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禎南遷,南方會擁立他嗎?

張夫貞


南明哀歌

明朝崇禎十七年(西曆1644年),崇禎帝因為被農民軍圍困,無路可走而自殺。隨後不久,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做了皇帝,這便是南明的弘光皇帝。不過,弘光帝的帝位合法性相對有限,因此很多明朝的軍閥,在弘光帝在位期間,不斷製造事端,甚至還鼓搗出一個假崇禎太子,來給弘光帝制造麻煩。從這些細節不難看出,弘光朝廷誕生之初,便內亂不斷。

隨著弘光朝廷被清朝覆滅,之後的南明朝廷,其凝聚力遠不如弘光朝廷,最終,清朝滅亡南明,只用了二十年時間。

因此有網友認為,倘若當年崇禎帝及時南遷到南京,可以避免弘光帝的合法性有限問題,因此,南明不會太早滅亡。那麼,倘若崇禎南遷,歷史會改寫否?

並非首創

其實崇禎即便南遷,歷史上早有先例:

金朝金宣宗在位期間,金朝忌憚蒙古強大的兵力,於是金宣宗將金朝首都從中都(今北京)遷到了汴京;

元朝末年,崇禎帝的祖先朱元璋的大軍攻陷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北逃(遷都)漠北。

不論是金宣宗還是元順帝,在遷都後,對其殘餘統治區的軍政,都做到了相對有效的統治,因此,崇禎南遷到南京後,對於整合南方的明朝勢力,並不具備什麼難度。

只是,崇禎南遷之後,崇禎朝廷是否能守住明朝的殘山剩水?

大猜想

大遼天祚帝丟失京城,躲到夾山抵禦金兵,最終不免被金朝俘虜;

金宣宗遷都汴京後,其後繼者金哀宗還是做了金朝事實上的亡國之君(按:金哀宗見金朝滅亡勢不可免,於是禪位給完顏承麟,完顏承麟在位不足一個時辰,金朝既滅亡)。可見,金宣宗並未能扭轉局面;

元順帝北逃漠北後,明朝對北元發動了若干次北伐,朱元璋晚年,明朝對北元發動了著名的“捕魚兒海”之戰,雖然這一戰,北元皇帝脫古思貼木兒沒能被明軍俘虜,但是,因為這一戰,北元朝廷事實上瓦解了。可見,元順帝的北逃未能給北元續命多久。

而崇禎帝南遷後,所面對的局面並不比金宣宗、元順帝樂觀——一來,聯虜平寇的荒唐事,崇禎朝廷有可能做的出來,而這樣做,也會導致驅狼得虎。二來,李自成大軍有南下的能力(根據《南明史》記載,弘光帝登基後,李自成面對滿清打擊,曾揚言要揮師南京,並且兵鋒直指武漢),三來,在南方,張獻忠一直在長江流域進行活動。

崇禎朝廷對於南明的腐朽無力扭轉,而南遷後,如果李自成南下、張獻忠東征一併到來,等待崇禎朝廷的,依舊是滅亡命運。


藤樹先生


如果從表面上看,崇禎在煤山上吊的時候,明朝的局面要比宋朝好很多。除了華北地區之外,南方還有大量的軍隊,尤其是左良玉、黃得功、劉澤清的軍隊,都還比較完整,規模也不小。而且,南京有完整的朝廷機構,只要崇禎去坐鎮,就可以穩住局面,起碼保住半壁江山沒什麼問題。這都是宋高宗南渡時候所沒有的條件。

但稍微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其實這是不可能的。

崇禎時期,外有後金,內有闖獻,折騰了很長時間,朝廷的權威就在這個折騰的過程中慢慢消耗。李自成最後一次從襄陽出發,在攻佔洛陽之後,先北上進攻大同,然後再向東朝北京進攻,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尤其是掩護北京西北方向的大同宣府,沒有抵抗就直接投降,讓北京的西北門戶大開。

這就說明,這時候各地的軍隊已經不再忠於朝廷和崇禎了。各地的將領和官員們也都知道,明朝滅亡是早晚的事,他們在心理上早都已經不再忠於明朝和崇禎了,所以他們投降起來心理上毫無負擔。沒有投降不投降的問題,只有對誰投降的問題,以及投降了能不能得到更好的待遇的問題。所以,李自成來了,他們投降李自成,清軍來了,他們投降清軍,顯得自然而然,順理成章。

南方的明軍和官員也是這個狀態。比如沿江四鎮的將領們,左良玉、黃得功、劉澤清這種人,他們完全是明朝用巨大的財政負擔養起來的,目的是讓他們協助圍剿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但越到後來,他們就越是萬寇自重,在進攻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時候出工不出力,以保存實力為首要目標,生怕自己的實力受損。

一開始,萬寇自重還只是因為他們怕真的沒有了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就沒有用了,在朝廷和崇禎的心目中地位會下降。而到後來,這就是一種明朝的船還沒沉,老鼠都開始準備跳船的心態。因為他們都覺得明朝這條大船已經快要沉了,所以都要保留實力,給自己準備後路,以免明朝的船沉的時候,他們也跟著一起殉葬。

這在任何朝代的末期,都是一種普遍的狀態。明朝如此,宋朝也是如此。南宋在滅亡之前,蒙古反覆進攻襄陽,意義也就在這裡。因為襄陽這時候不僅是軍事和戰略上的要點,更是南宋抵抗蒙古的抵抗意志,只要攻破襄陽,整個南宋的抵抗意志就瓦解了。每個王朝的晚期都有這種把整個抵抗意志都集中在上面的軍事要點,一旦被攻破,就會全線崩潰。

襄陽被攻破,整個南宋就再未能組織其有效的抵抗。蒙古軍隊到達臨安城下的時候,南宋不僅已經軍隊沒有戰鬥意志和戰鬥決心,官員也一樣,早都跑完了。謝太后召集文武官員商量對策,半天了也沒人來,謝太后就很沮喪的說,我家三百年來待士不薄,現在到了危難之際,居然沒有一個忠臣了。崇禎在北京城破之前,也遇到了這種場面。

而且,崇禎在北京就一直沒有處理好閹黨和東林黨黨爭的問題,才導致朝廷一直處於動盪之中,他本人也被東林黨的輿論所綁架,結果李自成來了,那些口頭上的東林黨率先投降。這時候南方的情況也一樣,南京的官員們也仍然是分成閹黨和東林黨,而且都有各自的勢力和支持者。比如錢謙益,在當時算是江南文士領袖,也是東林黨領袖,也唱了很多高調,但清軍來了,他率先投降,別人還沒剃頭,他就先剃了。

每個朝代經歷了初期的創業期之後,既得利益階層就會開始逐步固化,並分化、重組、勾結、鬥爭,成為一個巨大的網絡,把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乃至軍事都包裹進去,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會演化成為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權力鬥爭。有些朝代發現了這些問題,試圖進行改革,基本上都失敗了,成功的極少。有些朝代發現了也無動於衷,繼續混吃等死。

既然自我改革改不動,最後就只能從外部改革。宋朝、明朝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內部需要改革,這是眾所周知的,但自我改革改不了既有的既得利益集團,最後是金軍南下,打進開封,整個利益集團都變成了俘虜,新黨和舊黨都變成了金軍眼裡的肥豬。但也正是因為金軍把之前需要改革的既得利益網絡完全摧毀了,宋高宗才能重建一個新的體系,來維持統治。

李自成雖然打進了北京,但是江南地區始終沒有受到戰火波及,原有的既得利益階層的結構和網絡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比較完整,內部改革是很難真正打破這個網絡的。在這個意義上,就算是崇禎能夠逃到南京,另立朝廷,也很難打破南方當時的軍事和政治利益集團網絡,反而有可能變成這些勢力的傀儡。除非李自成或者清軍先掃蕩一遍,徹底摧毀這個網絡,崇禎再來重建,才有可能重新煥發活力和生機。


蕭武


羅永浩的,羅輯思維,崇禎為什麼跑不了有精闢的回答。我拿還記得的說下,

1.從孫傳庭敗亡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有半年時間崇禎確實想過跑也有大臣上書遷都。南明為了爭正統幾個王爺打成一片,崇禎沒有這個問題,南京六部是一套完整班子可以立即投入運轉比南宋趙構強的多。

2.崇禎極度剛愎自用,任期內殺了多少督師,大學士,拿羅胖的話說陪領導吃完飯想請領導洗個桑拿,領導雖然很想去,但多半還會推脫,作為下屬需要的是不停的委婉勸說,領導才半推半就的從了。而崇禎呢,是飯吃了桑拿半推半就洗了,第二天就通知紀檢這個下屬是個貪汙飯給我拿下。遷都逃亡拋棄宗廟是十分丟人的一件事,到最後,大臣們沒有一個願意主動提出來,得了,今我提出來回頭找我秋後算賬,要跑您自個提。就這樣時間就在這推諉扯皮中耗盡。

3.前面說過,也有心腹秘密和崇禎提出以去山東給孔聖人進香的名義南下,半路由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派人保護接到南京,崇禎也首肯,但出京需要另募精兵保護,需要崇禎從內庫出錢,崇禎當時就不願意了,說找戶部要錢去,當時的境況戶部那還有錢,您看到這時候崇禎還這樣扣門。

4.狼來了喊的次數太多了,終明一朝天子守國門。北京被圍過很多次,尤其崇禎一朝,滿清韃子數次從北古口入關在山西河北山東數省大肆擄掠財富人口。袁崇煥就是以救援北京不及時為藉口被凌遲的。但數次被圍均轉危為安,大臣和崇禎帝確沒分析清楚今時不同往日,大明朝在北方的統治已經糜爛不堪,到了崩潰邊緣。

5.崇禎還有最後一支底牌,駐紮在山海關由吳三桂統領關寧鐵騎,殊不知這支耗費了明末最後一絲元氣供養的軍隊,早已成了邊鎮軍方將領的私兵,有奶便是娘,朝廷還供養著他們時候,那就是朝廷軍隊,實際上李自成兵臨北京,吳三桂根本就是按兵不動。說什麼為了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純屬文人胡說八道,這老小子早和多爾袞勾勾搭搭了。一片石大戰十七世紀東亞最強大三支軍隊,主力由反叛的明西北邊軍組成的李自成軍隊,吳三桂指揮的所謂關寧鐵騎,多爾袞指揮的滿清八騎。吳三桂被李自成殺得節節敗退即將崩潰時,一聲辮子兵來了!!奠定了滿清兩百多年的國運!!


飛馬84509264


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說答案肯定是擁立!因為沒人敢不擁立。


明朝是一箇中央集權、君主集權高度發達的朝代,縱觀整個明朝,沒有一個人敢造反,也沒有一個皇上約束不了手下任何一個臣子,哪怕是到了明朝末年,國家已經破敗不堪,崇禎一道聖旨,仍然想殺誰殺誰。也就是說這套完整的體制決定沒有人敢不服從皇上。這不是我想說的,我想說的是如果崇禎南下,明朝能不能有救。

崇禎


我們通過北宋滅亡後南宋建立並享國100多年和明朝滅亡後南明建立卻很快滅亡來說明如果崇禎南遷很可能會成為第二個宋金南北對峙。


一、宋徽宗的九子康王趙構逃到南方後,一個有效的政權始終沒有建立起來,整個南方其實一直處於一種無政府的狀態下,後來金兵南下,趙構就逃到海上,南方的局勢一度混亂不堪。幸虧韓世忠黃天蕩一戰,金兵北返,從此直到金國滅亡,再也沒有南下。而趙構也逐漸建立健全中央政府,局勢也逐漸穩定了下來。


二、明朝滅亡前夕,有人建議崇禎南遷,或者至少把太子送到南京,這樣萬一北京不保,南方的中央政府可以迅速運轉起來。由於明朝始終以宋朝為教訓,凡事都跟宋朝反著來,不和親,不納貢,不遷都,不談判,所以明朝被後人認為非常有骨氣。但事實證明,骨氣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是有正面作用的。如果當年崇禎能突破這一點和後金談判,送些錢糧給後金,穩定好局勢,然後集中兵力對付關內的農民軍,那李自成張獻忠之流被剿殺也是指日可待。待關內穩定後,再集中兵力對付後金,即使不能殲滅後金,但保全國家甚至逐步收復遼東都是可以的,這是正確的計劃,可是骨氣二字害了崇禎和整個明朝。

靖康之變


好了,扯遠了,繼續回來。崇禎死後,南方經過討論,迅速擁立福王為弘光帝,但這個是黨派之爭不和的產物,所以本身就難以做到團結一致,只是形式上還是統一了。可是此時南明軍閥做大,等到李自成跑到湖北,清兵南下時,左良玉、江北四鎮紛紛投降,南明立刻就土崩瓦解,這時沒有一個核心人物可以統領天下,所以先後在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出現了紹武、隆武、永曆等政權,而且一度出現互相爭正統甚至出兵攻打這樣的局面,這樣大大削弱了南明自身的實力,也讓清兵南下更加容易。


綜合以上部分我們來對比:

1.宋代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原遜於明代。

2.北宋滅亡時,太上皇、皇帝、太子等人被一窩端,只剩下一個不受待見的康王趙構,而明朝滅亡前大臣勸崇禎南遷或讓太子朱慈烺到南京監國。

3.金兵南下時南方處於混亂狀態,無政府狀態,而明朝滅亡時南方毫髮未損,而且在南京還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

滿清騎兵


就這三點來看,明朝滅亡時無論哪一點都遠強於北宋滅亡時,如果崇禎南下或讓太子到南京監國,那麼整個南方明朝就有一個完整的政權中心,人心鞏固、團結,政令有效執行,軍隊統一指揮,將領不敢跋扈,其他的王爺也絕對不敢輕易稱帝,這樣整個在南方會形成一個統一而有效的中央政府,形勢遠好於北宋,可惜啊。


之後,清兵南下,左良玉部、江北四鎮全部投降,隨後明朝土崩瓦解,清人剃髮易服,不從者皆殺,從此,我們完全進入了一個只能做奴才,甚至做奴才而不得的朝代!


真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如果崇禎能夠到南方,自然會有人擁戴他。

關鍵在於,他根本到不了南方。

崇禎其實早有南遷首都的想法,也曾經組織大臣多次討論。

但這些朝中的實權派大臣,除了少數幾人以外,一律持反對意見。

這些人的藉口是皇上不能拋棄首都和宗祠,其實實際還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當年的大臣基本都是北方的大地主,收入主要依靠土地。

如果崇禎率領他們南遷,他們等同於一文不名,僅剩一些浮財。以這些大臣平時的驕奢淫逸,這點浮財支撐不了多久,很快就要窮光蛋了。

而明代晚期,南方土地兼併也很嚴重,沒有這些北方大臣的份。


所以,大臣同意南遷,等於自行宣佈破產。要知道,千里為官只為財,當官的見錢如蒼蠅見血,如何可能這麼做?

況且,這些大臣自認為李自成贏了也不過是改朝換代而已,他們換個主子而已,說不定可以保存財產。

當時崇禎已經威信不高,北方軍隊幾乎瓦解,財庫也空空。如果南遷,崇禎必須得到大臣支持,不然恐怕自己連性命都難保。

大臣全部反對,崇禎遷都也就非常困難了。

同時,遷都不可能一個人走,必須帶著皇親國戚,那就至少要有軍隊護衛。

但軍餉哪裡來?國庫只剩下幾十萬兩白銀,就算把宮裡金銀變賣,也不過二三百萬兩,根本不夠軍費。

當年唐明皇如此威望,還被手下飢餓的軍人兵變,被迫絞死了楊貴妃,又讓兒子繼位。


崇禎這樣一走,恐怕也是同樣下場。

再說,當時李自成已經控制了北方大部分領土,又是機動性很強的流寇。一支這樣龐大又帶著大量婦孺的明軍部隊,哪裡能夠逃過李自成的追殺,十有八九在路上就完了。

自然,如果崇禎帶著幾十個大臣先跑,這還是可行的。

但如果連皇后妃子都保不住,還叫什麼皇帝,以崇禎的自負和自傲,寧可選擇死在首都北京。

不過到了生命的最後,崇禎應該還是後悔了,覺得應該南遷。只是已經太遲了,所以崇禎留下了“一切都怪大臣”的遺言,隨後上吊了。


薩沙


毫無疑問,如果崇禎皇帝朱由檢南遷成功,南方一定會擁立,當時南方也不具備明顯的挑戰者,而且有一整套政府班子在南京,這是大明朝的特色。歷史上崇禎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不包括南明),繼承的是木匠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皇位,他在法理上是大明朝的合法皇帝,士大夫階層有特別注重法統的合法性,所以無人能挑戰崇禎的皇位。

假如南遷成功,歷史的一種假設

作為歷史愛好者,我們不妨假設崇禎南遷成功,歷史會大概率有什麼樣的走向。

明朝南遷的結果,可以有例可循,那就是歷史上的南宋。宋朝被北方的金國屈辱打敗,發生了中國歷史上最羞恥的靖康之難,徽、欽二帝和無數皇親貴族百姓被金人擄走,但宋徽宗九子趙構倖免,建立了南宋,都城就是應天府,明朝時候的南京。

南宋建立以後又立國152年,絕對是不短的時間,甚至一度中興,湧現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而南宋面臨的對手,同樣是金人,也就是女真族,同樣定都南京,那麼如果崇禎南遷成功,南明面對女真人的後金,同樣可以存活,甚至收復舊地。

首先,崇禎遷都南京以後,明朝南部有著廣袤的國土人口財力,正規軍和雜牌軍共超過百萬,佔據江南富庶之地,沒有寧邊等軍事包袱。這是極好的處境,崇禎完全可以收復河山。

同時,李自成肯定會佔據北京,開始搶掠,然後開始和山海關的吳三桂談判。吳三桂手下掌握著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是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李自成要是硬吃,將會死傷慘重,關外還有著後金虎視眈眈。我想兩者會達成協議,李自成無論是封吳三桂為王,還是放吳三桂南下,吳三桂將沒有任何理由投清。

那麼後面,李自成和後金直接將成為直接對手,兩者兵戎相見,後金也很難擊敗李自成,至少最後兩者相互消耗。南邊的崇禎,在丟失河山後,大明朝團結度空前高漲,會湧現一批名將,逐步收復河山,將李自成封為西北山,二者共同擊敗後金,佔領後金國都瀋陽,也不是沒有可能!

愛護羽毛的崇禎和失控的東林黨人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崇禎由於個人的各種缺陷,以及明朝末期君臣對立,崇禎想南遷卻沒有成功,他和大臣都不願意承擔敗逃的歷史責任。逃離北京,就意味著放棄國都,這在當時已經完全由東林黨人掌握朝堂的明朝,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巨大的道德壓力,不允許他們支持崇禎遷都,只能死守北京,進而錯過南遷的最後機會,被李自成的大順軍圍城。

歷史上,由於國都守不住外逃的皇帝不在少數。比如安史之亂中的唐玄宗逃往四川,清朝的慈溪逃往西安。這些成功外逃的掌控朝政者,大都能很好的掌握政局,所以能外逃,但崇禎明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宦官勢力被崇禎一鍋端,東林黨失去制衡勢力,而東林黨又是表面氣節做的最好的一群人。

甚至在北京城下,李自成派出特使讓崇禎封他為西北王,他就撤兵,同時幫助崇禎平定各地叛軍,打敗關外的後金。封李自成為西北王,這已經是既成事實,又幫忙平叛,這是非常好的條件,說明李自成也沒有當天下王的政治野心。但是,崇禎和善於講仁義道德的東林黨群臣沒有答應,北京城破,大明朝破滅。


白楊說史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幾乎就是明朝皇帝們的真實寫照,雖說大明的天子所幹的荒唐事,一個比一個奇葩,但是在對待敵人方面,卻是寧死不屈。

假如當時李自成在攻破京城之時,崇禎沒有選擇吊死在歪脖子樹上,而是逃到了南方,大明王朝還可以繼續下去嗎?

在古代所有朝代裡面,一個朝代之所以會滅亡,有著相當多的因素在內,並非一個簡簡單單的皇帝不作為就可以一筆帶過的。

也許當時的崇禎在很多政務上面,確實力不從心,也間接或直接辦錯了很多事,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不論換上什麼樣的英明君主,也是隻是讓大明苟延殘喘而已。

整個大明從一開始路就走歪了,不論是最初的商人地位低下,還是之後的片甲不可下海,都極大的限制了商人的地位。

可是我們也知道一個國家的強盛跟財富是分不開的,沒有錢財,百姓只是依然種田,萬一要是天公不作美呢?

看似大明因為小冰河的原因,直接暴發了巨大的農民造反事件,實際上最大的原因就是沒錢,但凡有錢財,直接拿出大量的資源投入到災區,也就不會產生數量如此巨大的流民了。

我們可以從朝中的大臣背後的勢力,來分析出很多看不見的東西,比如說朝中所有的大臣,其實都是由富商或者地主來支持。

這些商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培養出了大量的文人,然後這些文人又一步步的進入到了朝堂之中,成為了自己的靠山。

可以說這些富商與朝中大臣幾乎就是相輔相成的局面,前期商人投資讓文人成材,等文人成材後又回過頭來幫助當初救濟自己的富商,從感恩層次來說並沒有錯。

所以說這些商人的地位在無形當中提高了無數倍,跟當初朱元璋剛剛創立大明的時候天差地別,雖說沈萬三的事是假的,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出來商人的地位有多低。

不論任何人,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些富商的地位提高了,就不想再回到以前哪種朝不保夕的局面當中。

而崇禎因為身份地位的原因,所以對這些商人的地位並沒有重視,然後自己就因為缺錢直接導致了自己的大明江山落入了賊寇的手中。

所以說此時的崇禎對於錢財相當的迫切,而南方的勢力主要是還是把持在這些商人手中。

可以說崇禎如果逃到南方的話,一定會重視這些富可敵國的富商,因為崇禎是真正的明白沒有錢是怎麼樣的寸步難行。

而他逃到南方,在經濟上面一定會有巨大的短板,此時一定會有商人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從而跟崇禎合作。

對於一個因為沒錢從而滅掉江山的崇禎來說,這幾乎就是雪中送炭,於是就會出現大量的富商進入崇禎的眼中,同時商人的地位也會隨著與崇禎的合作,而越來越高。

畢竟大明的商人因為地位的原因,所以很多人都無法保住自己手中的錢財,可是有了崇禎的保護之後,整個形勢瞬間就不一樣了。

也許崇禎與商人們的合作會讓大明的滅亡加速,但是有更多的可能卻是直接讓大明煥發青春,畢竟崇禎並非一個貪圖享受的皇帝。

只要大明還有最後一絲機會,他就不會放棄,一個能為大明盡忠的天子,肯定有著極大的自控力,在有了大量的錢財支援下,大明的未來真的很難說會走向一條什麼樣的道路。


虎頭山小妖


歷史上的崇禎,本有機會可以南遷,但是卻因為崇禎剛愎自用且不願承擔責任的性格弱點而被放棄,這也最終導致了崇禎煤山自縊的結局。

崇禎十七年(1644年),面對正在向北京不斷逼近的李自成大軍,崇禎皇帝本有兩次主動南遷的機會,無一例外的是均被崇禎皇帝所放棄。

第一次是在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的時候,此時李自成大軍還沒有打過黃河,大臣李明睿勸諫崇禎皇帝儘快南遷。

根據李明睿的安排,崇禎皇帝假借前往山東拜祭孔子為名,離開北京達到山東,再由史可法帶領南方的軍對接應崇禎已完成南遷,同時他還提議不經過廷議,不走戶部費用,由崇禎自己出錢。

此時的崇禎一方面不想出,可能也是真的沒有錢出不起,另一方面也不想由自己提出離京,而是由大臣們全體勸諫,這樣自己不會背上“逃跑”的罵名。但是朝臣們卻一致要求崇禎要“君王死社稷”,面對如此形勢崇禎皇帝值得將責任推卸給李明睿,同時放棄了這次南遷的想法。

第二次是李自成已經打到了保定,由李建泰向崇禎皇帝提出遷都南京建議。

此時的李建泰正在率領著崇禎皇帝砸鍋賣鐵拼湊出來的最後軍隊在保定抵禦李自成的進攻,然而李建泰也知道現在是根本無法抵抗大順農民軍,於是李建泰在被俘前向崇禎皇帝上疏說:

“賊勢大,不可敵矣。願奉皇太子南去。”

李建泰的意思是,崇禎皇帝可以“君王死社稷”,但是可以把太子和其他皇子們送到南京,保存皇族的血脈。

李建泰的方案得到了朝堂上部分官員的認同,但是此時的崇禎並沒有表態,而是繼續在朝堂上詢問朝臣的意見:

“李明睿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於社稷,聯將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諸卿以為如何?”

崇禎的想法其實是,讓百官們同意將太子送去南京的同時,也勸諫他跟著太子一起走,畢竟此時還能通過前往天津,走海路到達南京。

然而,朝臣們再一次提出了激烈的反對之聲,不僅聲討李明睿、李建泰等人,還極力反對崇禎南下,特別是以光時亨、陳演等人更是以唐睿宗和唐肅宗的例子,反對將太子等人送到南京。而這也使得崇禎也主動放棄自己南下的同時,也沒有將太子及其他皇子送到南京。

最終的結果是,北京城破,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太子等諸皇子皆為李自成所獲,正統明朝就此滅亡。

更加讓人覺得諷刺的是,力勸崇禎南遷的李明睿、李建泰選擇了投降,而極力阻止崇禎南遷的光時亨等人也紛紛投降,也正是因為覺得自己是為文臣所誤,才有了崇禎皇帝臨終前的那句感慨。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

然而,這一切只能怪崇禎自己的剛愎自用,怪以及的性格多疑,還有那份不願承擔責任,這才是導致崇禎最終悲劇的主要原因所在。


崇禎皇帝南遷,對他以及對當時的整個大明王朝來說,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首先,在南京有著一整套獨立而又完善行政體系,使得國家的管制可以無縫對接。

實際上,明朝名義上的首都一直都是南京。為此,明成祖朱棣在遷都北京的同時,保留了南京的所有國家行政部門,並且北京有的衙門和職務,南京這面也都有。所以即便是崇禎皇帝甩掉那些讓他恨之入骨的文臣,獨自一人前往南京,也能迅速建立統治,原因就在於有一套“備份”的官員系統可以供他使用。

其次,此時的北方已經是糜爛不堪,對於當時的崇禎而言,只是一種“負擔”。

北方連年征戰,特別是清朝的八旗軍隊先後五次越過長城,深入北方地區進行劫掠,使得北方人口損失千萬,牲畜、財物損失更是不計其數。與此同時,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所到之處,也基本是荒蕪一片。再加上連年的自然災害,使得北方地區生產力水平下降,經濟形勢崩潰,已經成為了整個國家的“負擔”和“包袱”。所以對於當時的崇禎,放棄北方實際上是甩掉了一個巨大的包袱,一個財政和管理的包袱。

再次,就是崇禎可以擺脫兩線作戰的境地,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來“坐山觀虎鬥”。

崇禎皇帝的危機,很大程度上因為長時間的處於兩線甚至是多線作戰的境地,既要面對遼東的清軍,又要面對西邊的大順和大西政權的農民軍,這是對於兵力、財政的巨大消耗。而崇禎主動將自己抽身其中,將一片糜爛的北方地區交給農民軍和清軍去爭奪,自己在南方恢復生產,休養生息,待其兩敗俱傷之際再像朱元璋當年那樣揮師北伐,或許真的可以重造大明王朝的輝煌。

然而,這一切都毀在了崇禎皇帝的性格弱點上,不免也讓人感到了一陣唏噓。


崇禎南遷,最不用擔心的就是他的合法性問題,自然也就不會擔心擁立問題。

南明政權之所以倒臺,政權統治的“合法性”問題成為最為主要的原因。

弘光政權時期“南渡三案”的出現,就是對於弘光皇帝合法性的最大質疑,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左良玉、左夢庚的叛亂以及投降。而後來的魯王政權和唐王政權的相互傾軋,爭奪的也是統治“合法性”的問題。

正式因為有著“合法性”的爭論,導致了南明內部不僅不能集中力量抵抗清軍南下,甚至出現了自相殘殺的局面,而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清軍非常輕易的就打下了整個南方地區。

而如果崇禎南遷,或者說崇禎不來,由崇禎的太子或者其他皇子來到南方,就不會面臨合法性的問題,必然也就不會因此出現政權內部的矛盾。

同時,因為崇禎皇帝的到來,權力繼續集中在皇帝手中,並且繼續沿用文官壓制武將、太監建軍以及中央集中撥餉的制度,繼續堅持著對於軍隊的掌控,也就不會出現諸如左良玉、劉澤清這樣的軍閥成建制的投敵的情況,大明王朝也就具備了與敵一戰的實力。

綜上所述,在明朝的政治體制下,皇權是至高無上的象徵,只要不存在統治“合法性”的問題,就不會存在所謂的擁立不擁立的問題,而崇禎皇帝的南遷也很有可能延長大明王朝的存續時間,或者形成南北對著,甚至能夠北伐恢復疆土。但是歷史沒有假設,只能為大明王朝和崇禎皇帝的最終結局感到一絲嘆惋和遺憾了。


雍親王府



崇禎如果南遷,南方肯定會擁立他的,因為他代表了正統。

而留都南京備份了明朝的六部,有一套完善的朝廷機構,更有不少愛國的官員,諸如史可法。還有以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肯定打著架空崇禎帝的小算盤。

這兩方勢力不論目的如何,但都會擁立崇禎帝的,更是會互相牽制的。

至於那些已經半獨立的軍閥,北方半壁江山已經丟失了,大順李自成、大西張獻忠、關外大清政權,都是巨大威脅。就算他們不聽崇禎帝的號令,也不至於專門跑南京找崇禎帝的晦氣,不承認崇禎帝的統治去,因為那樣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所以崇禎帝跑到南京,南方有沒有人擁立他呢,是肯定有的。

但有人擁立是一回事,能不能站穩腳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崇禎帝南遷以後丟了半壁江山不說,又沒有嫡系軍隊,就算有人擁立他,可是沒有強大的實力震懾,在當時亂世中壓根不會站穩腳跟的。

如果崇禎帝還是如同之前那般生性多疑剛愎自用,甚至那個人忠君愛國就因為自己的錯誤指揮整死那個人的話,那麼不用清朝大軍壓境,那麼明朝內部肯定會出現巨大的動盪。

所以崇禎帝要痛改前非,並且可以知人善用賞罰分明,更關鍵是可以自己組建一支忠於自己的嫡系部隊,成為最大的軍閥,才可以保持絕對的皇權穩固,才可以站穩腳跟的!

當然肯定還有人說崇禎帝是不會南遷成功的,但請注意問題問的重點在於崇禎南遷,南方有沒有人擁立他的問題,所以宋安之以此來具體說說。

而且縱觀歷史,崇禎帝也曾經為南遷準備過,甚至在天津的港口準備不少船隻,都打算走海路到南京,只不過後來猶豫之間沒有南遷罷了。

如果崇禎帝真的想不顧一切的南遷,還是可以的,雖然有內部有阻力,但不至於因為內部阻力南遷不了的。


宋安之


我們現在假設一下,崇禎皇帝如果南下後,到底會發生什麼

1644年年初,崇禎終於被朝中主張南下的臣子說服了,決定南遷大明的陪都南京 ,在南方大明的餘威尚在,崇禎皇帝的地位也極其正統,並沒有出現歷史中的諸王爭位的局面,崇禎皇帝和南下的臣子們利用南京現有的內閣系統很快就將南方的資源力量整合了起來。



南京本來是大明開國時的國都,不過後來朱棣篡位奪國,將國都從南京遷到了他的老本營北京,而南京的一大套系統,他也不想浪費,於是就保留了下來,作為陪都。

除了皇帝之外,南京的內閣、六部皆與北京相等形式,目的就是為了防範蒙古人捲土重來,從而設置的一套應急系統,一旦出現山河危機之時,大明的權力中心就可以轉移到南京,因為有這套系統的存在,一旦出現問題明朝可以平穩、毫無障礙地轉移權力中心



而北京則被李自成給佔據了,吳三桂帶領著他的數萬關寧鐵騎防守在山海關,將清兵死死地在拒守在了關外,絲毫無法寸進,李自成無法忍受南方和山海關的腹背受敵,於是先決定解決距離自己最近的吳三桂,當他帶著20萬大軍準備攻往山海關的時候,吳三桂同樣面對著一個腹背受敵的危機。

關內有闖王的軍隊,山海關外又有30多萬的八旗軍虎視眈眈,若是敵人都在關外的話,憑藉著山海關的地利格局以及關寧鐵騎的威猛吳三桂尚且沒有這麼大的壓力,但是李自成是從後背襲來的,這就超出了吳三桂的承受範圍。

歷史中的吳三桂為了保命本來只能選擇投靠清軍,因為李自成只想讓他死,而這個時候吳三桂多出了一個選擇,崇禎皇帝還沒死,大明已經轉移到了南方,他還可以帶著他的數萬關寧鐵騎趕往南方勤王。

做好決定的吳三桂整合好隊伍,在離開山海關之前,他打開了關門,因為素日的仇怨使得吳三桂在走之前也不打算讓李自成好過,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引虎入城,讓兩虎相爭,這樣還可以為在南方的大明減少一些敵對的威脅,多出一些生機


清軍在入關後所向披靡 ,沒有了山海關的阻擋李自成等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很快就被他們給滅了,滅了李自成之後,清軍進入了北京,建立了根據地,然後以北京為中心,將長江以北的的國土紛紛收入囊中,而南方的大明因為崇禎皇帝的南遷,所以沒有了歷史中的各種政權的疊出,南方從而可以統一整合起來,眾志誠誠,把清軍死死的拒在了長江以北

崇禎皇帝是一個很吝嗇的人,平時生活很簡樸、對手下非常的小氣,正當國家危難之時,又有手底下大臣們的逼迫,他不得不拿出從北京的國庫裡運來的積存已久的財富用以犒勞軍資,又有著南方眾多將領、百姓的支持,很快就形成了一個與南北朝、宋金相拒差不多的局面,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南北朝和南宋、南明之間都是漢人退守富遮的南方,少數民族政權佔據遼闊的北方,從而導致的一個大分裂的局面。

歷史中的南明是由於政局混亂、各種明朝血脈爭立政權導致的力量分散,才讓北方的清軍花了50年才解決掉的,當南北對立的局面產生的時候,雙方都要利用一切發展可靠的軍事力量,這個時候火器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

清軍之所以久久不能入關除了山海關的地勢之外,還有關寧鐵騎對火器的擅用。除了關上的各種佛朗機炮、紅衣大炮,關寧鐵騎還配備了很多三眼火銃,在火器的配備方面,遠遠的超出了清兵。

正是由於火器方面的優勢才讓清軍無法寸進,為了與明軍的火器對抗,清軍也招納了大量的漢人,配備專門的火器八旗軍,後面的清朝之所以會禁火器,正是由於其自身的優勢在於強大的騎兵,而火器正好剋制強大的騎兵優勢,為了防止漢人用火器顛覆他們的政權,清人才在消滅了南明之後禁止民間用火器,並停止了官方研究火器

當南北對立的局面出現的時候,這個時候火器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因為清軍對火器的恐懼以及火器對騎兵所產生的巨大優勢,使得南方的明朝對火器給予了極大的重視,除了自行研究之外,還通過海外過來的歐洲商隊引進了大量先進的槍炮,從而形成了對清軍強大的火力壓制


而在北方的清軍面對著南方強大的火力壓制,在強大的壓力之下,為了一統南方也不得不在火器方面加大力度,然後在軍隊中配備了大量的火器,以及利用漢人研究提高火器的威力

在這樣的局面中,南北對峙了幾十上百年,雙方發現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雙方逐漸安定平穩了下來,在壓力之下,清人也未形成一派天等上國的氣派,又開始研究起了火器。明人的傳統一直都是吸納好的事物,在利用與歐洲的商業貿易中吸取了歐洲大量的先進科技以及武器。

從我們的歷史中看到明朝在接觸了歐洲的火器之後,自知不如就大量購買研究歐洲先進火器的情況中,可以看出明朝是很開明、不迂腐的,是可以接受新鮮事物的,所以在退據南方之後,海上絲綢之路是必然的,與歐洲的貿易也是必然的,工業時代的改革也會在南明發展起來


而清朝則自以為眼光長遠,他們看到了臺灣、以及東南亞的各國因為對歐洲人開放港口,從而被歐洲人佔據了港口,然後以港口為據點逐一吞食東南亞各國的領地,從而達到殖民的目地,這樣清朝產生了警惕

清朝同樣採用了儒家治理國家,對儒家的奉行甚至比明朝還要嚴重,統治者們抑制商業著重農業,兩者合一,所以他們會限制洋人在國土內的商業活動,只對洋人開放少許港口,商業貿易活動會比南明小得多,這個時候的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並不會改變,仍會在這個歷史中實行

此消彼長,時代在改變,工業和科技在世界中佔據的地位越來越高,這個時候一個國家的開放程度決定了它能達到的高度,與時俱進的明朝仍保存著現有的風氣,不會全盤西化,這個時候文人士子仍是社會的主流,明朝人所發展的只是先進的武器、先進的工業技術,大量的商人隨著海洋貿易的繁榮而產生,國家的制度是很難改變的,這個時候所出現的局面就是封建社會與先進的工業時代並存,這個時候的明朝就猶如我們現今的沙特王國,國王與古老傳統仍完好保存,改變的只是生活方式

矛盾將會在一兩百年後產生,這個時候科技所產生的懸殊力量已經非常明顯,發展中的明國對保守中的清國產生了巨大的軍事優勢,清朝的火器雖然也發展了起來但是遠不如明朝,騎兵的強大優勢在新時代也變得毫無用處,明人一路北上直搗皇城,並未遇上多大的困難便將國土盡收,這個時候就是全國就一統了

一統後的全新明國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有可能是繼續發展蓬勃與世界列強並肩、皇帝仍保有絕對的權力,也有可能是皇帝的權力被架空、權力被內閣或新興的議會所掌控,然後皇帝成了一個沒有權利的國家象徵,也有可能是這個皇朝被產生民智的人們給推翻,重新建立了一個全新民主的國度,也尚未可知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情況會出現,就是清朝沒有閉關鎖國,與明朝一起發展工業以及火器,當文明相同的時候,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分裂成了兩個不同的國家


上面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喜勿噴,有什麼好的觀點可以一同交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