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武漢的工資不高?

熱點資音


武漢工資不高,全國事實。原因多方面,

第一,武漢民企不發達,造成產業競爭一般,大多為國企佔據。結果下來,整個就業市場也只能參照國企的低待遇模式晃晃悠悠。

第二,武漢地區民企,多為商貿,流通,簡單製造,物流運輸,批發經營等,收益自然比不過房地產,互聯網大廠,智能電子製造等。沒有高收益的企業,也支付不起高工資高待遇。

第三,武漢大學生多,本地就業比率也比較高。實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人以多為患。像武漢街道口,光谷,黃家湖地區,隨便就可以抓一大把的大學生來應聘,試短工,低待遇,甚至黑用工等,屢見不鮮。

第四,武漢房價整體不高,租金價格也一般,交通相當發達。在武漢生活成本,沒有北上廣深那麼gao。高鐵時代的通達性,國家中心城市定位,也喜迎全國各地人民蜂擁而至。除了高精尖的幾家公司外,自然而然,高工資就難以出現。

第四,武漢三鎮並駕齊驅分佈在兩江四岸,武漢三環外城中村大量存在,多中心,低居住成本,也從一定程度降低武漢地區的工資壓力。不高的工工資,自然而然。



胖子廋樓處


本來就不高嘛?同樣的工作上海的工資是武漢的1.5~2倍多。我老婆的外甥97年的男孩,武漢雜牌的大專,在武漢做人事4000元一個月,去年來上海做人事底薪6000元,今年已經8000多了,千真萬確,要是985大學畢業在上海一畢業就是1萬左右。



申康資訊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在武漢生活多年的我來說,還是很有感觸的,武漢的工資確實不算太高。先來看一組數據:

武漢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73671元!也就是說截止2018年末,武漢市人均月收入6139.25元!除了人均工資水平,熱點君還為大家整理了,最新的幾大平均生活標準,關係到你的票子、房子、車子人均存款根據《武漢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止2018年末武漢常住人口為1108.10萬人,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26331.62億元,比年初增加1832.21億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28270.77億元,比年初增加4323.01億元。26331.62億元 ÷ 1108.10萬人 ≈ 23.76萬元,武漢人均存款餘額為23.76萬元。

從以上數據來看,有沒有發現,我們的人均收入還是不錯的哈,可是為什麼我們到手的工資,卻沒有數據那麼美好呢,對,這裡的收入水平,更多指的是人均收入,正如有的網友提到的,我們在武漢生活的人,都是工資被漲。實際給人的獲得感並不是太好,而伴隨著武漢房價的逐步上漲,消費水平的逐漸提升,會感覺,手中的收入卻並沒有隨著消費物價的提升,而提升,那麼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錢越來越不夠花。

是的,現實是殘酷的,我們與其天天在糾結這些,還不如想想怎麼提升自己個人的能力,以此來讓自己的收入有更多的提升空間。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努力才會有你想要的結果 。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看法的,歡迎下方評論指點。


樂享武漢事


武漢是長江中游著名的大都市,自古以來就是工商業重鎮。據資料顯示,2018年末,武漢市在職職工月平均收入6139.25元,城鎮職工平均年收入73671元。這個數據還是應付工資(還沒有扣除個稅和五險一金),如果看一下武漢職工的實際到手工資,可能也就是在5000元左右。即使是這樣,估計還有60%以上的武漢職工達不到平均工資這個水平。

顯然,武漢僅次於北上廣深的新一線城市,其工薪階層的收入相對還是不高的。那麼,武漢人的收入水平為什麼不算高呢?筆者去過幾次武漢,對此也有一些初步瞭解,我們歸納為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武漢是老工業城市,主要特徵是國企較多,而當地民企卻不發達。所以,武漢工薪階層的收入都是按國企的標準,而用國企的薪酬標準普遍就不會很高。

再者,武漢企業大多是,商貿,流通,簡單製造,物流運輸,批發經營等,這些行業的好處是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但缺陷是毛利潤不高,淨利潤更很薄。收益率肯定比不過做房地產,互聯網企業,電子製造等。而沒有較高收益的企業,自然也支付不起高工資、高待遇。

再次,武漢各類大學多,大學生也多,而且每年都有大批大學生畢業,都要解決就業問題。像武漢光谷,黃家湖地區,隨便就可以抓一大把的大學生前來應聘,試短工,低待遇等,屢見不鮮。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人以多為患。在武漢想留下來發展的大學生多了,有能力的也人多了,大家都來爭奪一些空缺崗位,企業當然不會開出很高的薪水。

最後,武漢的物價不高,房價也不高,所以工薪族的收入自然也不會高。據我們所知,武漢的物價要比一線城市便宜很多,叫輛出租車起步價只要10元錢。同時,武漢房價低的地方萬元左右,而在中心區域也就2-3萬元/平方米。鑑於武漢的房價不高,物價也不算高,所以,武漢的工薪族的收入也不會太高。而上海等一線城市因為物價很高,所以,當地人平均工資也必須逐年提升。

作為新一線城市的武漢,不僅工資收入要比一線城市少,而且與同類型的城市相比收入也是偏低的。這主要是武漢國企多,民企少,國企開出的工資本來就很低。此外,武漢這座城市以商貿和傳統制造業為主,與其他高收益行業相比,還是存在一定距離的。更關鍵的是,武漢大學生也有很多,招聘人才很容易,老闆也不必開高工資。同時,武漢的物價水平和房價都不算高,大家面對相對較低的物價和房價水平,雖説工資漲幅有限,但是還能夠接受。


不執著財經


武漢是長江中游著名的大都市,自古以來就是工商業重鎮。要說百姓工資收入高與不高,全國除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之外,再也沒有太高的城市。

據資料顯示,2018年末,武漢市在職職工月平均收入6139.25元,城鎮職工平均年收入73671元。

再來看看小編我的老家青島的百姓收入。

數據顯示,2018年,青島市在職職工平均月工資6710元,比武漢高出570元左右。

青島是一個出了名的工資低物價高的城市,雖然工資比武漢高那麼一點點,但是物價比武漢要高的多,這樣算下來,青島作為山東第一大城市的工資其實一點不比武漢高。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不是有說武漢人工資不高,而是武漢人工資的確很低,但物價卻很高。


李漢才


為什麼除了北上廣,哪個城市都有人說工資低消費高,都不推薦別人去,我想問除了北上廣還有哪些城市適合工作呢?


未央59595071


主要是武漢工資確實不高,我是汽車行業的,起碼我瞭解的汽車行業是這樣,只是家在這裡,父母老婆孩子,從小在這長大,沒有勇氣去外地,沒辦法


用戶2145551459444


因為在武漢不是所有人都是高薪,那武漢就是世界最大城市啦 優質作品難得尋,給個關注和轉發行不行




New個數據


武漢的工資水平確實不高,就拿IT行業來說,平均工資大概是杭州的60%-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