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次重要的戰役,有人在軍隊中喊一嗓子,這支軍隊就敗了

喊的這一嗓子是:“秦兵敗矣!”這一支軍隊是前秦軍隊。

為什麼這一嗓子出去,前秦就敗了呢?

咱們先來說說,是誰在前秦軍中喊這一嗓子。

這個大喊一聲“秦兵敗矣”的人,名叫朱序。朱序這麼喊一嗓子,其實是在自我救贖。沒想到這一嗓子喊對了,前秦軍因此真的就敗了。

古代一次重要的戰役,有人在軍隊中喊一嗓子,這支軍隊就敗了

(朱序像)

為什麼說喊“秦兵敗矣”的朱序在是自我救贖呢?

原來,朱序本來是東晉將領,負責鎮守襄陽。前秦派苻丕、楊安、慕容垂、姚萇等人率領十七萬大軍圍攻襄陽。但當時朱序認為前秦軍沒船,過不了河,所以沒怎麼防範。沒想到前秦將領石越率領五千人偷渡過來,並攻陷了襄陽的外城。並以外城為據點,截獲了一百多條船,把前秦軍隊運了過來。

朱序之後雖然堅持在襄陽固守了一年多,但是後來,由於襄陽督護李伯護當了叛徒,把他出賣,結果造成襄陽失守,朱序當了俘虜。

朱序當了俘虜後,苻堅認為他很有氣節,不但沒有殺他,還任命他擔任度支尚書。

朱序也就從這時候開始了自己的自我救贖之旅。

先是前秦與東晉對峙時,苻堅派朱序前往勸說東晉大將謝石投降。朱序去後,不但不勸說,反而把苻堅內部的情況透露給了謝石聽,並勸謝石放棄固守,趁前秦立足未穩,主動進攻,挫其銳氣。謝石覺得朱序說得對,就放棄原先的作戰計劃,主動進攻,果然連連打敗前秦的不少部隊。直到最後在淝水展開決戰。

當前秦軍隊扎陣於淝水邊的時候,有人按照兵法上“敵率兵渡水來戰,可於水邊伺其半濟而擊之”的道理,讓苻堅把列陣往後退一下,等到東晉軍隊“半濟”的時候,再打。前秦諸將都說不行,但是苻堅卻認為可行,於是就開始後退。可是,剛一後退,朱序就在軍中大喊:“秦兵敗矣!”這一喊,前秦軍隊一下驚慌失措,爭著逃命,將領想要禁止也禁止不了,也都跟著逃命。而東晉趁機渡河上岸,一路狂追。

古代一次重要的戰役,有人在軍隊中喊一嗓子,這支軍隊就敗了

(淝水之戰)

這場以8萬人打112萬人的大決戰,東晉就這樣奇蹟般地打贏了。朱序也因此回到東晉,被封為龍驤將軍。

朱序真的有那麼神,一嗓子就能讓前秦軍隊潰逃嗎?

其實並不是的,而是前秦軍隊已經到了潰逃的臨界點。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苻堅自己內心有懼怕情緒,因此急躁行事。

在出徵之前,就有不少人勸說苻堅別打東晉,打不下來。之前是他的宰相,同時也是漢人的王猛勸他暫時不要打。後來王猛去世後,他又要堅持打。當時也有很多人勸他不要打。可是他覺得自己兵多將廣,甚至說:“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其實,苻堅雖然一意孤行,但畢竟支持他的人不多,他自己內心還是有顧慮的。尤其是在初期打了幾次敗仗以後,雖然這些敗仗也沒輸多少,但其實他心裡已經慌了,已經怯了。著名的“草木皆兵”的典故,就是他心裡害怕的表現。

因為心裡害怕,所以他總是表現得希望速戰速決,不想和東晉打持久戰。在淝水邊上,之所以要後退列陣,就是他一心想速戰速決的表現。

第二,前秦軍隊一開始就軍心動搖,缺乏取勝的信心。

從王猛到其他大將,都反對苻堅南征東晉。在這種情況下,苻堅是不應該舉兵的。為什麼呢?

古代一次重要的戰役,有人在軍隊中喊一嗓子,這支軍隊就敗了

(苻堅)

其一,這表明大家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前秦雖然統一了北方,但是根基不穩,糧草不豐,人心厭戰,確實還沒到進攻東晉的時機。

其二,就算諸將都沒說對,苻堅的意見是正確的,確實有足夠的把握把東晉拿下來,他也不該開戰。因為既然大家都反對,這種抱怨不滿的情緒,肯定瀰漫在整個軍營裡。苻堅在這時候,必須要統一思想,必須要給所有的軍隊鼓勁。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也就是說,還沒打仗呢,大家心裡都害怕了,覺得肯定是要輸的。所以,一聽到說“秦兵敗矣”,所有人都信以為真,逃命要緊。

第三,苻堅軍隊中有慕容垂、姚萇這樣一些別有用心的將領。

整個五胡十六國時期,可以說道德淪喪,信任危機,人人都想當皇帝。之前的後趙這樣一些國家,嗜殺成性,為了皇位,什麼惡毒的事情都做得出來。苻堅雖然實現了統一,但只是軍事上的統一,人心沒有統一,思想沒有統一,文化沒有統一。大家依然想著要爭奪皇位。所以,在整個前秦軍隊中,慕容垂、姚萇這樣的人,甚至巴不得苻堅打敗。因為只有苻堅打敗,他們才有奪位的機會。所以,當朱序喊一嗓子的時候,慕容垂、姚萇這些將領,可能不是站出來勸說大家別逃,反而是帶著大家逃跑。

第四,苻堅忠奸不分,認識糊塗。

一是苻堅對軍隊的精神狀態缺乏瞭解。前面已經說過,苻堅的軍隊在舉兵南下之前,就人心不穩,但是他根本不瞭解,所以才在淝水邊上後退列陣,完全沒有估量到,一旦後退,可能就止不住陣腳。

二是苻堅對大將是否忠誠缺乏瞭解。包括咱們前面說過的慕容垂、姚萇這些並不真心忠誠於他的人。

三是在處理朱序問題上,體現他認識糊塗,沒有政治手腕。襄陽督護李伯護投降他,他卻認為李伯護叛變,把他殺了。朱序假投降,他卻反而認為人家有氣節,極端重視,結果養了一個奸細。

四是在後退列陣上,體現他兵法糊塗。兵法上固然有“半濟而擊之”這個話,但也不看看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軍隊,生搬硬套,結果一退而潰逃。

所以說,朱序喊那一嗓子,並不是朱序有那麼大的能力,而是苻堅的軍隊已經到了潰敗的邊際。朱序剛好挑破那一層薄膜而已。

後世打仗,不具備這些條件,豈能一嗓子就能把軍隊喊的潰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