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沂中為什麼主動向宋高宗要求監斬岳飛?

一德格天1


楊沂中是趙構最信任的將領,這一點是無疑的。因為最初楊沂中所擔當的職責是趙構的貼身保鏢,相當於曹操的許褚典韋。楊沂中在戰場上的表現也非常突出,因功被追封為和王,那麼楊沂中和岳飛是什麼關係呢?為什麼他要主動申請監斬岳飛呢?江湖小曉生認為這件事要從淮西之戰開始說起。

(精忠岳飛趙構劇照)

第一,淮西之戰,南宋對金人反擊戰的尾聲。

南宋不是像所有人想象的那樣懦弱,在南宋中期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反擊金人的戰役,尤其是在岳飛的帶領下進行的北伐,他收復了襄陽六郡,在與金人王牌軍隊大戰於朱仙鎮後,取得重大勝利,從而天下起義之軍接連響應,岳飛的大名一時間震動天下!而這個時候南宋的士氣也達到了巔峰。這個時候的大金國調整了策略,為了緩解湖北地區的軍事壓力,所以他們假意讓偽齊大軍從東部淮西地區南下,而這個時候的宋高宗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決定在淮西地區跟金人大決戰,楊沂中、劉光世這些大將都被派到前線,這就是淮西之戰的由來。

(精忠岳飛岳飛劇照)


第二,宋高宗得意忘形,金兀朮奸計險些得逞。

淮西之戰的開端是非常好的,因為偽齊本身就沒有多少戰鬥力,所以在楊沂中和劉光世部隊的打擊下,幾乎粉碎偽齊全部軍力,取得了連戰連勝的戰績。這個時候的宋高宗十分興奮,認為北伐勝利是有希望的,所以將張俊、韓世忠的部隊全都調到淮西戰場上去,而且還連續發迷信給岳飛,讓他從湖北地區調兵前往淮西。這個時候的岳飛是表示反對的,他反對將全國所有的軍隊都調往同一戰場,因為他十分清楚金兀朮的計謀。金兀朮就是希望宋高宗如此指揮,那他在中部的威脅就可以完全解除,到時候他親自帶領大軍從湖北南下,一舉蕩平整個南宋。這是非常可怕的計謀,如果得逞,那南宋百年延續的夢想現在就可以結束了。

(精忠岳飛岳飛劇照)


第三,岳飛執意反對,淮西慘敗只能他來背鍋。

令人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岳飛這邊人馬不動,偽的人馬卻在前線輸的底褲都沒了。金兀朮只能調整戰略,吩咐八萬大軍前往淮西戰場,但是他自己不出馬,這回是來真的了。但是到底是真是假,岳飛這邊因為信息傳遞需要時間,並不能分別。金國援軍來到淮西戰場,連戰連捷,將劉光世四萬大軍擊潰,楊沂中的人馬也被困在濠州。宋高宗這個時候慌了,讓韓世忠和張俊趕忙前去支援,並且急調千里之外的岳飛前來支援。這回可不是假消息,但是岳飛擔心中部問題,所以只帶領八千人馬前往支援。結果因為相隔甚遠,而且走走停停,所以岳飛趕到的時候,濠州已經被破,楊沂中也已經戰敗。這個罪過自然是由岳飛來承擔了,大家認為他消極怠工,不想救援濠州。

(精忠岳飛韓世忠夫婦劇照)


第四,岳飛真的要為濠州之敗負責嗎?

當時韓世忠和張俊的人馬趕到濠州的時候,濠州已經被攻破,楊沂中已經戰敗了。他們原先的部隊本身就在江淮一帶,駐紮在長江沿線,他們前往濠州也要十多天時間,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這個時候宋高宗居然要求岳飛趕來支援,岳飛當時在湖北襄陽,距離濠州千里之遙,至少得一個多月才能趕到,難道這一戰的失敗真的要怪罪岳飛?這也太沒有道理了。

丁未,金人陷濠州,執守臣王進,夷其城,鈐轄邵青死之。戊申,張俊遣楊沂中、王德入濠州,遇金伏兵,敗還。己酉,韓世忠至濠州,不利而退。辛亥,岳飛次定遠縣,聞金兵退,還屯舒州。楊沂中歸行在。---《宋史》本紀第二十九

而且岳飛之所以走走停停,是為了防備金兀朮的進攻。此刻的金兀朮在哪裡呢?他的大軍囤聚在洛陽地區,只要岳家軍離開湖北,那金兀朮便可以長驅直入,南下滅亡南宋王朝,所以正是岳飛的顧及,才搗毀了金兀朮的奸計。這件事居然成為岳飛必死無疑的罪證,實在是可笑的很。



(精忠岳飛韓世忠劇照)

第五,楊沂中痛恨岳飛嗎?

我們現在找不到楊沂中跟岳飛之間到底關係如何的證據,不過從淮西戰役過後,楊沂中跟岳飛的關係應該是非常差的。當時的楊沂中知道,岳飛確實是在路上拖延時間,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可是我相信後來楊沂中和岳飛的關係應該是得到緩和了,因為楊沂中也意識到,岳飛之所以延緩進程,主要是顧全大局。跟自己的私人恩怨比起來,國家的利益自然是更加重要。

岳飛顯然是顧及了國家利益,所以後來當宋金議和的時候,楊沂中是強烈反對的,因為金兀朮議和的條件中,有一條是他不能接受的,那就是殺掉岳飛。他知道岳飛是南宋支柱,殺掉他就等於是損毀了南宋對抗大金最有利的武器。在大是大非面前,楊沂中還是擺的比較清楚的。

(精忠岳飛岳飛劇照)

第六,那麼楊沂中為何要申請監斬岳飛呢?

這方面資料我是沒有見到,楊沂中的確是監斬岳飛的人,但是他未必就是主動申請的。

  1. 如果他是主動申請,我認為這是一種目送英雄的舉動。淮西戰敗不是他的錯,宋金議和是恥辱的和談,而岳飛成為了這場和談的犧牲品。楊沂中不僅僅是來送岳飛的,也是來送南宋前程的。他知道岳飛死後,不會再有為南宋賣命的將領了,大家的心都寒了,誰還能為宋高宗效力呢?
  2. 如果他不是主動申請的,那表示楊沂中跟宋高宗的關係確實親密,宋高宗認為這件事應該由最親近的大將來完成。因為楊沂中被宋高宗稱之為他的郭子儀,可見楊沂中在宋高宗心目中的地位是多麼高。

    (精忠岳飛金兀朮劇照)

江湖小曉生認為,楊沂中跟岳飛在最後是和解了。

宋高宗是皇帝,楊沂中是忠臣。這是不會改變的事實,楊沂中本人對宋高宗是絕對忠臣的。大金國為了能夠迫使南宋議和,以宋高宗的生母韋太后作為籌碼,只要宋高宗答應議和,那韋太后就能夠被送回來。楊沂中知道議和是絕對錯誤的事情,但是難道要忤逆皇帝的孝心嗎?兩難之間,楊沂中最終選擇站在宋高宗這一方,犧牲岳飛那就是必然的了。但是楊沂中此刻跟岳飛已經和解,沒有誤會在其中,只有深深的無奈和不捨了。


江湖小曉生


我們知道楊沂中他出身將門,他的祖父楊宗閔,曾任永興軍路總管,父親楊震,曾任知麟州建寧寨。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死在了抗金第一線,所以在楊沂中心中對金國應該是充滿仇恨的。


那麼為什麼他會去監斬力主抗金並且和他均處在抗金的第一線的岳飛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政治環境是什麼樣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宋高宗為什麼在許多大臣反對的情況下還要殺岳飛呢?道理很簡單,“疑忌”,自古帝王殺忠臣的基本都是出於這樣一個原因。而宋高宗趙構對於岳飛也是如此。岳飛是一個非常坦蕩的一個人,對於細節問題並不是很注意,尤其是在對宋高宗更是如此,也可以說他在情商上明顯的不如楊沂中。

而宋高宗和岳飛之間也並不是始終沒有信任,宋高宗對岳飛開始的時候還是非常信任的。但由於岳飛的情商不夠,對於宋高宗的心理沒有掌握或者說不願意去掌握,這樣就做了一些讓宋高宗非常不滿意的事情,在心裡已經對岳飛有了一絲疑慮。

岳飛後來在抗金的問題上又和秦檜產生了巨大的矛盾,在秦檜的忽悠下,宋高宗也逐漸的對岳飛更加不滿,讓岳飛丟命的事情恰好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岳飛給宋高宗上了一份奏摺,建議喪失生育能力的宋高宗立趙伯琮(即後來的宋孝宗)為儲。這份奏摺讓宋高宗更加不快,加上這個時候宋高宗已經下定了求和的決定,於是在秦檜的主持下,宋金達成了和議。面對岳飛對和議的極力反對和不滿,在宋高宗和秦檜的合謀下,終於把岳飛殺害了,而宋高宗的旨意就指定有楊沂中監斬。

有人說岳飛是楊沂中誘捕的,估計是根據《鄂武穆王嶽公真贊(並序)》裡記載,岳飛是被楊沂中誘捕至大理寺獄的,但該史料記載有疑,並且除了這本史料並沒有別的記載,同時,在敘述嶽、楊會面場景及《真贊》全文編排等方面也疑竇頻出,令人生疑。所以可信度並不高。

但不管怎麼說,楊沂中監斬岳飛卻是事實。而楊沂中比起岳飛那情商可就高多了,尤其是對宋高宗那是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這關鍵的兩不讓楊沂中在宋高宗的心裡非常滿意,對他的印象也非常好,加上楊沂中也確實有才,宋高宗對他也很倚重,所以把監斬岳飛的重擔交給了他。而楊沂中也明白宋高宗的心意,圓滿的完成了這個不吃力但討好的工作。

總之歷來官場就是如此,你只有上下都對你讚賞有加,你才能獲得你所需要的一切!

厚重的歷史追記者


楊沂中是南宋初期名將,擔任宋高宗御林軍首腦近四十年,深受兩代皇帝信任。宋高宗稱楊沂中為當世郭子儀,是他最信任的嫡系將領。宋高宗趙構要殺岳飛,只有楊沂中才能鎮住局面,以防萬一。

楊沂中(1102年一1160年)字正甫,代州(山西原平)人。身材魁梧,性格,沉穩.楊沂中小時候非常機敏,喜歡研究兵法,善長騎射。金兵入侵中原時才二十多歲,沒有實力擔當大任。楊沂中是張浚的部下,張浚和宋高宗趙構關糸較密切。張浚把楊沂中介紹給趙構。楊沂中對趙構忠義耿耿,趙構被金兀朮排山蹈海追擊時,楊沂中不離左右,同甘苦共歡難,沿途打退土匪和叛軍進攻。


形勢安定後,楊沂中的地位穩步上升。紹興六年(1132年)升神武軍統制,掌控皇帝宿衛親兵。偽齊政權聯合金兵南下,楊沂中率一萬大軍配合韓世忠作戰,打敗劉猊軍隊,威震北方。柘皋之戰,楊沂中指揮長斧士兵大破金人的柺子馬。楊沂中是南宋初期名將,中興七王之一。戰功地位都非常高,趙構要殺精忠大帥岳飛,也是顧慮重重的,岳家軍英勇善戰,處理不好激起軍人譁變或有人劫法場後果非常嚴重。當時幾員名將中,趙構最信任的就是楊沂中,派他親自監斬岳飛才最放心。楊沂中因為擔任了不光彩角色,所以,歷史知名度不算高。


關東俠客




@萌萌媽媽董小華答得很好,我來續個貂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岳飛含冤被害於大理寺獄中。岳飛到底是怎麼死的?官方材料只含糊地記載為“賜死”,民間對此有三種說法,自縊、下毒、拉肋。

賜死都會“堂堂正正”地詔其罪,比如被趙構賜死的張邦昌,他的三項大罪[宿福寧殿,衣赭履黃,使宮人侍寢。]雖然讓趙構很尷尬,但也明明白白地寫在賜死詔中。張邦昌死亡的方式也很明確為[乃登平楚樓而縊。]

岳飛的賜死詔呢?沒有。岳飛怎麼死的?無法考證



岳飛案的斷案經過及賜死方式經過再三削改後已經變得很模糊了。至於楊沂中到底幹過些什麼,李心傳也不確定,他只知道,楊沂中可能的確出過場

神一樣的“可能的確”


詔飛賜死,命領殿前都指揮使職事楊沂中蒞其刑。誅憲、雲于都市。

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


按第一種說法,楊沂中奉命監督過岳飛的死亡過程,他是否監斬張憲、岳雲不確定;按第二種說法,楊沂中只是奉命監斬張憲、岳雲,但他是否親眼目睹岳飛死去卻無法確定。而這兩種說法都是李心傳本人的說法

(這兩種說法都明確楊沂中是奉命行事,不知道題主從哪裡看出來他主動要求了?)

另一個疑問,尚書省或樞密院都可以給楊沂中下命令,趙構命令下屬一般稱之為“詔”。也就是說如果是趙構命令楊沂中去幹這事的話,按修史正常行文,第一段的“命”字應該去掉,既簡省,又明確在“詔”字下不會產生歧義;第二段的“令”直接寫成“詔”就可以了

按李心傳的老套路,他囉囉嗦嗦地露出破綻一般都是在說明這種說法存疑,事情的真相有另一種可能




為什麼會把楊沂中拖進這件事呢?

我們首先可以明確的是,楊沂中雖然黑料一大堆,但他並沒有參與陷害岳飛

甩濠梁之敗的鍋是張俊乾的;積極抓捕張憲並嚴刑拷打的事也是張俊乾的;奪三大將兵權這事是張俊與秦檜演雙簧完成的。誣陷岳飛參與謀反不成,再誣陷指斥乘輿並拿淮西之戰說事這些事是秦檜指使王次翁、万俟卨、羅汝楫乾的;因為宋代規定一、三、五月不判死刑,又要趕緊向金國交上投名狀,所以匆匆忙忙在紹興十一年除夕夜處死岳飛的事是秦檜指使万俟卨乾的。

岳飛入獄後,趙構接連兩次口頭諭旨:[凡事必謹於微,若事已成,則難改。][刑所以止亂,勿妄追證,動搖人心。]想說服秦檜,保全以岳飛為首的荊襄將領

張俊前期參與過張憲案,但他在十月十三日之後的岳飛案中卻毫無貢獻,連他之前拼命甩鍋的淮西之戰都沒有他出庭作證的記錄。



從而我們可以確定真正要命的是秦檜一夥,但是問題來了,既然秦檜聲稱岳飛是有旨賜死,趙構的親信怎麼可能不出面表態呢?

楊沂中既是趙構的“御林軍”殿前司的統帥,又是張俊的乾兒子。作為趙構一夥的代表,他就是最好的人選

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楊沂中都必須奉命出場




為國釣魚


看來他與農民起義軍領袖楊么有密切關係,來替受害者報仇,應該將岳飛之頭祭獻千萬個起義軍將士,大快人心!


林中居士金瑞


如果宋高宗擺出要與金兀朮在淮西決戰的態勢,對偽齊軍圍而不攻,把金兀朮主力調動到淮西,而讓岳飛和韓世忠分兵直取洛陽和徐州,斷金兀朮糧道和迴路,不管淮西死活,是否可以一擊命中!


犀首949


因為岳飛要追回二帝還朝,二帝還朝再沒有趙構的皇帝可坐,他是跟著趙構跑的,趕緊把岳飛殺了好讓趙構穩坐朝野。


馬貴堂


沒有親自動手已經很仁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