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蹬不就是個鐵環嗎?為什麼漢朝那麼發達的冶鐵技術就是造不出來?

用戶3708573195


在馬鐙這件事情的發明上,可能更重要的是意識而不是技術。

有漢之前,中原多為車戰,步戰,船戰。這當然是因為中原多為山地,丘陵,不適合騎兵發揮優勢,且中原不像草原到處都是天然馬場,馬匹的來源也是問題。

直到戰國時胡服騎射才算有點名氣,這也是為了對抗草原民族的需要,師夷長技而來。

秦軍龐大的軍團裡,步兵,弩兵赫赫聲威,騎兵卻只能淪為配角,充當斥候,分割包圍之用。

這片土地上的戰爭,騎兵似乎註定不能成為主角,強大的趙國,後來稱霸草原的匈奴都不是秦軍的對手。



那麼又有什麼強烈的動機促使馬鐙在中原誕生呢?

是危機。

漢初高祖劉邦白登被圍,險些喪命,靠著美女和財寶才得以逃出生天。此後漢朝對匈奴一直處於弱勢,直到衛霍出現。面對來自北方的強敵,漢王朝陷入了強大的生存危機中。

騎兵似乎這時才真正得到重視。

也正是在西漢出現了馬鐙的雛形,布馬鐙。很漢時的壁畫裡可以看到騎手騎乘姿勢的改變。西晉時已出現單馬鐙。



只不過作為金屬馬鐙的實物出土年代較晚,最早可追溯到北魏。這證明北魏時馬鐙已成為尋常的馬具裝備,我想這也是和北魏大規模的征戰需要密切相關的。


蘇唯文


馬的馴化可追溯到5500年前,而馬鐙的發現距今也有1800年。馬鐙的發明在軍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馬鐙對材料的要求又不是很很高,為什麼漢朝就發明不出來呢?

(馬鐙)

第一種可能:考古實物的尚缺,並不代表著漢朝就發明不出現來馬鐙。

像像現在網絡上大量的人在討論,夏朝到底存不存在這個問題,一些人認為,夏朝是真實存在的,另一方面的人認為,夏朝是不存在,因為沒有考古實物的證實。

馬鐙也一樣,最早出現馬鐙的考古實物,是長沙出土的西晉永寧二年墓葬,裡面騎馬樂俑的馬半身左側,就有一個三角型的鐙具,但只是“單鐙”;而發現“雙鐙”的實物則是在遼寧出土的十六國時期北燕國的“馮弗素墓”,裡面就有鎏金銅裹木質雙馬鐙。

(馮弗素墓出土的騎俑——雙鐙)

漢朝到底有沒有造出馬鐙這是一個問題,而漢朝為什麼沒有能力造出馬鐙,這又是另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先從“沒有考古實物,就能證明它不存在嗎?”這一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第二種可能:漢朝真的沒有發明出馬鐙,那隻能說明漢朝統治階層不重視技術創新。

騎兵這種性質兵種的出現時間,一種說法認為是商朝末期,一種說法認為是在中周時期。但當時騎兵能起到的也僅僅是信息傳遞、偵察戰場、騷擾遮蔽、偷襲追襲的作用,並不能做為戰場主力來獨立承擔起一場戰役。

(秦始皇兵馬俑中的騎兵兵種)

到了趙國李牧時期,在他手上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古老的車兵這才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但這種退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到了漢文帝時代,車兵這個兵種仍然存在。

而漢武帝對漠北用兵動不動就十萬以上,比如元朔五年衛青三萬騎出高闕,其明年春衛青將六軍,兵十餘萬騎;元狩四年,衛青、霍去病各將五萬騎兵,步兵數十萬等等數據,都表明了漢武帝對於騎兵快速機動的偏好。


(漢朝北伐騎兵部隊)

但是馬鐙就是造不出來,這也只說是漢武帝甚至整個統治階層太不重視技術創新了。

其實不難想象,漢朝是一個“獨尊儒術”的朝代,讀書人讀懂了點書,就拼命地向上層靠近,對於創造馬鐙這一類的活,基本可以看作“奇技淫巧”了,要去幹這個那是要遭人笑話的;而那些會造馬鐙的那些能工巧匠,能設計馬鐙的能工巧匠,卻是大字不識一個,無法擴散信息、上達天聽。

如果當時朝庭能重視一下民間的創造能力,我相信,馬鐙這類產品肯定會生產得出來的,中國古代勞苦大眾的智慧和創造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總的來說,古代王朝都重視讀書人,但都不會重視“匠”這個工種。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鐵馬蹬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歷史時代的產物,下面就從技術發明發展路線的角度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公元前三千多年左右,馬已經被馴化成為極少數人的騎乘工具。這個年代,人類文明程度很低,不可能生產出配套的騎行工具。

春秋時期作為戰馬使用,也只是用來輔助斥候快速運動,以及拉動戰車的動力,士兵站立在在戰車上駕車和拼殺。這種用法下沒有對馬蹬功能的迫切需求。

戰國時期出現了獨立的騎兵兵種,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後比較多的戰士乘馬出行與作戰。這時有潛在的需求然而沒有明確,大家覺得騎馬射箭作戰不方便,但並不清楚需要具體什麼材料、形狀和技術參數等的東西。

在此需說明,戰國初期雖進入鐵器時代,但用得最多的還是青銅器。戰國末期,在軍工方面,象秦國已經初步實現了標準化生產。

秦始皇統一之後,削鋒銷,鑄以為金人十二,示天下不復用兵。所以這階段沒有規模化發展騎兵的需要,馬匹主要用來拉車、運輸和通信。

秦漢之際,天下又陷入混戰狀態,對物質資料和生產破壞嚴重。這時,馬非常寶貴,運輸功能是主要的。馬匹數量嚴重不足,更加機動靈活的騎兵取代了馬拉戰車,用作突擊的輔助兵種。

西漢初,連皇帝劉邦的出行輦車都配不齊同色的四匹馬,丞相蕭何只能乘牛車出行。但是,在白登之圍中,劉邦看到了四面四種清一色的匈奴數十萬騎,應會受到震撼。

其後西漢和親息兵,休養生息,頒佈鹽鐵政策。鐵礦被大量開採,鐵製工具成本很快降低得到廣泛使用。此時的馬匹和鐵主要用於生產,發展騎兵技術的動力不強。

漢武帝時期,國力已大增,對匈奴開戰。出現了衛青霍去病帶領大規模騎兵甚至不配屬步兵的長途奔襲作戰,但此時發展的主要是騎兵兵種指揮作戰技術。騎兵單兵裝備的技術革新不多,長途騎馬主要靠訓練出的技術。

但是有出土文物表明,已經出現了類似馬蹬的東西,不過材料是布的或木的,出土之前早腐化了。這種馬蹬缺點明顯就是不耐用損耗大,因而不能成為騎兵制式裝備。

這時候的人應該是沒有將馬蹬結構和鐵材料這兩樣東西聯繫起來思考,這種分開就延續上百年。鐵馬蹬這個技術發明當時一直沒有真正誕生,讓現代的我們感嘆和不解。

東漢年間,從現有的文史資料來看,騎兵兵種的作戰能力較大幅度提高,甚至可以高速衝擊佈置好的步兵戰陣。作為穩定騎行的關鍵,高橋馬鞍和馬蹬應該都已得到應用,但苦於考古實物的不足,不確定是鐵馬蹬。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根據現有的考古證據,不但治鐵技術有了長足進步,騎馬人或制蹬人的思維終於有了突破,鐵製馬蹬橫空出世,經久耐用,當時應該廣泛裝備了騎兵部隊。史載有曹操的騎兵部隊連續追擊敵人五百餘里的記錄,如果沒有馬蹬,不是生在馬背上的漢族騎兵恐怕骨頭都巔散架掉下馬來了。

綜上所述,任何技術進步都離不開需求、思維、材料、製造技術、成本等多方面的突破。即使當今觀點是看起來很簡單的鐵馬蹬,也不會一蹴而就。


風動藤動銅鈴動


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冶鐵技術就已出現。到了戰國後期,鐵器已被廣泛應用於生產和軍事當中。在這長達五百多年的一段時期裡,不是也沒有出現馬鐙嗎?

馬鐙與冶鐵術的關係

馬鐙是否出現,與冶鐵技術沒有必然聯繫,從考古實物來看,馬鐙並非只是鐵製,還有布質和鍍銅木質的。因此,認為馬鐙就是鐵環,這是種不全面的認識。

馬鐙的出現,預示著古代騎兵發展進入一個全新階段。馬鐙解放了騎乘人員的雙手,使人與馬達到了完美結合,再與馬鞍相配合,提高了騎兵的戰鬥力。

歷史上,每一種發明創造都不是瞬間出現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在不斷摸索與改進中前行。有了發明革新思想,未必就一定有相應的實物產品或技術。

同樣,有了相應的技術,也未必就一定有發明創新思想的產生。馬鐙也是如此,即便是冶鐵技藝很發達,若沒有需求或缺乏創新思想,馬鐙同樣不會問世。

最初出現的馬鐙並非就是鐵製的,它的材料革新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而且最初的馬鐙也不是為了讓騎乘人員放腳,而是為了上馬踩踏用,它是單邊的。

由此可見,馬鐙一開始並不是鐵製的,它的出現與冶鐵技術關係不大。創新或革新思想的出現才是馬鐙出現的關鍵,正如馬鞍一樣,簡單並不意味著容易。

漢代到底有沒有馬鐙?

那麼,漢朝到底有沒有馬鐙呢?從西漢的壁畫可知,西漢是有馬鐙的,但不是鐵製馬鐙而是布馬鐙。從考古實物來看,還沒有發現與漢代有關的馬鐙實物。

沒有實物出土,並不代表馬鐙不存在,可能是沒有發掘到。從西漢王朝對騎兵的使用情況來看,馬鞍和馬鐙或許已被精銳騎兵所使用。

要知道,最先使用馬鐙的是北方驍勇善戰的匈奴騎兵,這是遊牧部族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摸索出來的。假如西漢騎兵沒有使用馬鐙,很難數次大破匈奴。

據史料記載,驃騎將軍霍去病曾多次長途奔襲,深入匈奴王庭腹地進行突襲。若沒有馬鞍和馬鐙的配合,騎兵很難完成這種高強度奔襲的。

即便是艱難的奔襲到目的地,也早已雙腿癱軟,失去戰鬥力。除此之外,史料中還記載有漢騎兵“轉身後射”的情形,沒有馬鐙是很難完成這個動作的。

所以,西漢可能已經裝備了馬鐙,材料未知。但在實物出土之前,這隻能是一種推測。

據考古實物顯示,西晉時期單馬鐙已經出現。六十多年前,在長沙西晉墓葬中,出土了三件騎馬青瓷俑隨葬品,發現馬鞍左前側處有一隻三角狀馬鐙。

二十年後,在河南安陽孝民屯西晉墓中,發現了一隻馬鐙實物。在遼寧朝陽袁臺子東晉墓中發現一對馬鐙實物,都是木芯外包嵌青銅片。

綜上,在公元四世紀初,我國就已出現馬鐙,它的發展經歷了從單鐙到雙鐙,從布質、木質到鐵質,再從功能單一到功能完備的這樣一個過程。

冶鐵術不是馬鐙出現的必備條件

匈奴人可能是最早使用馬鐙的遊牧部族,這在漠北的一些壁畫中可以看到。有人認為匈奴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長期的騎馬經驗促使了馬鐙的出現。

匈奴人使用馬鐙的歷史要比中原人早一二百年,但也有人認為匈奴用的馬鐙並不是鐵製的,中原人為了提高騎術對付遊牧部族,才發明了後來的鐵製馬鐙。

馬鐙到底是誰發明的,目前還沒有準確結論。但不管怎樣,馬鐙的出現是不受冶鐵技術制約的,這完全是對騎術的一個改進和認識過程,構思非常重要。

秦末漢初,中原對騎兵不是很重視,直到西漢對匈奴用兵後,才發現騎兵的重要性。這時馬鞍和馬鐙才被重新認識,但這個認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想不到的話,即便你冶鐵技術再高,也是無濟於事的。但話說回來,或許漢代已經給精騎裝備了少量的鐵製馬鐙,這就有待考古發現了。


野史也是史


一切發明都是因為有需求才誕生的,馬鐙早些時候沒有出現,和發明的難度大小無關,漢朝人不是造不出馬鐙,而是沒必要。


根據文獻與考古出土的文物顯示,我國的馬鐙最早應該是魏晉時期才誕生的,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呢?


一、戰馬的進化與鐵甲騎兵的出現

馬的馴化史比牛羊等牲畜要短一些,目前已知最早的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一開始的野馬身材比較矮小,平均高度不過1.3米,無論馱載能力、力量、速度都不能和後世的戰馬相比,經過長期的馴化與選育,馬匹的各方面素質都不斷提升,通過考古發現,殷商時期的馬匹肩高在1.33-1.43米之間,到了東周,則上升到1.39-1.49米,現代的馬則在1.52-1.63米。

到了公元4世紀左右,中原的冶鐵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比如“灌鋼”法,使得鋼鐵製作工藝顯著提升,製作成本也隨之降低,製作精良的鐵甲也得以在軍隊普及。為了起到較好的防護作用,人們開始給戰馬與騎兵都套上了鐵甲,考古發現,這個時候的一套戰馬的鐵甲重達40-50公斤,再加之騎兵的重量,戰馬的負荷顯然相當大,幸而這個時候的戰馬已經在不斷地選育、引近良種等條件下整體素質得到顯著提高,才使重甲騎兵成為了可能。

馬的個頭高了,騎兵身上的負重也大大增加了,如果還與以前的輕騎兵一樣選擇選擇跳躍式上下馬,顯然不太現實,踩著某種媒介上下馬的需求出現,馬鐙因而被髮明。


二、先秦的騎兵戰術不需要馬鐙

戰馬的素質也決定了先秦的騎兵戰術,當時的戰馬無論速度、還是衝擊能力都遠不能與後世相比,所以戰國時的兵書《六韜》裡面也說了:

“(騎兵)戰則騎不能當步卒一人”。

也就是說,騎兵不能陷入步兵軍陣中,只能遠距離輔助,否則過慢的速度很容易被密集的步兵拖下馬來,這個時期的騎兵基本採取“行軍時騎馬,作戰時下馬”的作戰策略,既然不需要騎著馬作戰,馬鐙也就不太需要的上了。

並且,由於此時的騎兵隨時都需要上下馬,馬鐙不但不能帶來幫助,還可能成為拖累——在頻繁上下馬時一個不小心把腳卡在馬鐙環裡就危險了,所以,在這種戰術情形下,跳躍式上下馬更方便、更實用。


三、西漢以後的戰術演變促使馬鐙的出現

漢朝與匈奴的對抗過程中,發現與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匈奴人拼遠程騎射,漢人士兵實在不佔優勢,於是決定採用短兵相接、正面衝擊的戰術來揚長避短,在漢代將領,如衛青等人不斷改進下,漢軍的騎兵衝擊戰術不斷更新換代,到了魏晉發展成熟,成為騎兵作戰的重要方式。


既然要近距離肉搏,就必須固定好身體、保持平衡,否則很容易跌下馬,正因為有了這個需求,馬鐙也就應運而生。


總結:馬鐙在魏晉時期才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三:一、騎兵戰術改變,為了固定騎兵的身體,在作戰時保持平衡,馬鐙的出現就有了必要;二、戰馬在進化過程中身高不斷增長,藉助器具上下馬需求也促使了馬鐙的發明;三、冶鐵技術的進步,使得重甲騎兵出現,重甲騎兵無論是為了衝鋒時固定身體,還是為了踩蹬式上下馬,都需要藉助馬鐙這種新裝備。不早不晚,無論需求還是技術,此時的時機最為成熟,馬鐙也就因此而出現了。


阿中說文史


任何偉大的發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點點積累改造出來的。比如造紙術,就是民間老百姓自己已經摸索了幾百年,後來經過蔡倫總結提升了相關技術,這才讓造紙術真正開始實用。蒸汽機的發明也是這個套路,前人已經試驗摸索了好久,後來瓦特臨門一腳拿到了蒸汽機的發明權。


馬鐙的發明也是這樣。

在馬鐙沒有發明以前,做騎兵是很辛苦的,因為腳上沒有著力點,在馬上只能用兩條腿努力夾緊馬肚子,然後用一隻手一直抓住馬的韁繩,來防止自己跌落下馬,所以我們看電視劇裡面,三國戰將用雙手掄武器都是不符合歷史現實的。三國時代的武將都是單手持槊或是單手持矛。


古代的很多發明都是根據實際需要慢慢演化出來的。在漢代,對騎兵的應用研究最深入的匈奴人,他們是最有可能首先發明出馬鐙的,可惜的是匈奴人在漢代生產力不過關,不會冶煉鐵器,所以他們沒法發明馬鐙,只能做布蹬方便上馬。

而漢朝雖然有發達的冶鐵技術,可是對於騎兵的理解始終不如匈奴這些遊牧民族,所以漢朝也沒發明馬鐙。


後來到了西晉時代,八王之亂導致中原虛弱,北方的遊牧民族開始不斷南下,中原漢人和北方的遊牧民族開始互相交流,匈奴人這才學會冶鐵這門技術,才開始製造出鐵質的馬鐙。

一開始馬鐙就是單面的,就是用來方便騎兵上馬下馬,後來有人發現雙面的馬鐙能讓騎兵使上力氣,解放雙手,增加戰鬥力。做出這個發現已經到了十六國時期,任何戰爭設備上的改變都會被快速複製,況且馬鐙又沒有多高的門檻,大家只要看到就能馬上學會。


馬鐙發明以後,騎兵的戰術也開始變化,騎兵集團式衝鋒快速成為戰場主流,這個時候,騎兵的真正威力開始發揮,騎兵開始成為那個時代的裝甲車。


西山講歷史


因為漢朝鋼鐵產量不足,騎兵鎧甲負載不大,所以跳上去,夾緊馬,這已經可以解決問題了。並且漢朝騎兵戰術以輕快為要,敵人匈奴的鎧甲武器也差漢朝遠了,大家都沒有馬鐙的必然需求。


LeoHS234


關於馬蹬在漢朝時有沒有的事,可以肯定的說,那時指定有不像馬蹬的馬蹬。

首先,遊牧民族在長年累月的放牧中,一定會處理好把腳放在什麼上放鬆放鬆一下的想法的。

第二,即使沒有像樣的馬蹬,也會為啦攜帶食物水囊和弓箭啥的把馬匹五花大綁的繫上皮革條子的,免不了有皮繩結可以預代馬蹬,並逐漸演變成皮革套子直到鐵質馬蹬?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華夏就有啦騎兵,《史記》垓下之圍裡“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這段文字,足以證說明,漢朝時就有不像馬蹬的馬蹬啦,西楚霸王項羽才能那麼長時間在馬上拼殺,不可能一隻手牽著馬,一隻手揮舞兵刃撕殺,要是不這樣打不過上哪裡找馬去?


唐燏


不是造不出來而是想不出來,漢朝也不是沒有馬鐙,只不過漢朝馬鐙是單邊的,作用也僅僅是用來上馬,事實上連馬蹄鐵也是到了隋唐時期才慢慢普及應用,之前大漢帝國與匈奴騎兵大戰時高達一半的戰馬戰損率沒人想到馬蹄鐵嗎?顯然不是,只是那時候還處於青銅器向著鐵器過渡的年代,青銅太脆,用作馬蹄鐵會很快開裂,不成熟的冶鐵也是。


故國有明月


不是造不出,而是想不到

有的發明很簡單,但卻能改變人類歷史。

比如馬鐙和馬蹄鐵,都是極為簡單的發明。

但這直接改變了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戰力比。

馬鐙不是無法打造,只是當初沒有想到。

就好比立雞蛋的故事一樣,雞蛋立起來之後,人人覺得原來如此,但沒有立起來時,卻個個都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