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曾路過馬超封地,為何馬超卻不出手相救呢?

茗茗之中-徐瑞


三國的名將裡,關羽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可惜他雖然威風了半輩子,最後的結局卻不大好,晚年敗走麥城,最後在臨沮這個地方被殺了。可能有的朋友就會問,臨沮不是馬超的底盤嗎?他怎麼不救救關羽呢?

說起這個馬超,他的經歷也是很複雜的,他父親是涼州的軍閥,後來他的父親和兄弟都去朝廷裡當官了,就只有他駐守涼州。涼州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在古代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後來曹操的手下去攻打漢中的張魯的時候,就要路過涼州。在馬超看來,曹操攻打張魯是假,想趁機滅掉自己才是真的,他這個人也是很有血性的,看到曹操對他不好,就起兵反了曹操。曹操的勢力當時很大,當然容不下馬超這樣公然反抗自己的,因此就多次攻打馬超,馬超雖然也很勇武,但是他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因此很快就被打敗了,連家人都被殺了。

就這樣,馬超跟曹操成了仇人,他一心想殺死曹操替家人報仇,恰好當時劉備崛起了,而且名聲不錯,於是馬超就投靠了劉備。我們都知道,劉備對手下的人才是很好的,所以他就讓馬超當了將軍,還讓他管理臨沮。看到這裡,估計你就會覺得馬超不仗義了,劉備對他那麼好,他卻對劉備的兄弟見死不救。

其實你這就誤會他了,劉備這個人雖然名聲很好,但是還是很有心機的,馬超畢竟曾經是涼州的老大,手下也有許多人,所以劉備一方面重用他,一方面也防著他。讓他管理臨沮雖然聽上去很威風,但是臨沮這塊地其實並不在蜀漢手裡,而是在曹操手裡。所以說臨沮只是名義上是他的,實際上他對這塊地並沒有處置權。既然這塊地在敵人手中,他自然也不可能在這裡了,因此他救不了關羽。

而且據說馬超和關羽倆人也有矛盾,在馬超剛投靠劉備的時候,關羽聽說了就很不高興,怕被搶了風頭,於是他就寫信去問諸葛亮,說我跟馬超到底誰更厲害啊?關羽其實也沒什麼壞心思,他只是比較爭強好勝而已,諸葛亮也是知道的,因此諸葛亮就安撫了他一頓,說當然是你厲害了,馬超怎麼比得上你呢。其實這件事本來只是一件小事,可關羽在得到了諸葛亮的信件之後,就拿出來給周圍的人看,向別人誇耀自己的勇武。關羽倒是有面子了,可馬超就很難堪了,因此後來馬超和關羽的關係就很一般。照這樣看來,就算當時馬超在臨沮,他會不會順手救關羽也是兩說。

事實上,就算馬超當時不救關羽,只要劉封肯伸出援手的話,關羽當時也是有可能獲救的。可惜關羽這個人實在是太驕傲了,他連馬超都看不起,又怎麼會看得起身為劉備養子的劉封呢?因此劉封和關羽的關係是很差的。而且他不僅僅是輕視劉封,還曾經建議劉備殺了劉封,免得劉封作亂,雖說劉備出於仁心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但是劉封卻恨死了他,因此後來劉封就眼睜睜的看著他被馬忠殺死。因此,與其說關羽是被馬超坑了,倒不如說是被劉封給害死的,當然了,害死了關羽的劉封也沒討的好,他的見死不救也惹怒了劉備,沒過多久他就被劉備殺了。

在筆者看來,關羽之所以會死,主要還是因為他太驕傲自大了。如果他當初沒有看到陸遜年紀小,輕視對方的話,就不會有敗走麥城的事了。更不要說因為他的驕傲得罪了太多人,因此他在被追殺的時候就沒什麼人伸出援手,讓他只能絕望的死去。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歡迎關注,談笑風史,感受古人的魅力!


魏門寒士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走麥城,犯下了重大的戰略錯誤。荊州之地,歷來都是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關羽就算不被呂蒙殺死,自己只怕也難逃一死,除非劉備一定要他不死。

所以,關羽之死已經註定成局,救或者不救,都不是問題的關鍵。

關羽走麥城的時候,的確路過一個叫臨沮的地方,這個地方是馬超的封地,離關羽走麥城距離不過幾十里,但是當時的馬超遠在西川,和劉備在一起,距離臨沮千里之遙,他本人是不可能到臨沮救關羽的。所以,不是馬超不救他,而是他根本沒法救。

我們來看看關羽為何自己走成死局。

將荊州放到關羽的手裡看管,應該說劉備是深思熟慮的,守住了荊州,劉備在西川才可以放心幹事。很多人認為劉備讓關羽守荊州,根本就是一出陰謀戲,利用關羽的高傲,假以東吳之手而殺之,以保自己弱勢的後世繼承人得以安生。這個說法有點扯淡,儘管從當時的情況看,劉備的兒子的確很弱勢,而關羽張飛的後代都比較強勢,可是死了關羽還有張飛啊,還有他們的後代啊,在江山還沒有穩固的情況下就拿武將開刀,那是犯大忌的事情,所以這個說法實在很扯。

我傾向於劉備讓關羽守荊州是對他的信任,關羽雖然高傲,但是能力才幹頗具,水淹七軍就是證明。但是,也的確因為他高傲的性格害了自己,因為當時劉備給關羽的戰略意圖並非是去攻打襄陽樊城,只要把荊州守死了,大局便安定了,但是關羽自視清高,可以說完全改變了劉備的戰略意圖,將兵力調走了,荊州空虛,讓陸遜與呂蒙得逞。

作為將帥的關羽如此沒有大局觀,實在是令人愕然,就算是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但是擅自更改戰略意圖的後果,就算關羽不死,活著來到劉備面前,不知道劉備會怎麼處理他。

這是關羽之死最致命的因素:違反軍令和戰略意圖。

關羽死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率軍70萬眾想要奪回荊州,結果失敗而終,劉備兄弟仨從此走上死路,這充分說明了荊州的重要性,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都是輕的,他簡直就是目無王法,自取其辱。

關羽受難之時,為何沒有任何援軍接應?

一來,劉備正在全力經營西川。本來是將關羽作為一顆釘子插在荊州以防止東吳和曹魏的。關羽的失敗打亂了劉備和諸葛亮的部署,在這樣的情況下,荊州一失,就算有策應也沒人敢動,因為“大門”一旦打開,想要關門,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諸葛亮那麼會算,他也沒有算到關羽會失掉荊州。

二來,關羽的為人差強人意。除了對劉備忠心之外,關羽在劉備團隊的口碑並不咋的,他首先瞧不起趙雲黃忠馬超,甚至對馬超說“不願與之為伍”。要知道,在東漢“世族+豪強”的社會意識裡,在劉備的五虎上將裡,馬超具備典型的世族豪強背景,是劉備最注重的合作對象。很多人忽視了這樣的歷史背景,所以看不到真實的歷史現狀。關羽的這種不合作性格,註定被人嫌棄。

三來,東吳和曹魏的牽制。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荊州一失,劉備不得不動用大部隊反撲,但是悔之晚矣,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除了戰略性防禦,根本沒有多少進攻機會,這就是荊州的重要性,沒了荊州,直接從牽制轉向被牽制的戰略被動局面。


青燈問史


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馬超會不救關羽嗎?不可能的,先不說關羽對蜀漢的重要性,就憑他和劉備“恩同兄弟”的關係來說,馬超也不會不救他。

馬超之所以不救關羽,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沒辦法救。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從一個叫臨沮的小縣城說起。

馬超授平西將軍,督臨沮,關羽敗走麥城,在臨沮被殺

從上圖可以看出,臨沮縣在麥城以北,離麥城也不遠,關羽敗走麥城後繼續北上,就是在臨沮這地方被吳將潘璋埋伏,父子倆都為國捐軀了。

而之所以會有“馬超離關羽不過數里,而不去救援”的錯覺,就是因為我們都錯誤的認為:馬超此時還在臨沮。

不錯,馬超在投靠劉備並拿下成都之後,是被劉備封為了平西將軍、都督臨沮,和當時關羽所駐守的荊州南郡相距數百里,以為呼應。但之後爆發漢中之戰的時候,馬超就被調回了益州,與張飛、吳蘭等屯兵下辯,並策反了氐族七萬餘人,牽制曹軍主力。

劉備繼任漢中王后,馬超已在成都,又怎麼可能跑到千里之外的臨沮去救援關羽呢?

劉備奪下漢中後,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至此馬超就住在了成都,再也沒有回過臨沮了。同樣的,還有一個細節也可以說明馬超不在臨沮。

劉備做了漢中王后,本來為治中從事的名士彭羕被外放到江陽做太守,臨行前他去面見馬超,並有過一段對話:

馬超:“你是朝廷名士,才能出眾,怎麼能外放,做個小郡的太守呢?”

彭羕:“劉備這個老兵痞子,不足與謀。”

馬超:“你在外部為官,我在內部接應,天下沒有不平定的。”

這就是著名的“彭羕謀反疑案”,按照馬超的“你外我內”的說法,則更加證明了馬超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已經在成都上班了。

從時間點可以看出,關羽北伐和“彭羕謀反疑案”都是發生在劉備繼任漢中王之後,所以關羽敗走麥城時馬超根本就不在臨沮,又何來的“見死不救”呢?


一貳一橙


關羽敗走麥城時候,路過馬超封地,為什麼馬超沒有相救呢?

其實這個問題只是被“督臨沮”這幾個字矇蔽了了雙眼,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在馬超的幫助下,劉璋(益州牧)主動投降,劉備順利取得成都,算是平定了西川,劉備升馬超為平西將軍,並命他督臨沮。但是這裡“督臨沮”這是一個封號而已,馬超並沒有帶兵去臨沮上任,而且臨沮只是屬於荊州九郡之一南郡下的一個小縣而已,只是劉備隨便給馬超的一個封號而已,豈能真的讓馬超這員大將去做關羽手下的手下?

而且劉備那時候對於部下的封號都是亂七八糟的,即使有了封號,並不代表真的去哪裡上任。

1、比如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雖說封了涼州牧,到這時候的涼州還屬於曹操的地盤, 2、還有赤壁大戰後208年,劉備取得荊南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拜關羽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這封號是不是搞笑?





同時來看下馬超封了“督臨沮”後的這幾年的去向,

1、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劉備與曹操爭霸於漢中之地,劉備派馬超與剛剛在巴西大勝張郃的張飛、吳蘭、雷同等將領屯兵於下辯。

2、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張飛與馬超、吳蘭、雷銅等率軍駐紮沮水,假裝攻打武都、陰平兩郡。吳蘭、雷銅被曹洪、曹休等人識破擊敗,吳蘭部將任夔戰死。三月,曹操親率大軍來爭奪漢中,劉備據守,馬超與張飛引兵退回漢中。

3、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眾將的奮勇下奪取漢中全境。秋天時候,以馬超為首的一百二十餘名蜀漢官員聯名上疏《立漢中王上表漢帝》 ,勸劉備進位漢中王。劉備稱王后,遷升馬超為左將軍,假節。

在這裡必須普及下一些知識,荊州有多少郡?

208年,荊州在赤壁大戰之前,曹操沒有取得荊州前,有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武陵、桂陽、長沙。

208年,曹操得荊州後,既分南郡立襄陽郡,又分南郡枝江以西立臨江郡,並分南陽郡立南鄉郡。赤壁之戰後,建安十五年(210年),劉備得南郡,劉備將臨江郡改為宜都郡。



所以可知,無論是劉備所說的南郡還是東吳所說的南郡,都不是一開始的大南郡,而是扣除襄陽郡和臨江郡的小南郡(轄有:江陵、枝江、旍陽、當陽、編縣、華容、孱陵(劉備209年改為公安縣,在公安屯兵)、作唐共8個縣),

所以臨沮應該在襄陽郡和臨江郡的邊界處(臨沮在枝江西岸),


208年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被人為的重新排序,

1、曹操佔據南陽以及南郡北部的襄陽(南陽郡和襄陽郡)

2、孫權佔據南郡大部分與江夏,荊州重地南郡首府江陵也在孫權手中,由周瑜坐鎮。


3、劉備則佔領荊州四郡,零陵、武陵、桂陽、長沙。劉備被推舉為荊州牧,並且佔領荊州大部分地區,但是,江陵被周瑜鎮守,這就阻擋了劉備的擴張。使得劉備向北不能進,向西則不能佔益州。

4、於是劉備向孫權多次借荊州的南郡,東吳魯肅勸說孫權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江表傳》曰: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其實也就是借給南郡江陵一縣(南郡的治所,最豪華的一個縣),這時候的劉備也就管理著南郡的,江陵,公安兩個縣而已。

湘水之盟

215年劉備取得了益州,孫權多次索要借給劉備的南郡地區,劉備不給,於是在216年,魯肅,呂蒙直接出兵,迅速從關羽的眼皮底下兵不血刃的佔領了長沙等三郡,於是劉備一方面命令駐守南郡的關羽領兵三萬去重奪三郡,劉備則親率五萬大軍進至南郡屬縣公安。劉備與孫權雙方當時的關係已經是劍拔弩張,眼看一場主力會戰便要在荊州爆發。


但這時候曹操突然進攻漢中的張魯, 因為漢中對益州的戰略意義是決定性的,所以曹操此時對劉備的威脅比孫權嚴重。於是劉備主動與孫權講和,將長沙、江夏、桂陽三個郡交給孫權,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歸自己,雙方以湘江為界分割荊州。而孫權既擔心打不過劉備又想趁曹操主力在漢中之機進攻合肥,便同意了劉備的講和條件。 這就是著名的湘水之盟。

關羽之死

1、話在說過來,219年7月,關羽受劉備取漢中勝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為將,督7軍救曹仁,同時命徐晃率軍進駐宛城。8月,山洪爆發,淹于禁等7軍,關羽乘機攻擊,龐德不降被殺,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馬堅守樊城。關羽以偏將攻襄陽,自己親自攻打樊城。

2、曹操聽取司馬懿、蔣濟等人意見,與孫權結盟,同時命徐晃率軍救曹仁,並命名將張遼火速援曹仁。孫權故意派陸遜代呂蒙,關羽大意,遂抽走荊州部分守軍;閏十月,孫權令呂蒙為大督,率軍襲取江陵,孫皎後繼,另派右護軍蔣欽督水軍進入沔水(漢水),防關羽順流而下。

3、呂蒙至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將戰艦偽裝成商船,兵士扮為商人,晝夜兼程。 至公安,迫蜀守將傅士仁歸降,繼用傅士仁勸降了江陵守將糜芳,並厚待關羽將士眷屬,釋放關羽俘獲的魏軍將士,撫慰百姓。同時,令陸遜進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劉備。


徐晃到前線後,與曹仁取得聯繫,曹仁軍士氣大增;為離間孫劉,從中漁利,乃令部將將孫權來信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後,猶豫不決,軍心動遙,徐晃乘機大舉進攻關羽據點,大破關羽,並乘機打通樊城路線。是時,洪水退,曹仁引軍配合徐晃攻擊關羽,文聘從水路短關羽糧道,關羽節節敗退。關羽知荊州已失,急忙退軍,

4、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

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繫,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使者返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因此關羽的將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


同年十二月,關羽孤立無援,堅守麥城。孫權派人誘降關羽,關羽偽稱投降,在城頭立幡旗,假做軍士,自己卻逃走,只有十多騎跟隨。孫權派朱然、潘璋斷了關羽各路,在臨沮,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

這時候也看到臨沮這個地方了,關羽和關平都是在臨沮被俘虜,再次證明臨沮是個小地方,也基本沒有駐軍,也不適合駐軍(好的城防才是駐軍選址的必要條件),因為劉備在荊州的主要軍事力量在江陵縣和公安縣駐紮。


為了中國之崛起


1

關羽又被噩夢驚醒了,坐在大帳中,撫須長嘆。

關平進來關切的問:父親,您又做那個夢了。

關羽長嘆一聲說,我最近總夢到有豬啃我的腳,恐怕今年是運氣最衰敗的一年,也許就會馬革裹屍還。

關平說:父親何必說這種喪氣話呢。

關羽只是嘆息不語。

夢見豬啃腳,為啥就是敗落凋亡的象徵呢?

我試著解釋一下,在十二生肖中豬是最後一個,地支中最後一個是亥,亥五行為水。而人五行屬火,水克火,水總來啃火早晚把火苗啃滅了,那就證明生命也就到盡頭了。

建安24年這一年,關羽走麥城,在臨沮被潘璋手下將領馬忠斬殺,看《三國演義》,看到關羽死,沒多久曹操也掛了,季漢的事業從一路高歌猛進忽然戛然而止,後來是夷陵之戰,然後是白帝城託孤。

建安24年前半段,是關羽的人生巔峰,絕對的高光時刻。

他圍困曹仁於襄陽,水淹七軍擒了于禁斬了龐德,和徐晃對抗,逼得曹老闆都想遷都避其鋒芒,陳壽在《三國志》上用了四個字形容這時候的關羽:威震華夏。

整個《三國志》這四個字是關羽獨有的。

關羽最後失敗了,敗在幾方勢力聯合絞殺下。

關羽認為後方絕對不會出問題的國舅爺糜芳投降了孫權。

孫權出動幾乎傾國之兵,在東吳兩位大都督呂蒙陸遜聯合指揮下,一刀插到了關羽背後,佔據了關羽的根據地南郡。

關羽手下兵將的家眷都在南郡,孫權對他們很客氣,沒有傷害這些部屬的家眷,但是這些兵將也沒有了鬥志,一鬨而散,關羽手帶著幾十騎兵馬倉皇而走。

他的歸路被潘璋截斷,他最後敗了,死了。

關羽以一己之力對抗曹魏和孫吳,也算沒有辱沒威震華夏這四個字的評語。

2

馬超曾被劉備封為督臨沮,為啥關羽敗走麥城,在臨沮被殺時,馬超沒有來救援呢?

因為馬超根本沒在臨沮就職,從建安二十年馬超幫助劉備拿下成都後,他一直幫助劉備在蜀中攻城掠地。

關羽戰敗前後,馬超和張飛等人為爭奪漢中,和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展開拉鋸戰。

這個督臨沮,只能是遙領。

當然腹黑點說,馬超也有理由不救關羽,因為他和關羽是有矛盾的。

《三國演義》中關羽聽說馬超投降劉備,寫信給諸葛亮想和馬超比一比看看誰更厲害,諸葛亮給關羽回信說:

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諸葛說馬超比不過關羽,關羽高興的把諸葛的信給自己手下文武看。

《三國志》裴松之的注中,也引用了樂資在《山陽公載記》中的一個故事:馬超投降劉備後,見劉備經常大大咧咧的,人前人後的經常不拘小節的喊劉備玄德啊。

關羽很憤怒,覺得馬超不懂規矩,要殺了他,劉備不許,張飛出主意說,咱以身作則,讓馬超知道啥叫規矩。

馬超再覲見劉備時,還是大咧咧的往椅子上一歪,嘴裡喊著玄德。

一抬頭,看到劉備身後肅立著倆保鏢,關羽和張飛。

馬超驚出來一身冷汗,從此對劉備也畢恭畢敬起來。

此後馬超還不無後怕的說起那天:幾為關羽、張飛所殺。

裴松之雖然引用了這個故事,但是他卻不認同這個故事他認為這故事是假的:

備之入蜀,留關羽鎮荊州,羽未嘗在益土也。

馬超投降劉備是在劉備在成都圍困劉璋之時,此後馬超幾乎未出過蜀,關羽也沒入過蜀,這倆人其實交集很少。

馬超在劉備進位為漢中王后,被封為左將軍,假節,早已不再督臨沮了。所以在建安24年年底關羽敗走麥城時,馬超沒有去救援,因為他在四川,對於湖北的戰事鞭長莫及。


=============================================


薛白袍



♥219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現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境內),同年冬,在臨沮(現湖北省南漳縣)被東吳潘璋部將馬忠擒殺。而馬超督管臨沮是在215年至217年,在關羽被殺的時候,馬超已經離開臨沮鎮守陽平關(現陝西省勉縣老城區)了。


♥214年,馬超投靠漢中張魯,得到張魯賞識。遂向張魯借兵,準備北上攻取西涼故地,久攻不下,退回漢中。受張魯部下挑唆,張魯拒絕馬超入漢中。適逢劉備入川,劉備派李恢說服馬超,馬超於215年夏投奔劉備。劉備分兵交於馬超,馬超直奔成都,劉璋投降。劉備封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217年,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10月,馬超和張飛等將領率軍駐紮甘肅成縣,策反文縣羌人牽制曹操主力。218年正月,馬超與張飛南撤,駐守沮水,佯攻武都與文縣。三月,曹操親率大軍攻打漢中,馬超與張飛引兵回漢中與劉備會合,抵禦曹操。至219年劉備盡取漢中所有城池土地,曹操回許昌。219年秋,馬超牽頭,率文武100多人擁立劉備為漢中王,劉備封馬超為左將軍和有生殺大權的假節。


♥劉備處理完漢中的軍政大事後,南下成都,漢中交於馬超駐守,治所位於現在的勉縣老城區。222年12月,馬超病故並葬於勉縣,時年47歲。


靈山禪師


219年11月,關羽敗走麥城之時,馬超遠在成都,所以根本不存在不出手相救的事情。但只短短半年,關羽就從威震華夏到失荊州走麥城,並命喪東吳,的確令人感嘆。

性格決定命運,關羽好大喜功、心胸狹窄又驕傲自負的性格害死了自己,也毀了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毀了劉備的霸業,給蜀漢堵了後路,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關羽丟失荊州純屬咎由自取,過於自負。關羽缺乏戰略思維,不明白蜀漢和東吳聯合的重要性。剛開始東吳也很想與關羽結好,孫權也曾想用自己的兒子和關羽的女兒聯姻,但是關羽說虎女不能配犬子,也不知道關羽哪裡來的謎之自信,講自己的女兒是虎女,孫權的兒子是犬子,這是把人往死裡得罪。另外,關鍵是關羽的這種驕橫在整個蜀漢又是受到保護的,其排名第二的地位,除了劉備,沒有人敢指出他這種態度的錯誤。

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得荊州,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也就具備了基本雛形。


赤壁之戰是孫劉聯合抗曹,但是戰後九年到建安二十二年的時候,曹操大舉進兵濡須口時孫權居然請降於曹操。於是孫曹之間遣使修好、重結姻親,孫權這時已經有了重奪荊州之心。

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大敗曹軍,曹操不得不退出漢中,劉備稱漢中王,令關羽守荊州。是年7月,鎮守荊州關羽在勝利的鼓舞下,留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率主力進攻樊城。8月,關羽水淹七軍,斬龐德,降於禁,圍曹仁。9月,關羽個人聲勢到達最高點,威震華夏,曹操甚至也與群臣商議是否遷都,以避其鋒芒。


但到了10月,形勢卻急轉直下,一瀉千里。

孫權方面,呂蒙代替已死的親劉派魯肅成為東吳大都督,不同於魯肅,呂蒙是力主奪取荊州的一派。呂蒙受召還吳時對孫權說,“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得務北進,未嫌於我,兼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若見至尊,宜好為計。”也就是說,呂蒙認為關羽是個很驕矜的人,又自以為有大功,所以他裝病想讓關羽大意,正好趁其不備奪取荊州。而關羽果然上當,自認為東吳主帥是病秧子,膽小怕事,絕對不敢進攻自己,就調出荊州主力部隊,加強進攻樊城。


10月,呂蒙請孫權讓陸遜代理自己的職務,自己則白衣渡江至江夏,東吳軍隊偽裝成商人和商船,從江夏沿長江到公安,偷襲公安,迫降傅士仁。又往北到江陵,用傅士仁勸降防守江陵的糜芳,糜芳素來受關羽輕慢。並且關羽覺得糜芳不給自己按時供應軍資,所以揚言總說要收拾糜芳,糜芳很害怕,這種形勢下,糜芳便投降了東吳,短短數日,江陵與公安盡失。此時,徐晃率領曹軍援軍主力在樊城大敗關羽。關羽只能率軍南下,軍心浮動。


11月,孫權已搶先到達江陵,派陸遜攻佔夷陵、\t秭歸,切斷了關羽南下入川的退路。關羽順著漢水向南到當陽。關羽自知自己現在勢孤,便急速派人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但是二人以上庸新定為由,拒絕救援。危機時刻,竟然沒有人救援。關羽於是陷入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只能走當陽,保麥城,等待蜀漢的救援。“麥城”就在現在的當陽東南五十里。清代同治年間的《當陽縣誌》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傳楚昭王所築。三國時,關羽為孫權所襲,敗走麥城即此”。


12月,麥城被包圍,麥城小而不保,關羽見援兵遲遲不到,決定突圍回西川。關羽又率軍北至漳鄉,走麥城北邊通往西川的小道,但關羽手下軍卒都無心而戰,不是走散就是降吳,到漳鄉時只剩十餘騎,\t被吳將潘璋的部將馬忠擒獲,與其子關平一起被殺。

成也關羽,敗也關羽,短短半年時間,形勢急轉,竟無人相救,命喪東吳,令人唏噓。但人無完人,我們不能拿聖人的標準要求關羽,他自己的性格弱點,決定了自己的最終命運。


沅汰


作為五虎上將之首,關羽的一生是傳奇的,過五關,斬六將,一心向漢,將一個忠字做到極致;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將一個勇字做到純青!<strong>

可惜兵敗麥城,身死臨沮,英雄末路,令世人為之唏噓。由於關羽被擒於臨沮,而臨沮這個地方,劉備曾派馬超督管,有人就說,關羽在馬超的地盤上被擒殺,為什麼馬超見死不救呢?這還得從馬超督臨沮說起。

一、輔助劉備入川有功,督管臨沮。

馬超本是西涼軍閥馬騰的兒子。曹操進軍關中,將欲攻漢中軍閥張魯之時,遭到馬超和韓遂的聯合反抗,隨後曹操改攻涼州。涼州失守之後,馬超投奔張魯,後來差點遭到張魯部下的殺害,於是最終投奔劉備。

當時劉備正在對益州的劉璋用兵,正要圍攻成都。由於馬超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裔,並且年少有為,勇猛過人,在西涼素有威名。劉備知道馬超的威望,於是暗中給馬超一支軍隊,令馬超幫助劉備圍困益州首府成都。

馬超自然明白劉備的用意,於是徑直將軍隊開到成都城下。

益州劉璋本來就胸無大志,兵弱將寡,劉備入川以來,勢如破竹,獲得了益州大片土地,益州已經是人心惶惶。再加之馬超率軍圍困成都,城中百姓十分恐慌,劉璋更是如坐針氈,只得開城受降,就這樣,馬超為拿下成都立下大功。

《三國志》中記載: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

劉備一高興,就封馬超為平西將軍,掌管臨沮。這就是馬超督臨沮的經過。但是,當時劉備並未稱王,說臨沮是馬超的封地,則是不準確的。

二、關羽敗走麥城,身死臨沮。

既然馬超被派掌管臨沮,那麼關羽被擒於臨沮之時,馬超為何不出手相救呢?關羽在馬超所掌管的地方被擒,那麼馬超該作何解釋呢?其實,馬超也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啊!原因有兩。

首先,所謂“督臨沮”只是一個虛職,馬超並不直接管理臨沮。恰恰相反,當時臨沮是屬於荊州的一部分,是關羽所鎮守的地盤。大家看一看劉備封賞馬超的頭銜便可窺見一二。

馬超本是西涼軍閥,在西涼很有威望,在後來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時候,馬超奉命在西涼策動氐族七部幾萬人起義,牽制曹操,響應劉備,由此可見,儘管馬超已經失去涼州,但是馬超的威望在西涼地區依然很高。

劉備入川之後,封馬超為徵西將軍也是希望他能子承父業平定西涼。然而,臨沮遠在東邊的荊州,為什麼又要令馬超“督臨沮”呢?顯然,劉備並非真的讓馬超去管理這一個小小的臨沮縣城,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一種虛職或一種名譽稱號,馬超在此地並不具有實權,當時此地是屬於鎮守荊州的關羽管理的。

其次,當時馬超也並不在臨沮。由於在關羽進攻襄樊之時,正是劉備漢中之戰勝利的那一年。剛才說到,在漢中之戰前夕,馬超還在前線策動西涼起義,並與張飛、馬超、雷銅、吳蘭等人忙著攻打下辨呢!漢中之戰勝利後,馬超與一百二十名大臣上聯名書,上表漢獻帝,輔助劉備稱王,因此漢中之戰結束之後,馬超也在劉備身邊。

漢中之戰219年5月結束。而襄樊之戰從219年7月開始,到219年12月結束。可見,在關羽發起襄樊之戰時,馬超是來不及支援的。而且襄樊之戰的戰局急轉直下就發生在短短几十天內,當關羽父子被困臨沮之時,馬超尚在千里之外,因此,關羽之死,決不能讓馬超來背鍋!

而反觀關羽在襄樊之戰前後的表現:對待東吳,他傲氣凌人,不加以爭取;對待下屬,他不加團結,導致內部生出嫌隙;對待戰事,他剛愎自用,大意輕敵,或許,他不可一世的威名與盛氣凌人的傲氣才是他慘死的最大原因。


無筆


回答這個問題,先做個人物簡介:

馬超(176-222)(47歲)公元219年隨劉備奪取漢中,《三國志 馬超傳》記載: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

關羽(160-220年)61歲,敗走麥城,卒於臨沮。關羽這個人除了威名遠播外,應該還有一個和他威名一樣遠播的特點——孤傲!所以其實他這個人並不招身邊人待見,也就有了糜芳的叛變,糜芳其實是很忠於劉備的,在前主陶謙死後,曹操要用他,都沒同意,就跟隨當時一窮二白的劉備走了,然而這樣一些人,和關羽一起守荊州,守的叛變了!足以說明後期關羽的脾性有多差了。毛爺爺曾說: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也就以至於後來關羽求救,根本沒人願意幫他。

當然這不是馬超不就他的原因,言歸正傳。馬超為什麼不幫關羽脫險,且分析一下,馬超當時應該在哪裡。前面有說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首先他在劉備帳下為平西將軍,後才是督臨沮,為什麼是這樣呢?

且看下,臨沮的地理位置,現今襄陽的南漳縣(也就在我老家的隔壁)荊州以北,樊城以南的位置。當時關羽可是在攻打樊城的,也就說明在馬超督臨沮的時候,這個地方還是屬於曹操的,三國時期嘛,邊界位置都說是自己的。還有一個因素也要考慮進去,那就是關羽不削與馬超黃忠並列,這點劉備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把馬超安排在關羽眼皮底下,不然非得打一架不可(話說60歲的關羽未必打的過40歲的馬超)所以如果歷史上馬超督臨沮,如果真是這個地方,那也只是掛一個名字而已,以塗後期從荊州方向真正奪取樊城的時候,再給馬超實權,這樣就可以南有關係守荊州提防東吳,北有馬超扛曹操,且互相支援?不需要緊急情況從四川翻山越嶺的跑過來!

那麼馬超這個時候在哪裡呢?漢中!為什麼這麼說,奪取漢中有馬超的一份功勞,而且那個時候漢中奪取沒多久,需要鞏固,而漢中一帶,馬超威名還是不小的,需要鎮守,所以根本就不知道關羽丟了荊州且陷危機之中,這種情況下可以說他比劉備知道的應該還要晚。

最後話說回來,就算關羽那個時候不死,其實也活不了多久,刮骨療毒,那個時代那個條件,怕是毒沒治好,又會得破傷風吧。



懂事兒長


劉備和關羽的關係,馬超能不清楚嗎,他敢不救嗎?結果馬超沒有去救,其實根本不存在救或不救之說,只因問題存在三大誤導,從而將我們引入了一個“相救”的思維誤區。

封地誤導

《三國志·蜀書·馬超傳》記載: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佔據西川,因馬超有迫降劉璋之功,遂封其為平西將軍,督臨沮。難道馬超被封為都臨沮,真就都臨沮嗎?

其實不然,三國時期,由於天下紛爭不斷,虛授、遙領等封賞常有發生。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

劉備封關羽都荊州,但是關羽所都荊州其實名不副實,前期荊州為曹操、孫權、劉備三方分據,後期僅有南郡一地,荊州四郡已劃歸孫權所有。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曹操赤壁大敗後,劉備也曾任命諸葛亮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但也並非真督,僅是做好三郡錢糧徵調的保障工作而已。

再如:曹操對戰袁紹期間,曾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這個漢壽又在哪裡呢?無從稽考。因為無論是曹操的地盤,還是袁紹地盤,沒有漢壽縣的地名記載。但是,劉備佔據荊州時,武陵郡轄下確實有一個漢壽縣,同時劉備攻取蜀中後曾將葭萌改名為漢壽,即:廣漢郡的漢壽縣。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漢書·地理志》:“琅玡郡……武鄉,侯國。”《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記載:章武元年,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晉書·地理志》、《華陽國志·漢中志》:漢中郡轄西鄉縣;《舊唐書·地理志》:本漢成固縣地,蜀立西鄉縣。

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武鄉侯、張飛的西鄉侯,皆為遙領。

《三國志·蜀書·吳懿傳》記載:先主定益州,以壹為護軍、討逆將軍,納壹妹為夫人。章武元年,為關中都督。

當時,關中屬於曹魏地盤。也就是說,吳懿的都關中也僅是遙領而已。

所以,當時劉備封馬超督臨沮,是真督還是遙領?答案就在下面的兩大誤導之中。

屬地誤導

劉備雖然封馬超督臨沮,但是臨沮當真屬於劉備的地盤嗎?

《夷陵州志》記載:遠安縣,邑名:臨沮《水經》註記:水出新城郡昌魏東南,發阿山,東流經臨沮縣《三國志·蜀書·向朗傳》:向朗字巨達,襄陽宜城人也。荊州牧劉表以為臨沮長。

由此可證明兩點,一是三國時期確實有這個臨沮縣;二是臨沮確實屬荊州轄地。

《三國志·魏書·徐晃傳》:從徵荊州,別屯樊,討中廬、臨沮、宜城賊。

此事發生於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赤壁大戰後,因中廬、臨沮、宜城三地有賊寇作亂,徐晃率兵前去平定。也就是說,臨沮當時屬於曹魏的地盤才對。

《三國志·魏書·樂進傳》: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谷蠻夷詣進降。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此事發生於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似乎之前的臨沮歸屬又屬於劉備。或許在公元209年至公元214年期間,臨沮曾先後移主,只有這樣方才說得通。但是,就在這一年樂進又大破劉備的臨沮長杜普,似乎臨沮又再次回到了曹魏手中。

關鍵是,也就在這一年劉備入主西川,並封馬超督臨沮。也就是說,極有可能是在劉備封馬超督臨沮的前後,曹魏大將樂進又正好大敗劉備臨沮長杜普。所以,以此來推劉備封馬超督臨沮也就很正常了。

《魏氏春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分南郡之巫、秭歸、夷陵、臨沮並房陵、上庸、西城七縣為新城郡。

這些也足以證明,臨沮的地盤當屬曹魏所人。

《三國志·吳書·朱然傳》:建安二十四年,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吳書·潘璇傳》:權徵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

由此可見,關羽確實在臨沮遇難。如果臨沮真是屬於劉備的地盤,就算馬超沒有實督,難道會任由東吳兵馬來去自如、不聞不問嗎?顯然不是,答案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此時的臨沮絕對不會是劉備的屬地。那麼,之前說的臨沮屬於曹魏的地盤,曹魏難道就會任由東吳兵馬來去自如嗎?當然不會,之所以東吳兵馬能在曹魏屬地臨沮活動,是因為在這期間曹魏和東吳達成了共同對抗關羽的同盟協議。關鍵是曹魏和東吳剛剛達成同盟協議,曹魏也不擔心東吳“假道伐虢”。同時,臨沮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當時的曹魏和荊州之間,料想東吳也不敢趁火打劫。所以,東吳兵馬出現在臨沮也就非常正常了。

而在這期間,臨沮從未出現馬超的任何蛛絲馬跡,也就證明馬超絕對不在臨沮。

由此可知,一是臨沮不屬於劉備的地盤,馬超沒有實督也實屬正常;二是面對如此大戰,馬超竟然沒有任何舉動,顯然極其不合常理。因此,結果只有一個,臨沮不屬於劉備的地盤,馬超沒有辦法走馬上任,人自然也就不在臨沮了,又如何能夠去救關羽。

然而,以多年督荊州的關羽,又豈會不知臨沮歸屬,但他又會何要逃向臨沮呢?

裴松子《三國志·蜀書·關羽傳傳延引蜀記註文》:孫權遣將潘璋逆斷羽走路,羽至即斬,且臨沮去江陵二三百里,豈容不時殺羽,方議其生死乎?

也就是說,敗走麥城的關羽,後有孫權大軍圍追堵截,無奈之下關羽只好向臨沮敗退,畢竟臨沮處於劉備和曹魏兩國的交界之處,並有沮水之利,或有一線生機。同時,臨沮離江陵還有二三百里之遠,如果真正有可行的敗退捷徑,自然不會選擇敗退臨沮。之所以會走此地,也只是個不是選擇的選擇罷了。

時間誤導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二十二年冬十月,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二十三年春正月,曹洪破吳蘭,斬其將任夔等。三年張飛、馬超走漢中,陰平氐強端斬吳蘭,傳其首。《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秋,表於漢帝曰:“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三國志·蜀書·彭羕傳》:聞當遠出,私情不悅,往詣馬超。超問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曰:“老革荒悖,可複道邪!”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言大驚,默然不答。退,具表辭,於是收付有司。

此事發生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在這一年彭羕和馬超均在成都。也就是說,從公元217年至公元220年期間,馬超從未有機會就任督臨沮,而關羽又是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12月在臨沮被馬忠所害。所以,從時間上來說,馬超根本沒有機會相救關羽。

綜上所述,因為臨沮的封地、屬地、時間三大誤導,從而將我們引入了馬超不救關羽的猜想之中,其實馬超根本就不具有任何救援關羽的條件,又如何去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