透露著一種正常退休,卻像范仲淹一樣,“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意思,關鍵您是為國為民一輩子正常退休啊!(你們做的夠多了,感謝你們,用一句歌詞“你太累了,也該歇歇了”)


“入仕雲遊寡, 居閒羈旅常”,和“杖芒柴扉看山意, 心意在君燕寄書”都可以一唱一和了!


目西是個不通平仄,不通詩詞的人,試著努力對這篇“老幹體”調整一下,減少“老幹部”的風骨,(當然也歡迎大家批評,別打我就行)

《冬天遊玩兒看大雪》

XX年冬,在西山遊玩兒,恰逢大雪,想起瑞雪兆豐年的諺語,非常高興,退休老幹部胡謅一段詩

瑞雪祺祥風和舞,雲枝化玉散瓊姝。

臨窗把酒西山近,馳象舞蛇內心舒。

推門而去木送意,翹首以待燕來書。

冬陽照耀山林暖,春風吹過萬物蘇。


不是所有的退休老幹部寫的詩都是老幹體

文章下面還有一位@憂之聲的網友,說自己是退休的老幹部,也寫“老幹體”,不過目西看來您這真不是“老幹體”,寫的很可愛嗎!

秋風催葉黃,樹色逼寒霜。

陌上草瘦枯,山前菊孤芳。

登高觀遠景,舉杯詠重陽。

人生雖苦短,莫負好時光。


您要是想把自己變成“老幹體”,這樣,最後一句改成“人生雖已短,社稷仍牽腸”


最後,老幹部可不可以歌功頌德?可以,有好就誇,有壞就罵,不反對!可不可以小資遊玩兒?可以,辛苦一生,去玩了無可厚非!老幹部之間相互應和,可不可以,以詩會友,不反對!


但是不可以退休了還“牽腸社稷”,除非您能說明這社稷哪裡要您牽腸,哪裡還需要您的過問!


目西


真正的格律詩詞一定要按規則去寫,姑且不論意境等創作水平如何,首先要合格合律,否則就不要說是格律詩詞,就學寫散文詩、新詩。其次,要想寫好格律詩詞,先要學會分清平仄,熟記韻律,掌握對仗等基本知識。然後多讀古典詩詞原著,領會其中意涵,“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在這個基礎上再嘗試寫自己熟悉的、感受深東西,做到有感而發,避免假大空,遠離老幹體。


南山友87322769


答:題主別出心裁造詞“老幹部體”似乎含有貶義?!誤導點評者“噴”🔥

1、為什麼總是不用陽光燦爛的心態欣賞他人的長處?

2、生活中凡是背後貶低老幹部的人群,往往當面竭盡全力誇讚他們,使耿直的老人家信以為真,哈哈大笑,越發起勁,這能怪老幹部不知趣嗎?

3、絕大多數老幹部自知之明,看書讀報、含飴弄孫,聰明地謝絕一切 “才不配位”的活動。

4、老人家們清楚地知曉 —— 在健康面前只有身體第一☝️其他一切“什麼體”都是浮雲☁️

5、智慧者在位時就明白;一般人退位時才明白;欠覺者走了還不明白。

6、只要沒有功利性,用簡便易行的自由體抒發情感也能有助於養生。

7、請寬容前輩、尊重老人,誰都無法保證自己步入晚年一定是受青睞的知趣者!


綏格格


毛爺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隔壁奶奶:羅卜白菜,各人所愛。

白居易: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詩詞的百花園,不都是牡丹梅花,也有苔蘚,狗尾巴草,滿天星的點綴。

老幹部體,老幹部自娛自樂的詩作,不喜歡,繞道👉;

你有好的詩作寫出來,也讓老幹部們欣賞,學習,評價一番。

體會一下新幹部裡的李白,杜甫水平。

我覺得:老幹部寫詩,抒發情懷,比打麻將好;

提倡勞動光榮,包括腦力勞動。

尊老愛幼。

因為有一天你也 老之將至呀!








桔紅蘋果


我是簡繁,對於“老幹部體”,你怎麼看?

現在市面上除了所謂的正統書法,還有江湖體、老幹部體、自由體等等,不得不說,這也算是百花齊放了,但是呢,對於書法,除了正統以外,其餘的似乎都不受人待見,這也屬於正常,但是別忘了,專業與非專業是有很大區別的,一個愛好而已,你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



在我看來,中國傳統文化自然應該流傳,但是是否學個寫字就得有古意才行?我不這麼認為。

專業書法家自然是很厲害的,可千萬別忽視一點,現今書協的醜書怕不在少數,這些人怕是從審美的角度上講,比不得一些老幹部書法吧。那麼又請問,憑什麼抨擊“老幹部體”?

前段時間我還看到以為老人家寫字,那是真的好,至少我是比不上的,後來我一問,這老人家退休後寫了二十年,完全不比一些所謂書法家來得差,接近九十高齡了,還能揮毫潑墨,僅僅這點,就該值得我輩尊敬。



老人家說,我寫字只是為了防止老年痴呆,讓自己的思維不至於太慢而已,話又說回來,老幹部不也得有個愛好、有個寄託呢……

一點個人淺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歡迎評論區討論,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贊;分享不易,且讀且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