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衛青死後,漢武帝誅殺了其整個家族?

瀚海說史


其實衛青的死並沒有和漢武帝誅殺其家族有必然的聯繫。


只不過衛家外戚處於權力中央的時候,必然要在不相干的政治鬥爭中受到一絲絲波及。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功勳卓著的大將軍衛青病逝。衛青病逝後15年的時間,衛家勢力開始漸漸衰落,或者說是在漢武帝后期的政治鬥爭中慘遭荼毒。


所以衛青的死,不可能成為漢武帝誅殺其整個家族的直接原因。


衛青說白了,其實就是在衛氏外戚中的一個核心人物,也可以說是一個平衡人物,有他在漢武帝的寵臣和外戚之間有一個很好的勢力平衡。但是隨著衛青的逝世,這種權力的平衡突然之家就被打破了,因為漢武帝寵幸的寵臣開始準備一步步蠶食外戚的勢力。


衛士外戚和公孫氏外戚勢力可以說是漢武帝時期最大的勢力了,他的背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外戚,而是還有一個未來皇儲之選的太子劉據。


也就是說,這些外戚勢力是代表著太子劉據的。


而漢武帝身邊的寵臣是代表著皇權的,寵臣江充正是在漢武帝的重新之下成長起來的對抗以太子為首的外戚勢力的最好鷹犬,因為他是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江充所做的很多事情幾乎都在映射出皇權的陰暗一面。


我們其實從漢武帝的成長曆程就打開可以窺得一二。


漢武帝從小受到竇太后的影響,又和竇太后的關係持續處於僵硬狀態,所以在漢武帝的心裡面他是極度排斥外戚勢力的坐大的,而且漢武帝晚期最為關心的事情便是外戚勢力,他試圖用一個合法、合理的方式將外戚勢力順利剪除。


可是,英明一世的漢武帝培養出來的鷹犬江充實在是愚蠢至極。


當江充利用巫蠱之禍除掉了公孫氏和衛氏外戚的一部分勢力之後,開始將火勢直接燒到了太子的身上,也許這一點漢武帝也沒有想到,他真正想做的僅僅是剿除兩大外戚的勢力,萬萬沒有想到江充利用自己的賦予他的權力開始恣意妄為,無法無天。


江充幫漢武帝整倒支持太子背後的兩大勢力之後,以後等到太子真正上位的時候,第一個整治的人必然便是他,所以漢武帝利用他的時候,江充也在悄悄的利用權力來激化漢武帝和太子之間的矛盾。


最後的結局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外戚勢力被拔除、太子自縊、皇后自縊、江充被殺,漢武帝做了最大的人生贏家,也做了人生中最後悔的一件事情。政治鬥爭中牽扯的利益鏈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我們永遠無法想象這一件件政治陰謀的背後會牽扯出多少無辜的人,又會血腥的屠殺多少無辜的人,而衛青病逝之後,衛氏外戚幾乎正是受到了這種政治鬥爭的波及,之前的勢力幾乎不服存在,但是漢武帝絕對沒有誅殺了衛氏的整個家族。


歷史總探長


衛青死後15年,朝廷發生巫蠱之禍,衛子夫和太子劉據被殺,衛青長子受到株連。

題主的說法有三個錯誤,首先漢武帝並未想誅滅衛氏家族,只是衛氏家族收到了巫蠱之禍的牽連。其次漢武帝沒有“急著”動手,是在衛青死後15年才發生的。最後,衛青只是長子被牽連殺死,其餘兩個兒子應該沒事。

題主這個問題傾向性很明顯,大約想說衛青因為功勞太大引起漢武帝猜忌?可是衛青在世時候就有意識不養門客,縮小自己的權勢,讓漢武帝安心。

真正讓衛氏家族倒黴的,是發生在衛青死後10多年的巫蠱之禍。這件事最早是在公元前92年農曆冬天,當時一個被追捕的“俠客”朱安世,上書告發大臣公孫賀(衛青的另一個姐夫)之子公孫敬聲(衛青的外甥)與陽石公主私通,埋藏木偶人詛咒漢武帝。於是,公元前91年春正月,公孫賀父子被滅族。同時還牽連陽石公主和皇后衛子夫所生的女兒諸邑公主,以及衛青的長子衛伉全部被殺。

在這以後,“巫術詛咒”成為宮廷鬥爭的大殺器,動不動就檢舉揭發。漢武帝有一天也做夢夢見自己被木頭人毆打,懷疑有人詛咒自己。酷吏江充和衛子夫、太子劉據有仇,趁機大肆搜捕,拷打致死數萬人。最後,他說在太子宮中發掘出了大批木頭人 。劉據害怕被父親殺死,先下手為強捕殺了江充。但這就構成了造反。漢武帝命丞相調兵鎮壓。一場大戰,長安血流成河。皇后衛子夫自殺,太子劉據兵敗逃亡後也自殺。二位皇孫也一同遇害。衛青的姐姐和外甥死於非命。

不過,漢武帝后來查明是江充汙衊太子,很是懊悔,懷念太子。到了漢宣帝、漢成帝以及漢平帝時期,衛青的後人又得到皇帝的詔書,恢復了富貴。


巴山夜雨涮鍋


其實,在衛青還活著的時候,漢武帝就開始打擊衛青後人了。

一開始,衛青是得到漢武帝極大寵愛的。衛青打了大勝仗,還沒有班師回朝,漢武帝就高興地把衛青的三個未成年的兒子封為侯。

要知道,當年劉邦曾和大臣們立過“白馬之盟”,指出,如果一個人不是劉姓,就不能封王。如果一個人沒有戰功,就不能封侯。衛青的三個兒子,不但沒有任何戰功,而且還沒有成年,漢武帝竟然就把他們封為侯,同時,每個人都是食邑1300戶。

(衛青劇照)

衛青是個明白人,知道漢武帝封他三個未成年的兒子為侯,對他的兒子們並不是一件好事。於是一回來,他就推辭。說他的兒子們無功,不能封侯。但是漢武帝不聽,一定要封。

不過,沒過多久,漢武帝都開始打擊衛青的兒子們了。

當然了,功臣的後代,很容易就養成紈絝子弟的作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官二代”。“官二代”行為不檢點,作風浮浪,受到皇帝的懲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衛青的兒子們所受到的處罰,似乎並不是“官二代”的那些作為。

在衛青的兒子們被封侯第八年的時候,漢武帝就以“矯制不害”的罪名。削奪了衛青大兒子衛伉的侯爵。

“矯制”就是假傳聖旨,“不害”就是沒有造成什麼危害。那麼,衛伉究竟假傳了什麼聖旨?假傳聖旨本來是大害,怎麼會沒有造成危害呢?因此,這個罪名實際上是非常可疑的。更為可疑的是,史書上並沒有給出理由。既然是“矯制”之罪,為什麼卻不給出個理由呢?因此這就很讓人不理解了。更有可能是這個罪不值一說,要是說出來的話,讓大家看明白了,對漢武帝的形象有損害

除了衛伉外,衛青的兩個兒子衛登和衛不疑在衛青活著的時候,也遭到了打擊。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奪了衛登和衛不疑的侯爵。

削奪衛登和衛不疑的理由,是“酎金不如法”,也就是說,獻給朝廷的“酎金”,成色不足。

(漢武帝劇照)

如果說漢武帝打擊衛伉,有些讓人不明所以的話,他打擊衛不疑和衛登,就明顯是一種故意找茬了。

那麼,漢武帝為什麼要故意找茬打擊衛青的兒子們呢?

我們知道,皇帝如果忌憚某個大臣,一般是這個大臣居功自傲。但是衛青恰恰相反,他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從不居功自傲。漢武帝封衛青的三個兒子為侯,而衛青加以拒絕,就是證明。

除此之外,衛青有一次得到了漢武帝一千的賜金,衛青當即把五百金贈送給了漢武帝最寵愛的王夫人。五百金是小事,但是這個行動,表明了衛青在討好王夫人,也以此討好漢武帝,這就是衛青不做大的證明。

另外,衛青也從來不“養士”。當時的“養士”之風很盛行,這是從戰國末期傳下來的一個傳統。但是,當社會發展到漢朝這樣一個大統一的朝代,依然還要“養士”的話,就很有嫌疑了。衛青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再加上他位高權重,因此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養士”。

可以說,一直到衛青去世,他都沒有犯過什麼錯誤,也沒遭到漢武帝的打擊。這在漢武帝的手下,是相當不容易的。

(霍去病劇照)

那麼,既然衛青那麼謹小慎微,為什麼漢武帝在衛青活著的時候,就親自把他封給衛青兒子們的爵位給奪去了呢?

這實際上就是漢武帝的一種“馭臣之術”。他要對大臣隨時保持一種高壓的態勢,讓大臣任何時候,都不敢有非分之想。漢武帝任用過很多宰相,這些宰相都基本上都無一善終,就是一個證明。

畢竟衛青對於漢武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要打擊匈奴,還只能靠衛青,以及衛青的侄兒霍去病。漢武帝雖然忌憚衛青,卻不敢把他給拿下。所以只能採用這樣的辦法,不斷地對衛青進行敲打。

當衛青已經去世後,漢武帝對衛青家族就不客氣了。尤其是在後來“巫蠱事件”發生後,衛青家族遭到了重大打擊。《漢書》上說,“衛氏悉滅”。對這句話,後人有兩種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在“巫蠱之禍”中,衛青家族被漢武帝悉數殺光。有人認為說的是“巫蠱之禍”後,衛青家族的勢力全沒有了。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說明了漢武帝對衛青後人,給予了沉重的打擊。


張生全精彩歷史


首先說明的一點是:衛青未死前,已開始受漢武帝冷落。而衛氏家族興衰與一個人的關係最密切,這個人就是衛子夫。

還要說明的是:漢武帝非昏君,雖有“巫蠱之禍”昏招,但也藉此改變了漢朝立國後“外戚干政”的傳統,對有汗馬功勞的衛氏家族沒有斬草除根,使衛氏家庭血脈得以延續。

1、衛青生前就開始受到冷落

為什麼會受冷落?這與霍去病崛起關係密切。二人原本為舅甥,衛青用兵持重穩健,霍去病用兵迅猛凌厲,漢武帝從內心來說更欣賞霍去病的用兵策略。

《漢書》對此有記載:“是歲元狩四年也。春,上令大將軍青、票騎將軍去病各五萬騎,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而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去病……青之與單于會也,而前將軍廣、右將軍食其軍別從東道,或失道。大將軍引還,過幕南,乃相逢。青欲使使歸報,令長史簿責廣,廣自殺。食其贖為庶人。青軍入塞,凡斬首虜萬九千級……去病騎兵車重與大將軍軍等,而亡裨將。悉以李敢等為大校,當裨將,出代、右北平二千餘里,直左方兵,所斬捕功已多於青。”

《漢書》記載的這次戰爭發生在漢元狩四年春,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各領5萬騎兵、步兵等總共10萬人征伐匈奴,渴望深入敵陣建功立業的“敢死隊”都跟隨了霍去病。這次戰爭衛青所部是主力,由李廣、孫賀、趙食其(yi ji)、曹襄等組成強大的“將軍級團隊”。結果自然是匈奴大敗,但單于逃脫,追擊200多里沒有追上,殺敵1.9萬多人並獲得匈奴積蓄的軍糧等。但這次戰役中前將軍李廣、右將軍趙食其獲罪,原因是他們從東面進軍卻迷路,戰役結束才與衛青匯合,李廣因此自殺,趙食其被貶為平民。霍去病帶著同樣多的軍馬,但手下沒有副將,只任用李敢等作副將。他率部追擊2000多里兵鋒直指匈奴左賢王軍隊,斬殺和俘虜敵人的功勞超過衛青。

此戰衛青雖勝,但折損大將李廣,趙食其被貶,追擊200裡就停步。霍去病在沒有副將情況下追擊匈奴2000多里,與匈奴左賢王軍隊兵鋒相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由此上演……兩相對比,可見衛青用兵的保守、指揮的失當等問題。對此漢武帝也有評價:“票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以誅北車耆,轉擊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訊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師率減什二,取食於敵,卓行殊遠而糧不絕。”

是說,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軍出征,帶著俘獲的敵兵,深入大漠,活捉單于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轉攻左大將雙,繳獲軍旗戰鼓。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登山眺望翰海。抓獲俘虜70443人,漢軍傷亡僅十分之二(按領兵5萬計算傷亡1萬人)。而且奪取敵人的軍糧,行軍極遠而糧草供應不斷。

此戰後霍去病獲得極大封賞,史載“軍吏卒為官,賞賜甚多。而青不得益封,吏卒無封者。”所部官兵升官和受賞很多。衛青沒有加封,手下官兵也沒有受封。“自是後,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貴。青故人門下多去,事去病,輒得官爵。”此後,衛青權勢曰益衰落而霍去病日益顯貴。衛青許多舊友和門客去投靠了霍去病,並得到官爵。

通過本次戰爭的記載,可以看出漢武帝面對橫空出世的天才將軍霍去病寵愛有加,而衛青顯然已受到冷落。那麼,僅是一場戰爭就可使對匈奴從無敗績、七戰七勝的衛青被冷落嗎?問題自然沒有這麼簡單!

2、衛子夫在衛青死的10多年前就開始失寵

衛氏一門的榮耀都跟衛子夫有關,她可謂漢武一朝中衛氏外戚的支柱。原本是漢武帝大姐平陽公主歌女的衛子夫 ,因絕色美貌得到寵愛,並且因皇后陳氏(成語金屋藏嬌中的女主角)無法生育,而衛子夫被“大幸”、“尊寵日隆”後生下三女一男,最終被冊封為皇后。

衛子夫得寵直接促使衛氏家族的興旺,衛青和長子衛伉、次子衛不疑、幼子衛登、霍去病、霍嬗等6人封侯,衛青還娶了漢武帝同胞姐姐平陽公主。衛氏因衛子夫名聞天下,時人唱道:“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生兒子的別高興太早,生女兒的不要生氣,你要看到衛家因為一個女人而“霸天下”!

衛子夫的兒子劉據被立為太子後。元朔六年(前123年),王夫人成為漢武帝新寵,被盛寵15年的衛子夫由此失寵。隨後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鉤弋夫人得到寵愛,衛子夫徹底被遺忘。當然,史書中曾記載雖然衛子夫失寵,衛青和霍去病又早亡,衛子夫也一直受到漢武帝的信任。不過,作為大漢皇帝,漢武帝並非不知道外戚的厲害。在冷落衛子夫的同時,是不是也有意同時冷落衛青?因此,我們不得不來說一說漢朝外戚的那些事。

3、漢武帝意圖改變“外戚干政”的傳統

漢朝的建國與外戚密不可分,呂后一家始終是劉邦平定天下坐江山的重要力量。正是因為忌憚外戚的勢頭,劉邦曾立誓言:“非劉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不是姓劉的不能稱王,誰要是以自己有功為藉口提出稱王侯,天下人共誅之!劉邦把劉氏子弟全部封王,分封到各地為劉家看守天下。

但等劉邦一嚥氣,呂后就開始“上位”,臨朝稱制,行皇帝職權,追封已故的大哥為悼武王,二哥為趙昭王,隨後封侄子呂臺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為魯王,封二哥的兒子為沛侯,封外甥為扶柳侯,封其妹呂嬃為臨光侯……呂氏大有取代劉氏的勢頭。

等到了呂后嚥氣,呂氏外戚被滅後後,眾臣議立新帝,都說外戚呂氏有野心、非忠良之輩,而劉邦嬪妃薄姬有仁心、良善,所以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漢文帝),尊劉恆生母薄姬為太后,史稱薄太后。雖然薄太后被後世稱“母德慈仁”,沒有太過干政,但仍封了自己的弟弟薄昭為侯,出任車騎( jì )將軍。在漢朝,車騎將軍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與三公同列。最重要的是,掌管著京師的衛軍。

史書有一個關於薄昭之死的記載,從中可看出外戚的權威。史載:漢文帝推行新政,受到以薄昭為首的皇親國戚阻撓。將軍鍾毓奉命外出平叛,在太原把薄昭的侄子薄貴斬殺。薄昭把凱旋的鐘毓抓捕起來,威逼對方認罪無果而斬於自家屋前。漢文帝於是下旨處斬薄昭。薄太后聞訊後找到兒子,痛斥皇帝無情無義……當然,最終薄昭沒有逃脫處罰,自殺了事。但由此看出,皇舅爺的威勢有多大,竟然可以把奉命外出平叛的將軍抓起來私下處斬。

外戚與漢朝的藕斷絲連沒有因呂后而消亡。薄太后死後又出現一個跨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三朝的女人——竇皇后、竇太后、竇太皇太后。熟知漢武歷史的人們應該知道,這位喜好黃老之學的太皇太后,在漢武帝初登皇位時二人沒少發生衝突。史書曾記載如下:漢武帝推行新政,折騰了一年後,竇老太太找藉口把新政骨幹御史大夫趙綰、郎中令王臧下獄(二人均自殺),丞相竇嬰、太尉田蚡全被免職,新政也被廢除……這是多大的權威啊!以漢武帝的性格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因此,改變漢朝立國以來“外戚干政”傳統不是選擇題,是必答題,是漢武帝必然要解決的問題!

4、“巫蠱之禍”最終成為導火索。

專權近半世紀的衛氏外戚,最終因“巫蠱之禍”而被撥除。“巫蠱之禍”這根導火索的引火之人叫公孫敬聲。公孫一家同屬衛氏外戚集團,公孫敬聲的父親叫公孫賀、母親叫衛孺,而衛孺是衛子夫的姐姐。公孫敬聲被人誣告與陽石公主私通、行“巫蠱天子”。隨後,公孫賀被抓,父子倆死於獄中。史載,太子劉據在朝堂之上再無外家,再也沒有母親家的人在朝堂上為他撐腰了。

因為“巫蠱之禍”,涉案人員諸邑公主、陽石公主被處死,衛青長子衛伉連坐被殺。衛不疑、衛登等被奪去王侯之位。漢武帝寵臣江充則構陷太子,逼迫太子劉據起兵誅殺了江充等人,漢武帝則“發兵討逆”,劉據兵敗自殺。在劉據“謀反”事件中,衛子夫曾把皇后璽綬給兒子助他起兵,此時漢武帝要衛子夫交回璽綬,衛子夫則自殺明志。至此,衛氏外戚最大一棵樹倒下,讓漢武帝耿耿於懷的“外戚干政”煙消雲散了。

漢武帝作為一代明君又遠非一般人想像的昏庸和無情,衛青長子衛伉雖然被殺,但衛伉的子孫、衛青次子衛不疑、幼子衛登沒有受牽連。從漢宣帝開始,衛青後人被“皇帝詔命復家”,衛氏一族得以延續。

後人猜測除了漢武帝手下留情外,也與同屬衛氏家族的霍氏有關。《漢書》記載,“武帝末,戾太子敗,燕王旦、廣陵王胥行驕,後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為太子,年八歲。以侍中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受遺詔輔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帝姊鄂邑公主益湯沐邑,為長公主,共養省中。大將軍光秉政,領尚書事,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副焉。”

這就說明了:雖然衛氏淡出漢朝政壇,同屬衛氏一門的霍氏尚在,而且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在漢武帝死前被指定為輔政大臣。由此看來,漢武帝對霍氏的忠誠沒有產生懷疑,是不是由此也念及衛氏,併為衛氏後人留下一條活路呢?這也是許多學界所熱衷研究的話題之一。

最後講個插曲:這個霍光輔政漢昭帝后,漢武帝的孫子劉賀即皇帝位,但是僅27天就被舉報1127件“荒淫之事”,霍光把劉賀貶為平民,史稱漢廢帝。隨後,他同群臣商議迎來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繼承皇位,史稱漢宣帝。霍光則效法殷商的伊尹,廢立天子攝政天下,儘管被後人尊稱為“伊霍”。但其死後一族被滿門抄斬,被牽連滅族的有千餘人家。


指動濟南


公元前105年,一代名將衛青死病逝,而就在其死後14年,因巫蠱之禍的牽連,漢武帝下令連誅衛青的長子長平侯衛伉。在此之後,衛青的姐姐、太子劉據的母親衛子夫連同太子一起也被株連,這一切都只是因為巫蠱之禍上閒人的栽贓嫁禍。漢武帝也算是一代明君,為什麼會這麼魯莽的做出這樣的決定?這一切的背後又是什麼原因?

這一切的起因,都是源自巫蠱之禍。巫蠱之禍是怎麼一回事呢?此前,漢武帝就因為先前的擅闖宮闈事件,對一些江湖術士很不看好。結果有一段時間,連續幾日漢武帝每晚都做噩夢,夢見有很多木頭人想要殺他,漢武帝逐漸被噩夢困擾到心神恍惚。這時的長安流行巫蠱之術,也就是用小人當替身詛咒或者祭祀,這一套在宮中很是流行。漢武帝在聽到這樣的怪事之後,不禁聯想起了自己的噩夢,於是認定是有人用巫蠱之術詛咒了自己。所以,漢武帝就在宮闈之中掀起了一場“檢舉揭發”之戰。

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與陽石公主通姦,成為了當時的皇室醜聞。被公孫敬抓捕的陽陵大俠客朱安世在獄中先行誣告此事與公孫敬有關,公孫敬的罪名被證實,丞相全家遭到株連,慘遭滅族,同時還牽連陽石公主和皇后衛子夫所生的另一個女兒諸邑公主,以及衛青的長子衛伉全部被殺。原因當然是狗咬狗式的相互揭發,公孫敬的妻子是衛青的姐姐衛君孺,因此牽連到了衛氏家族。

與太子有矛盾的江充害怕劉據繼位之後會對自己不利,於是誣陷劉據詛咒漢武帝。劉據知道後大怒,起兵要去誅殺江充,漢武帝親自平定了叛亂,至此,太子劉據被逼自縊,其母親衛子夫也遭受牽連。

一場鬧劇竟然演變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決戰,漢武帝時真的不明白還是在裝糊塗呢?答案很顯然,漢武帝是在裝糊塗,為什麼要這麼做,就是為了根除大漢王朝中的外戚強權。

首先,從衛青時期開始,衛氏家族就在朝堂後宮建立勢力。太子劉據的母親衛子夫是衛青的三姐,丞相之子公孫敬的老婆又是衛青的姐姐衛君孺,而後期的衛青,更是漢武帝的心腹重臣,位極人臣,在“內朝”’行事。這樣的危機是個明眼人就能看得出來。太子的母親終究有一天會母儀天下,到那個時候,朝堂之上被衛氏家族主宰,後宮之內被衛子夫把持,那大漢天下豈不是姓了衛?

漢武帝的高瞻遠矚,是致力於防範於未然。他藉助巫蠱之禍,在初期將丞相勢力一舉消滅,由於衛青已死,其長子衛伉為主要對象,經過對長子和丞相勢力的平定,外朝衛族勢力全部消失,衛氏在漢廷內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損失殆盡。正好在這個時候,太子又做了一些出格的舉動,衛子夫便因此倒黴。其實漢武帝的目標並不是太子劉據,而是衛子夫。劉據之死是因為他實在害怕之際導致自縊。衛子夫一倒臺,衛族後宮勢力全部消滅。漢武帝此招一舉兩得,一箭雙鵰!

漢武帝殺了衛青的兩個姐姐與長子,解除了衛氏家族對皇權的威脅之後,漢武帝並沒有再動衛伉的子嗣以及衛青次子衛不疑與幼子衛登的家族,這就更能佐證漢武帝的用心,名為巫蠱之禍,實為掃除外戚,這就是帝王之道!


秦風漢韻論古今


衛青家族是漢武帝時代最有權勢的家族,皇后、太子、大將軍、驃騎將軍、丞相都出自其家。但衛氏家族卻下場悽慘,大部分成員最終都被漢武帝殺死。這是為何呢?

因為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獨裁、最有權力慾的皇帝之一。他殺衛氏家族成員,主要是為了限制外戚權力、加強皇權。

漢代從建國起就有外戚干政的傳統。呂后、竇太后等都大量的干預朝政,不亞於後來的武則天、慈禧。漢代皇太后的權力不亞於皇帝。

呂后

漢武帝剛繼位時,有著兩個太后,一個是他的奶奶竇太后,另一個是他的母親王太后。竇氏外戚和王氏外戚在武帝時期都很有勢力,其代表人物是竇嬰(竇太后堂侄)和田蚡(王太后同母異父的弟弟)。兩代外戚對漢武帝的壓制都非常厲害。比如竇太后曾經罷免了漢武帝任命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任命自己的人做丞相、御史大夫。田蚡擔任丞相時,仗著姐姐王太后撐腰,也是專權跋扈,令漢武帝非常氣憤。剛繼位的漢武帝,對竇太后、田蚡都是無可奈何。

隨著竇太后、田蚡去世(王太后較少干政),漢武帝逐漸開始大權獨攬。漢武帝很瞭解外戚得勢後的囂張跋扈。所以,他不能容忍外戚勢力過於強大。

竇太后

漢武帝廢掉了出身高貴的皇后陳阿嬌(其母是武帝的姑姑、館陶長公主),立奴婢出身的衛子夫為皇后。之後又開始提拔衛青,這是在培植自身的親信勢力。衛氏出身低微,在漢武帝看來,是易於控制的。

但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衛氏已經發展成僅次於皇家的豪門大族,皇后、大將軍、驃騎將軍、太子、丞相都出自其家(衛子夫的大姐衛君孺,嫁給了大將公孫賀,公孫賀後來官至丞相)。衛氏已經成為朝堂上最龐大的勢力,實力更勝過前代外戚。當然,衛青為人忠厚謹慎,並不貪權。但漢武帝不會因此就對衛氏放鬆警惕。

在衛青最受寵幸的時候,他的三個兒子全部都被封侯。但在衛青晚年,他的三個兒子都被剝奪了侯爵。衛青去世後,又發生了巫蠱之禍,衛子夫、劉據、衛伉(衛青長子)、公孫賀(衛青姐夫)等都死於此次事件。衛氏主要成員幾乎全部死亡。

漢武帝繼位之初,地位不穩,需要扶植衛氏作為羽翼。等到衛家勢力逐漸發展起來,被漢武帝削弱、打擊是必然的。


國史拾遺


漢武帝誅滅衛青家族,根本原因是其寵信法家思想。



其一、韓非子認為,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王后便希望國君早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

也就是說,除了太子外。皇后衛子夫也希望劉徹早死。衛青整個家族都希望劉徹早死。所以,劉徹重用法家酷吏杜周、江充,假借巫蠱之禍,屠戮皇族,包括衛氏滿門。

劉徹也知道太子和衛子夫不信巫蠱。但劉徹認為,不用巫蠱詛咒我。照樣用其他方法詛咒我死。

漢武帝唯一信巫蠱的兒子劉胥,卻活了下來。因為依據法家思想。劉胥最不想讓皇帝死,皇帝一死,太子即位,他就沒戲了。

其二、還是法家思想。

韓非有曰:大臣太重,必易主位。功高震主者,必誅。

韓非又稱: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那殺誰?

且看韓非之言:近愛必誅。刑不避大夫。即首先是國君的骨肉至親,其次才是大臣。

基於以上原因,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其中,大將軍衛青和皇后衛子夫家族,是重點屠戮對象。

此外,衛子夫所生的長公主,是漢武帝最最最最寵愛的女兒。依據法家思想,長公主是太子的親姐姐,她也希望皇帝早死。於是,長公主被腰斬,駙馬全家被滅族。


楊朱學派


衛青,漢武帝時的大司馬大將軍。戰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敗的神話,曾七戰七勝,以武鋼車陣大破伊稚斜單于主力。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極人臣,但從不養士。元封五年,長平侯衛青逝世,起冢如廬山,葬茂陵東北。諡號為‘烈’。他是西漢時期能征慣戰,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


為什麼衛青死後整個衛家都被漢武帝誅殺?

衛青家族是漢武帝時代最有權勢的家族,皇后、太子、大將軍、驃騎將軍、丞相都出自其家。但衛氏家族卻下場悽慘,大部分成員最終都被漢武帝殺死,不過衛青家族並沒有整個被誅殺。

一、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獨裁、最有權力慾的皇帝之一。他殺衛氏家族成員,主要是為了限制外戚權力、加強皇權。如:漢代從建國起就有外戚干政的傳統。呂后、竇太后等都大量的干預朝政,不亞於後來的武則天、慈禧。漢代皇太后的權力不亞於皇帝。



二、漢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興土木,以致國庫空虛。漢武帝還喜歡任用酷吏,加重刑罰,從來也不把殺人當作一回事。太子劉據經常勸漢武帝與民休息,儘量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實行寬厚仁慈的政策。漢武帝逐漸對劉據產生了不滿和怨恨。漢武帝最喜歡的是小兒子劉弗陵。漢武帝經常誇耀劉弗陵像自己,甚至打算廢了太子劉據,改立劉弗陵做太子。

三、衛子夫已失去恩寵,不受皇帝的待見。衛青也去世,皇后也失去了保護傘。朝中一些大臣早已想找機會陷害,一個重要的事件就是一起巫蠱案有關,是典型的宮廷鬥爭事件。當時漢武帝臥病在床,經常迷迷糊糊出現幻覺,一些大臣藉機讒言與巫術有關。漢武帝命大臣江充撤查,同時給了這些大臣扳倒太子和皇后的機會。

四、巫蠱之禍。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

漢武帝命寵臣江充為使者治巫蠱,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陷害太子。為了陷害太子劉據,江充趁別人不注意,把事先準備好的桐木人拿出來,大肆宣揚說:“在太子宮裡挖掘出來的桐木人最多,還發現了太子書寫的帛書,上面寫著詛咒皇上的話。我們應該馬上奏明皇上,辦他的死罪。”此時,漢武帝在甘泉宮養病,不在長安。

太子劉據問少傅石德,身為太子師傅的石德懼怕自己受誅連,說:“丞相公孫賀一家、兩位公主、長平侯衛伉都因為巫蠱死了,現在在太子的宮裡挖出桐木人,我們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皇后和我們派去的人都被攔住不報,現在根本見不到皇上,甚至連皇上在不在了都不知道,奸臣做出這些事,難道太子忘了秦朝的太子扶蘇是怎麼死的嗎?” 建議太子越權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們的陰謀,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


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江充助手韓說懷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詔,被來人殺了。太子派人稟告皇后,又分發武器給侍衛。太子向百官宣佈江充謀反,把江充殺了。

蘇文逃到漢武帝處,向漢武帝控訴太子,武帝開始並不相信此說,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裡,回報武帝說“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劉屈髦率兵平亂。太子糾集了數萬人,與丞相軍激戰五日,死者數萬人。長安城有流言說太子謀反,最終,太子勢孤力弱而兵敗,唯有逃離長安。


漢武帝詔遣劉長樂等人收回皇后璽綬,衛子夫選擇了自殺。太子賓客多人亦被捕殺。 守門官田仁放太子逃出長安,太子逃到湖縣一戶貧家,戶主常賣屨以維持太子生活所需。不久,新安縣令李壽知道了太子的下落,就帶領人馬來捉拿他。劉據無處逃跑,只好在門上拴了一條繩子,上吊死了。

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說:“子弄父兵,罪當笞;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何罷哉!臣嘗夢見一白頭翁教臣言。” 後來,漢武帝派人調查,才知道衛皇后和太子劉據從來沒有埋過木頭人,這一切都是江充、蘇文等人搞的鬼。

結語:

太子三子一女,衛青長子衛伉,受巫蠱牽連被誅殺,但衛伉的子嗣以及衛青次子衛不疑與幼子衛登的家族並沒有受牽連的記錄。在後來漢宣帝、漢成帝以及漢平帝時期,衛青的後人以皇帝詔復家。

【小編寄語:我是心恬澹,喜歡我的小夥伴,關注加留言,大家一起探討歷史的真相。】


心恬澹


衛青出身微賤,本是私生子,少年時替人牧馬為生,成年後為平陽公主的騎奴,其姐衛子夫生的仙姿玉貌,後被漢武帝劉徹相中納為嬪妃(後生子被封后),衛青也由此成為武帝的親信。

西漢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秋季,剽悍的匈奴騎兵再次大舉南侵。漢武帝大膽破格提拔衛青為車騎將軍,統軍迎擊匈奴,漢帝國反擊匈奴的戰爭的大幕緩緩拉開。經多年浴血苦戰,元狩四年(前119年),衛青率漢軍西出定襄,波瀾壯闊的漠北之戰爆發,衛青深入大漠不毛之地,以少勝多,擊潰匈奴主力,迫使部分匈奴人降漢內附,另一部分被迫踏上漫長而艱辛的西遷之路,徹底清除了匈奴對西漢北部邊境的巨大威脅。

大將軍衛青和其外甥、冠軍侯霍去病開啟了漢王朝對匈奴人的大反擊,彰顯了強漢的赫赫聲威,讓困擾了中原王朝近千年的匈奴聞風喪膽。

對於這種“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強悍作風,東漢校尉陳湯總結併發出一聲震古爍今的的千年絕響:“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即使到了東漢末期乃至兵戈擾攘的三國時,漢家對草原各遊牧部族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優勢,其強大軍事震懾力使 使這些劫掠成性的草原驍騎不敢輕舉妄動,但漢武帝窮兵黷武之策也給這個強大帝國埋下了重重隱患, 史家對此亦頗有微詞,所以史籍上也有“漢以強亡”之說。

漢武帝生逢其時。他即位時,漢王朝經長期韜光養晦,正處於蓬勃上升期,前有“文景之治”為他打好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為他鋪好了繼續發展之路。因此,武帝上位後,整飭軍伍, 起用年輕將領,消弭邊患,開疆拓土,應當說成就了一番大事業。當然,隨之而來的也有好大喜功、耗盡國力、民力、窮兵黷武的另一面。漢武帝以雄才大略著稱青史,但他精力健旺,壽命很長,在位長達五十多年,到了晚年,和這世上絕大多數垂垂老者一樣,他也變得昏昧不明、疑神疑鬼,不可避免地“晚節不終” 了。

漢武帝執政晚期,常年不休的戰爭削弱了國家的實力,政局也開始動盪起來。

隨著歲月的流逝,武帝感覺到自己逐漸衰老,便開始效仿秦始皇千方百計的尋求不死仙藥,還迷信鬼神,四處尋仙問道。在太始和徵和年間,他數次東巡,企圖遇見神仙,賜他長生不老藥。但神仙虛無縹緲,蹤跡難尋,國家反而水、旱、澇、冰、蟲災不斷,糧食歉收,流民四起,把痴迷方術的武帝弄得心煩意亂。

晚年的武帝體弱多病,疑神疑鬼,有一次夢見幾個木偶人用劍襲擊他,嚇醒後病倒,記憶力也隨之衰減,他認為是有人故意下蠱詛咒他,於是便派近臣江充去調查,史上有名的“巫蠱之禍”隨即爆發。

江充、杜周等酷吏四方構陷、八方株連,先是唆使人揭發丞相公孫賀及其子曾請巫婆在宗祠裡禱告,詛咒武帝早死 ,並把偶人埋在通往甘泉宮的大道旁,武帝見奏大怒。原來公孫賀的夫人是皇后衛子夫的親姐,其子公孫敬聲一向行為不端,曾擅自挪用軍餉1900萬錢,被下獄等待治罪,恰好陽陵大俠朱安世與公孫賀有怨隙,乘機上書告發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並用“壓勝”之術詛咒武帝。

武帝見奏怒不可遏,竟不分青紅皂白,下令逮捕了公孫賀一家。

負責審案的酷吏杜周最擅長羅織罪名,他先將武帝的親女兒陽石公主扯進案中,陽石公主與諸邑公主是同父異母的姊妹,諸邑公主是衛皇后所生,與衛後之弟大將軍衛青的兒子衛伉是中表親,彼時衛青已死,由衛伉承襲了父親的一切爵祿,後因故被削奪,不免口出怨言。就這樣,杜周將這些人全部網羅進案,逮捕下獄。後來,公孫賀父子在獄中被杖斃慘死,衛青子衛伉被處決,另一子常平侯衛元也被處斬,武帝還下令將親生女兒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一齊誅戮。

後來,又有人告發太子劉據(衛後所生)在宮中用木人詛咒武帝早死,武帝異常惱怒,但畢竟是親兒子,又是太子,於是按捺不發,暗中派江充去調查。

江充曾彈劾太子家人,得罪過太子,於是栽贓陷害太子劉據,誣他詛咒武帝,太子百口莫辯,於徵和二年(前91年)七月被迫假傳聖旨捕殺江充,又發兵攻佔長樂宮門。

武帝聽說太子舉兵造反,勃然大怒,派丞相劉屈氂發兵鎮壓,抓捕太子,太子將獄中囚徒釋放並武裝起來,與劉屈氂軍激戰數日,最後太子兵敗被殺,衛皇后聞訊也自殺了。“巫蠱之禍”與太子造反案在第二年被查清是冤案,太子劉據得以平反昭雪。後來,丞相劉屈氂和貳師將軍李廣利也被指控用巫術詛咒武帝,劉屈氂被處死,李廣利被迫投降匈奴。

“巫蠱之禍”中共有衛伉、衛元、陽石公主、諸邑公主、公孫賀父子、劉屈氂、太子劉據、皇后衛子夫等顯貴人物遇害,先後有數萬人被牽連罹難。大將軍衛青的姐妹以及後人幾乎被誅殺殆盡,這個曾顯赫一時的外戚家族從此一蹶不振,徹底淡出了歷史舞臺。

事情平息後,漢武帝終於醒悟,為含冤負屈而死的太子平反,還在長安城外修建了一座“思子臺”,寄託無盡的悔恨與哀思,但因“巫蠱”陰謀釀成的悲劇卻讓漢王朝的危機加重了。徵和四年(前89年),漢武帝迫於極度不利形勢,下了一道《罪己詔》,檢討並承認自己一生所犯的種種錯誤,以挽回民心。

“巫蠱” 一案影響很大,是史上典型的“宮廷陰謀”案例:強勢卻年邁力衰的帝王、仁慈寬厚、深得人心的太子、年老色衰的皇后與其背後逐漸失勢的外戚家族、囂張跋扈卻有恃無恐的得志小人......共同演繹了這出歷史悲劇大戲。其最終結果是:大量朝臣慘遭清洗,太子死後武帝其他的兒子爭謀代立,安定成了泡影,新立的皇帝年幼或昏庸懦弱,朝政混亂,百姓苦無生路,曾經強盛的漢帝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衛青、衛子夫出身卑微,卻都是品德高尚的人,衛青為大漢驅除匈奴,居功至偉,卻從來不居功自傲,克盡臣禮,衛子夫貴為皇后,卻恭謹克己,盡心盡力執掌宮掖幾十年,姐弟兩一內一外輔佐漢武帝,為漢武帝排憂解難,然而在衛青死後,“衛氏悉滅”,衛氏家族遭到漢武帝的清算,這是怎麼回事?


衛青是個私生子,是他母親衛媼在丈夫死後和縣吏鄭季私通所生,衛青作為私生子,被他母親送到鄭家,卻被鄭家當作奴僕畜生一樣虐待,衛青不願受氣,就跑回平陽公主府中當了一名騎奴,而他的三姐衛子夫則是平陽侯府的一名歌女,漢武帝劉徹十八歲那年去霸上祭祖,回去的時候到姐姐平陽公主府中作客,衛子夫獻舞的時候被劉徹看上了,宴會期間,劉徹去換衣服,平陽公主令衛子夫隨侍,兩人就在尚衣的軒車中成了好事。

此後衛子夫入了劉徹的後宮,為劉徹生了女兒,破了劉徹不能生孩子的謠言,更是受到劉徹的寵愛,這卻讓一直不能生孩子的皇后陳阿嬌嫉妒的要命,陳皇后的母親劉嫖派人去抓衛青,想以此恐嚇衛子夫,結果卻是讓衛青因禍得福,衛青被公孫敖所救,而劉徹得知此事後大怒,對陳皇后進行打擊,把衛子夫的兄弟姐妹都給了封賞,任命衛青為建章監、侍中,為衛青以後大放異彩打下基礎。


衛青因為一直跟隨皇帝左右,其才能也得以被劉徹發掘,在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衛青和李廣、公孫敖、公孫孫賀三路大軍一起去迎擊匈奴,結果四路大軍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衛青這一路大獲全勝,這是漢朝建立以來對戰匈奴的首勝,士氣因此大振,漢朝終於有與匈奴一戰的能力了,漢武帝大喜,封衛青為關內侯。

衛青此戰揭開了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此後七戰七勝,收復河套、河朔地區,擊破單于,和他的外甥霍去病一起對匈奴展開大反擊,彰顯了大漢聲威,讓匈奴聞風喪膽,解除了困擾中原千百年來的威脅。


衛青戰功赫赫,漢武帝封他為大將軍,節制所有將領,成了皇帝之下的最高軍政首腦,因為衛青的功勞太大,劉徹高興之下將衛青三個兒子在同一日都封了侯,食邑均為1300戶,衛青對漢武帝劉徹給他的殊榮並沒有衝昏頭腦,對漢武帝給他兒子封侯予以謝絕,不過劉徹還是一定要封,衛青當然也沒辦法,衛青雖然功高震主,卻是深知臣禮,從不做逾越規矩的事,在當時養士之風盛行,有人也勸衛青養士以顯名聲,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所以從不養士,可見衛青政治智慧超乎常人。

不過漢武帝畢竟是個帝王,對衛青寵信的同時,也會給予敲打,所以衛青的三個兒子在封侯幾年後都被免去侯位,大兒子衛伉在受封侯位8年之後,坐“矯制不害”免侯,次子衛不疑和三子衛登都是坐“酌金不如法”免侯,謹小慎微的衛青對漢武帝的決定沒有絲毫怨言,衛青不僅對漢武帝盡忠盡職,對同仁也是謙和忍讓,所以朝廷大臣們也很尊敬衛青,加上衛青和霍去病兩人的軍功,兩人在世時,朝臣和漢武帝根本都沒想過要動衛氏一族。


在衛青死後,局勢開始變化,漢武帝在位幾十年,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卻也因為連年征戰耗盡了國力,政局開始動盪起來,搞得漢武帝心煩不已,而漢武帝本人也是日漸衰老,體弱多病,開始疑神疑鬼,對長生不老的渴求更甚,老覺得有人要害他,這為衛氏一族埋下了禍根。

衛氏一族權勢熏天,難免有些紈絝子弟,衛青的另一位姐夫公孫賀是丞相,他的兒子公孫敬聲挪用軍餉因此獲罪,公孫賀為了救兒子,就想以抓捕大盜朱安世來給兒子贖罪,朱安世被抓後,憤恨不已,就誣告說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行巫蠱之術害武帝,劉徹立馬下令去朱安世告發的地方去挖掘,果然挖出個木偶來,就這樣漢武帝晚年巫蠱之禍拉開了序幕。


公孫賀父子因此獲罪死在了獄中,漢武帝寵愛的酷吏因為與太子劉據有矛盾,藉機對劉據的外家進行打壓剷除,以此消滅支持太子勢力,於是羅織罪名,把諸邑公主、陽石公主、衛青長子衛伉、衛長公主的兒子曹宗都連坐進去,此時漢武帝年老昏聵,加上年邁體病老是治不好,對巫蠱之事愈加相信,聽到這些人都有份參與“壓勝”之術,不問青紅皂白把這些人都處死了。

再後來就是江充這些小人對太子劉據下手,說太子也有埋木偶詛咒漢武帝,這想陷害人埋個小木人還不容易,劉據看到江充從他宮裡挖出小木人,心裡驚懼的很,加上漢武帝在甘泉離宮養病,自己無法見到漢武帝證明清白,惶恐不安的太子不想坐以待斃,就把江充殺了,傳到漢武帝耳裡成了太子造反,武帝開始也不信,派人去查看,使者不敢去,半路就返回跟漢武帝說太子真造反了,憤怒的漢武帝於是派人攻打劉據,劉據兵敗逃跑,走投無路下自殺身亡。


漢武帝對衛氏一族下手,並不是將衛青的兒子都殺了,巫蠱之禍中受到波及的只有衛青長子衛伉一人,衛青的次子衛不疑和三子衛登都沒有被波及的記錄,史書上說的“衛氏悉滅”,是指朝堂上舉足輕重的衛氏親族,而這些人都是因為牽涉到太子劉據的勢力而被陷害,加上漢武帝年老昏聵,很容易聽信饞言,因此衛氏一族慘遭殺戮,顯赫一時的外戚家族自此一蹶不振,淡出了歷史舞臺,在事件平息後,醒悟過來的漢武帝后悔不已,在長安城外建了個“思子臺”,徵和四年,漢武帝又下道《罪己詔》,檢討自己所犯的錯誤,給老百姓造成了痛苦,以挽回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