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l愛莉
我是一人。人和人有差異,總有擅長和不擅長。
學書法不需要天賦,但學到什麼程度確實和天賦有關。不過很多人都沒有到討論到天賦的時候。
很多人練字的時間不夠多,精力專注度也不夠,完全沒有需要考慮天賦。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是肌肉記憶。
很多人說的”童子功“就是肌肉記憶,可是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很多人不相信書法是”肌肉記憶“,也就是不練會退步。
比如說京劇,大家都會覺得京劇需要”基本功夫“,有些知道比較瞭解的,知道每天都要”練功“。
像這些”基本功“,或者每天”練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很多練習書法的人,並不認為書法也是要這樣。
這個時候要把田英章拉出說說,田英章的出現。讓很多人快速的學習書法,並且效果還很快。按照田英章的教學學個幾年楷書,基本上你的楷書能夠超過周圍認識的人。
田英章推廣了書法,但是確確實實讓有些人覺得書法很好學。
事實上田英章應該每天還有一定量的書法練習時間,可是按照田英章學習的人可能並沒有一直堅持練字。
一人有感
很多人說,某某事情需要天賦。問題是努力不夠,還沒有入門,遠遠還沒有到達需要考慮天賦的地步。
天賦需要你學到一定程度才考慮,如果你都沒開始學,不要思考你的天賦好不好。天賦好不好,不是看出來的。
雖然沈鵬的字有的時候怪怪的,但是”超越自我“這個概念還是不錯的。努力才能超越自我。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1月6日滬。
一人筆記
老實說,於書法我是不大在行的,所以涉及書法方面的問題我很少回答的。但是這個問題,我可以答一答。
學書法跟天賦有關係嗎?不管別人怎麼說,反正我是相信書法跟天賦是有關係的。因為我就是一個例子。
我從小學到大學,讀了十六年書,後來又一直從事與文字有關的工作,現在人到中年,除了近幾年由於推行電腦無紙化辦公,動筆少了,前些年一直的抓筆的幹活。要說寫的字委實不少了,恐怕至少可以以數百萬計,而且我也練過一個時期的字。可是說來漸愧,我的字雖說也有點個性,但卻怎麼也比不過我父親的字!我父親農村高小畢業,後來進城做了一名機床工人,平時寫字不多。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按說我的字都應該比我父親寫的好才是。可是不成,就是比不過我父親。這怎麼解釋?這不是天賦是什麼?
雖然說任何事情要想做好要想成功甚至成名立萬,都離不開勤奮、執著和堅持,但是天賦也確實是不能否認的客觀存在。天賦並不神秘,它就跟人和人生下來長的不同的樣子一個道理。人人都有天賦,只是各有不同。博爾特的天賦就是一二百米短跑,比他訓練刻苦的人多了去了,但就是跑不過他,你不服不行。宋微宗趙佶一個皇帝,卻在書畫上堪稱大家,還自創了“瘦金體”,我覺得他確實有這方面的天賦。其實,書法的天賦就在人的手上,有的人的手天作之美,就是寫字的手型,攥住筆寫出來的字就是好看,就是不一樣,再經過行家指點規範,再經過勤學苦練,就容易在書法上出成績,出成就。
燈影書畫
大約10年前,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每到星期五大家都去區文化館交流書法,負責老師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40歲左右。他站在一幅根據《集王字聖教序‖臨創的作品前嘖嘖稱奇,我至今仍記得他說:怎麼可能,我他媽寫這麼多年才寫這樣,他才寫半年就寫麼好。那是個20歲左右,戴眼鏡的小夥。
從那以後我就相信天賦的存在,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叫做通感,就是給你一頁字帖幾行字通過臨寫你能在多大程度上覆原全貼的面貌。而在生活中真就有人這種能力很強,這就是天賦使然。
如果把書法成功的條件按比例分配一下的話,我覺得天賦佔兩成,技法類的字內功夫佔三成,勤奮佔三成,字外功夫佔兩成。
前幾年有人在評論書法家成就時曾用青年拼才華,中年拼功力,老年拼學問。
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才華或天賦,會更容易成功。
風雪關山
書法也屬於形象思維範疇,大凡書法大家除了刻苦努力而外,當然天賦也不容否定,要不然誰都可以成為書法大家。但是,如果說是練好書法,只要方法得當,堅持不懈地努力再努力,不但能練好書法,甚至可以成為一名小小書法家。記得三十多年前我剛剛踏入藝術之門接受正規藝術訓練,我有個同學,他的字寫得要多差有多差,甚至不如小學生中字寫得不好的學生。而我的字從小就出手好也就是所謂的天賦好吧,他看見我的字以後,發現他的字與我的相比差距太大了,於是利用點滴時間甚至廢寢忘食地練習臨帖,大學畢業的時候,他的字雖然還沒有趕超過我,但是已經完全脫胎換骨了。大約畢業後工作了十多年的時候,偶然發現我這個同學出版了一本書,書的下方有他的簽名和題字,讓我大吃一驚,這簡直就是書法大師的作品,我默默地為這位學友鼓掌,他太厲害了。他在書法上的成就已經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後來聽說,這個同學不但書法好而且還榮升為副校長。我還有一個書法界的朋友,因為車禍失去了雙手,他在失去雙手前,根本不懂不會書法,可是,就是因為沒有了雙手,讓他身殘志堅,練就了一門口筆書法絕活,把毛筆筆桿咬在嘴裡,用頭頸當手臂,長年累月,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持之以恆。現在已經是地級市裡數一數二的書法家!
文工美術
書法需要天賦,天賦決定高度,但是勤能補拙,勤奮真的很重要,可以決定最終的結果,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位天賦不高,但是書法成就驚人的大書法家--文徵明。
文徵明的大名想必大家都聽過,特別是關於江南四大才子的影視作品特別多,“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影視臺詞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
文徵明的家庭出生非常好,是一個官二代,在他兩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是正處級幹部了,在他17歲的時候,他的老爸已經混到副部級國家幹部,這才15年的時間,他的老爸進步確實太快了,火箭提拔。
更加難得的是文徵明的父親是一個大清官,為國為民,死後家無餘財,這些對文徵明的成長影響巨大。
文徵明的天賦不僅算不上高,更可謂愚鈍,據史料記載,他11歲還不能說話,如果是其他父母估計都已經對他放棄了,一定認為是一個傻孩子,但是文徵明的父親卻從始至終認為他必定大器晚成。<strong>
相比大家從影視作品也能夠看出,文徵明的天賦比唐寅差很多,所有影視作品中,文徵明的才能都是被唐伯虎壓著打,只能當一個配角,鏡頭還不多,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文徵明確實非常勤奮。
其學院老師評價文徵明的字寫得差,文徵明就知恥後勇,學習書法到深夜,用了僅僅一年的時間讓他的老師刮目相看。
文徵明的壽命很長,活了九十多歲,並且身體素質很好,死前還能寫蠅頭小楷,好多專家認為,這樣一個沒有什麼天賦的書法家卻能躋身高境界,靠的是他的勤奮,更靠長壽。
名廬書社許高鑑
公元759年,懷素剛剛20出頭,但他的草書竟然無師自通,名重瀟湘。一代詩仙李白觀看了懷素的草書創作之後,倍感震撼,欣然為懷素寫下《草書歌行》。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箱,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鬥。
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李白作《草書歌行》,盛讚懷素草書冠絕天下
在這首詩中,李白濃墨重彩,盛讚懷素草書功夫已經超過了王羲之和張芝、張旭這三位書法藝術的標誌性人物,洋洋灑灑26句185字,充分肯定懷素的草書書法藝術冠絕天下。
其中最後一句,是李白的結語,他說:古往今來,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天賦,懷素有書法天賦,根本不需要像張旭那樣看公孫大娘舞什麼“渾脫”劍術,才能找到靈感!
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已近花甲之年,不可能酒後亂說。另外,李白詩絕天下,但墨跡僅存世一篇,但從這唯一的書法墨跡也不難看出,李白對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
我認同李白的看法,書法的確需要天賦。沒有天賦,通過學習書法,僅可以把字寫好,難以參透書法真諦。有天賦的人,或許練書法下的功夫不到家,字寫得不甚完美,但他對書法藝術的理解是敏銳的、準確的,獨特的。
有許多人不承認天賦,對此,我有一個我自己總結的看法:說世界上沒有天賦的人,是因為他自己沒有天賦,或者說他的天賦還沒有被髮掘出來。懷素無師自通,把草書書法寫到極致,你能說懷素沒有天賦嗎?
永書101
謝提問!講究天賦,即率先具有書法人格化的意識,掌握基礎後,拋棄碑帖,,厭惡帖奴、仿奴,創作衝動,自信可以在書法領域獨創天地。這種人獨有被強烈改造後的書法基因,與其他人休眠狀的書法基因截然區別!
智慧書法
學習書法,勤奮很重要,悟性很重要,但“天賦”也很重要!
有人說,天賦與遺傳因素有關,也與所處的環境有關。關於這個說法,我並不完全贊同。
那麼,學習書法,什麼是天賦?我的看法是:這個人要從骨子裡熱愛書法,從骨子裡喜歡書法,見到好字就邁不動腳步了,甚至坐觀三天三夜。不是有個故事嗎,說的是初唐書法家虞世南和歐陽詢,見到索靖書的章草《出師頌》真跡後,就走不動了,席地而坐三天三夜,不說話,只靜觀,只細品,可以說,他倆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啊!這就是天賦。
(上圖為章草《出師頌》局部)
還有就是,無論在什麼地方,看到好的書法作品,或者是自己喜歡的古人的名碑名帖,就看,就買,就學,這也叫天賦。
(上圖為吳昌碩先生的大篆作品)
還有就是熱愛書法,對書法有極大的興趣,把寫字當成一種享受,當作最大的快樂,這也是天賦啊!
天賦是天生的,而又不是天生的。記得有一位書法家曾經說過,天賦在書法創作中佔相當重要的位置,有天賦,就有才華和性情,如果你沒有才華和性情,怎麼會創作出書法精品呢?
說明:以上為個人觀點。手打原創,抄襲必究!
中州耕牛堂主
學書法當然需要天賦。
古人有時候過份強調勤奮,以為勤能補拙。
如蘇軾所說:“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鋌,不作張芝作索靖。”王羲之也說:“吾書比之鐘張,鍾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 ,未必謝之。”
我以為不然。蘇軾和王羲之的話反而會引起後人的誤解,以為用功學習就能達到高境界、高層次。事實上蘇軾和王羲之能流傳千古,是因為兩人天資縱逸、卓爾不群。只是勤奮,沒有天資,其品肯定不高,其書當然不貴。
如曾國藩學書極是勤奮,雖在戰爭時期,仍然筆耕不輟,未有間斷,他的家書裡面時常有習書的記敘,如“每日早起,習寸大字一百,又作應酬字少許”、“每日筆不停揮,除寫字及辦公事外,尚習字一張,不甚間斷”、“不廢學問,讀書寫字,未甚間斷”。這麼勤奮的曾文正公,書法卻是呆板無生趣,原因當然是天賦不高!
黃庭堅說:“學書要需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說明筆墨功夫只是基本,筆墨之外的反而更加重要。陸游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也適用於書法。
所以,學習書法,勤奮重要,學養重要,天賦更重要!
馮勇書法
書法的天賦就是勤奮。
也許有些人從小得天獨厚,能先於大多數人享受到藝術氛圍的薰陶,甚至有名師作為指導。如此優渥的條件,會使他們“贏在起跑線上”。
現實中,有這樣條件的人畢竟只有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半路出家”,到了一定的年紀才對書法產生興趣,而後開始學習。別人比我們起步早,除了勤奮,我們還有什麼選擇呢!
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曾鞏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想有所成就,離不開勤奮。付出不一定能得到收穫,但是一定不會留下遺憾,努力過,不後悔。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勤奮”不是埋頭苦幹,而是把“思”和“寫”結合起來。要勤于思考,以善於從歷代名帖中汲取筆意、從古代文學中提煉意境、從大自然中感受氣息。更要勤於書寫,先從“永”字練起,再選名帖臨寫,循序漸進,力求“遍臨百家,自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