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單挑盧俊義誰會贏?

亞飛12345678


盧俊義的形象描寫:眼如點漆,面似鐫銀。身長九尺,棍棒雙絕。入梁山,南征北戰,戰績彪炳,榮膺梁山第一猛將。當年宋江為了賺他上山,派吳用李逵,構陷栽贓,使盡手段。盧俊義為消災避難,前往泰安州求個安歇。後被宋江義誘上山。

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豹頭環眼,有萬夫之勇。因妻被高衙內看中,百般不得。遭陸謙富安陷害,以闖白虎堂之罪,刺配滄州。途中歷經苦難,最終逼上梁山。隨宋江,征戰討伐,戰功顯赫。

兩人上山,異曲同工。只是一個遭宋江構陷,一個被高俅所害。大家同時天涯淪落人,不談虎落平陽,蛟走淺灘的過往,論資排輩,皆是屢建奇功,大家尊崇的英雄人物。

英雄向來惜英雄,既然同上梁山,大家眾志成城,替天行道,共襄義舉。林沖和盧俊義本非草莽,一個官府編制,一個富貴人家。重情義,識大體。那種藏械私鬥,快意恩仇之事,難以在兄弟之間發生。且梁山英雄輩出,個個身懷絕技。若是眾好漢言語不契,關係不和,自有宋江周旋調停。



今日放開手腳,索性找個由頭,兩人比試一番,且看如何?

但林沖和盧俊義在梁山身為頭領,自重身份,豈會相互挑戰?唯有酒後戲言,才能引發兩人比武切磋。


01

這天,眾好漢打下祝家莊,宋江把扈三娘許配給王英。新婚之日,宋江教人殺牛宰羊,大設筵宴,既賀婚喜,也犒勞眾軍。眾人飲酒慶賀,唯有林沖鬱郁不已,獨自在角落喝悶酒。

眾所周知,林沖對扈三娘情根深種,但性格隱忍,未能表懷。本想打下祝家莊,趁個時日,借宋江之口,許下這門親事,當眾了卻這段姻緣。

可尚未開口,宋江便已做主,把扈三娘配給了王英。眾位好漢稱賀道喜,皆稱宋江為有德有義之士。林沖見好事已定,米已成炊。心灰意冷,也不鬧喜。逢人來敬酒,不多言,一碗幹盡。這一碗一碗接喝不停,豈能不醉?不多時,伏案不起。

酒過三巡,王英夫婦起身為眾人敬酒,盧俊義相陪。眾好漢皆是草莽,趁勢起鬨戲謔,大廳上下,笑聲滿堂。王英夫婦來到林沖這桌,見林沖伏案酩酊,鼾聲大作。

盧俊義忙推了推林沖肩膀:“兄弟莫睡,王英夫婦過來敬酒了。”林沖朦朧之中,聽到王英夫婦,甚是惱怒。不由酒力發作,猛力一甩手,把盧俊義甩個趔趄。林沖站起身,指著王英叫道:“你王英好本事,娶了三娘。憑你三寸丁穀皮,若不是宋江抬舉你,哪有今天這造化。”

此言一出,滿堂譁然。王英聽在耳裡,心裡甚不受用。大喜日子,都被林沖這話給攪了。更有好事者,交頭接耳,似笑非笑,神情甚是古怪。轉頭望三娘,見她目光低垂,淚珠含轉。怒極之際,便要上前論理。卻聽宋江猛拍桌子,喝道:“把林沖拉下去,這等胡鬧,成何體統。”臉色已極為難看。





諸位好漢忙上去拖攔。可哪敵林沖神力,左一推,右一甩,幾個好漢被旋得踉蹌扶桌,甚是狼狽。盧俊義見狀,衝了上去,從後面抱住林沖,欲用相撲之術把他摔翻制服。林沖雖然酒醉,但武功遂通觸發,盧俊義一貼身,便氣沉身墜,轉身微側,一個肘錘直擊盧俊義腦勺。盧俊義忙舉手回擋,林沖趁機脫身。林沖醉眼斜乜,指著盧俊義道:“你是梁山第一猛將,老子不服。今日向你討教幾招,諸位說好不好!”

眾人本是好勇鬥狠之徒,最喜與人舞刀弄槍。在梁山,林沖和盧俊義武功卓絕,眾所周知。可緣慳難遇,從未見過兩人之間較量。且兩人皆是頭領,平時算是交好,絕不會比武動手。今日林沖喊話,欲挑戰盧俊義,正是各位心中所盼。不由幫閒起鬨,拍手叫好。

宋江欲想制止,被武松捺住,低聲道:“今日大喜,讓大家熱鬧一番,且也看看兩人本事。”宋江一看,諸好漢已動手拉桌掇凳,提棍遞棒,大廳中間,騰出一塊偌大方圓。宋江也不忍拂眾人意,只能作罷。

盧俊義抬頭望了望宋江,卻見宋江頷首點頭。勢不得已,拿根棍棒,走下場來。






02

說到武功,兩位最擅長的是棍棒。林沖做教頭時,雖說十八武藝皆教,但論棍法,東京第一。盧俊義河北三絕,以棍棒凌厲,勝人一籌。林沖的棍法,纏,奇,快。盧俊義的棒招,狠,準,伏。門派不同,各有所長。

棍法較量,甚為講究。棍法分生死棍。棍棒相交,我棍在你棍之上,稱為生棍。反之稱為死棍。向生門閃,便是避開對方棍圈的力點。向死門走,就是被對方控制在棍圈之內。打翦屬攻,圈轉屬守。

林沖性格內斂,當年師傳,據器而設,傳的是圈轉隨連,屬於粘纏打法。如洪七公的打狗棒法,講究絆纏封轉,與林沖棍法,脈承相通。盧俊義性格豪邁,棍法霸道,招式剛猛,著重劈攔戳打,攻翦為主。

盧俊義抱拳道:“林賢弟,賜教了。”拉開棍勢,平順中直,呈子午線,嶽峙淵停。林沖略為酒醒,持棍上掛,棍尖做圈,法度森嚴。眾人忍不住拍掌喝彩。

兩人身負絕學,今日對戰,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武功低微的,能見識頂尖好手較量,眼福不淺。武藝高超的,能從旁人比試中看覷招法棍勢,可取長補短,為己受用。

只見盧俊義大喝一聲,棍身抖動,使了個先鋒手,直戳林沖心窩。林沖棍頭回圈,架住來勢一棍。順杆而上,棍尖疾刺盧俊義喉頭。盧俊義向後急仰,棍頭上挑,也是疾刺林沖面門。這種避守帶攻,正是盧俊義要迫林沖回防。林沖身手敏捷,後撤急閃,收棍半途,倏地橫掃盧俊義右肩。盧俊義橫棍架攔,移形換步,竟然闖入林沖棍圈。

往往棍法較量,不能離對方棍圈太近,若在棍圈之內,必定被對方棍身纏住,難以脫縛。只要在棍圈尺內,糾纏越密,越易受制。林沖擅長纏粘之法,只要把盧俊義粘住,對方便會暗覺勁力透棍,綿絕不斷。自身棍法愈來愈滯,全身力氣被牽,最後無力可使,終被降服。

盧俊義是棍術高手,竟然違背棍理,不管不顧,直闖棍圈。林沖暗喜,封隨纏連,招式綿密,把盧俊義裹入棍圈之中。

李逵在旁看得精彩,問武松:“盧兄這種鬥法,被林沖糾纏下來,只怕不利。”武松雙手抱胸,沉吟道:“未必,盧兄敢於求險,自有其道理。哎呀,不好!”武松似乎猛然省悟。

宋江正看得入迷,心喜兩人棍法絕妙,武功高超。梁山能得此英雄,實乃有幸。忽聽武松大叫不好,忙問道:“兄弟此話怎講,難道林沖要輸?”武松道:“盧俊義可能要棄棍,林沖要輸。”





03

既然盧俊義棄棍,林沖怎麼會輸?原來常使棍法都知,棍圈的運轉要距離適當,若是離外圈越遠,你越安全。但你離內圈越近,你也越安全。盧俊義逆流而上,仿若棹木浮海,巨浪越大,棹木隨浪起伏,任擊不沉。離對方越近,對方越施展不出棍招,反而手法滯發,被人所控。

果然,林沖的棍招一滯,盧俊義邊架擋防守,邊步步逼近。盧俊義只守不攻,無復以往的剛猛翦攻的戰術。林沖暗叫不好,心中突然雪亮。原來盧俊義靠近自己,想用擒拿相撲來降服我。

林沖急欲後縱,想與盧俊義拉來距離。剛提此念,忽聽盧俊義大喝一聲,勁力到處,只聽咔嚓一聲,兩根棍棒,分別震成兩段。此刻離林沖咫尺之遙,盧俊義棄棍伏身,猛衝攔抱。林沖猝不及防,腰身一緊,已被盧俊義纏住。林沖大驚,使用小擒拿功夫,來掰盧俊義手臂關節。

盧俊義向後滑步,已竄入林沖背後,借腰力猛然躍起,後仰使了個拱橋摔。把林沖撲摔在地。林沖不由雙手撒開,盧俊義趁勢右臂箍緊林沖頸部,左手按住其頭。這個裸絞,讓林沖掙扎不得。

宋江愛才,忙站起來喊道:“兩位兄弟住手,點到為止就好。”武松和李逵聽宋江一聲,趕忙上前把他們拉扯開來。林沖酒力尚存,頗不盡興,眾人一拉扯開,立馬飛身撲上。其他好漢趕忙七手八腳,按住不放。林沖手舞足蹈,叫道:“好了,好了,諸位放手,我不打就是。”





盧俊義拂了拂身上塵土,端起桌上一碗酒,一飲而盡。坐在凳上,氣喘未平。剛才也是險到極致,隨棍而上。肩膀也被棍棒打中幾處,才忍痛擒服林沖。若換成刀劍,豈能有如此幸哉?

王英見到盧俊義身手,忍不住喝彩叫好。趕忙過來敬酒。眾人放脫林沖,都來拉他過來喝酒。林沖覷到王英正在敬酒,走過去,大喊一聲:“王英!”王英轉頭,剛要咧嘴笑。被林沖抬起一腳,砰的一響,把王英踢了一個筋斗。這腳既準且勁,王英半天掙扎不起。廳上又是亂成一團。

扈三娘也未過去扶,只是梨花帶雨,眼神含怨,看了林沖一眼。螢火之下,人美如玉,楚楚動人。林沖心裡一痛,長嘆一聲,轉身摔門而出。





門外月光皎潔,清風拂面。林沖毫無方向,只顧疾走。行到風吹酒湧,癱坐在地。望著幽幽山谷,不由痛哭失聲。真是自古多情空餘恨,此處難覓有情天。愁起心頭方知恨,已忘共飲西窗邊。雲起天邊把淚歡,酒入愁腸相思前。





灣火


林沖這個人,武功在《水滸傳》中是嚴重被低估的一個。相同,盧俊義這個人,則有被嚴重誇大之嫌疑。老牛個人認為,若林沖與盧俊義單挑,林沖勝率在60%,盧俊義勝率在40%。。。為什麼?一,先看武力值。林沖,盧俊義均是周倜弟子。如此看來,水平應半斤八兩。但是,林沖一直堅持訓練,從未間斷。先是任80萬禁軍教頭,後是直奔梁山,實戰經驗更為豐富。而盧俊義則為河北首富,平日訓練肯定不及專業林沖。這槍棒天下第一隻能做一面之詞,且含有水份。二,性格上,林沖其實是非常狠辣的。在草料場,當他從店主嘴中得知陸虞候來找他時,是毫不猶豫提刃滿大街去尋的。後在草料場失火後,乾淨利索手刃陸虞候,並開膛挖肝取心。對待粱山第一任寨主王倫,同樣如此。並將山寨之主位置讓給晁蓋。這份狠勁,放眼梁山,唯有林沖。盧俊義相差甚遠。。。但為什麼盧俊義槍棍天下第一的名號又名滿天下呢?這主要出於政治需要,即主要是梁山新一任龍頭老大歸屬決定。說句不好聽的話,晁蓋即便不死,事實上在梁山泊也已淪為可有可無地步。原因也有二。一,論才能,遠遜宋江。二,論實力,僅及宋江集團N分之一。。。其實,晁蓋臨終,也知道不可能阻止宋江上位。但是,他還是不願意親手將老大位置親口禪讓宋江。於是,有了誰將史文恭殺死就即梁山之主一說。這遺言已形同虛設。。。下來看看梁山誰有能力手刃殺晁蓋兇手?應該是不下數十人,首推林沖,這是集團的力量。但是,這集團雖然有這個能力,卻不能去幹這個事,只能去找個適合的外人。這最佳人選就是盧俊義。原因也有三點。一,盧俊義有錢財,可資助梁山日常開銷。二,盧俊義有藝,為林沖師兄,才華不在兇手之下。三,盧俊義身單力薄,僅有燕青為伴。任務完成後,翻不起波浪,壞不了事。。。並且,按照程序,盧俊義上山之後名次還要靠前。於是,這天下第一必須宣傳。這有什麼好。一,壯大梁山聲勢,說明梁山有能人。二,完成晁蓋遺願,封住眾人口,即不是大家不讓盧俊義上位,而是盧俊義死活不當。三,給盧俊義貼金,下來好領導。四,因盧俊義系林沖師兄,眾好漢也無話可說,均賣這個面子。皆大歡喜。。。


大力牛魔王之龍在天涯


我是年近七旬之人,孩提時與一知識淵博的老者為鄰。那時這位老者常與祖輩閒聊,一些奇聞異事印象頗深至今難忘。諸如:鐵柺李為什麼腿瘸,天津娘娘宮的道士為什麼只束髮而不戴冠,老爺磨刀為何下雨等等、等等,甚為有趣。一日談到水滸,引出了關於盧俊義、史文恭、林沖三位豪傑的話題。據老人講,此三人具是大名鼎鼎的周侗之徒。本想授徒揚名為己爭光才傾囊而教卻事與願為:大徒弟盧俊義學成但為鉅富淡泊名利,二徒弟學成不思進取為人家看門護院,唯有三徒弟林沖做了八十萬禁軍教頭略感欣慰,不想招奸侫陷害家破人亡,發配後又見恩師。為讓徒弟報仇血恥破例把回馬槍獨授,二位師兄並不知情。晁蓋臨終之時把射己之箭插在交椅上言道,誰能手刃史文恭便為梁山之主坐第一把交椅。林沖雖可但有礙史為師兄再者怎能坐第一把交椅漫過公明因此未允。簡言,才有設計請盧上山剿殺史賊。當把史刺於馬下的同時盧俊義大喊一聲“天王晁蓋在此”昏厥塵埃。此節為玉麒麟癔斬史文恭!這也是盧俊義的心機:史文恭之死是天王符體自己報仇,如此一來既能消除了兄弟相殘的口實又不用坐第一把交椅得罪宋江,以此而論三弟兄林沖武藝最高。以上所述終為道聽途說奇聞野史罷了,只為博諸位好友開心!兒時記憶難以忘懷!假語村言,切莫較真。


殘陽餘暉


林沖肯定贏不了,但絕對不會敗!林沖極善防禦,盧俊義是善攻擊的,當然也善防,但攻與防是不可能同時行同的,善攻贏的幾率大,善防贏的幾率小,但幾乎不敗。史文恭,攻擊力夠強,不還是死了。關羽,呂布,典韋,都是善攻擊,但都被暗算過。林沖被“飛石”暗算過,但只是傷點皮膚,說明林沖防禦能力極強。攻守兼備的,梁山就關勝和林沖,武松。


月眠雲中


當然是盧俊義贏。

一、盧俊義是林沖師兄,天賦異稟,肯定不會比林沖弱。

二、從對史文恭的作戰中來看。史文恭不到10個回合,將秦明一槍刺下馬。而林沖比秦明厲害,估計在前50回合能和史文恭打個難解難分,在後來能不能佔優勢還不一定。

而盧俊義對史文恭,一共打了2個回合,第一回合,史文恭頭盔讓打沒了,第二回合,史文恭被打下馬然後被活捉。

三、從以前方便麵裡水滸卡片來看

林沖戰鬥力95,已經是非常高了。再看看盧俊義的。


雖然是卡片,但這代表了一定的官方觀點。盧俊義無疑是整個水滸裡的武力第一。


驕派影視


林沖若和盧俊義交手,最多可以打平,要是想勝盧俊義卻很困難。

盧俊義在水滸傳中,稱為河北三絕,棍棒天下無雙,因此這也是他們上山晚而居梁山第二把交椅的原因,也是他傲視梁山群雄的資本。

就以史文恭為例,若林沖能奈何史文恭,宋江和吳用也不會千百百計讓盧俊義上山。

林沖在水滸傳中,被被稱為常勝將軍,他雖然在整部水滸傳中不是最厲害的,但水滸傳作者好像卻非常喜歡林沖,在整部水滸傳中,林沖少有敗績,最差也是打平,而每當武功高於他的,要麼是他沒有出手,要麼是他不在。

同時林沖是屬於爆發型的將軍,經常會突然爆發能力,刺敵軍於馬下。

林沖和大刀關勝位居梁山五虎之中,他們的能力也是被認可的,在梁山的征戰中,林沖和關勝也是一個平衡點,基本沒有敗績,不好的情況下就是打平。

而每當林沖和盧俊義不能取勝打平的時候,只要盧俊義一出場,就能打破這個現象。

因此林沖若要和盧俊義交戰,林沖取勝的幾率不是很大,最多可以打平。

盧俊義武藝絕倫,因此傲視梁山好漢,然而梁山五虎是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和董平,而盧俊義之所以沒有進入梁山五虎之中,是因為他位列宋江之下,為梁山副首領,因此他不在馬軍五虎之中。


中孚鑑


就算林教頭長得豹頭環眼,就算林教頭粉絲超多,就算林教頭斬將數多到不像話,那麼在面對盧俊義時,我想林沖的粉絲們也會選擇迴避吧!

今天我們直接用戰績說話,首先盧俊義是書中公認的第一高手,作者對他的對戰刻畫也異於其他人,盧俊義除了打不過李固以及暴走的杜壆外好像沒什麼人能戰勝他了(李助的妖法不予討論,為什麼說李助用的是妖法,因為不是妖法的話公孫勝是不會出手的)。下面列舉一些盧員外的戰績:

1、步鬥李應、穆弘、劉唐:這場打鬥發生在盧俊義“避難”之時,梁山選用車輪戰去消耗盧俊義的體力和耐心,雖然前來與之打鬥的人都不想傷害盧俊義,但要是能壓制盧俊義將其活捉也就不用麻煩水軍兄弟們了。很遺憾,盧俊義在面對三人的圍攻時越打越帶勁,也就是說當時的狀況盧俊義是能隨著時間的推進打翻三人的。

2、三十回合殺鎮國大將軍厲天閏:杭州城二十四將中,鄧元覺和石寶的能力是最突出的,其次就是厲天閏與司行方了,厲天閏是勇將無誤,但他在老盧槍下也只能走三十回合。

3、二十回合平周昂:丘嶽和周昂都有著名震海外之稱,二人的官職在林沖之上,實力也不會差於林沖,丘嶽的表現讓人說不過去,可週昂能在老盧槍下走二十回合也證明其高超的實力了,同時周昂的實力也在厲天閏之上,所以別覺得梁山五虎八驃很厲害,朝廷中的狠人可多了去了。

4、兩次共百回合平孫安:許多人從次戰役就覺得孫安的實力可媲美盧俊義,但要知道盧俊義是想收服孫安,所以一直把戰局掌握在自己所掌控的範圍之內,而孫安打平了秦明使得盧俊義先鳴金,可見孫安的實力下限是秦明罷了。

5、五十回合平杜壆:杜壆能讓盧俊義找不到機會著實讓人驚訝,但結合當時西軍處於潰敗之際,杜壆的表現更多的像是孤注一擲的爆發,否則怎麼孫安一上場杜壆就迅速落敗了,因此杜壆的真實實力不會高於盧俊義。

不僅如此,盧俊義還總能活捉敵方關鍵將領,像孫安、酆美、耶律得華、李助、卞祥、賀從龍等人皆難逃盧俊義的大手。過多的辭藻就不再闡述了,總之無腦吹盧俊義就對了~

林沖也是一流高手,但一流和第一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更何況林沖連關勝都打不過,還妄想挑戰盧俊義,簡直有點過分啊。下面列舉一些林教頭的戰績:

1、梁山腰刀戰平楊志:原著中此段有個爭議很大的詞彙叫做“鬥到分際”,邏輯文史姨把它理解為二人即將分出勝負,但由於是王倫叫停的打鬥,所以林沖的實力在楊志之上這沒什麼疑問。

2、五十回合平呼延灼;2.1、秦明五十回合平呼延灼;2.2、魯智深近五十回合平呼延灼:為什麼邏輯文史姨要在這裡加兩個額外選項呢?其實從彼此的戰績來看,林沖、秦明、呼延灼、魯智深是純粹的同一水平線的選手,別再說什麼林沖無敵或者是秦明辣雞等秀下限的言論了,要真的較真起來,秦明對呼延灼可有著疑似上風的表現,林沖對呼延灼可是完完全全的平手,因此無法把林沖拔高的太多。

3、八十回合平快七十多歲的王煥:原著裡就是這麼描寫的,電視劇沒演不代表不存在。

4、五十回合平山士奇:這也是書裡寫的,林沖確實在這裡回合裡拿不下山士奇,不過後來竺敬上前助戰,說明林沖的能力還是在山士奇之上的。

其實列舉到這裡也不必多說了,林沖殺的人叫啥我也不列舉(這個就讓林粉們整理吧,但我估計光看電視劇的朋友是不知道的),林沖就是標準的五虎將實力,無論他的身世多麼坎坷,他的劇情多麼豐富,想要去打盧俊義,呵呵,省省吧~


都別吹,覺得林沖比盧俊義強的同學請拿出證據!


邏輯文史游


盧俊義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號稱河北三絕。盧俊義是河北首富,江湖人稱玉麒麟。盧俊義武藝高強,曾經活捉過曾家教師史文恭。

林沖這個人也有能力,人們都把他和猛張飛相比。和盧俊義一樣,林沖也能忍。但是林沖是一個與強遇強的人。越是高手,林沖的爆發力越很驚人。

之所以宋江請盧俊義做二把手,不是因為林沖捉不了史文恭,而是宋江害怕林沖的勢力太大,自己駕馭不了,所以才從河北請來了盧俊義。

盧俊義只有一個浪子燕青,能成什麼氣候,對宋江構不成威脅。不過從此三朝元老林沖就成了打醬油的人。如此宋江這個人真可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

至於林沖和盧俊義誰贏誰輸倒在其次,對於宋江並不看重這些,誰對自己威脅最大,才是宋江寢食難安的。


李治亞文史博客


這個問題其實無需多言,因為盧俊義是《水滸傳》中公認的武力第一人。林沖同盧俊義單挑,自然是盧俊義贏。但為了充分證實這一點,我將從評價、戰績、師承三個方面來談。

首先是二人的評價:

我們對盧俊義的評價是,“河北三絕”,“棍棒天下無雙”,縱觀整個水滸,也沒有一個人能被予以“無雙”這麼高的評價,施耐庵老爺子也早已欽定了盧俊義武力第一的位子:

馬步軍中推第一,天罡數內為尊,上天降下惡星辰。眼珠如點漆,面部似鐫銀。丈二鋼槍無敵手,身騎快馬騰雲,人材武藝兩超群。梁山盧俊義,河北玉麒麟。

而對林沖的評價是,“燕頷虎鬚,豹頭環眼,人稱豹子頭,有萬夫不當之勇”。“萬夫不當之勇”雖然很唬人,但其實梁山有不少一流猛將都可以有這個名頭。我們對林沖的印象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看上去好像林沖一個人訓練八十萬禁軍,武力肯定沒的說。但實際上,八十萬禁軍教頭有好多好多個,譬如王進也是禁軍教頭。而王進的武力可能還大過林沖,從二人的徒弟身上可以窺探一二,王進一招秒殺史進,短時間內就把他培養成一流高手,反觀林沖的徒弟曹正,也就是個二三流水準。

論評價,林沖輸於盧俊義。

其次是二人的戰績: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論兩個實力水準的高下,還得有實打實的戰績說話。

林沖確實有兩把刷子,林教頭一生從無敗績,從沒在一流猛將手下吃過虧,頂多就是平手。而盧俊義勝過林沖的地方在於,他能將一流猛將直接擊敗。譬如20回合殺敗秦明的史文恭,在盧俊義手下走不過一個回合。盧員外戰績最出彩的地方在於,一人獨戰遼國耶律四將,酣戰一個時辰,一槍挑死耶律宗霖,把剩下三個人都嚇跑了,而後更是一人吧一千遼兵殺得四散奔逃,縱觀全書也沒有一個人能有盧員外如此戰績。

最後是二人的師承:

這點理由算是湊數的。在一些評書中,盧俊義、林沖、史文恭是師兄弟,他們的師父是周侗,盧俊義居長,大師兄入門早,自然能更得師父真傳,武力也應當勝過其餘兩人。

所以,盧俊義單挑林沖,盧俊義必勝無疑,武力第一的位子早已坐實。

我是江暮雲,願同大家一起遙望遠去的歷史薄雲互寄共識,歡迎大家關注、評論交流,祝您愉悅!


江暮雲


這兩個最具爭議的人物,如果兩個人真的真刀真槍的幹起來,基本半斤八兩的水平,難說誰就會一時佔得上風,將對手挑落馬下。

盧俊義,是書中天字第一號的武學極致,被封為杆棒天下第一。施大爺形容其人品武藝雙絕倫。說起來,盧俊義的人設,就像三國中的呂布一樣,都是天下無敵的第一高手。

但林沖也不差。一樣是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在整部書中,倆個人從來沒有交過手,也不存在透過比試看出端倪的情況,那就只好憑藉自我的想象去猜了。

既然盧俊義是無敵的天下第一,那就說明盧俊義在理論上根本不可能敗陣走遠,更不可能輸給其他無名小卒。

但林沖不僅不是無名小卒,還是大名鼎鼎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江湖上多聞他的聲名,足見林教頭並非泛泛之輩浪得虛名。而且,林沖自打隨軍征戰,一直就是神蹟的表現,從無敗績,任何高手都不能置其死地。

我個人倒是更信服作者的描繪。在書中,施大爺直接將豹子頭描繪成了三國中莽撞賁勇的猛張飛,即便是和天下第一的呂奉先過招,也絲毫不落下風。而且,呂布最忌憚張三爺的拼命勁兒,那種兩敗俱傷的拼法讓呂布格外撓頭,也一直避而遠之,不輕易去和張三爺交手過招。

而林沖和盧俊義的人設,正是呂布和張翼德的翻版,儘管三個義結金蘭的生死兄弟敵愾同仇一起動手,還是沒能一舉戰勝呂奉先,倒是張三爺的個人威猛,讓呂奉先躊躇不前,甚而虛晃一招遠遁疾走。

盧俊義和林沖的單挑關節,也恰在此處,使人們總在有意無意間持續爭論孰高孰低,誰優誰劣。倒不如作者來得模糊,讓讀者費盡心機,依然一籌莫展高下難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