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把一把爛牌打活了的君王?

汪汪讀史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宋安之來說說。

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想起了漢宣帝。

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候,可謂是內憂外患。內有權臣霍光當權,這主可是廢過一位皇帝的狠人。外有帝國內部各種矛盾突出,雖然前面漢武帝劉徹常年的開疆拓土,將漢朝推至巔峰,但是巔峰過後,卻是滿目瘡痍危機四伏的帝國。

漢武帝之後的漢昭帝在位13年,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漢武帝時期遺留下來的各種社會矛盾,但漢宣帝面對的挑戰依舊很大。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漢宣帝並沒有任何根基,因為是戾太子劉據的孫子特殊身份,所以漢宣帝從小在獄中長大。還被取名為劉病己,等到成為皇帝的時候才改名為劉洵。而霍光能選他為新皇帝,就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他毫無根基,很好控制。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漢宣帝劉詢是漢廢帝劉賀那樣的人,甚至只是露出一些權力慾望的話,那麼肯定還是會被霍光給廢了的。

但漢宣帝很聰明,面對霍光的時候雖然如芒刺背,但並沒有表達出忌憚的意思,反而一直偽裝的很好。在霍光掌權的既定事實下,並沒有露出任何抱怨之情,反而是承認這個事實,事事依仗重用霍光,這樣一來最起碼保住了自己的帝位。

可以說漢宣帝唯一一次公開跟霍光唱反調,就是立皇后的時候堅持立自己的結髮之妻許平君為皇后,而不是立霍光之女霍成君。

當然情深的漢宣帝也為此付出慘烈的代價,許平君不久後被霍成君毒死。不得不說這時候就體現了漢宣帝的隱忍力,情深的漢宣帝並沒有勃然大怒,而是審時度勢的隱忍下來,並且納霍成君為第二任皇后。

最後漢宣帝靠著年輕的優勢,耗死年老的霍光,並且掌握大權,得以實施自己的抱負。

同樣情況,再看看光緒帝,如果他能一直隱忍,並且表示對慈禧太后的孝順,那麼也不至於下場淒涼的,所以說有時候隱忍真的很重要的。

而事實證明漢宣帝不只是心機深沉並且善於隱忍,他在治國上面也是很有作為。對內是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還重視吏治,並且選賢任能,可謂是能人輩出,形成“麒麟閣十一功臣”。對外上面,本始二年匈奴呼韓邪單于率眾來朝稱臣,可以說將漢武帝時代對匈奴的用兵暫時劃上一個圓滿句號。而且漢宣帝在漢武帝開拓西域的基礎上,進一步設立西域都護府,等於是正式將西域納入大漢版圖。

可以說漢宣帝統治時期漢朝是最為強大的時期,不只是恢復了漢武帝時期對外連年用兵所造成的各種後遺症,更是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因此史稱“孝宣中興”。

漢宣帝劉詢駕崩以後,史書對其評價很高:孝先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鹹精其能,至於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遭值匈奴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籓。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可謂中興,侔德殷宗、周宣矣!

最後總結來說漢宣帝劉詢是標準的將一把爛牌打好的皇帝,面對西漢第一權臣霍光,深諳自保之道,沒有被廢。並且利用年輕的優勢熬死了霍光,最後得以親政施展自己的抱負,才有了後來的“孝宣中興”,是一個能力很強的皇帝。


宋安之


無疑,要論到把爛牌打活,這裡需要提名——雍正皇帝。

有人可能要好奇了,為何“康乾盛世”都不包括的雍正朝,卻能算作在兩個盛世之下把爛牌打活的君王呢?

今人提到雍正,一般有五個印象:

1、愛賣萌;

2、得位不正;

3、殘暴不仁;

4、迷戀丹藥;

5、勤儉節約,討厭貪官。

雍正繼位時,雖然之前便是“康熙盛世”,但實則康熙晚年,這個盛世早已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事情要從康熙晚年,縱容官吏貪汙有關。

在雍正即位之初,國庫嚴重虧空,戶部徹查時,發現有虧空二百五十萬兩白銀。

入不敷出,對於盛世而言,實在有點名不副實。

雍正在清查虧空時,發現江南織造曹家挪用公款300萬兩,山西巡撫蘇克濟貪汙450萬兩。

這種貪汙現象,落實到地方上,還要更加嚴重,畢竟錢都是從百姓身上出的。

這位雍正帝一生節儉,便是源自於想要勵精圖治,他曾發佈聖旨,告誡朝野:朕於一切器具,但取樸素適用,不尚華麗工巧。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開局一個破碗、一根打狗棍,一路打怪升級,最後統一天下,成為一代雄主。

這樣的人,在中國歷史上僅有三位,其他兩位開局好歹還能吃得起飯,可是今天要說的這位真的端著破碗討過飯、還被瘋狗追著拿打狗棍防身。

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締造者,朱元璋。

朱元璋開局的牌有多爛呢?三人中的另一人,這樣評價他:

“朱洪武是個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最終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放牛娃出身,小時候還因為弄丟了地主家的牛,被地主老財暴打了一頓。

1343年,朱元璋15歲的時候,老家濠州爆發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朱元璋的老爹、老孃、老哥,先後被瘟疫奪走生命,只剩下他和二哥相依為命。為了增大生存幾率,朱元璋和二哥各奔東西、各自求生。

朱元璋走投無路,跑到濠州附近的皇覺寺當和尚。在皇覺寺裡,朱元璋每天還是得忍飢挨餓、天天被老和尚欺負的命。

當了三年和尚之後,朱元璋實在無法忍受老和尚的壓榨,撿了個破碗,走上乞討之路。

別的開國之君在朱元璋這個年紀,都混到什麼程度了呢?

西漢創立者劉邦,已經認識了一大幫狐朋狗友,為創業打下積澱;東漢創立者劉秀,閱盡天下兵書,只待時機一到揭竿而起;蜀漢創立者劉備,已經認識了日後十八路諸侯中的至少5路,可謂關係網槓槓滴硬…

為啥一直說老劉家呢?因為老劉家的“窮”,在古代開國之君裡,很有代表意義啊!

相比之下,朱元璋是真的慘,都快18歲成年了,還在拄著打狗棒滿大街要飯;稱他是古往今來起點最低、手牌最爛的開國之君,估計沒有人會質疑!

1352年,朱元璋投奔紅巾軍首領郭子興,正式踏上反元之路,也開啟了他的“開掛”之路,最終當上皇帝。

朱元璋之所以能“一路開掛”,就像評價裡說的,因為他得了“民心”。通常,“民心”是最難得的東西;一旦得到,天下豈非囊中物?

洪武十八年(1385年),大明王朝發生了一件這樣的案子。

話說,有一個名叫唐潤山的兵油子,他的大哥小時候跟鄰村一姑娘史靈芝定了娃娃親。誰成想,唐潤山的大哥還沒見到姑娘長開的樣子,就因病夭折。姑娘長大之後,就嫁給了洪洞縣的一個農民,姚曉武,並給他生了3個孩子。

唐潤山當兵回來之後,因為年歲已大、人也不咋樣,就娶不到媳婦。

當時,元朝還苟活的時候,有個破規矩——哥哥死了,弟弟可以繼承哥哥的媳婦。唐潤山就以此為理由,強行要求史靈芝與姚曉武離婚,並且要求她孤身一人嫁給唐潤山(不要3個孩子)。

姚曉武能願意嗎?倆人自然是大打出手,唐潤山捱了一頓啐。

要不怎麼說唐潤山是個兵油子呢,打不過人家,就開始使陰損的招——跑到兵部去鬧,強行要洪洞縣令將史靈芝判給了唐潤山。對於史靈芝的男人姚曉武,也以“滋事”為由關進大牢。

姚曉武出獄之後,開始為自己和老婆討回公道。

最後,這件案子直接將洪洞縣、兵部、刑部、皇帝全部驚動。皇帝朱元璋諮詢刑尚書王峕(音shi),問他這件案子該怎麼辦?

王旹答曰:古往今來,大家都是這麼辦的,微臣看來,洪洞縣令辦的並無差錯。

言外之意,史靈芝不過一介村婦,姚曉武只是一名村夫,而唐潤山則是為大明江山立過功的軍人,給這樣的人“分配”一個老婆,那還不是應該的嘛!

朱元璋聽了王旹的回道,大怒!但是,他還是忍住了內心的憤怒,覺得堂堂刑部尚書精通律法,絕不會提出如此違揹人倫的論調。於是,朱元璋板著臉、耐著性子問道:“這是為何?”

王旹一聽,皇帝竟然問他原因,那還不是表現自己的好時候?遂,放開話閘,滔滔不絕地列舉先賢婚姻狀況,又洋洋灑灑地細說前朝的婚姻法,最後得出一個論據:唐潤山娶史靈芝,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到這時,朱元璋才明白,這幫狗官心裡想的什麼了!元朝的敗亡一點都不冤,就憑這幫狗官,不亡了才怪!

一怒之下,朱元璋下了道聖旨:

“其史靈芝,系人倫綱常之道,乃有司之首務。故違不理,所以有司,盡行處斬。”

翻譯過來就是:史靈芝這個案子,按照天理人倫、三綱五常,她都是姚曉武的妻子,有關單位沒有如此判決,那就是失民心!因此,為了維護天下百姓的利益,所有參與這件案子的官員,全部砍頭!

於是,從唐潤山,到洪洞縣令,再到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全都被判處死刑。

朱元璋如此判決史靈芝案,在民間引起極大反響,使他在老百姓裡的威望更高!像史靈芝案這樣的例子,在朱元璋的一生中比比皆是,對於貪官汙吏,從不手軟。即便是開國功臣+親家公藍玉,也敢將他剝皮實草,以儆效尤。

朱元璋的開局爛歸爛,可他通過“民心”,終使自己得了天下,實現古往今來最強逆襲。


祗樹


我認為把最好的牌打出最爛的結果的崇禎皇帝,明本不該滅亡,明是最不該亡國而亡國的封建王朝,下面我來具體分析下

歷代王朝滅亡大多數是皇權落榜,比如兩漢 唐 清 只有宋明是例外,宋是武備鬆弛一點點被蒙古消滅了,但明朝直到滅亡皇帝依舊大權在握,兵力遠超滿清和農民起義軍,那麼明是如何被崇禎一手好牌打爛的呢?


1不會玩弄權術,不懂制衡各方勢力

崇禎上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了魏忠賢,這直接導致滿朝皆東林黨,東林黨失去制約,東林黨只代表江南大地主階級利益,雖然有人說殺了魏忠賢明就滅亡了,這只是事後諸葛亮,在當時看來魏忠賢殺不殺都沒多大影響,只是崇禎錯在不應該徹底剷除宦官集團,如果單單殺了魏忠賢在立一個自己親信宦官那麼東林黨人也不會肆無忌憚,到了最後東林黨人完全可以駁回崇禎命令,甚至拒不執行各種措施,

2性格多疑濫殺武將

崇禎殺了袁崇煥導致面對後金失去了優勢,雖然有人說袁崇煥該殺,但非常之期當行非常手段,劉邦打天下時韓信多次讓他痛心殺心但是都忍了,打了天下立馬殺了韓信,崇禎也應該這樣殺了袁崇煥沒有人能抵禦的了後金。

3性格懦弱,缺少鐵腕手段

崇禎上位沒多久正值小冰河期,北方寒冷,南方乾旱,北方很多莊稼顆粒無收,北方農民很多暴亂,此時如果崇禎從南方運糧救濟北方,農民有了吃的自然不會起義,但是東林黨人自私自利面對百姓生死存亡卻不肯解囊相助,崇禎也徵求南方地主捐錢捐糧,遭到拒絕,崇禎沒武力也沒魄力,導致李自成領導農民軍發動起義

李自成農民軍起義了,兵力並不多隻有十幾萬人,明境內有正規軍七八十萬,崇禎曾請求左良玉出兵鎮壓,但要求提供軍餉,崇禎拿不出想著讓京城百官捐款,但是百官無一人捐款,崇禎也是無可奈何,崇禎難道就不會找幾個貪官抄家?真是一點皇帝權威都沒有

4好謀無斷,被東林黨人士左右決定

一開始李自成一路往北京方向打北京,曾派人秘密給崇禎和談,要求崇禎給自己封王,他就可以歸順朝廷,然後可以為朝廷效力攻打後金努爾哈赤,(這是當時李自成的真實想法,後來崇禎拒絕了他才被迫造反)崇禎把這事告訴了大臣,崇禎當時也有意放下內部矛盾專心攻打後金,畢竟農民軍都是吃不飽肚子被逼的才造反,而後金兵強馬壯是為了奪取大明江山的,孰輕孰重崇禎還是掂量的清楚的,但是這事一說就遭到東林黨人士反對,崇禎竟然拗不過東林黨人士,這事就不了了之了,最終李自成帶領農民軍一路打到北京,崇禎上吊自殺,

5遷都南京是最後一個可行方案

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完全可以遷都南京,重振軍威,力圖收復江山,但他卻來個天子守國門君臣死社稷一鼓作氣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性命


月影青霜


要說歷史上把一把好牌打爛的君主倒是一說一大堆,但是把一把爛牌打活了的君主,確實是屈指可數,我今天就說一個距離我們最近的康熙皇帝吧。


一、童年稱帝

康熙皇帝,原名愛新覺羅·玄燁,出生於1654年,年僅8歲(1661年)之時,他的父親順治皇帝福臨就因為天花病逝,享年24歲。因為年紀尚小,在位時也沒有想過立太子之事,如今突然病重,又害怕天花遺傳,就聽從一個外國人湯若望的建議,立已經得過天花對天花有免疫力的玄燁為太子。


順治去世後,康熙在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的輔助下當上皇帝。所謂輔政大臣,就是一個極度危險的存在。縱觀歷史上多少輔政大臣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直接取而代之,最明顯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者乃三國曹操。

直接取而代之的比如唐朝時期武則天,一開始就是立李旦為傀儡皇帝,當了六年傀儡皇帝之後自己取而代之。

由此可見,作為8歲的孩子,完全沒有這個能力與幾位輔政大臣抗衡,至少康熙之前的歷史基本如此。也就是說康熙的江山很可能迅速易主,康熙到時候一個小屁孩也會被驅逐收拾,後果不堪設想。

更糟糕的是,年僅10歲之時,康熙的母親又去世,此後康熙可謂孤立無援。幾位輔政大臣勢力逐漸增大,尤其鰲拜更是目中無人,對康熙一點沒有君臣之禮。

康熙14歲之時,首要輔政大臣索尼病逝,康熙開始親政,但是實權依舊不在自己手上,此時的鰲拜正在虎視眈眈,不久則把蘇克薩哈陷害致死,剩下鰲拜與遏必隆兩人狼狽為奸。

康熙處境更加糟糕,距離被奪權只有一步之遙,稍有不慎,則可能江山易主,14歲的康熙表現出與年紀不符的聰明才智,他在一次遊戲中突然將鰲拜綁起來,,隨後叫朝中大臣羅列鰲拜罪狀,共計三十餘條,遂將鰲拜治罪。但是康熙網開一面沒有殺死鰲拜,只將其黨羽一網打盡。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康熙,已經表現出常人所不能及的治國謀略,尤其鰲拜一事,康熙不僅處理鰲拜殺一儆百,又網開一面讓人信服,可謂手段不得不叫人稱讚。


二、少年平叛

1673年,年僅19歲的康熙又面臨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驗,就是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發動的三藩之亂,當時叛軍迅速拿下雲貴川大多數城池,還有江浙地帶也岌岌可危,康熙要是坐視不管,必將滅國。

諸如這種叛亂,別說是剛剛起步的清朝,就是繁榮昌盛的唐朝也經不起一個安史之亂,要是康熙沒有足夠聰明才智,絕對鬥不過老謀深算的吳三桂等人。

可是康熙與李隆基不能同日而語,康熙就是明智,在吳三桂策劃王輔臣謀反之後,康熙深知王輔臣的厲害之處,加大火力軍隊主要針對王輔臣進行打擊,堅決不讓他與吳軍匯合。


王輔臣戰事迅猛,先後攻克秦州、蘭州、漢中,又坐守平涼,讓清軍聞風喪膽,康熙幾次派大臣董額前往平叛,可是這個傢伙也是一個坑貨,聽到王輔臣名號就嚇得不敢進軍。

要是敵軍勢力迅猛,我軍戰將頹靡,這樣的戰爭必然失敗,可是康熙就不一樣,他對地理、歷史各方面十分了解,他知道秦州重要性,還知道漢中乃通平涼要道,平涼之外的固原更是平涼的糧食補給站。

於是康熙不僅迅速換了戰將,讓圖海上陣,還制定新的作戰計劃,讓清軍分幾部分前往,攻克秦州、蘭州、漢中,以絕王輔臣後路,防止他與吳軍匯合,再主攻平涼,阻斷固原糧食補給,這樣一來,王輔臣無糧無援,只能束手就擒。

所謂打蛇打七寸,將最主要勢力阻斷,其餘的勢力就很容易解決,最終康熙徹底平定三藩之亂,防止江山易主。


三、開疆拓土

有了以上幾件事情的鍛鍊,康熙已經徹底成熟,後來就是不斷開疆拓土,三次親征葛爾丹,將其佔為己有,還有與沙俄外來入侵者堅決抗爭,最終讓沙俄只能束手就擒。

面對外來入侵者,晚期的清朝就是最明顯的反面教材,割地賠款,可是康熙從來沒有如此,難道說康熙時期的軍隊特別勇猛,其實非也,上邊也分析過,大多將士一樣貪生怕死,可是君主賢明,決策準確,怎麼會導致國破家亡呢?

康熙的一生,毫無疑問是將一手爛牌打活的典型代表,內憂外患,加上自己年紀資歷都不佔優勢,卻能逆天命而為,創造出如此大的成績,難道不值得後人歌頌?


結語

作為領導者,不要總怪下屬能力不夠,主要決策權在自己手上,下屬主要還是配合執行,要是你的決策本身就有問題,或者自己對決策根本沒有主見,你還奢望治理好這個公司,怎麼可能呢?



嗔痴歷史觀


這次的主角叫劉病已,原本是一隻龍窩裡的金蛋子,他爺爺是太子叫劉據,曾祖母就是孃家兄弟外甥很會打仗的皇后衛子夫,就是可惜他曾祖父是那個長壽又疑心病重的漢武大帝劉徹。

巫蠱之禍,被陷害的皇后衛子夫與太子劉據自殺,劉病已的親爹、叔叔、姑姑也涼涼了,他那會兒才是一個小嬰兒,就被送進大牢了。還好牢房管事心善,找了女囚照顧他。


沒幾年,漢武帝病了,國師就說天牢有天子之氣,就是這氣與皇上相沖,於是要放火處死牢房的全部處死,還好牢房裡的官兵們說牢裡關著皇曾孫,拒不領命,等漢武帝醒來後劉病已才逃過一劫。


劉病已就在牢房裡長大,認識了暴室屬官的女兒許平君,青梅竹馬,後來還在牢頭的牽線下娶了這個平民妻子。

漢武帝駕崩前恢復了他的皇族宗親地位,但劉病已更喜歡市井生活,他想當遊俠,和愛妻許平君一起生活。

再後來漢武帝最中意的小兒子漢昭帝涼涼了,他沒兒子,當時是權臣霍光擋道,他想讓誰當皇帝誰就能當皇帝。一開始霍光選了漢武帝的孫子劉賀,這娃好啊,不學無術,無父無母,最好掌控了。但這貨實在爛泥糊不上牆,“荒淫無行,失帝王禮宜,亂漢制度”,劉賀的皇位坐了不到一個月,才27天就被擼下來了。


霍光在漢廢帝劉賀之後又找宗室族譜,在茫茫的候選人名單里根據上一次的關鍵詞,“無父無母”和“好操控”搜索,最後翻了劉病已的牌子。(漢武帝有個兄弟中山靖王,這位王爺最大的貢獻就是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後來東漢末年的劉備就自曝他是中山靖王的玄孫,正經的皇家血脈,漢室正統,也不知道是強行綁定還是真人真事,反正咱也不能穿越過去問他老人家。)


劉病已當皇上了,就不能用那個好養活的名字了,遂改名劉詢。

霍光老匹夫想讓自己女兒霍成君當皇后,於是默許妻子毒死了許平君,這就在劉病已的仇人列表上留了名字。

劉病已背後沒有一絲助力,前期隱忍不發,韜光養晦,和群臣飆演技,最後終於扳倒了霍氏集團,在位期間聯合烏孫打擊匈奴,設置西域都護府監護西域諸城各國,使天山南北這一廣袤地區正式歸屬於西漢中央政權。

此外,他整改吏制,懲治貪腐,是漢朝繼漢武帝后又一位明君。

他剛剛出生不久就受了牢獄之苦,沒享受過當皇子的優待,入宮以後的日子每日提心吊膽,因為皇上這個身份他與最愛的妻子天人永隔。母族、妻族都沒有給他任何助力,完全靠他自己在陰謀詭譎的禁宮中拼殺,這算是一副爛牌打活了的君王吧。


小妖精小姐


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能做到上述要求的君王,實在是少之又少。通常開國君王比較能打,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第二代也還行,第三代開始下滑,越往後的君主越差勁。能把一副爛牌打活的君王,可以稱之為中興之主。這樣的帝王在我國曆史長河中還是有一些,且聽在下列舉一個,其餘的讀者可評價補充。

秦孝公嬴渠梁是典型的將爛牌打活了的君王,沒有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變法強秦,就沒有後來的秦始皇一統天下。秦孝公接手的秦國是一個爛攤子,儘管他的父親秦獻公給他開了一個好局,但是他接手時好局都不存在了,面臨者著嚴竣的內政外交問題。秦國最大的內政問題是沒有變法,政治制度跟東方六國相比十分落後;秦國最大的外部問題則是面臨著霸主魏國即將發起的滅秦之戰。

秦獻公在魏國呆了三十多年,深知魏國的強大不可撼動,魏國是國富民強,兵精將良,看誰不順眼就可以打誰的主。秦獻公繼位後推行了部分魏國變法內容,積蓄了二十多年的國力,在魏武侯死後,秦獻公開始發起收復河西的戰爭。秦軍在石門之戰中趁魏軍主力遠征宋國之際,斬首魏國河西守軍六萬。第二年魏國主力回擊,在少梁之戰中重擊秦軍,秦獻公本人受箭傷而薨。

秦獻公積累了二十年的國力,只跟魏國打了兩場大戰,就消耗一空了。而魏國在與秦國的這兩次戰爭中,根本沒有傷及元氣,在龐涓將軍的鼓動下,魏國準備發起滅秦大戰!如果秦孝公那時硬氣的與魏國血戰,那麼秦國早就亡了。

秦孝公根據國內外的實際情況,對魏國採取求和姿態,將父親拼了命收復的河西之地割讓給魏國,換取魏國將戰略重心轉移至東方!然後秦孝公頒佈了《求賢令》,向天下能人奇士求助,且說得十分直白:你幫我變法強秦,我給你高官厚祿。不談理想,只談待遇。不久法家名士衛鞅入秦,開啟了秦國的變法時代。

秦國原本就是一個破罐子,衛鞅又是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作狂,最終衛鞅跟秦孝公一合計,破而後立,先把秦國這個破罐子徹底摔碎,然後再造一個秦國出來。商鞅變法是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它從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變法,號稱事無鉅細,皆有法式。商鞅變法也徹底改變了秦國的面貌,秦國從一個落後的舊國,變成一個最新的戰國。

值得一提的是,商鞅變法的成功60%以上的功勞都是秦孝公的,如果沒有秦孝公的強力支持,商鞅變法只會中途夭折,一如楚國的吳起變法。商鞅在前面變法施政,秦孝公在背後穩定大局:誰阻礙變法,他就收拾誰,那怕是自己的哥哥、兒子,他也不會放過;商鞅需要權力,他充分滿足,甚至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商鞅,以鞏固商鞅的權勢。

商鞅變法成功了,秦國綜合國力大增,以前秦人飯都吃不飽,現在家家有三年以上餘糧。以前秦人勇於私鬥,怯於公戰,現在秦人踴躍參軍,戰鬥力爆表。以前秦國的國都在小鎮櫟陽,現在秦國有錢了,比洛陽王城規模還大建了一個新都咸陽。以前秦國無法收復河西,商鞅率新軍一戰收復。

以前是六國卑秦,不與會盟,現在各國皆與秦國交好,連周天子都賜給秦孝公西方伯的稱號與權利。秦國在秦孝公手上浴火重生了,可謂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秦孝公將一手爛牌打活了。

《史記.秦本紀》七年,與魏惠王會杜平。八年,與魏戰元裡,有功。十年,衛鞅為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十二年,作為咸陽,築冀闕,秦徙都之。並諸小鄉聚,集為大縣,縣一令,四十一縣。為田開阡陌。東地渡洛。十四年,初為賦。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諸侯畢賀。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大秦鐵鷹劍士


歷史上把一把爛牌打活了的君王有很多,有人說是朱元璋,有人說是劉邦,有人說是漢宣帝,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不過我覺得成吉思汗鐵木真是拿了一把最爛的牌,卻打出最精彩的輝煌。

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是世界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最爛的牌到底有多爛

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是乞顏部的酋長,按道理說他一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的。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鐵木真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被塔塔兒人毒死了,然後鐵木真的家人就以前尊於他們的各個部落給拋棄了,連他們的部落乞顏部也拋棄他們而去。

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草原上的生存環境很差,只有跟著最強的人才能生存下去。而去草原的規則就是人與人之間沒有忠誠,只有生存的利益。

所以在這個叢林法則的世界中,鐵木真的一家面臨的不僅是生存的問題,還有他父親以前的敵人的襲擊。

可想而知,鐵木真的這手牌到底有多爛了吧。朱元璋以前至少沒有強大的敵人會隨時要了他的命,而且中原的生存法則大大好於草原。

最後,所有以前臣服於他父親的部落都離開了,連自己的部落也因為也速該以死亡,無法繼續帶領他們狩獵和進行掠奪而離開他們。這時候的鐵木真除了他母親、五個弟弟、一個妹妹和也速該的小老婆就再也沒有別的人了,這個陣容不是弱女子就是小孩子,咋一看似乎無法在這個險惡的草原上活下去。

你以為鐵木真所遇到的僅僅是生存環境的惡劣嗎?還有更加險惡的事情就是曾經拋棄他們的泰赤烏部酋長塔裡忽臺的追殺和迫害。

塔裡忽臺因為曾經拋棄鐵木真的家族,因此和鐵木真有仇恨。所以一聽到鐵木真一家還沒有死於飢餓的事情,就派騎兵來捉拿鐵木真。鐵木真由於年少,因此不敵被囚禁在泰赤烏族,塔裡忽臺並沒有立刻殺死他,而是把鐵木真囚禁起來,給他戴上枷鎖,每次宴會的時候都把鐵木真拿來展覽,羞辱鐵木真。

後來鐵木真在赤老溫的幫助下,逃離塔裡忽臺的地盤,終於和母親一家團聚。參見元史:

烈祖崩,太祖方十三歲,塔而忽臺兄弟強盛,太祖部眾多叛從泰亦赤兀。札木合赤歸之。於是塔而忽臺遂與太祖相仇。塔而忽臺性很毒,人稱之曰開勒而禿克。太祖嘗為所獲,枷太祖項,一老樞憐之,為梳髮,以氈裹其項。既而,太祖逸去,遇速而圖斯人鎖而幹失剌救之,事具《赤老溫傳》。

在鐵木真18歲的時候,他好不容易有了一個自己的小“古列延”。這時候蔑兒乞人的騎兵洗劫了他的小古列延,並搶走了他的老婆。

好不容易聚成的一點小家底,轉眼間又是曇花一現了。但是這時候的鐵木真由於經歷過了太多的磨礪,已經變得堅強冷靜。鐵木真聯合父親以前的安達克烈部的脫斡鄰勒和札答闌部落酋長扎木合一起擊敗了蔑兒乞人,並奪回已經被擄走半年多的老婆。

打活的牌有多好

1.十三翼之戰,鐵木真不勝而勝,實力突飛猛進。

鐵木真在打敗了蔑兒乞人後,建立了一個小型的汗廷,自稱成吉思汗。在鐵木真稱汗的一個月後,扎木合集結十三個部落的三萬多人馬向鐵木真發起進攻,鐵木真由於只有五千多人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兵敗。但是後來由於扎木合殘殺自己的蒙古族俘虜而引起部下的不滿,這些部下歸附鐵木真,增加了鐵木真的實力。

2.統一蒙古各部落

隨著鐵木真勢力的日益強大,鐵木真開啟了開掛之路。鐵木真先是擊敗了主兒乞部,然後在1202年的闊亦田之戰中,擊敗了扎木合的聯軍,隨後,鐵木真攻滅塔塔兒部和泰赤烏部,自此鐵木真獲得了統一蒙古族各部的主動權。

公元1203年,鐵木真進攻安達克烈部,脫斡鄰勒不敵鐵木真被迫逃走,隨後鐵木真有開始進攻乃蠻部,並於1204年徹底征服了這些部落,至此蒙古草原上再也沒有一股勢力能跟鐵木真對抗,他統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建立蒙古國,被諸王和群臣尊稱成吉思汗。

所以成吉思汗鐵木真才是把一手最爛的牌打出最好的精彩的。


歷史應該有趣


把一手爛牌打好,覺得沒有人比朱棣更適合這個標題了。

作為開國皇帝,朱元璋自有自己的一套選擇繼承人的辦法。他想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幹了,把所有該乾的事情都規劃好,然後自己的後代,順著自己規劃的路,安安穩穩走下去,大明王朝就能千秋萬代。因此他選擇了乖巧的朱允文,來繼承自己的皇位。可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朱允文的確是一個乖巧的皇帝,可是他的政策,在他死後就遭到了文人們的扭曲。在他活著的時候,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可是作為一個閱歷不足的年輕人,朱允文並不能很好的判斷,圍繞在自己周圍的人哪些建議能用,哪些建議不能用?

因此他逼死了自己一個個皇叔,最終他把朱棣逼得走投無路,最終只能發動靖難之役。

朱棣的四年靖難之役,可謂是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有能利用的優點,抓住了敵人能暴露出來的所有缺點,從最開始的只能被認為在北京城裡暴躁揍,到最後,靖難大軍團團圍住應天,皇宮大火。朱允文生死不明。

雖然十分不喜歡,但是清朝有兩位皇帝也十分符合這個標題。順治和康熙

在滿清入關的過程之中,多爾袞立下了赫赫戰功,將整個滿清朝廷絕大部分權力握在了自己的手中。順治本來只是一個傀儡 ,六歲登基,在其母孝莊太后支持下,熬死了多爾袞,步步掌控了整個清庭的權利。

可惜的是,順治也是一個短命鬼。死的時侯剛剛三十一歲。

接下來是康熙登基,說起來,他跟自己老爹有一點同病相憐,都是幼年登基,都是全程掌握朝中權力,都只能依靠孝莊太后。不得不說,孝莊太后確實有能力,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一命嗚呼,走在了自己的前頭,她又開始打起精神,扶持起自己的孫子。與鰲拜斗智鬥勇。

可憐鰲拜,堂堂滿清第一勇士,最後居然栽在了一群小太監手裡。

放眼整個中國歷史,幼年登基,成年時候能夠完全掌握朝中權利的,也不多見。

這父子兩代,都能夠幼年繼位,長大掌權,說是把一手爛牌打好,的確不為過


人生長久遠


1、北周武帝宇文邕;

要說<strong>“把一把爛牌打活”的皇帝,小編覺得,北周武帝宇文邕應該說是最當仁不讓的。

宇文邕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他之所以能夠繼位為帝,全靠北周權臣宇文護的扶持。而這位宇文護可不得了,他是我國曆史上最為出名的權臣之一,在北周初年權傾朝野,專橫獨權。其專權到什麼地步?宇文護可是在短短三年時間之內,便接連殺死宇文覺、拓跋廓、宇文毓三位皇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實現“三連殺”的權臣。

公元560年,宇文護在毒死周明帝宇文毓後,便改立宇文邕為皇帝,那一年宇文邕才17歲。

可以說,年輕即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當時所面臨的可是一副絕對的爛牌。同為權臣,宇文護可比西漢的霍光要狠得多。當年,漢廢帝劉賀不服從霍光,頂多也就被廢掉而已。可如果得罪了宇文護,那宇文邕的結局恐怕就是之前被殺掉的三帝一樣了。

一方面是內政被權臣把持,另一方面是周邊的外敵環伺。當時的中國也是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面,除了北周之外,還有雄踞華北的北齊和坐擁江南的南陳。北齊雖然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禽獸皇朝,但北齊的國力基礎一開始其實是要被北周要強大的。而且,在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之初,北齊尚有蘭陵王高長恭和斛律光兩位當世名將壓陣,實力強悍,多次挫敗北周的進攻。

除了要應付漢地的這兩股勢力,北周還需要面對強大的突厥。宇文邕在位時,突厥已經相當強大,時常威脅北周的邊境,以至於宇文邕自己也不得不娶突厥公主阿史那氏為後。

然而,宇文邕卻憑藉自己的韜光養晦之策,成功的剷除了權傾朝野的宇文護。之後,他又通過一系列的軍政改革,實現了北周國力和軍力的提振。尤其是府兵體制的推行,使北周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進而一舉消滅北齊,一統北方,併為日後隋朝的統一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從被權臣扶立的傀儡皇帝,到一統北方的英主,宇文邕可是成功的將自己手中的一手爛牌成功的給打活了!可惜,宇文邕最後卻在北征突厥的途中,英年早逝。

2、後周世宗柴榮;

同樣將一手爛牌打活的皇帝,還有後周世宗柴榮。實際上,不僅同樣是以“周“為國號,柴榮與宇文邕本身也同樣有不少驚人的相似之處。

在柴榮即位之初,政權不穩之際,北漢勾結契丹南犯。面對來勢洶洶的契丹大軍,柴榮決定御駕親征,抵禦外敵。結果後周朝堂上,卻是一片的反對之聲,其中當時的宰相馮道更是極力阻止。於是,柴榮便說:“唐初,天下草寇蜂起,並是太宗親平之。”誰知馮道卻很不給面,直接就說柴榮無法和英明神武的唐太宗相比,氣得柴榮直接罷免了他的相位。而柴榮的此次親征,也就在這種十分不利的情況下開始了。

然而,禍不單行的是,正當柴榮率軍日夜兼程抵達高平之南,與北漢軍遭遇時,右軍的樊愛能、何徽部居然不戰自潰。在此危難關頭,柴榮不畏敵軍矢石,冒死督戰,最終將北漢驍將張元徽擊殺,進而一舉擊潰契丹軍。

經此一戰,柴榮的帝位得到鞏固,聲勢如日中天。而在這一戰中,柴榮也是成功的將一手爛牌給打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