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即位當夜,十七爺來為什麼見他?

~唯の噯倪~


雍正繼位當夜,老十七星夜前來拜訪,說的應該是《雍正王朝》裡面的情節。
我們在劇中,毫無疑問的看到雍正在繼位之前的死黨是十三阿哥,而且十三阿哥也確確實實受到了不少的重用,但是因為雍正身邊基本上沒什麼人可用,所以導致十三阿哥病重而逝,享年只有46歲,不過如果想的這麼簡單的話,那麼雍正最終登上皇帝之位的寶座,那也未免太簡單了。
其實就在十三阿哥去世以後,在雍正兄弟裡面,老十七允禮很快就冒出頭來,結合《甄嬛傳》等一些小說中的描述,其實可以看出來雍正對於自己這個兄弟是十分信任的。
康熙有35個皇子,排除掉幼年早逝的就有將近13個之多,而剩下的22個皇子裡面,沒有參加奪嫡的,皇五子胤祺、皇十二子胤祹是成年的皇子,其餘從第15子開始往下排,其實都是沒有參與過奪嫡的,當然這也很好理解,畢竟他們在康熙晚年的時候,雖然已經長大成年,但是由於前幾位阿哥基本上已經將朝廷中的勢力劃分的乾乾淨淨。
皇15子作為沒有參加奪嫡之中最大的兒子,在康熙去世這一年已經28歲,而允禮這一年應該是25歲,正是少年時候血氣方剛的時候。
允禮在康熙還在世的時候並不是很顯眼,尤其是出身也不是很高,但是實際上在排行15以後的皇子之中,允禮是最受康熙喜歡的,康熙四十四年,允禮作為扈從跟隨康熙前往大漠平定準噶爾,應該說在排行15以後的皇子中,康熙是有意要栽培允禮的,雖然不可能直接封為太子,但是至少可以作為未來國家的棟樑之才。
在康熙生病的時候,允禮時常作為侍從皇子,跟隨在康熙身邊,而在《雍正王朝》中,允禮更是成為了雍正繼位穩定局勢的幫手,正是因為他奪取了西山大營的指揮權,甚至還和他的十三哥一塊兒接管了豐臺大營。
不過出乎預料的就是,允禮所有的行為統統在史書上沒有體現,雍正繼位以後,除了十三阿哥以外,就要數十七阿哥允禮最為重用,先是被任命為理藩院院事,後來在還是郡王的時候,就享受了親王的俸祿,成為親王以後更是享受雙倍親王的俸祿,比當時順承郡王(鐵帽子王)的地位還高,上朝的時候是站在他前面的。
包括允禮在內,其實十六阿哥胤祿在雍正繼位的時候出力也不少,因此在雍正一朝他們兩個的地位都相差不多,而甄嬛傳中毒死允禮的情況在雍正一朝也並沒有發生,允禮一直活到了乾隆三年才去世,享年41歲

漫步史書


康熙皇帝去世的當天是晚上,當時皇十七子正在大內皇宮值班,聽到皇考去世的消息,允禮騎馬從乾清宮直奔暢春園,結果到了西直門大街這個地方遇到了步軍統領隆科正在清蹕道,這個時候兩人見面,隆科多跟允禮說了一句話“大行皇帝傳位給了皇四子胤禛”。史書上記載,允禮聽到這句話以後嚇得像瘋了一樣。聽到皇父去世的消息他都沒瘋,很正常的從大內往暢春園奔喪,但是聽說傳位皇四子胤禛,他卻跟瘋了一樣。他調轉馬頭,既不奔喪也不回皇宮,一聲長嘯而去,回家了。這個才是正史正兒八經的記載。

事後隆科多把這件事跟雍正說了,雍正認為這個人絕對的不可靠,然後就把他弄去守景陵,康熙皇帝的陵寢。後來十三阿哥允祥跟雍正講:“我認為不是這個樣子,允禮這人很公正,赤膽忠心,臣弟可以保他。”這個時候雍正皇帝就重新考慮了,把允禮從景陵召了回來,而且把他升格為果郡王。到了雍正五、六的時候又把他晉升為果親王,後來雍正跟允禮的關係也非常的好。


吾替施主把把脈


《雍正王朝》是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的代表作,於99年被導演胡玫改編拍攝為同名電視劇,由唐國強、焦晃等老藝術家領銜主演,是一部堪稱完美的歷史正劇。其以“九子奪嫡”為主線,涉及大量陰謀陽謀,每一段情節都值得好好推敲。


雍正即位當夜,可謂是驚心動魄。康熙帝氣若游絲,說出傳位於四子之後便撒手人寰。八爺黨與四爺黨鬥爭趨於白熱化,十三爺帶兵進京並隆科多倒戈四爺黨,奠定了胤禛的勝利,胤禛於暢春園即位,是為雍正皇帝。


大業已定之後,雍正連夜趕回王府(潛龍邸),處理之前給他辦過私密事的家人,鄔先生也在其列。紅燭暗影,雍正殺心暗起,鄔先生以理動人,主動提出半隱。既讓自己在雍正的把握之下,又讓自己能有一線生機,這是《雍正王朝》中不可多得的一場好戲。後來鄔先生藉口去田文鏡幕府,後來龍歸大海,一去無形,徹底擺脫了雍正的控制。

談話最後,十七爺來見,目的無非是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急於向這位新皇帝投誠。此時的雍正當即表示要見十七爺,卻被鄔先生及時制止。原因無非是雍正貴為皇帝,與之前不同,不能想見就見。


而雍正又想起了之前鄔先生對自己的種種指導,往事憶心頭,終於決定放鄔先生一馬,這場對話以鄔先生的全勝告終。

這是鄔先生最後一次指導雍正的為君之道,十七爺不過是個由頭,為這場絕倫的戲加點料。

以上。


逆流時代


直接說答案吧,雍正奪皇位的那天晚上,十七阿哥一直在暢春園外負責宿衛工作,雍正登基時他不在現場,所以晚上去找雍正。

《雍正王朝》小說中是這樣寫的:

隆科多見胤禩、胤禟、胤誐在一旁矗著,便冷冷問道:“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新君登基,你們不奉詔麼?還是大清的子民嗎?”

胤禩對隆科多道:“十七阿哥胤禮沒到,是否把他找來聽旨?”

胤祥嘴角閃過一絲獰笑,說道:“胤禮統率豐臺大營軍馬,在園子外宿衛!”

胤禛一顆心放下,幾乎癱倒在地,隨即就坡打滾,伏地哀慟,哭道:“阿瑪阿瑪……您在位六十一年...



其實在小說中,十七阿哥的戲份很多,是標準的四爺黨。雍正在奪大位的前一天,和鄔思道密謀了計劃,給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都分配了任務。注意:雍正登基,豐臺大營的兵權是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一起去奪的。十七阿哥和十三阿哥一樣,都有保駕擁立之功。

小說中這麼寫的:

鄔思道將方才與胤禛的一番計議詳說了,又對十七阿哥道:“我們都在等著您回來呢!最要緊的是豐臺大營,這裡的兵指揮得動,一切主權操之於我。銳健營既然也肯聽命於我,那更好了!”

胤禮(十七阿哥)笑道:“好是好,耗了我多少精神!三十萬家底抖落得精光,我真的是個窮光蛋阿哥了!”

“三百萬也值!十七爺破產為國,至少掙一頂郡王帽子!”鄔思道輕輕地笑道:“眼下是無事可作了,淨等申時吧!十七爺再窮,也得管我們一頓飯了。”說得眾人都笑了。

從上面就可以看的出來,十七阿哥和雍正以及老十三的關係非常好。電視劇中,十三阿哥是雍正讓鄔思道放出來的。但是在小說中,十三阿哥是十七阿哥帶著關防調令放出來的。兩人再一起去豐臺大營奪權。調兵後,十三阿哥進暢春園面見雍正,十七阿哥在外面負責宿衛。

所以這就也解釋了,為什麼十七阿哥為什麼要去找雍正。

第一,當晚他沒有見到雍正登基。

第二,為了雍正登基,他花費了所有積蓄,找雍正也是為了自己的前程。

第三,最重要的原因,十七爺還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意識到他的四哥已經是皇帝了,仍然以死黨的身份去找他四哥。因為這在他看來,去找四阿哥是很隨便的事情。

電視劇中有這麼一段:

雍正不禁一笑,說道:“話雖如此,十七弟是我,朕的心腹兄弟,怎麼好給他閉門羹吃?”

鄔思道輕聲嘆息一聲道:“你回十七爺話。萬歲稍息片刻就進宮。有公事請他轉告張廷玉處置,要是關防的事,請十三爺處置。要是私事,你就說天子沒有私事。萬歲,這麼回話可成?”

雍正站起身來點點頭,沉默無語。

鄔思道給十七阿哥的回話,實際就是借他人之口點醒十七爺,讓他有自知之明,不要和皇帝沒大沒小。今非昔比了,別引來殺身之禍。

同樣的話,鄔思道也給十三爺說過。這一段,電視劇裡面有拍出來。我記得是電視劇第21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這裡就不多說了。



一直搞不懂,為什麼電視劇要把十七阿哥的戲份全給刪減了。

電視劇中也交待過,雍正說十七弟是我朕的兄弟。不太懂歷史,或沒看過小說的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十七阿哥是誰啊?一個出場鏡頭都沒有,何來“心腹兄弟”的概念?




這一點電視劇做的很是莫名其妙,不過聽說原版的《雍正王朝》是59集的,後來刪減到46集了。也有可能是原本拍了,後來鏡頭全部被剪了。


雍正登基的當晚,十七阿哥的鏡頭沒有。但是兩個打醬油的角色,二十四阿哥胤秘和十六阿哥胤祿卻露了一面。



康熙臨終前親口遺詔:“朕傳位於四阿哥”

八阿哥說:“什麼也沒聽清”

雍正生氣的怒斥道:“皇阿瑪說傳位於四阿哥”

十阿哥說:“皇阿瑪只說傳位,沒說什麼四阿哥”

九阿哥詭辯道:“是有個四字,但是是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

場面一時非常尷尬,雍正面對三個弟弟的圍起群攻,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最小的二十四阿哥胤秘堅定的說道:“我聽清了,是傳位於四阿哥”。

十六阿哥胤祿胤秘堅定的說道:“我聽清了,是傳位於四阿哥”。

為此,十阿哥和十六阿哥還打了一架!

在小說中還有一段:

胤禛心亂如麻,惦記著老十三和十七阿哥,又想著隆科多,盼他來,又有點怕他來。

此時,老十罵小二十四是“六歲的吃屎娃娃,回家尋你乳母吃奶去!”胤秘瞪著黑豆似的眼反唇道:“秤砣兒小能壓千斤,麥秸垛大壓不死老鼠!曹衝六歲稱象,孔融七歲讓梨,甘羅十二為相,你讀過書沒有?

雍正驚異地盯了一眼貂衣小裘的胤秘,自己平日沒給過這幼弟一丁點的好處,他竟能仗義執言!剎那間,他心中升起一種知己之感。

最後:真心替十七阿哥抱不平。都是四爺黨,十三阿哥戲份多,十七爺連個臉都沒露。



不過在《甄嬛傳》中狠露了一把臉,還拐了他四哥的女人。遠看四爺頭上一頂綠色的雲彩飄過,此處應有槓鈴般的笑聲,嘎嘎嘎...


Mer86


對宮廷劇比較感興趣的觀眾一定都會對十七爺有所評價,有的人認為十七爺是一個浪漫多情的王爺,而有的人則認為十七爺是一個對政治走向十分敏銳的人。而真實的十七爺究竟如何,其實可以結合當時的歷史來看,在康熙年間的九王奪嫡中,很多皇子都參與到這場政治鬥爭中,可是十七爺卻沒有參與過。他似乎一直都在冷眼旁觀,十七爺有自知之明,也知道皇位並非自己所希求的,但是與此同時,他也希望可以讓自己的後半生無憂無慮,所以他需要客觀敏銳的判斷出政治形勢,讓自己可以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抉擇。

關於雍正繼位當夜十七爺來見他,其實通過十七爺的這個舉動可以完全體會到,十七爺當時是非常心急的,而他這樣做的理由也無非是以下幾點:

1、 十七爺需要在關鍵時刻表明自己的立場

皇室中關於政治的爭鬥往往都是在暗中進行的,除非必要不會擺到檯面上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哪個是敵人哪個是朋友就很難辨別。十七爺當時急需要向雍正表明自己的立場,而且他們之間的接觸本就不多,如果十七爺被雍正錯看是反對黨,那十七爺豈不是冤屈了。所以在康熙皇帝臨終之前,當時看到十阿哥反對雍正,十七爺馬上就通過實際行動做出了反應,他將十阿哥打了,藉此向雍正表明了忠心,而雍正看到十七爺的做法,自然心中有數,所以見這一面對十七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2、 十七爺需要抓緊時間給雍正留下一個好印象

人們往往無法忘記給自己雪中送炭的人,所以十七爺也需要藉此機會討好雍正,在雍正支持者不多的情況下,十七爺不僅通過和十阿哥的矛盾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也希望可以馬上拉攏雍正的心。所以在當時,十七爺就跟隨三阿哥一起給雍正下跪,可以說,這樣一來其實比說什麼都管用,這一跪已經表明了在他們心目中雍正就是皇帝,十七爺見到雍正並馬上下跪,其實就給雍正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而十七爺的這些做法其實不僅達到了自保的目的,他後來還得到了雍正的器重,在乾隆一朝也被重用,死後風光大葬,還被乾隆追祭,所以十七爺是真正的聰明人,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得到了雍正的信賴。


歷史課課代表


雍正王朝中十七阿哥只出現了一次,卻隱藏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一、露臉的阿哥們:

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眾皇子中只有老十三胤祥是支持老四胤禛的,其餘的阿哥們要麼是老八胤禩的人,要麼就是單打獨鬥,自成一派。

我們總是在講康熙帝晚期是九子奪嫡,可是要知道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康熙帝駕崩時成年的皇子也有15個。

這麼多皇子在《雍正王朝》中露面的卻不全,除了我們大家熟知的那幾個外,其實還有兩個露面的。

一個是十六阿哥胤祿,一個是二十四阿哥胤秘。

當時的場景是康熙帝命懸一線,他拼勁全身力氣親口說了:

“朕傳位於四阿哥……”

這時候老八胤禩講根本沒有聽清,老四胤禛有點火了,大喊:

“皇阿瑪說傳位於四阿哥!”

老十胤誐哭著說:

“誰聽清了,皇阿瑪只說了傳位,根本沒說什麼四阿哥!”

這時候二十四阿哥胤秘說了一句:

“我聽清了,是傳位於四阿哥!”

十六阿哥胤祿緊接著也說了一句:

“我也聽清了,是傳給四阿哥。”

二、神秘的十七阿哥(一):

隨著十六阿哥胤祿跟十阿哥胤誐對打,康熙帝離開了人世……

楊角風查了一下十六阿哥胤祿後來的結局,他在雍正元年,奉命繼莊親王博果鐸嗣為後,承襲莊親王爵位,活到了乾隆三十二年。

而二十四阿哥胤秘後來被雍正帝封諴親王,活到了乾隆三十八年。

所以,網上很多人傳言說雍正帝對待兄弟們都不好,其實這種說法太過片面,雍正帝對待大部分兄弟還是不錯的。

康熙帝駕崩後,張廷玉出來拉開了廝打在一起的皇子們,叫來了隆科多,告訴他傳位詔書就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的後面,讓他速速取來。

隨後把老四胤禛拉到了一邊偏殿去了,而老八老九老十還在指責張廷玉是圖謀亂政。

而老四胤禛可不能閒著,他馬上讓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去放出了老十三胤祥,並去控制了豐臺大營。

老四胤禛順利即位,即位當晚就回了府邸找鄔思道,關於這個問題,我前面的文章已經分析過多次,這裡就不囉嗦了,總之老四胤禛回去一方面是看看府邸有什麼問題,二來也是聽聽鄔思道會怎麼說。

只要鄔思道說出什麼越格的話來,很可能鄔思道就凶多吉少了。

而在鄔思道跟雍正帝聊天的時候,突然手下來報,十七阿哥求見。

這是怎麼回事呢?

三、神秘的十七阿哥(二):

這就得提到雍正帝不在宮中守靈,專門回來“順便看看”鄔先生了。

只是雍正帝回來後,感覺到了不一樣的味道,因為兵士增多了,用鄔思道的話講,就是安排了五路人馬,而且互不相通。

這也說明,鄔思道也是早早做好了準備,應對雍正帝這次回來辦私事。

雍正帝有點生氣地回過頭去說了一句:

“既然是鄔先生安排的,自然萬無一失。”

意思是說,我不會動你的,你快出個主意怎麼脫身吧?

隨後鄔思道就提到了半隱策略,這才讓雍正帝放心放過知道很多秘密的鄔思道。

而十七阿哥突然的出現,則表明老四胤禛並不是只有老十三胤祥一個兄弟可用,前面的十六阿哥也是同樣站在這邊。

當時的老十三胤祥被圈禁了整整十年,老四胤禛不可能把寶都壓到他身上,他自然會拉攏其他的兄弟。那麼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就是他拉攏的對象,十六阿哥敢跟十阿哥對打,十七阿哥敢帶兵接管西山大營。則說明,這兩個阿哥的武力值還是不弱的。

在二月河的小說中,關於這一段是有說明的,當老十三胤祥帶兵過來後,隆科多宣讀詔書,但是老八胤禩仍然不接,理由是十七阿哥還沒到。

而老十三胤祥冷冷地說:

“胤禮統率豐臺大營軍馬,在園子外宿衛!”

這下老四胤禛才終於踏實了,一顆心就此落下,這也說明十七阿哥是足夠讓老四胤禛信任的。

四、神秘的十七阿哥(三):

這次十七阿哥深夜求見,理由有三:

首先,當天他是按照之前的約定,接管了西山大營,並同老十三胤祥一起接管了豐臺大營。但是並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傳位詔書,他聽說老四胤禛即位後,替他高興,過來祝賀。

其次,他為了支持老四胤禛即位,可謂是出錢出力,這一次功成名就,他需要過來討個賞。

第三個原因,則在於,他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仍然認為可以像以前一樣隨意見四哥。

以上分析是正常的人物心理分析,但是在劇中鄔思道的反應太過強烈,反而讓我們考慮的更深一層:

其實,十七阿哥這次過來,既不是討賞,也不是擺不正地位,而是前來執行“清君側”任務的。

而鄔思道是怎麼應對的呢?

他聽到彙報之後,不等雍正帝回答,就先接下來對張五哥說:

“你回十七爺的話,皇上稍息片刻就要回宮……”

隨後就說出了最著名的一句話:

“要是私事,就說天子沒有私事!”

這表面上是替雍正帝著想,已經是皇帝了,不能再幹有失身份的事,同時也是警告十七阿哥,今天你要做的“私事”已經取消了,快回去吧!

而雍正帝也已經被鄔思道的“半隱”建議所說動,又見張五哥非常聽鄔思道的話,這府中到底還隱藏多少人,心中沒底,也就默許了鄔思道這個命令。

大家注意,當鄔思道提出解決方案的時候,雍正帝有一個鏡頭,臉上明顯有一道冷汗流出,這也說明,與鄔思道的鬥智鬥勇,雍正帝心中還是有些慌的,還好,他們達成了協議,相安無事,也算舒了一口氣……

不過這個十七阿哥比較悲催,在《甄嬛傳》裡面風光無限,還拐走了雍正帝的女人,只不過在《雍正王朝》中作為老四胤禛的鐵桿支持者,卻連個臉都沒有露,真應了辦秘密事情的人就應該是秘密的人……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雍正王朝》是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的代表作,於99年被導演胡玫改編拍攝為同名電視劇,由唐國強、焦晃等老藝術家領銜主演,是一部堪稱完美的歷史正劇。其以“九子奪嫡”為主線,涉及大量陰謀陽謀,每一段情節都值得好好推敲。

雍正即位當夜,可謂是驚心動魄。康熙帝氣若游絲,說出傳位於四子之後便撒手人寰。八爺黨與四爺黨鬥爭趨於白熱化,十三爺帶兵進京並隆科多倒戈四爺黨,奠定了胤禛的勝利,胤禛於暢春園即位,是為雍正皇帝。

大業已定之後,雍正連夜趕回王府,處理之前給他辦過私密事的家人,鄔先生也在其列。紅燭暗影,雍正殺心暗起,鄔先生以理動人,主動提出半隱。既讓自己在雍正的把握之下,又讓自己能有一線生機,這是《雍正王朝》中不可多得的一場好戲。後來鄔先生藉口去田文鏡幕府,後來龍歸大海,一去無形,徹底擺脫了雍正的控制。

談話最後,十七爺來見,目的無非是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急於向這位新皇帝投誠。此時的雍正當即表示要見十七爺,卻被鄔先生及時制止。原因無非是雍正貴為皇帝,與之前不同,不能想見就見。而雍正又想起了之前鄔先生對自己的種種指導,往事憶心頭,終於決定放鄔先生一馬,這場對話以鄔先生的全勝告終。這是鄔先生最後一次指導雍正的為君之道,十七爺不過是個由頭,為這場絕倫的戲加點料。


分享更快樂


題主所問的問題應該是,從電視劇《雍正王朝》角度提出來的。歷史上十七阿哥和十六阿哥都是堅定的四爺黨。《雍正王朝》的小說《九子奪嫡》部分,十七阿哥的戲份還是比較多的。電視劇劇中十七阿哥只活在對話裡,十六阿哥露個臉只說了一句“我也聽清了,是傳位於四阿哥。”,並且為此還和十阿哥打了一架。

如果我們從小說的角度來看,十七阿哥夜晚去找雍正皇帝就十分明瞭了。十七阿哥厚道直接,有什麼說什麼。小說中有這樣一段對話豐臺大營的兵力其實是鄔思道到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去把兵權一起奪回來的。原著中寫到十七阿哥,帶著豐臺大營的兵馬在外宿衛,給了雍正一個大大的定心丸,這時候雍正才一下子哭出聲來,趴在了康熙的遺體上 ,事情算是塵埃落定,皇位應該是跑不了了。這裡可以看出來十七阿哥在雍正登基當天晚上忙裡忙外,不在康熙遺體前,所以後來事情結束以後要來見見雍正,保證自己的利益。


十七阿哥後來和鄔思道還有十三阿哥三個人先一起在潛邸慶祝。十七阿哥說自己為了這次登基,花光了自己30萬的家底。鄔思道安慰他說這是為國破財,到時候登機以後會有個郡王位置。十三阿哥基本上可以得到鐵帽子王,鄔思道卻讓他放棄,說雍正豺狼聲頓,刻薄寡恩,要他當個親王就好。從這裡可以看出,十七阿哥,十三阿哥和鄔思道是站在同一條戰線的,他們同為臣是一條心的關係也特別好。十七阿哥當晚去找雍正,估計就是問一下自己的30萬兩和郡王的帽子是否有保證。

所以鄔思道一下就意識到了問題,心裡估計想這倒黴催的小孩兒咋這麼厚道,直接就來找人要了。所以他讓張五哥去傳話說:“武的就找十三阿哥,文的就找張廷玉,私事就說天子沒有私事。”鄔思道這是要點醒十七阿哥,現在人家已經是皇帝了,就不要和原來一樣,四哥四哥一樣的稱兄道弟,擺正自己的位置。就像第二天十三爺也給鄔思道送行的時候,還說“我們對不起你。”鄔思道也急忙典型了十三阿哥,君臣有別啊。

這是從原著的角度考慮。但是從光從電視劇的角度來說,十七阿哥拜訪四阿哥的這一段,又留給我們觀眾很多的猜測。雍正登基當晚沒有在皇宮居住,而是回到了潛邸見鄔思道。不論是從語言還是從眼神都可以看得出,雍正今天晚上要對鄔思道有一番作為。因為鄔思道知道他太多的事,下狠手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所以十七阿哥很可能就是雍正找來的幫手。所以鄔思道推脫的時候,雍正說他是朕的兄弟,似乎有阻攔的意思。但是鄔思道滴水不漏的天子沒有私事的回答,實在是讓人無法反駁。



所以十七阿哥去找雍正這裡個人有兩種猜測。一方面是十七阿哥幫助四阿哥登基有功,前來索要好處和保證的,另一方面十七阿哥很可能就是雍正朝來要秘密處理鄔思道的幫手,因為雍正找十三阿哥,是肯定不行的。十三阿哥為俠王,說不定自己悄悄放了鄔思道都有可能。


紅雨說歷史


通過烏先生的隻言片語中可知有如下原因:



背景:首先我們回顧下雍正登基整個事件大背景,暫切不論雍正的皇位是康熙傳授的,還是通過手段搶來的?我們從雍正皇帝能夠順利登基並且站穩腳跟中,不難猜測到雍正皇帝在登基之前肯定做了大量的登基準備,不然不會順順利利當上皇帝,既然在登基前做了準備,肯定會有光明和不光明手段,所以雍正肯定會培養一幫勢力供他驅使,在這個時候十七阿哥見雍正皇帝有以下兩個目的:



目的一:邀功請賞,可以肯定的是,十七阿哥和雍正皇帝是一夥的,在雍正登基這件事情上立下了汗馬功勞,既然八爺黨和其他阿哥們奪嫡失敗,十七阿哥這個時候來找雍正既可以表示自己對雍正奪的皇位提前慶祝,又可以暗示雍正皇帝,自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功勞,在論功行賞中博的好彩頭。



目的二:清理隱患,雍正皇帝之所以能夠順利登上皇位,可以肯定是一定會有一大群人替他秘密做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既然大事已成,就要讓這些秘密永遠消失,不然就會影響雍正皇帝形象和讓朝局不穩,十七阿哥這個時候來肯定是商談對這些秘密行事的人如何做滅口處理。


蹉跎的美男子


背景發生在胤禛登基的當晚,當天晚上,已是皇帝的胤禛回到自己的府邸,與自己的智囊鄔思道見了一面,就在這時,府裡奴才通報:十七爺登門求見。雍正聽後表示可以接見,但此時鄔思道突然表態:此時雍正不易與十七爺相見,因為“天子無私事”。

對於這個十七爺,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是一個被忽略的角色,前後總共就出現了不到兩分鐘,臺詞就四句,出現在康熙駕崩後,八爺黨人員起鬨說康熙說的是傳位給十四阿哥,此時,十七爺胤禮突然回擊說:是四阿哥。並說九哥和十哥胡扯,與九哥十哥們扭打到了一起。由此可見,十七爺胤禮是站在雍正這邊的,屬於四爺黨之人。

而從小說原著來看,十七爺確實是四爺黨成員,而在小說裡,十七爺與十三爺一併前往豐臺大營,可見十七爺在康熙駕崩的當晚,也為雍正的順利登基,立下了汗馬功勞。

向左轉|向右轉

可為什麼幾個時辰之後,十七爺又會再次登門拜訪?以及鄔思道又為什麼不讓雍正在自己的府邸接見自己的弟弟呢?在我看來,鄔思道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為了雍正和十七爺胤禮的好。

其一,前腳剛助雍正登基沒多久,這後腳就尋摸到了雍正的府邸,這是要做什麼?要說什麼?雖說十七爺胤禮是雍正的弟弟,也是擁護雍正登基的得力助手,但對於即將見面要說什麼,不僅雍正不清楚,連鄔思道也不清楚,倘若見面後,十七爺胤禮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或說出一些不中聽的話來,則會讓雍正難做,雍正是當場答應還是不答應?因此,無論怎樣,這都是雍正和十七爺胤禮不妥。

向左轉|向右轉

其二,接上一點,正因為十七爺是雍正的心腹,十七爺可能還覺得自己和雍正仍是兄弟之情,深夜登門交談幾句,無可厚非,可此時此情,倘若十七爺真是懷揣著這份心登門,那將會大錯特錯。此時的胤禛已不是原來的胤禛,此時的胤禛乃是雍正,是大清國的皇上,而十七爺雖說是雍正的弟弟,但就在此時,十七爺見到雍正再也不能以兄弟稱呼,而要改為君臣之禮。倘若十七爺此時明白了這兩人的身份轉變,那就不應該如此時刻登門拜訪,鄔思道正是琢磨出十七爺必定是角色沒有轉變過來,所以出手阻攔,再一次為十七爺胤禮的魯莽而化險為夷。故才會讓奴才轉達:請轉告十七爺,如有公事,請他轉告張廷玉處置,要是關防的事,請十三爺處置,要是私事,你就說天子沒有私事。鄔思道此時說出這樣的話,正是明確給十七爺胤禮傳遞一個信息:從今以後,雍正與你只有君臣之分,已無兄弟情分。望你儘早改換角色,做一名賢臣。

向左轉|向右轉

其三,鄔思道這句話也是再次提醒雍正,如今的你已是皇帝,皇帝註定一生將是孤家寡人,正如當初追繳國庫時,康熙對雍正說的:希望你做一個孤臣。而如今,當上皇帝后的雍正,將只能在“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如此重要的晚上,雍正剛剛登基,皇位未穩,朝堂之上,盡是八爺黨的人馬,此時雍正在自己的府邸私下接見十七爺胤禮,傳出去對雍正不妥,對十七爺胤禮也不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