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生十一個兒子,為什麼多不長壽?順治皇帝也只活了24歲

愛新覺羅·皇太極,是後金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清朝的開國皇帝,在位17年,廟號太宗,1643年,皇太極猝死於清軍入關前夕,終年52歲,未能實現奪取全國政權的夙願。

皇太極生十一個兒子,為什麼多不長壽?順治皇帝也只活了24歲

清太宗皇太極影視形象

根據筆者統計的清朝皇帝壽命,清朝(含後金)12位皇帝的平均壽命為53.3歲,也就是說皇太極壽命拖了平均數的後腿,在12位皇帝的壽命排名中也僅排第8位,算不上長壽數。而皇太極共生有11個兒子,而這11個兒子也多不長壽,繼任的順治皇帝更是隻活到了24歲,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無法長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皇長子:愛新覺羅·豪格(1609—1647),終年39歲。

皇二子:愛新覺羅·洛格(1611—1621),終年11歲。

皇三子:愛新覺羅·洛博會(1611—1617),終年7歲。

皇四子:愛新覺羅·葉布舒(1627—1690),終年64歲。

皇五子:愛新覺羅·碩塞(1629—1654),終年26歲。

皇六子:愛新覺羅·高塞(1637—1670),終年34歲。

皇七子:愛新覺羅·常舒(1637—1699),終年63歲。

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終年2歲。

皇九子: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終年24歲。

皇十子:愛新覺羅·韜塞(1639—1695),終年57歲。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博穆博果爾(1642—1656),終年15歲。

根據統計數據可見,11個兒子中,活到50歲以上的3人,40-50歲的0人,30-40歲的2人,20-30歲的2人,20歲以下的4人。

除了皇二子、三子、八子、十一子沒活到20歲,屬於早夭,其他皇子們都幹了些什麼,又是死於什麼原因?

皇長子豪格,早年間就隨父四處征戰,戎馬歷練,戰功頗豐,其軍事巔峰就是擊敗並親自射殺張獻忠,封和碩肅親王,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曾與多爾袞爭奪皇位,後被多爾袞囚禁,英年早逝。親王爵位共傳十王,最後一王為愛新覺羅·善耆,光緒二十四年襲肅親王,宣統帝遜位後薨,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女間諜川島芳子之父。

皇四子葉布舒最長壽,活到了64歲,但一生碌碌無為,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事蹟,初封鎮國將軍,康熙8年,晉封輔國公。

皇五子碩塞,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雖然壽數不長,但在有限的生命中,南征北戰,碩塞與多鐸共同在河南攻擊李白成,又隨軍攻破南京,俘明弘光帝朱由崧,為國家基業立下不朽功勳,被封莊親王,為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莊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

皇六子高塞,初封輔國公,康熙八年,進鎮國公。高賽不善軍事,也不喜政事,長期居住在盛京(今瀋陽),喜歡文學,彈琴賦詩,自號敬一主人。

皇七子常舒也比較長壽,活到了63歲,初封鎮國將軍,康熙八年,進輔國公。同其四哥類似,也是一生碌碌無為,後代爵位都停襲了。

皇九子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清朝(後金)第三位皇帝,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傳言駕崩並未真正死去,而是赴山西五臺山出家為僧,尤其在金庸老先生的《鹿鼎記》中進行了精彩演繹。

皇太極生十一個兒子,為什麼多不長壽?順治皇帝也只活了24歲

順治皇帝影視形象

皇十子韜塞,活到了57歲,排名第三,也是碌碌無為,史書記載不多。

綜上所述,皇太極所生11個兒子中,早夭4個,2位被封親王,位列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世襲罔替,3位最長壽的反而是碌碌無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