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民間詩詞,接近唐宋水平的作品可以分享下嗎?

能量信息傳遞者


                      

去年五月十日,在妻子去世一年多,晚上夢見妻子,遂寫下《江城子》。按照蘇軾的《江城子》格式寫的,雖有蘇軾的格調,但是沒有蘇軾的意境妙,因感而作,表達自己心意而已。

江城子 戊戌五月十日記夢悼亡妻

  孤燈相伴無相望,餐桌上,筷兩雙,月殘星稀,彷彿又開腔,絮絮叨叨在耳旁,那期待,淚滿裳。

     昨夜忽來進夢鄉,笑滿面,情更長,何曾離別,只是走過場。縱有萬般大能量,留得下?空歡傷。


五峰道人796


可以分享我讀杜牧的巜過華清宮》有感而發的《唐明皇》,“有”字出韻,又捨不得用其它字代替,關鍵一字出韻,只能是古風。

唐明皇

文 南風過境

白鹿驅輦月宮遊,

霓裳羽衣舞不休。

縱有驃騎千里驥,

踏破江山未白頭。

2019.11.24



南風過境5691


這首《黃河頌》 應該可以與唐詩相比肩 ,原稿如下:

黃河頌

——2019/03/26於西陵

巍巍崑崙,滾滾黃河,源於龍脈玉山,稱為華夏母河。伏羲八卦,黃河浮圖,大禹治水,洛水獻書。過龍羊,穿青銅,分晉陝;注壺口,躍龍門,割晉豫。越中條崤山,擊飛百尺暴雨;經黃土高原,掀起萬丈狂沙;烏龍出世,咆哮中原!

賀蘭山缺,成就塞上江南;六盤山高,中分渭隴平原。千崖競秀,百溪爭流,秦嶺橫空,再分江川。晝夜奔馳,無物阻絕,一入渤海,二註上海。呂梁山,天地骨脊,大禹治水之處。中條峰,山泉風表,中原始分之地。奇峰披霞,翠柏蓄蔭,清泉嶺瀉,百溪谷鳴。朝觀日出,夕看晚霞,解池鹽都,九分天下。黑白二河,同谷異水;湟洮兩水,匯濤永靖。黃河水緩,天下歸寧!

及至泰山,前臨孔丘故里,背依泉城濟南,雄華北,駕齊魯,東觀煙波浩渺之大海;西望源遠流長之黃川。盤古逝後,首化岱宗,其餘四肢,化為四巒。四體鹹備刻石紀功,七十二王泰山封禪,王母所居,瑤池水溫如玉,東君為尊,萬物更替之源。

南有夏後皋之歸陵墓,北有周文王之風雨臺。崤山高峻,馮異領兵,大破赤眉;函谷幽深,六國合縱,伏屍百萬;老子著經,羽化而登仙;孟嘗夜奔,鳴雞以叩關;西接衡嶺,北瀕黃河,南依秦嶺,東臨絕澗。方軌難車,並轡不馬,萬夫不易開,一夫可當關!

戊寅初夏,日寇入侵,國民對敵,十五比二,仍遭慘敗!蘭封之戰,淪為黨國千古笑談。黃河決堤,一片汪洋。斷隴海,沒淮堤,巨浪滔天。十萬百姓,葬身魚腹,千萬黎元,流離失聯。中原百姓,不成溺鬼,亦為徙民!衰號震天,浮屍百萬。三年天災,餓死筟千萬。血貫長空,以昭日月;券貶草紙,卻失天下。金圓換券,論為笑談。嗟乎,格物致用,得失成敗,得於一念之間,後為王者,不可不慎!

過金城,穿山嶺,谷盆串珠,羅列五峽四盆;分鳳皇,裂廬平,湖泊連璧,成就一端二歙。軒轅故里,八大古都,少林武功,一代禪宗。黃河流此,是為商都。東望淄博,南依泰山,北跨黃河,西接聊城。詩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舜曾漁於雷澤,躬耕歷山。水潤千峰,號尊泉都。水潤萬物,四城始出。半壁江山,盡歸河塗!

早歲渦水,今為聖河,澤被蒼生,無私無痕。龍飛雲霄,浩然正氣;鳳舞華庭,自生光精。堯舜之年,聚一國諸賢,洪水稍停;中華盛世,舉萬人之力,河水方清。黃河兩岸,綠樹成萌,花香鳥語,阡陌縱橫,水電林立,良田萬傾。梟龍已伏,天下安寧。大河上下,一片清明。

壯哉,才逢盛世,未居高堂,心憂國運;雖落草莽,詩寫民淳。是以為頌,吾之母親。




五峰巴人




看到這樣的問題,不由自主地點進來了,覺得大家回答得都挺好。忍不住也想湊個熱鬧,感覺最近有點兒膨脹了哈。

唐詩宋詞是中華詩歌文化的巔峰,估計不會有什麼人質疑。既然是巔峰時期,要想達到那時的水平,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妄自尊大,自是無知;自慚形穢,大可不必。



現在的中國,喜歡詩歌的人不在少數,這從很多電視臺的詩詞大會受歡迎程度自可見一斑;在寫詩歌的人數估計也非常可觀。創作人群基數大,就肯定會有好的詩歌作品被創作出來。遺憾的是,現在詩歌日漸式微,難以帶來什麼顯著的經濟效益,不為主流和資本重視,所以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是在自娛自樂罷了。

民間有好詩,這一點自是堅信不疑,平日裡在頭條看到喜歡的也會摘錄下來,現在就隨便展示幾首吧。



七絕

宛轉溪流如柳綠,嫣然夕照賽桃紅。

誰家酒熟香繚繞,隔岸猶將醉晚風。



詠史

高閣垂裳調鼎時,可憐天下有微詞。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



春興

節序緩回輪,春淺柳色新。

梁高棲紫燕,萍瘦露紅鱗。

嫩靨瑩如玉,幽香嫋似雲。

芳華眠月色,誰是夢中人。



春興

鍾送黃昏雨,迷空白靄升。

溼紅低照水,淺碧遠縈繒。

煙鎖池塘柳,榭浮城鎮燈。

春陰頹不散,舌澀子規凝。



邂逅

淡月流輝靧面瑩,回眸一笑藕花傾。

相逢本是前緣定,逝若流星意不平。



詠柳

柔媚超模曳翠裙,羅襦輕束楚腰雲。

早春煙雨銷魂處,佔盡江南韻十分。



約定

問柳何因爭早發,三生允諾老天涯。

黃昏一曲相思雨,靜沐春風候杏花。



贈別

邂逅石灣人海熙,陶瓷展上暗情滋。

眉舒霧翠春風柳,頰綻酥瑩夏月梔。

筍足蓮承翩白鷺,櫻唇舌啟囀黃鸝。

浮生再見何堪說,揮手多成永別時。



賀嫦娥四號探測器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抒懷

蒼茫宇宙廣無垠,皓月何年作比鄰。

縱遠誅夷驚大漢,雖偏掃霸畏強秦。

昔時漠域曾開土,異日蟾宮定宴神。

寄語嫦娥情莫怯,鄉音未改老家人。



唐多令

大漠掩荒洲,長河斷闊流。耳猶聞、暮角邊樓。似血殘陽洇破壁,羌笛怨、幾番秋。

走馬盡西頭,漢魂東去否?玉門關、不度鄉愁。古道英靈何處覓,明月指、故園遊。


翅倦雲


《桃花》

桃花粉色如少女

不紅不紫藏香氣

霜雨洗漱無胭脂

春風吹落不染泥

〈2019年2月16日*正月初十二日*11時06分於北京〉

《梨花》

忽如一夜梨花開

          滿山遍野綴如海

卿為天上何人淚

          棲入枝頭隨風哀

〈李恭覺~2019年2月26日*正月廿二日*11時06分於北京〉











漢子詩人


發幾個去年的舊作吧,比古人比不了,但古人也沒見過今天的世界。

七絕 關於賦詩

但慕前人七步詩,

才高八斗傲當時。

他年若得閒情久,

信口吟來亦不遲!

七絕  紀念天津解放七十週年

當年浴血戰孤城。

百姓同心膽不驚。

散盡硝煙遊故地。

閒聞老者述刀兵。

南鄉子 歲末回眸

歲末回眸,幾許歡欣幾許愁。盡做雲煙隨逝水,悠悠,怎奈時光不倒流。

木葉成丘,幾度斜陽又上樓,窗外雀兒來問我,啾啾,何故當初志未籌?

浪淘沙令    迎冬

數葉掛枝頭,歷盡殘秋。晨曦懶惰不高樓。獨對霜天心意冷,欲訴還休。

屈指數風流,幾許成丘。天公不解世人愁,卻道紅塵皆是夢,爾為何求?

七律  金秋宿黃崖關

百里驅車過薊州,

長城腳下好吟遊。

農家院落燈如晝,

鐵鎖關河月似鉤。

永夜當宜懷古蹟,

平明不必賦新愁。

滄桑本是尋常事,

且惜紅塵又一秋。


小師9821


2019-03-25   望仙橋

得道傳聞眾口褒,人稱此地望仙橋。

名醫赴水離三界,弱女乘蓮上九霄。

緩緩中河流日月,叢叢花樹吐瓊瑤。

人間萬事因和果,行善總歸頭一條。

注:

         1、名醫赴水 :傳說望仙橋邊有胡姓貧民,患瘡久不癒。偶得遊仙傳治瘡秘方,並雲 “ 此方用於自身則不能治眾人,用於眾人則不能治自身”。胡即以方濟人,譽為 “賽華陀”。後遭陷害,押解過橋時奮身赴水,於一道青煙中化仙而去。

       2、三界:即塵世。佛教術語中指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或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境。道家言,“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 者,神仙也。

         3、弱女乘蓮 :傳說望仙橋邊某女在父母雙亡後,為開面店的何姓夫婦收留做 “養媳婦”。有瘸腿老人數日上門乞食,何家皆好心賜面。某日老人只吃一口即拔腿而去。店主欲將面倒掉,養女惜物,奪而食之。旋被老人引至橋邊,登坐河中浮起之白蓮,騰空飛去。傳說二者即為鐵柺李與何仙姑。



梅水齋老袁


《自由體詩》

——(隨筆)

寒雨時節又一天,驅車縱馬直向前。

難得山風吹瓊影,散落飛花去半邊。

——(別)

送君心有千千結,重山重水遠相隔。

前路無人問冷暖,長把憂心寄明月。

——(寫詩)

不與人去比文章,應知下筆各有方。

妙語無須費心理,憑空而來響噹噹。

——(清明立碑)

碑上重重文,生死兩相連。

黃土三尺地,年年上香菸。

——)今日清明,上山掃墓,新立石碑,逐作此詩,以記之。時有兄弟三人,姐一人,姐夫一人,妻一人,弟嫂一人,外甥女一人,外甥郎一人,孫子一人,玄外甥一人,共計十一人矣。有未至者弟嫂一人,姪女二人,外甥女一人,外甥郎一人,玄外甥二人。2019,4,5。

——(入城)

我在鄉村望著天,只因當時正少年。

不知山外何樣是,如今方知人人奸。

——)城市之人,不種糧食,不種蔬菜,不養雞鴨,不養豬羊……,但是,他們卻能騙來此些物品,以供生活,所以城市之人,是你騙我來,我騙他的。

——)當今中國,“如若天風”的“自由體詩”,是很有特點的新詩,又絕對的是與生活同步的詩。“如若天風”的詩,從民間中來,到民間中去。“如若天風”的詩,不摘古,不循律,它獨開新風。



如若天風


一些詠柳及柳絮

河洛書劍詩詞

五律 柳絮

晶瑩銷日影,飄蕩逐風狂。

砌暖猶殘雪,蝶輕俱過牆。

化萍春墮淚,壓酒暗聞香。

繚繞天涯路,懷人一徜徉。

五律 柳絮

東鄰是陶家,拂水燕銜花。

煙外千絲直,風前一樹斜。

落衣雪時詠,沾鬢鏡中嗟。

憶向隋堤見,飄茵混白沙。

七律 柳絮次黃景仁綺懷韻

捲起春愁萬點輕,晴空過影不分明。偶因詠雪知才女,終恨沾泥妨綺情。

皺水魚吹萍易碎,深閨鶯語夢難成。笛中休奏摺楊柳,縈損柔腸是此聲。

七律 詠柳次杜甫秋興韻

雨晴鶯囀帶斜暉,露重千條風力微。 柳岸人來初月上,謝庭客散值花飛。

漢南霜葉形容老,陶宅五株夙願違。 一自章臺攀折後,楚妃衣帶漸寬肥。

七律 次韻王漁洋秋柳

千枝萬葉綰離魂,取次東風綠到門。漠漠春愁花有影,娟娟落月夢無痕。

扁舟水遠桓伊笛,曲岸煙深慄裡村。日暮隋堤人悵望,興亡漫與晚鴉論。

絮粘芳草地微霜,雨後浮萍水漫塘。翠髻梳風欣照鏡,羅裙滋淚怯開箱。

聯娟眉樣憐奼女,婀娜腰肢憶楚王。又是飛花寒食晚,烏騅重過舊村坊。

前溪翠影舞春衣,鴉噪蟬吟事已非。紫陌穿花歸燕晚,玉關聞笛到人稀。

灞橋折後留詩別,謝宅吟餘作雪飛。目下長條已堪把,同心相結莫相違。

無邊春色總堪憐,落盡殘花欲化煙。碧玉不來愁渺渺,香車自去恨綿綿。

玄蟬黃葉寂寥日,白袷紅簫漂泊年。照影濺裙誰見得,不堪回首曲江邊。

柳梢青 詠柳

密葉藏鴉,疏枝掛月,一任風斜。遠岸煙青,平湖波淡,自在飛花。

長堤魂欲隨車。但望斷、紅橋掩遮。誰舞腰肢,誰歌水調,誰弄琵琶。

愁攀恨折,流年暗記,別離時節。今我來思,故人何在,飛花似雪。

枝頭幾見圓缺,照影處,風梳翠發。舊夢重尋,銷魂最是,江南煙月。

浣溪沙 詠柳

弱縷千條與萬條,遠遮樓觀近遮橋。嫋煙掛月易魂銷。

蹙損愁眉歌湛露,吹殘絮影墜江潮。東風慵舞惜纖腰。

滿庭芳 詠柳

密綴珠旒,軟垂絲絡,舞風幾樹婆娑。

依依嫋嫋,枝葉蘸晴波。

恰自青驄人去,記纖手,折盡柔柯。

隋堤外,積煙凝霧,一帶亂愁多。

吟哦,行旅在,斜陽古道,老樹官河。

憶華燈初上,鏡月新磨。

帶弱宜憐通體,偏誰賞,翠黛雙蛾。

章華殿,楚王如見,奈此細腰何。


河洛書劍詩詞


整體來看當代人的詩歌水平已達到盛唐。

這是我寫的五言詩評。

詩來靈感中,氣質字間生。聲若出其神,讀詩見其人。

境界有何生,心鏡自主魂。情深若氣聚,必然是好詩。

人生不得志,山峰也愁眉,相攜情侶時,青山白雲依。

風景隨心境,落筆詩自成。臨水雲悠悠,怡情隨水流。

若有愁緒起,蒼茫雲天圖。如有好心境,月明風也輕。

殘月曉風冷,雞鳴痛別情。情深綿綿句,餘音繞樑出。

秋風雁南翔,離人相思纏。心有別離苦,秋風涼入詩。

詩若入人心,筆者必多情。看看柳永詞,悽美在別時。

李白斗酒詩,無礙胸意露,潑墨直述胸,境界相應生。

杜甫下層人,詩模大眾生。少有慷慨句,多訴民間苦。

白公同情民,天涯淪落人。詩有萬種情,隨人處境分。

列如蘇辛詞,讀來心浪起。

常住塞上人,便知塞上情。一日北風緊,

日暈墨染成。敵逃驚雁動,雁鳴黑夜空。

點兵欲追擊,風雪迷茫路。天明雪千里,

單于足跡無。若無生活因,難解全過程。

若是華南人,解釋也不信。

今人仿古賦,灌木半枯死。雖有幾葉綠,大眾不關注。

套話老幹體,篇篇腔調一。毫無真情意,如夢鼾聲起。

文不有心出,趨炎附勢詞,誇誇毫無據,全是垃圾詩。

東施苦效顰,骨韻難學成。邯鄲好學步,忘了自己足。

之乎者也句。看著彆扭死。溜鬚拍馬屁,虛假歌頌詞。

譁眾取寵句,讀後罵編輯。今講普通語,話自生韻譜。

所寫今朝事,要用今人詞。口語讀來真,自覺三分親。

姐俏不亮妝,也有傾城像。甜甜綿綿句,何愁人不讀。

語平育深意,天下明白讀。今人喜視頻,詩要更逼真。

意境優美時,看詩不看圖。琴心溢情句,視頻莫相比。

霧山峰飄然,胸氣隨景蕩。伸手即可觸,景物歷歷目。

情景融一體,撩起情絲緒。情容大自然,天地同氣場。

超級誇張句。皆因情緒起。恰似雷陣雨,雨後彩虹麗。

萬民愛讀詩,必然潮流出。

兩句或寫景,兩句或抒情。四句全寫景,情在景中生。

五言語氣短,聲氣一條線。七言語氣轉,餘音如繞樑。

兩句一韻出,讀來自然舒。疊韻疊字出,對對讀來奇

。朗朗上口句,烘托最有力。清照聲聲慢,字隨情相連。

悲慘無助像,默然到眼前。情深又疊字,勝過萬言書。

蜂飛花依戀,芳香隨聲揚,情感若細膩,才出此類詩。

上句平常語,下句轉折出,陡然氣跌宕,回味悠悠長。

詩煩囉嗦句,字該情拖出。只要情所需,那管重疊字。

對仗要自然,神氣情貫穿,對仗如死板,氣勢難得展。

氣吞山河句,平仄無處入。蛋裡尋骨刺,人品有問題。

韻律讀不出,註明又何意。入律空空洞,讀來無人聽。

一張老鼠皮,平仄全入律。拿給裁縫處,誰願縫大衣。

平仄若控局,詩賦無前途。今朝詩壇看,好詩不多見。

青青山色新,皆依雨露生。濃濃時代情,悠悠國民心。

寫出心懷志,蕩起萬人緒。幾筆概括盡,萬言所不能。

居高身自遠,揮筆彩雲間。胸有凌雲志,筆下乾坤浮。

志存意高遠,底俗必不染。繪出天下局,詩可留青史。

胸蕩五彩色,筆端彩虹斜。中華好山河,難抑激情寫。

情到真處掏心句,文到精時便成詩。

世界頂級好詩篇,引領全球華夏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