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呼吸”,請來九阜山


“森呼吸”,請來九阜山

九阜山風光  (陳啟創  攝)

“森呼吸”,請來九阜山

雲霧繞九阜  (劉建光  攝)

“森呼吸”,請來九阜山

叉尾太陽鳥嬉於林

●本報尤溪記者站 陳杰 肖丹  通訊員 肖登超 文/圖

上月27日,尤溪縣全域旅遊再添一張靚麗名片:九阜山景區獲批國家4A級景區。這是尤溪繼湯川俠天下、朱子文化園、桂峰古民居後的又一個4A級景區。

九阜山景區坐落於尤溪縣西南部、戴雲山脈北段西側,總面積2308.3公頃,距縣城13公里,區內樹茂林豐、鳥語花香。

經過多年的保護建設,如今,九阜山已成為森林旅遊、自然教育、科研、生態產業等領域的綠色擔當,也見證了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注重保護  合理開發

1月7日,恰逢週末,九阜山景區迎來不少遊客。

“不愧是‘天然氧吧’,這裡空氣清新、景色優美。”劉大勇說,自從雲南搬來尤溪定居後,九阜山就成了他們家庭遊的首選地。

九阜山森林覆蓋率達96%,擁有省內面積最大的一片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它還是省內重要的生物資源基因庫,分佈有野生植物171科1113種,野生動物10綱44目241科1147種,其中有珍貴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水松,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粗齒桫欏、金毛狗、香樟、閩楠、花櫚木、紅豆樹、凹葉厚朴,以及豐富的動物資源,如白頸長尾雉、紅嘴藍鵲、獼猴、穿山甲、白鷳、白眉山鷓鴣、叉尾太陽鳥、灰喉山椒鳥等。

2001年10月,九阜山獲批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為維持原生態,我們不對區內生態作人為干預。”九阜山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吳生章告訴我們,保護區分設實驗區、緩衝區和核心區3個區域,核心區為重點保護區,不允許人為介入;緩衝區為實驗區與核心區的緩衝地帶,可以對核心區內的動植物種進行觀測、科考。

要讓更多人享受到這座“森林氧吧”的閒適!尤溪積極創建生態旅遊景區,2011年6月,成立了九阜山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對九阜山實驗區進行科學開發。

建設景區,必須在因地制宜上下功夫。“九阜山溪澗縱橫,原先設計了幾座非常美觀的拱橋,但是除了大門進景區的一座,其餘全被我們否定了,改成利用溪澗中的石頭做汀步。”原九阜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張雪芬說,我們讓景區內的步道,循著原先護林或採松脂的小道鋪設,並且在形狀和顏色上融入自然。

“在景區建設前期,我們還特意收集採購了一批從聯合鎮民居拆下來的青石板用於景區建設。”吳生章介紹,為了更好地與自然景緻融合,遊客服務中心採用當地傳統民居白牆青瓦、龍蛇身鳳尾脊的建築風格,古城牆磚也是採用當地新陽鎮的傳統民間工藝製成,就連遊步道的鵝卵石也是就地取材,處處體現鄉村、鄉野味道。

不僅在施工選材方面注重因地制宜,景區的項目開發也圍繞景區特色展開。

九阜山依託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開發森林生態系統自然教育項目。在景區設計了自然教育步道與自然體驗步道,並將蕨類王國、瀕危者家園、赤足步道、鷳之谷等教育體驗項目串聯於步道間。此外,還成立了自然博物館,進一步發揮景區宣教、科研作用。

“樹林裡有恐龍!草叢裡有蜥蜴!通過講解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8歲的王齊瑞和媽媽到九阜山遊玩,意趣盎然。走在其間,可以發現不少景點貼著二維碼,只要掃二維碼就可以自助導覽、解說,這是九阜山智慧景區建設的內容之一。

近年來,九阜山積極創建智慧旅遊景區,目前實現景區通訊、寬帶信號全覆蓋;與九阜山自然保護區資源監測指揮中心實現信息共享;建立景區氣象監測站、票務系統、安防系統等,並通過景區官網、微信公眾號等發佈景區信息,為遊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高效優質的服務。“今年將進一步加強智慧景區建設,全面提升安全設施設備。”吳生章表示,除此之外,景區遊步道環線青龍嶺段預計5月1日可全線開通;玻璃棧道項目預計7月可對外開放。

生態紅利  共建共享

景區自2015年開業以來,遊客逐年增加,2019年,九阜山接待遊客量達12.29萬人次。鄉村變景區,九阜山所在地尤溪西城鎮七尺村村民的生產生活也變了樣。

村裡積極參與景區建設。2017年12月九阜山獲批3A級景區,在提檔升級創4A級景區中,由於進景區的村路寬度不夠,大巴車交匯成了瓶頸。在考察了龍巖武平梁野山、寧德白水洋等景區後,幾經商榷,最終村裡與景區共同建設停車場,用景區外停車場接泊形式解決通達性難題。

2018年底,距離景區5.5公里的停車場建成,配備11輛接泊車。“景區通暢了,帶來的是村裡效益的提升。淡季大巴車可直入景區,接泊車作為補充;旺季如去年國慶期間,接泊車全面啟用,基本滿足了通達需求。”七尺村村書記王幫塬說。

鄉村環境美麗了,村裡熱鬧了,村民返鄉就業,不出門就能致富已是常事。

七尺村村民黃文傑今年47歲,已經在九阜山山腳經營“森林人家”農家樂7年多了。他頗為自豪地介紹:“我們是景區裡第一家農家樂,主打農家土菜,已經小有名氣,每逢節假日生意火爆,都需提前預訂,2019年國慶餐館營業額近3萬元。”

“現在村裡真正吃上了旅遊飯。”王幫塬介紹,景區每年帶來村財收入約8萬元,其中山場管護、基礎設施建設中用工也以本地村民為主,還有村民長年在景區務工;此外,依託九阜山景區,村裡生態農業、觀光旅遊、餐飲、民宿等業態正不斷集聚,“依靠採摘觀光形式,村裡種植果蔬等效益也大大提升。”

去年9月,返鄉創業的陳德榮與他的4位好友在九阜山辦起“朱源里民宿”。“生意不錯,接待了很多省外遊客,接下來想與周邊商家合作,開發更多娛樂項目,如挖竹筍、摸田螺、摘草莓、桑椹等。”陳德榮對自己的民宿充滿信心。

不砍樹也致富,當家門口的青山變成了“金山”,村民保護意識也隨之提高。“現在村民不再進山砍柴伐木,大家都自覺保護青山綠水。”王幫塬笑道。

縣裡多措並舉,更好地保護髮展九阜山,如《尤溪九阜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出臺《尤溪九阜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暫行規定》等政策,尤溪九阜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主任吳承文說,眼下,九阜山生態旅遊區作為尤溪5個文旅康養產業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縣裡正積極對接開展康養項目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