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抽空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到“被需要”,這4條交談技巧請查收


父母抽空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到“被需要”,這4條交談技巧請查收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父母若以正面的信念期望孩子能成為什麼,將來孩子就會成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與評價經常會在言語及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地顯現出來。積極正面的期待會使孩子感受到愛與支持,從而充滿自信,生氣蓬勃;相反的,負面的、消極的評價會使孩子失去信心與發展機會。

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重視、被需要,這種暗示會產生非同一般的明顯效果,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由兩位水平相當的教師分別給兩組學生教授相同的內容。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位教師被告知:“你很幸運,你的學生天資聰穎。然而,值得提醒的是,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試圖捉弄你。他們中有的人很懶,並將要求你少佈置作業。別聽他們的話,只要你給他們佈置作業,他們就能完成。你也不必擔心題目太難。如果你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同時傾注真誠的愛,他們將可能解決最棘手的問題。”

另一位教師則被告知:“你的學生智力一般,他們既不太聰明也不太笨,他們具有一般的智商和能力,所以我們期待著一般的結果。”

在該學年年底,實驗結果表明,“聰明”組學生比“一般”組學生在學習成績上整整領先了一年。

父母抽空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到“被需要”,這4條交談技巧請查收

其實,在被試者中根本沒有所謂“聰明”的學生,兩組被試的全都是一般學生,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教師對學生的認知不同,導致了對他們的期望心理也不同,從而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其中一位教師把這些一般的學生看做是天才兒童,因而就把他們作為天才兒童來施教,並期望他們像天才兒童一樣出色地完成作業。正是這種特殊的對待方式,使得一般學生有了突出的進步。

蕭伯納在他90歲壽辰時曾說過:“要記住,我們的行為不是受經驗的影響,而是受期待的影響。”這種期待心理,淺顯的理解便是“心理暗示”。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父母若以正面的信念期望孩子能成為什麼,將來孩子就會成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與評價經常會在言語及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地顯現出來。積極正面的期待會使孩子感受到愛與支持,從而充滿自信,生氣蓬勃;相反的,負面的、消極的評價會使孩子失去信心與發展機會。

父母抽空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到“被需要”,這4條交談技巧請查收

特別是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常常懷疑自己能力的時候,如果得到的心理暗示是積極的,他就會增強自信心,反之就會更加自卑。有的家長經常罵自己的孩子“笨蛋”、“狗屁不是”,那麼當這個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會想起這句話,從而懷疑自己,破罐子破摔了。如果聽到的是鼓勵和表揚,他自己就會相信我能行,就能夠不斷克服困難,取得勝利。

給父母的建議: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訴說心事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一次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經過許多實例和科學研究表明,父母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陪陪孩子,以滿足孩子的情感要求。

然而,隨著職場父母的增多,“在家覺得孤獨”,恐怕成了許多獨生子女最大的感受。

許多父母覺得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關心關心他學習,孩子就會感到很幸福,其實不然。“職場父母一定要多擠點時間陪陪孩子。你可以把孩子交給保姆、老人,但是誰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千萬不要以忙為藉口把孩子推給保姆、老人,不管多忙,一定要記住和孩子多聊天、多溝通。”這是一位職場媽媽在總結自己的育兒經驗時發出的感慨。

父母抽空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到“被需要”,這4條交談技巧請查收

要讓孩子感到幸福,絕不僅僅是提供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與孩子在精神上有很好的溝通。而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陪孩子,就是與孩子進行精神交流的最好渠道。父母和孩子能夠順利地交流思想,對於相互之間保持良好關係非常重要,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跟自己講講他們內心的感受,這樣父母就可以理解和幫助他們。

但即便是溝通,倘若不能掌握一定的技巧,那溝通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類似的情形:有時,家長拖著疲憊的身體,努力地打起精神,準備和孩子好好溝通溝通,但不是被孩子三言兩語打發了,就是被噎的半天回不過神來,不但不能達到了解孩子的目的,還惹了一肚子氣,因此也逐漸喪失了和孩子談話的興趣,以至於越來越不瞭解孩子,越來越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所以,做父母的要學會與孩子交談的技巧。

父母抽空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到“被需要”,這4條交談技巧請查收

1作為父母,不要只會疼孩子,更要理解孩子。

多與孩子談心,交流思想。這樣可以及時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把握孩子的心理,也讓孩子理解你對他的關心和愛護。這樣能夠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使孩子對你產生信任感,也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要儘量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來陪孩子一起玩,例如一起看電視或一同騎車到某處遊玩,培養朋友般的“友誼”。如果孩子把父母當作自己的朋友了,就樂於把心裡話講給父母聽,因代溝而產生的溝通障礙也就消失了。

2父母要緊跟時代潮流,更新思想。

孩子不僅對社會上新的現象、新的事物接受快,還能夠緊跟時代步伐。父母如果不能緊跟時代步伐,就會與孩子在思想上、行動上產生距離。不利於跟孩子溝通。父母只有經常主動與孩子交流一些當前流行的一些物品、觀點主張等,主動學習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才能讓雙方在一起時有共同語言和談話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兩代人之間無話可談、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抽空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到“被需要”,這4條交談技巧請查收

3學會啟動講話。

孩子在外面有了不愉快的事,往往難以開口和家長談起,很容易使家長錯過教育孩子的機會。因此,家長應主動和孩子談話。當然,你得問一些非常特殊的問題,使得沉默不語的孩子開口。你最好不要問:“今天在學校做什麼”,因為孩子的答覆可能就是短短的一句話:“沒有什麼”。你要改問一些更特別的事情:“下課時,和誰玩”,或者:“最近的美工課,你們做哪些東西”,這樣的問題,比較容易引孩子打開話匣子。但是,如果孩子不願意馬上談,也不要逼迫,退一步告訴孩子“好吧,什麼時候告訴我都行”,讓孩子知道你什麼時候都可以聽他談。對於比較內向的孩子,需要更長時間的啟發,可以給他講一個類似情況的故事,引起孩子的共鳴;也可以摟著他靜靜地坐著,他最終會忍不住和父母交談。

父母抽空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到“被需要”,這4條交談技巧請查收

4避免粗暴尖刻的言語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不注意就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如:“你看看人家鄰居的孩子,學習多好啊,你怎麼就這麼笨呢?”“你和你爸爸一樣,都是沒出息的東西。”“你真笨,連這樣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這些言語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自信。最可怕的是它還將影響孩子的一生,使他們長大以後心理有缺陷。

父母抽空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到“被需要”,這4條交談技巧請查收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