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後宮裡最毒的婦人是誰?為何戚夫人會被呂后變成“人彘”?

潘靈聰


劉邦後宮裡最毒的婦人是誰?為何戚夫人會被呂后變成“人彘”?

  題主這麼說,估計是下意識地就要把呂雉這個“最毒的婦人”給拉出來鞭一頓了。這個咱先不說,咱們看看戚夫人為什麼會被呂后變成“人彘”。

  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如意立為趙王后,幾代太子者數矣,賴大臣爭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  呂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趙王……

  當呂后(那時候還是劉邦眼中的黃臉婆呂雉,劉家人的頂樑柱,劉盈和魯元的依靠)和一家老小都被項羽抓住關起來,後來要下油鍋的時候,戚夫人正幸福著;後來,戚夫人(戚姬)和劉邦卿卿我我;當呂后陪同那一幫子老功臣們戰戰兢兢準備如何逆襲奪天下的時候,戚夫人和劉邦你儂我儂……好吧,這都不算什麼,因為大漢建立後,劉邦給了呂雉皇后的名份,給了兒子劉盈太子的身份(雖然當初一踹兩踹得,差點就死了),也就算了,沒有戚夫人也會有李夫人張夫人,反正一個妾室,無關緊要,最多了不起把糟老頭子給讓出去,多費財帛就好了,可是要想更多的,那不行。

  戚夫人雖沒什麼政治智慧,可是卻有野心。她成功地得到了劉邦的心,她不斷地吹枕頭風,讓劉邦把劉盈廢掉,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上位,吹風果然是有效果的,美人日夜啼哭果然是有效果的,劉邦大大方方地把這事拿來朝堂上說,結果群臣反對一次還不夠,劉邦三番兩次地說。呂雉先是跪謝周昌,後是找到張良,尋找商山四皓,費了老大的力氣,終於把太子位給保了下來。

  劉邦死後,呂后並沒有第一時間把戚夫人幹掉,而是罰戚夫人做苦工,就咱說的,在永巷幹活,做奴隸,可能戚夫人享慣了活,早忘了自己當初卑微的身份,她不想幹活,還唱了一首著名的“子為王,終為虜……”這麼一提醒,呂后才明白,原來她還有個兒子趙王,不除不行。

  單看人彘的製作過程,的確挺殘忍的,所謂殺人不過頭點地,但是咱們再看看戚夫人的所作所為,想空手套皇位,把人家的大桃子摘掉,吃人家的飯砸人家的鍋,再想想如果劉盈被廢,這對母子(包括魯元公主)是怎麼樣的結果,也就不會對她抱以什麼特別的同情了——人家魯元也沒惹她,她照樣欺負人!

  宮鬥就是這樣,沒有所謂的善良,只有利益,戚姬贏了,不會有呂后好果子吃,咱們看到的,不過就是呂后贏了的手段。

  其實呂后治國還是相當有一套的,並沒有想象中那種惡毒。

  打天下的時候,她展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劉邦也感嘆她的了不起,天下初建,她也並沒有妄殺——殺韓信與彭越,那是劉邦的主意,沒有劉邦的首肯,她敢?不過她背鍋罷了。對其他功臣等,也沒有妄動,沿的都是舊制。

  她垂簾而治的時候,沿襲與民休息的國策,行無為而治,有步驟地放寬經商政策,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後文景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匈奴單于對她個人的侮辱,她也忍受了下來,繼續和親政策,保住萬千百姓……

  所以司馬遷對她的評價很高:“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亂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總體來看,呂后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單說後宮這點事,她的所為,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了,我也不主張她這麼幹,但是殺雞儆猴這種事,一定得有人出手,那個時間點,碰巧是她和她罷了。

拋磚引玉巴拉幾句,期待您的關注。


葉之秋


當然是呂后了!她不僅是劉邦後宮之中最狠毒的女人,在歷史上的後宮中也赫赫有名!戚夫人之所以會被呂后變成“人彘”,原因很簡單,這是政治鬥爭的需要。這樣的案例歷史上數不勝數,我們看到那麼多的宮鬥戲其實就是這種情況的集中反映。畢竟政治是殘酷的,尤其是封建社會的後宮政治更是血腥的、你死我活的爭鬥。比如晉獻公的愛妃驪姬,她之所以耍各種陰謀詭計,絞盡腦汁地要禍害世子申生,就是為了“母憑子貴”,為未來她母子的命運、及政治地位的穩定作好權力保障,否則前途未卜。這一點是必然的!所以,倘若劉邦聽信戚夫人的話,廢掉了太子劉盈,那麼劉如意即位後,戚夫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修整呂后的,只不過手段或許沒有呂后那麼毒辣而已。但是可以確認,呂后絕不會有更好的待遇。所以,面對危機呂后必然會先發制人、置於死地而放心。更何況呂后不是一般的女人,首先她是劉邦的原配夫人,擔驚受怕、吃苦受累多年才苦盡甘來,她豈能輕易放棄所得?其次,呂后是一位“女強人”,她極其能幹而有政治頭腦,他先後幫助劉邦除掉韓信等功臣,解除了劉邦的心腹大患。所以她是一位及其有段的女人,而且心狠手辣、精明強悍。這些個人特質集中在呂后一個人身上,呂后幹出怎樣令歷史驚詫的事情都是意料中的。她是可以和武則天、慈禧、蕭太后等並列齊名的知名人物!


徐徐春秋


劉邦後宮留下名的,最狠毒的必然是歷史第一後呂后。

呂后為什麼對戚夫人下手如此狠毒,竟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並且丟到廁所。可見呂后對於戚夫人是相當痛恨,必須將戚夫人折磨至死,為什麼會這樣?

正室與小三

當年劉邦還是個亭長的時候,呂雉聽從父親的安排嫁給了比自己大10多歲的劉邦。呂雉嫁到劉邦家的時候劉邦已經有一個未婚生育的兒子劉肥。沒兩年,呂雉又為劉邦生了兩個孩子劉盈和劉樂。呂雉一個人在家裡是忙裡忙外,照顧三個孩子的同時,還要照顧劉邦的父母。還要下地幹活掙錢養家,而劉邦則整天不著家。

劉邦後來起兵造反後,呂雉經常去跑到山裡去看做了山賊的劉邦,經常送水送飯。因為,呂雉每次都能準確地找到劉邦,跟著劉邦人就好奇。呂雉就對劉邦身邊的人說,劉邦頭頂的天空總是有祥雲環繞,所以自己每次都能準確找到。為劉邦做輿論宣傳,為劉邦起兵造勢。

彭城之戰的時候,呂雉被俘,做了2年多的俘虜,做俘虜期間,劉邦和項羽雙方經常打來打去,呂雉整天擔驚受怕,就怕項羽一個不高興,呂后就玩完了。楚漢議和後,呂雉被放回來,這時突然發現劉邦身邊多了個女人-戚姬,也就是戚夫人。

劉邦對戚夫人那是相當的寵愛,整天膩在一起。被釋放回來的呂雉這時年齡也偏大了,姿色衰減。劉邦完全看不上眼,就這樣呂雉就被永久地冷落了。

想想此時呂雉的心情,辛辛苦苦跟著劉邦,好不容易要有好日子了,因為一個女人戚姬,自己被丈夫劉邦完全冷落了。戚夫人搶去了呂雉的丈夫劉邦。

還好自己和劉邦生的孩子劉盈被立為太子,應該讓呂雉頗為欣慰。

奪位之爭

沒想到,戚姬後整天來梨花帶雨的和劉邦說,要立自己和劉邦所生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一方面是真的寵愛戚姬,另一方面也覺得劉如意很像自己,而太子劉盈顯得有些懦弱,很不喜歡。綜合考慮,劉邦決定廢掉太子劉盈。

這件事,對於呂雉來說就像天塌了,如果自己的兒子,太子劉盈被廢,呂雉也就不是什麼皇后了。自己辛辛苦苦那麼多年,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劉如意成為太子,戚姬就成了皇后。呂雉和自己兒子的下場,可想而知,也不會好。

呂雉拼了,四處找人。呂雉到了張良家裡,張良開始不願意參合,呂雉不走,一定要張良幫忙,張良最後無奈。給呂雉出了一計,讓呂雉想盡一切辦法,請出當時名震天下,劉邦多次邀請,都沒出山的“商山四皓”。這樣應該大事可成。

呂雉,馬上派人,帶重金到深山尋找這四個傳說當中的老頭,終於找到這幾個80多歲的老頭後,窮盡一切辦法,最後讓“商山四皓”出山。最終,有驚無險的保住了,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從而也保住了自己的皇后之位。

兩個女人的爭鬥

這是一場從開始就註定了結局的鬥爭。

戚夫人在這場鬥爭中只有劉邦,而呂雉則完全不一樣,劉邦沒起兵的時候,呂雉就跟了劉邦。開國的功臣蕭何、曹參、夏侯嬰……,劉邦做亭長的時候,都經常在劉邦家吃飯,呂雉和這幫人關係都不一般。猛將樊噲還娶了呂雉的親妹妹。

戚姬只是劉邦的一個姬,基本不參政。呂雉完全不同,漢朝建國後,劉邦封了8個異姓王,呂后就幹掉兩個,齊王韓信和梁王彭越。而這兩個人是劉邦封的異姓八王的翹楚,當年,就是這兩人幫助劉邦在垓下之戰中消滅了項羽,最終建立了漢朝。

從人脈和實力分析,戚夫人都不完全不是呂雉的對手。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呂雉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呂后。

劉邦去世後,站在呂雉的角度,自己從劉邦是個亭長的時候就一路跟著,後來劉邦起兵,自己也跟著四處奔走,顛沛流離,還做了2年多的俘虜,整天擔驚受怕,吃盡了苦頭。後來,自己被劉邦冷落氣也沒少受。

而戚夫人,就因為年輕貌美,劉邦對其是疼愛有加。戚夫人不僅搶走了自己的丈夫,還差點搶走了皇位,讓自己萬劫不復。

戚夫人對呂后,可謂搶了我的人,還差點奪了我的家。

對呂后這樣的人來說,戚夫人她自然是不能放過的,呂后就殘忍地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歷史如述


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世人皆言呂雉狠毒,卻不知戚夫人以下犯上,仗著是寵姬的身份,對正宮皇后不敬,有不臣之心,想讓他的兒子如意做太子。在劉邦的地位不穩定之前,一直是呂雉陪著他四處征戰,可以說是漢高祖和呂后共定天下,苦日子熬過來了,又嫌棄糟糠之妻,人老珠黃。在古代那種階級制度下,這種就算寵妾滅妻了。

戚夫人一直攛掇漢高祖劉邦立他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又覺得他和呂雉的兒子劉盈性子挺懦弱的,不太隨父母,所以也挺屬意如意。這可就觸了呂雉的逆鱗了。女本為弱,為母則強。不過那時候沒有帝王的寵愛,只能先蟄伏,但君子報仇,10年不晚。戚夫人後來的遭遇只能說是得到了呂雉的報復吧,就像魯迅先生也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換一個角度看,若那時候漢高祖劉邦沒有病逝,而真的是立了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那個時候呂雉母子又會有什麼下場,後宮從來都是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種做法雖狠毒,但也是震懾。


焦罐罐


古典君認為最毒的莫過於呂雉。戚夫人之所以變成“人彘”,是因其爭權未果。

呂雉的毒辣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殺趙王劉如意,折磨戚夫人。

劉邦死後,呂雉就迫不及待的要整治戚夫人母子了。首先就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然後再三下詔招趙王入京,一開始趙王在孝惠帝的保護下呂雉沒能得手。一天孝惠帝早晨出去打獵,呂雉趁機派人毒死了趙王劉如意。

這還不算完,還命人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挖掉她的眼睛,用火燻燒她的耳朵,又給她喝啞藥,讓她住在豬圈裡,起了個名字叫“人彘”。還邀請自己的兒子孝惠帝去看,結果給孝惠帝嚇出了毛病,並說這不是人能幹出來的事。

二、誅殺大臣和劉氏子弟。

韓信和彭越就是呂后同人密謀殺死的。孝惠帝死後太子即位,因長大聽聞自己的生母被太后殺死,說出要復仇的話,結果被呂后囚禁,最後殺死。

呂氏的女兒嫁給了趙王劉友,因向呂后告劉友惡狀,並誣陷劉友說了“呂氏為什麼能稱王”的話,於是呂后就把趙王劉友召進京活活給餓死了。

齊王劉肥來京朝見,因坐次的問題就想毒殺劉肥。劉肥信從謀士的建議,把城陽郡獻給公主作為湯沐邑,並尊崇公主為王太后,呂后這才高興讓他返回封國。

三,親兒子死了竟然能做到哭而無淚。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發喪,太后哭,泣不下。

呂后這個時候想的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自己的利益,這個時候還是十五歲張闢疆說出了呂后的裡話:“皇帝沒有成年的兒子,太后懼怕你們這些大臣。你現在請求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統帥南北軍,等到呂氏一幫人都進入朝廷,在朝廷中掌握實權,你們這些大臣才能擺脫災難。”丞相按照張闢彊的計策去做了。太后很高興,她的哭聲才哀痛起來。


戚夫人變成“人彘”的原因。

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這就是戚夫人成為“人彘”的原因。戚夫人就是仗著自己被劉邦寵愛,就日夜哭泣著讓自己的兒子代替太子,真是異想天開。

一沒家庭背景,二得不到大臣的擁護,而且還生怕別人不知道,日夜哭泣。這樣的話,呂后得勢後還能輕易的饒過你嘛。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做就不會死。


古典君000


在讀漢朝的歷史時,看到呂后把當時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做成人彘時,本以為呂后是個妒忌心極強心腸又惡毒的女人,對於戚姬的遭遇很是同情。但真正瞭解過這段歷史的時候,突然發現戚姬並非是個值得同情的女人。

何為人彘,意指一種被人變成豬酷刑,做法是將人的四肢砍斷,挖出眼珠,再往耳朵裡灌銅讓其失聰,然後用毒藥灌進受刑者喉嚨中並把舌頭割掉,讓受刑人失去言語功能,接著就把人扔進廁所中,從遠處看去就像一隻頭肉模糊的豬在地上蠕動,非常殘忍。

漢高尊劉邦,能拋棄妻女自己只顧自己逃亡,項羽說要把劉邦父親煮掉時還能說出分一杯羹這種話,難道還做不出拋棄糟糠之妻這種事嗎?當他要換皇后廢太子的時候也迫使原本身出名門,受過良好教育的呂后變得如此心狠手辣,伴君如伴虎、後宮的鬥爭其實是非常殘酷的,呂后若不心狠點最終肯定會落得個被人生吞活剝的下場。

戚姬是劉邦在逃亡路上看上的一位出身農戶家的女孩,當劉邦登基把她召入宮中後十分受寵。呂雉作為皇后並沒有過多幹涉朝政,但她又是劉邦不可或缺的幫手,就拿韓信來說,就是呂后幫劉邦剷除的。

而這受寵的戚姬並非是個安分的女人,她不滿足自己妃子的地位便在劉邦枕邊吹風想讓劉邦把她立作皇后並把劉盈這個太子廢掉,重新把自己的兒立作太子。而劉邦又並非重親情的人,聽了戚姬的枕邊風后就想著廢太子換皇后了。而呂后在朝中有威望,又是正統皇后,與世無爭的她,居然有人威脅到她兒女的利益,這徹底激發了一位母親的韌性。所以在我看來沒有誰更惡毒一說,只是政治矛盾指向了兩個女人而已,一切都是迫於無奈,古代皇宮很殘忍,稍有不慎你的小命就沒了。

呂后為了懲罰戚姬,在劉邦駕離世後把戚姬的頭髮剃掉,並讓她身穿硃紅囚衣,帶枷鎖舂米並囚禁在永巷當中,還把戚姬的兒子劉如意則被遣往封地。一直受寵的戚姬對於呂后的懲罰自然是心有不甘的,她自作《舂米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米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希望兒子能夠帶人來營救她,而就是這首歌讓呂雉動了殺心,劉如意被呂雉騙進宮中殺死,而戚姬最終被做成了人彘。

呂雉自嫁給劉邦後幾乎就沒怎麼過上幸福的日子,劉邦發跡前跟著他顛沛流離,發跡後有找其他女人,絲毫不顧糟糠之情。這讓呂雉把心都放在了兒子身上,為了幫兒子鞏固皇位排除障礙,做了很多殘忍的事情,兒子卻因她的殘忍心生怨念。晚年還白頭人送黑頭人,還在歷史上留下個狠毒的名聲,真是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