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那麼聰明,為何不提前巴結嘉慶以避免嘉慶上臺處死他?

歷史一書生


正相反,嘉慶處死和珅的第一條理由便是和珅提前巴結他!

《清史稿·和珅列傳》:四年正月,高宗崩,給事中王念孫首劾其不法狀,仁宗即以宣遺詔日傳旨逮治,命王大臣會鞫,俱得實。詔宣佈和珅罪狀,略曰:“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遞如意,以擁戴自居,大罪一。”

上面這段話中,講述了嘉慶對和珅在自己未被宣佈為皇太子之前,提前恭賀自己表示不滿。

要知道,和珅的地位可擔得上乾隆朝的頭號寵臣了,能夠有這樣一位實權人物表示支持剛要被冊封為皇太子的嘉慶,他的皇位基本上順風順水了。

但嘉慶卻偏偏表示:提前巴結我,這是你的大罪一!

為何呢?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和珅得到的待遇太好了,但他的貢獻太少了

咱們都知道,乾隆皇帝對和珅的信任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他不單把自己的女兒和孝公主嫁給了和珅的兒子為妻,還親自給和珅兒子取名叫做“豐紳殷德”。

這個女兒可不是普通的公主,她雖是妃子所生,卻在13歲那年得到了只有皇后之女才能冊封的封號“固倫公主”,這個封號的等級是和親王同級的。

《清史稿·公主表》中記載:"主,高宗少女,素所鍾愛,未嫁賜金機轎。"

這還是乾隆因為對和珅的寵愛,恩及他兒子的,乾隆對和珅的待遇,當然更加驚人。

【和珅劇照】

咱們光以和珅擔任過的職務來看,便可見一斑: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重職。

待遇好沒問題,可這樣也就造成了乾隆向嘉慶權力過渡時,有一個巨大的隱患“如何運用和珅”?

如果繼續給和珅這樣的待遇,那麼就意味著這些優質的資源都傾斜到了和珅身上,但是對於帝國而言資源是有限的,和珅佔有了十幾個重臣的資源,那麼他一個人對國家的貢獻是否能高過十幾個重臣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而對於嘉慶而言,和珅佔據了過多資源,卻對國家負面貢獻頗多,這顯然是不行滴。

第二點、和珅太貪了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老話,想必大家都聽過,那麼和珅到底貪了多少錢呢?

《清史稿》記載: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大罪十七。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大罪十八。通州、薊州當鋪、錢店貲本十餘萬,與民爭利,大罪十九。家奴劉全家產至二十餘萬,並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

光這,還不算和珅家裡的房產,咱們把這一堆東西換算成白銀,怎麼著也得有幾億吧?

乾隆顧慮感情,不願意動和珅這個寵臣,但是嘉慶的心裡,可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

除掉和珅,一方面可以殺雞儆猴,讓朝臣們看看自己對於貪官是個什麼態度,好讓那些打算貪汙的人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和珅的手段和地位。另一方面,嘉慶便是奔著和珅的財產去補充國庫呢,畢竟這可相當於幾年國庫收入!

第三點、和珅代表著乾隆一朝的勢力,嘉慶要為自己新朝打開局面

在乾隆朝的時候,和珅和被列為皇太子的嘉慶,共同陪侍在乾隆身旁,只是和珅可以協助乾隆處理政事,而嘉慶卻沒有這個權利,試想乾隆對於這樣的和珅該有多忌憚?

甚至來給乾隆祝壽的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回國後,還於回憶錄寫道:“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

皇帝,這個在古代具有特殊意義的稱號,突然出現在和珅的身上,光這一點,便足以讓身為皇帝的雍正忌憚萬分了。

綜上,對於嘉慶來說,和珅就是站在他面前一道必須邁過的坎,不論他是否提前巴結嘉慶,他的命運其實都早已註定了。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乾隆退位之後,嘉慶繼承皇位。當時乾隆雖然不放權,嘉慶只是個傀儡皇帝。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乾隆已是垂垂老矣,嘉慶在未來必然會執掌大權。和珅作為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卻沒有提前倒向嘉慶一邊,巴結更有前途的嘉慶皇帝。這是很多人對和珅十分費解的一點。

然而,這種費解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和珅巴結過嘉慶,但是嘉慶皇帝出於種種原因,最終還是處死了和珅。



據《清史稿》記載,乾隆駕崩後,嘉慶派和珅去給乾隆守靈,將他冷處理。緊接著,嘉慶就令人蒐集和珅的罪證,一共二十條。其中排在第一條的大罪,就是嘉慶怒斥和珅巴結自己。

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清史稿·和珅傳》

這段文言文的意思是說,在乾隆準備宣佈退位的前一天,和珅就跑去告訴嘉慶,並且還送了一柄玉如意給嘉慶。偷偷的洩密,想在嘉慶面前留一個擁戴之功。

難道這還不算和珅想方設法巴結嘉慶嗎?

所以說,和珅不巴結嘉慶,這本身就是一種謬論。和珅他不傻,他確實巴結過嘉慶,但是嘉慶有必須殺他的苦衷,不可能留著和珅的一條老命。

那麼,嘉慶為什麼一定要殺和珅呢?這個原因還要怪在乾隆皇帝的頭上。

乾隆六十年,沽名釣譽了一輩子的乾隆帝宣佈退位。他之所以會退位,純粹是因為他在早年立了“即位60年後一定退位”的flag,搞得天下人皆知。

他為了不被天下人譏諷自己“貪戀皇位”,於是不得已而為之,宣佈退位。

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壽八十有五,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閒。——《清高宗本紀》

退位之前,乾隆心裡非常清楚,君不可一日無權,否則會死得慘。歷史上的太上皇,如果不能自己掌握權柄,便是把自己的生殺予奪皆轉交在了新皇帝的手上。若是新皇帝真心孝順自己,如宋孝宗對宋高宗那樣,那日子還能過得好一些;否則的話,他就跟唐玄宗一樣,整日只能深居宮中,不能過問朝政大事,不能和交結朝臣。這樣的日子和高級囚徒其實也沒什麼不同,每日只能盼著兒子有良心,能來探望太上皇老人家。

這種日子,讓一生唯我獨尊慣了的乾隆帝如何能忍?所以,為了父子爭權,八十五歲的乾隆禪位不交權,大清的一切國事,事無鉅細,他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可是乾隆年紀大了,當時的他已經出現了精力不濟,智力衰退的情況。很多事情,比如川楚白蓮教起義,他就不能好好的處理。因此他就需要找一個信任的人替自己處理這些煩人的國事。

交給嘉慶處理可行麼?不行!當時乾隆防的就是嘉慶。小事可以交給他,但是大事絕不能讓嘉慶辦。否則他就有被架空的威脅。

既然不能交給嘉慶,那乾隆就只能找一個信任的代理人了。

當時誰最受乾隆的信任?別無他人了,只有和珅最合適。



當時的和珅,身兼領班軍機大臣和首席內閣大學士,同時並身兼吏、戶、刑三部和理藩院尚書。另外和珅還兼著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步軍統領、領侍衛內大臣等數十個要職。他實際上就是太上皇乾隆最得力的幫手和代理人。

也就是說,讓嘉慶皇帝有皇帝之名而無皇帝之實,形同傀儡的人,名義上是乾隆,實際上是和珅。

如果說和珅的權力沒有那麼大,他或許還有苟活的機會。但是他的權力太大了,他就沒有活命的機會了。

因為,乾隆給他這麼大的權力,就是要讓他制約嘉慶。他如果不能好好制約嘉慶,好好替自己幹活,乾隆要他何用?可是和珅一旦真正的制約了嘉慶,必然會引起嘉慶對他的記恨,嘉慶勢必不能留他。這就是和珅這種身居高位之人的悲哀。

或許,乾隆根本就沒打算讓和珅好死,或許他就是想讓和珅給自己賣命。只要他自己能熬到正常死亡,嘉慶繼位。嘉慶讓不讓和珅活,那都不干他的事了。


這裡我們不妨可以做一個假設,假如乾隆當年沒有立“六十年時一定退位“的承諾。那麼他原本想當多久皇帝,就當多久皇帝,這本是天經地義之事。

嘉慶作為乾隆庶出的第十五子,乾隆立他為太子,他除了對乾隆感激涕零,還是對乾隆感激涕零。又怎會和歷史上的嘉慶一樣,明明身為皇帝,卻不能掌權。導致對乾隆窩了一肚子的火呢?

至於和珅,假如乾隆帝不曾讓位,他就無需替乾隆壓制嘉慶、當那個遭人記恨,操控百官的代理人了。如果不摻和這件事,他自然也不會狠狠得罪嘉慶帝。相反,他倒是可以發揮他八面玲瓏的特長,儘可能的討好太子爺。那麼一旦嘉慶帝即位後,瞧在先皇的面上,瞧在自己妹妹妹夫面上,他對和珅也未必就一定會痛下殺手。

畢竟後來嘉慶處理和珅,他殺和珅的理由並不是因為和珅有錢。而是和珅專權,他當嘉慶是空氣一般的存在。

這裡額外插一段,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第一條是說和珅巴結自己,第二條到十二條,主要說的是和珅獨攬朝權,獨斷朝政,培植私黨,舉止僭越等等行為。

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是指責和珅的居所和陵墓,修得奢侈逾制。其實還是在指責和珅專權弄權。直到第十五條後,才是細數和珅的種種貪斂行為。

由是可見,嘉慶並非痛恨和珅是個家財萬貫的貪官,而是他在自己即位後,依仗太上皇乾隆帝的信任,自以為是權臣,惡意把持朝政,將嘉慶視為一個可以操控的“幼主”。對嘉慶非常的不恭敬。而嘉慶對此是非常的深惡痛絕!誓要殺和珅立威。



因此,嘉慶殺和珅,並非是和珅愚蠢,不知道巴結自己;也並非是和珅有錢,嘉慶要殺和珅充盈國庫;而是嘉慶的傀儡皇帝身份當的太憋屈了!他要殺和珅立威,證明自己是真正有權力的皇帝!

朕連太上皇的第一寵臣,大清的第一權臣都敢殺掉,誰還敢說朕是傀儡皇帝?!

和珅的這一悲劇,可以說就是乾隆妄自比擬堯舜,搞出“內禪”鬧劇給禍害的。乾隆他是禪位了,兌現了自己當初的許諾,可是到頭來,卻是害了他最忠心的臣子。



總的來說,和珅必死!他的死就好比漢宣帝清算霍光,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一樣。新皇帝若是不清算前朝權臣,皇帝就會覺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順。至於和珅怎麼想,和珅會不會巴結自己,這根本就不重要。難道巴結了就能免於一死?

和珅在乾隆當太上皇的三年,幹了那麼多僭越之事,嘉慶要是不殺他立威,他這個皇帝也就不用幹了。並且,殺了和珅,還有大把銀子可以往自己口袋裡揣。何樂而不為呢?


Mer86


提前巴結,和大人也想啊,他也這樣做過啊。但情況不充許啊。我們詳細聊聊和珅死局。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被乾達令之子嘉慶打倒的。那麼,高端問題來了,嘉慶為什麼要打倒和珅咧。

第一印象,是和珅太有錢了。懷玉其罪嘛,不是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嘛。其實這是一個誤會。嘉慶吃飽只是打倒和珅的副產品,不是打倒和珅的理由。因為嘉慶知道和珅有錢,但不知道和珅這麼有錢,等抄家隊把戰果報上來,嘉慶的反應是驚喜。說明他完全沒想到這一抄,自己發達了。另外,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嘉慶並不貪財。他不像他爹有收集癖好,啥玩意好就弄到懷裡來。所以,嘉慶打倒和珅不是為了錢?

哪是為啥呢?

當然是為權啦!

嘉慶搞倒和珅的心思不是一天兩天了,可以說他在當皇子的時候就有這個心思了。

事實上,不只是嘉慶有這個心理,大清上下除了乾隆大家都想打倒和珅。

和珅可以說是當時人緣最差的一個官。後面,和珅被打倒,嘉慶還問,這個和珅要不要反呢?大臣說:和珅不是要反,皇上你看啊,天下要反的都是什麼人啊,曹操,王莽,他們平時什麼樣子了?裝孫子啊,人緣好啊,提到他們,大家都豎大姆指。像王莽還是道德標兵呢。但是皇上你瞅瞅,這滿朝上下哪有一個是稱讚和珅的。

至於和珅為啥狗都嫌,那自然是和珅太貪了,什麼來錢的活他都要插手,而且他仗著乾隆寵信,到處欺負人。所以滿朝都是想弄倒他的人,但和珅認準了只要抓住乾隆這個中心點不動搖,任他十級大風吹過來也不怕。

但是,如果乾隆這顆樹倒了呢?和珅就不想這個問題嗎?

事實上,在歷史上,很多權臣都考慮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稱為恩寵移植術。怎麼讓自己的恩寵移植到下一代。這是一個極難解決的問題,但有一個辦法,就是提前佈局,燒冷灶,在下一代還在潛龍時期就拉攏一下。

這個方法,和珅沒辦法用。因為康熙年間,因為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爭皇位的問題,搞得清朝是雞犬不寧,所以後面就不立皇儲。這給和珅押寶提供了難度。乾隆又特別能生,有十七個兒子,後面夠格當接班人的也有七八個。到底押哪個呢?

另外,因為當年四爺黨八爺黨搞得太過火,清朝乾脆規定大臣不準跟皇子搞關係。

當然,就算乾隆定了太子,也允許大家來往,和珅也不會去交結皇子燒冷灶。為啥呢?

因為燒冷灶勢必就要抽走熱灶上的火,這是很危險的,尤其是攤上乾隆這麼一個皇帝。

乾隆是個很自負的人,自負的人對權力都很敏感,他遲遲不立太子,就是對權力看得很重。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快七十了,當時還沒有太子。錦縣有個生員遞了一個奏摺要求建儲,結果乾隆勃然大怒。這是咒我死還是咒我死啊!

乾隆立馬把這個生員給斬了。

乾隆還想再活五百年,再幹五百年,和珅對這一點很清楚。和珅一心一意撲在乾隆這個熱坑上,保證熱火不熄,自己溫暖常在。到了乾隆五十九年。乾隆都八十五了,這個時候乾隆也覺得不好意思了,因為他本人說過自己的工齡不能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康熙幹了六十年。乾隆再延遲一年退休就超指標了。所以乾隆提出來退位。但是和珅馬上表態,說皇上你英明神武,你可不能退啊。你再堅持個二三百年!

人家都八十五了,你還讓人家幹,這太不人性了。而且,和珅這個表態讓乾隆感覺很爽,但不知不覺就得罪了所有的候選人:皇子們。我們都等著接班呢,你讓老爺子接著幹,我們什麼時候能頂崗?

倒黴的是,乾隆也堅持不下去了,乾隆六十年,在圓明園勤政殿,乾隆帝當眾開啟密封22年的鐍匣,開獎!

皇子永琰為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這個開獎結果對和珅來說並不意外。但是因為上面說的原因,和珅一直沒跟嘉慶接觸。現在嘉慶正式當了太子,和珅決定試探一下,給嘉慶送了一塊玉如意。嘉慶也不拒絕,來了就收。而且效果很好,嘉慶對和珅特別客氣,沒事就吹捧一下和珅。

吹捧是和珅的看家本領,他尤其擅長吹捧自己的政敵。反正別人越罵他,他的位置越穩。和珅越吹捧別人呢,別人就越倒黴。

現在輪到他了,但和珅竟然沒有識破,反而認為嘉慶這個黃毛小子很好搞惦嘛。

接下來,和珅還是按自己的老路子走,繼續燒熱灶,忽視甚至打壓嘉慶這個小灶,尤其是乾隆當了太上皇,太子正式當了皇帝之後。

和珅明白乾隆是身退心不退,對權力更加敏感了。要是這個時候就換船,很可能會引起乾隆的猜忌,而乾隆是他的最大靠山。所以,他依然採取緊跟乾隆的策略。而且,後面,他又把嘉慶給得罪了。

和珅盯上了一個叫洪亮吉的人,此人是那年科舉的考官。本來科舉一向是和珅撈錢的好機會,他錢都收了一大堆了,結果嘉慶推薦了這個洪亮吉,把和大人給擼下去。和珅火很大,馬上搜羅證據,發現洪亮吉寫了很多三觀不太正的詩,比如

“六五雖畢閭左空,男行築城女入宮;

長城東西萬餘里,永巷迢迢亦無休。

宮中永巷也長城,內外結成怨苦聲;

入宮詎識君王面,三十六年曾不見。“

和珅馬上向乾隆報告,說皇人有人寫詩影射你呢。

這一次,和大人算是搞錯方向了,人家明明寫的是秦始皇嘛,而且這個洪亮吉也不笨,除了寫點政治批判詩,更多的是寫馬屁詩。把這個洪亮吉的詩一找來,發現他一會誇乾隆皇恩浩蕩“免錢糧、免漕糧,四次兩次春滕黃。”,一會寫乾隆加班詩“夜未央,乾清宮中燭蠟煌。日將出,勤政殿前傳警蹕”

這是三觀端正的好同志啊!

乾隆馬上批評了和珅,讓他注意團結同志,不要亂揭發檢舉。

和珅倉促出擊,徹底暴露了火力,引起了嘉慶的不滿。畢竟洪亮吉是嘉慶提的名。

看來,以後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了。於是,和珅組織了一批眼線,緊盯嘉慶,沒事找找碴。很快,和珅就找到了一個機會。這次還是詩的事情。

和珅收到一個消息,嘉慶跟他的老師相互贈詩。這是怎麼一回呢?原來嘉慶有個老師叫朱珪,兩個關係很好。這個朱珪原本在外面當兩廣總督,但現在嘉慶已經當皇帝了,身邊又沒什麼心腹。所以朱珪就想了一個辦法,搞了一個乾隆萬詩集,乾隆一聽很高興,就要把朱珪調回京。這樣,嘉慶也很興奮,馬上寫了數首詩給朱珪,表示自己盼望著老師早日到京。

這一惹事了,和珅馬上打報告,說嘉慶皇帝“欲示恩於師父”,拉攏人心!

乾隆一琢磨,對啊。接著就把朱珪罷為安徽巡撫。

這算是和珅的一個小成功。和大人越戰越勇,開始全面壓制嘉慶。

有一回,發現嘉慶去軍機處查看了奏摺。這本來是正常的,但和珅馬上猜到這可能會引起乾隆的不滿。畢竟太上皇在呢,你看奏摺也得打聲招呼啊。所以和珅馬上彙報,乾隆果然批評了嘉慶,表示:“你若下詔,須奏朕知曉,不得擅專。”

又有一次,嘉慶突然發個軍隊頭號令,要求冬季舉辦大閱兵。這要動用軍隊,這麼大的事情,也不跟太上皇商量?和珅第一時間彙報,太上皇乾隆果然很不爽,立馬叫停:“今川東、川北教匪雖將次剿滅完竣,但健銳營、火器營官兵尚未撤回,本年大閱兵暫行停止。”

在和珅的打壓下,嘉慶果然老實了很多。這時的和珅感覺還很好。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完全得罪了嘉慶,他的地位已經跟著乾隆的生命在倒數。

不知不覺間,嘉慶已經下定決心,等自己掌權後,第一件事情就要打倒和珅。

那麼,嘉慶是如何在和珅的攻擊中生存下來的呢?他又是怎麼打倒和珅的呢?

上回我們聊到和珅不作不會死,緊抱乾隆老皇帝的大腿而得罪了新皇帝嘉慶,嘉慶已經對和珅起了殺心。但是,怎麼才能幹掉和珅呢?

和珅經營這麼多年,和珅已經成了乾隆朝的不倒翁了。多少人想打倒他,結果倒黴的都是別人。

嘉慶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自己跟和珅的實力對比,尤其是乾隆還在的情況下。

乾大爺雖然當了太上皇,但老人家其實對權力看得很緊。乾隆定了規矩,平常事由嘉慶去辦,但牽涉到重要的速與,比如軍隊調動,官員任兔都要由乾隆說了算。所以嘉慶其實是一個實習生,能不能轉正還不一定。

搞清楚這一點後,嘉慶馬上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他對乾隆是特別小心,儘量不去觸動這位大爺敏感的權力神經。

曾經有朝鮮的使臣到中國來見乾隆太上皇。當時的朝鮮使臣後來記錄說:在朝堂上,這個嘉慶大氣不敢出,眼睛一直盯著乾隆看,只要乾隆開心,那嘉慶馬上露出笑容。如果乾隆老爺子皺眉頭呢?嘉慶馬上陰沉著沉。可以說是快樂著你的快樂,悲傷著你的悲傷。

察顏觀色,揣測乾隆的心意,可以說是和珅的看家本領,立命之本。現在嘉慶也學會了。搶生意的來了。但是和大人完全沒有察覺到,因為他覺得這個嘉慶其實很好對付。

有一次,和珅拿著文件去請嘉慶批。嘉慶連忙擺手說:這怎麼能讓我管,應該請皇爺處分!

啥事不管,那還有啥擔心的。

同時呢,乾隆也在觀察著這個嘉慶,到底工作認不認真啊。有這麼一個事情。嘉慶的老婆去世了, 這個時候,嘉慶要求這個喪事要辦得簡單。為什麼呢?因為不吉利啊。上了年紀的人最見不得喪事。而現在宮中就有一個最老的老人家乾隆。

所以這個喪事就辦得很簡樸。而且呢,嘉慶喪事頭幾天都不去見乾隆,為什麼呢?怕把這個晦氣帶給了他老爹。就這樣,乾隆呢,也不放心。派人去看一下,這個兒子到底在幹嘛,是不是思念老婆不上班啊。結果探子一看,發現這嘉慶正在加班加點看文件。

孺子可教。

乾隆總算放下心了。

通過這些小心,嘉慶可以說是通過了乾隆的考驗,順利度過了實習期。

但是,也不要忘了,乾隆點了頭也不一定管用,還要防著和大人。

那麼嘉慶是怎麼防著和珅?五個字:低調再低調!嘉慶首先是麻痺和珅。和珅送他的玉如意,他當場收下,其實他心裡是很噁心的。他正式掌權,就專門發一個通知說以後大家今天過年不收禮,收禮也不收玉如意。

另外,對和珅採取吹捧術,當別的大臣向他反映和珅的問題,檢舉和珅時。嘉慶總是說你們不要亂講,和珅是好同志,我以後還要重用他呢。而且嘉慶有什麼文件要上報給乾隆的,他不自己交,而是請和珅代交,表示信任和珅。

當時,和珅為了監控這個嘉慶,安排了自己的老師吳省蘭給嘉慶當秘書,其實就是看嘉慶有沒有寫反動詩句啊,有沒有對社會對太上皇不滿啊。

其實嘉慶心裡倍清楚,他不但不寫憤青休了,反而寫起了老幹體,專門稱讚乾隆,另外也附帶寫二遍誇和珅,和珅一聽報告,放心了。

他終於認定嘉慶不過是一個毛頭小子。

可見,要打倒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得從對方的招數入手。

迷惑住和珅,沒有讓和珅把自己從實習期搞下去,等乾隆皇帝一崩。可以說嘉慶終於翻身當家作主人了。

但是,是不是直接叫人把和珅抓起來就行了呢?當然不行,對於這種巨宦,是要講方法講手段的。首先自己的盤子要穩。

為了掌握住局勢,嘉慶馬上把自己的老師請了回來。他的老師叫朱珪。本來是要進京的,因為和珅搞鬼,所以又被外派了出去。嘉慶讓這個朱珪悄悄地回京,打槍的不要。結果朱珪回京之後馬上跟嘉慶秘密商議打倒和珅。和大人?根本沒想到自己的死對手已經在京城裡了。

接下來,採用困虎術,就是把和珅孤立起來,不讓他跟外人接觸,可是怎麼實現呢?腿長在和珅身上,沒定罪也不能抓他啊。

好辦,現成就有理由。嘉慶任命和珅為乾隆治喪委員會主席,專門負責給乾隆守靈。

“你不是我爹的心腹嘛,他老人家死了,你不該多儘儘心嗎?”

結果,和珅只有老老實實給乾隆燒紙錢,添油燈,當孝子。而真正該當孝子的嘉慶卻開始磨刀子了。

第三步,清理外圍。嘉慶突然提起白蓮教起義的事情,這個白蓮教起義很多年了,一直是和珅在管。和珅利用平白蓮教的事情在軍中安排親信,比如將自己的死黨福長安就安排為軍機處大臣。嘉慶調出一個老案件,就是下面一個將領冒功的事情,這個事情不查呢,也就過去了,要查呢,那肯定有人過不去了。福長安因為領導無方,被撤職。撤職後幹嘛去呢?

和大人不是在守靈嘛,你陪著一起去吧。給我晝夜守,二十四小時值班!

這等於又送去一個軟禁起起來。和大人看到福大人,那估計心都涼了半截。

果然,下面的言官馬上發起了對和珅彈劾。反正這麼多年,彈劾和珅的事情太多了,罪名都不用現擬,把以前的文件翻出來,改個日期就可以用。以前別人彈和珅,嘉慶不理,現在馬上隔離審查,正式逮捕入獄。就是想守靈也沒機會了。

接下來,就該發動群眾以及各級官吏了。嘉慶下令讓各級官員就和珅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大膽談,言者無罪。這個文件發下去,各級官員非常踴躍。早就看和珅不滿了。可逮住機會了。

直隸總督胡季堂表示,這個和大人是曠古未見的小人,是害國蠹蟲,這樣的人殺了也太便宜他了。應該凌遲處死!


這也太狠了。嘉慶馬上把胡季堂的這個文件提出來,要在京的高級官員進行討論,並拿出最終意見。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定基調了。

按胡季堂提的為藍本,你們看著辦吧。

結果大家都同意對和大人來個上千刀的。

當成,嘉慶見好就收。表示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畢竟是老臣,就開個恩,賜死吧。

最後是經過審定,給和珅定了二十大罪。腦洞老師的印象裡,這是比較多的。當然不是最多,多的還有鰲拜,三十多條,最多的是年羹堯,九十一條,全身上下都是錯誤。

和大人犯了哪二十條大罪呢,腦洞老師給大家抄錄一下:

一、當乾隆皇帝冊立嘉慶皇帝顒琰為皇太子時,先期呈給顒琰如意,洩露機密以為擁戴之功,  二、在圓明園內騎馬,直入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   三、乘轎出入神武門,直進宮中。   四、娶出宮女做小老婆。   五、川、楚教匪滋事,各路軍營文書報告,延擱不報。   六、乾隆皇帝病重時,毫無憂戚,逢人談笑自若。   七、乾隆皇帝批閱文件,字寫錯了,竟然說不如撕掉另擬。   八、管理吏、戶、刑三部,一手遮天,變更成法,不許手下的人參議一個字。   九、西寧報賊匪聚眾搶劫殺傷,將原摺駁回,隱匿不報。   十、朝廷有旨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來京,卻違背諭旨,無論出沒出痘者,俱不令來。   十一、任人唯親,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吳省蘭、李潢等人,俱保舉提升。   十二、軍機處在冊人員隨意撤去。   十三、私蓋楠木房屋,奢侈豪華,超標準、超規格。   十四、其墳塋設立享殿,開置隧道,致使老百姓稱之為“和陵”。   十五、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餘串,比宮中多好幾倍,其中的大珠,比皇帝帽子上戴的還大。   十六、真寶石頂,不是他應該戴的,卻藏數十餘顆,還有整塊大寶石,為宮裡所沒有的,不計其數。   十七、家中銀兩衣飾等物,數逾千萬。   十八、夾牆內藏赤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赤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百餘萬兩。   十九、當鋪錢鋪資本十餘萬,與民爭利。   二十、家人劉全資產亦二十餘萬,且有大珠及珍珠手串。

看看前面那都是什麼罪啊。至於跟錢有關的,也是特別讓人驚訝了。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你管的太多了,你知道的太多了,你平時走路太得瑟了,你錢太多了等等多多罪。

乾隆死後十五天,嘉慶就讓和大人上吊了。乾隆還沒埋呢。嘉慶打倒一個大活人比埋一個死人還要快。

和大人上吊之後,嘉慶沒有誅和珅的九族。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得因為娶了公主,所以還分了安居房,保障基本生活。

嘉慶為自己執政開了一個好頭,但開了好頭的嘉慶最後卻落了一個虎頭蛇尾的結局。這是咋回事呢?訂閱腦洞歷史觀,說不定哪天腦洞老師就要說這事。


腦洞歷史觀


巴結嘉慶?敢巴結嘉慶和珅死的更快,更何況嘉慶也輪不到和珅來巴結!

首先聲明一點:在嘉慶繼位之前的絕大多數時間裡,和珅根本不可能想到去巴結嘉慶。

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人知道嘉慶會繼位啊!

在康熙朝,由於皇子之間爭皇位的鬥爭實在太過慘烈,導致最後的勝利者雍正帝心有餘悸。他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也陷入這樣骨肉相殘的慘劇中,設立了一個規定——秘密立儲。不立太子,把繼承人的名字寫在紙條上藏在正大光明匾額後面,等自己死了,大臣們把這紙條一拿,紙條上的人繼位。

但雍正的政策只執行了一代,到了乾隆帝這裡,出現了變故。

什麼變故呢?乾隆活的太長了。


乾隆統治的前幾十年,他一直遵守著父親的規定沒有立太子。可是到了乾隆三十年之後,民間和朝野開始有了呼籲立儲的聲音,乾隆四十年以後尤其激烈。為什麼呢?您老人家年齡眼看著大了,死把著皇位不撒手,萬一您老人家哪天嘎巴一下死過去,大家心裡沒譜。

到了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在民間呼籲立儲的聲音越來越激烈的時候,終於頂不住輿論的壓力,於是他做了一個承諾:

「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壽八十有五,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閒。」

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康熙爺幹了六十一年皇帝,我不敢相比。如果老天保佑,我能幹到乾隆六十年的話,那年我八十五歲,我一定在那年傳位給太子,退休歸閒了。

這話說的很沒勁,為什麼?因為大家為的就是防止你突然掛掉後繼無人,你說你八十五歲那年退休,那你八十五歲之前死了怎麼辦?問題還是沒解決啊!

但是,這種說法卻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為什麼?因為天子萬歲啊,我都已經做出了承諾,說我八十五歲就退休。你還要讓我立儲,什麼意思?莫非你認為我活不到八十五?你要是這麼說了,我活的到活不到不好說,你肯定是活不到八十五了。

所以,乾隆這麼一說,大家也只好接著忍。

乾隆的如意算盤是,康熙爺八歲繼位,幹了六十年,六十八歲駕崩。我二十五歲繼位,中國還從來沒有哪個皇帝活到過八十五,真要是有那天也夠本了,退就退吧!

乾隆萬萬沒想到,他真的活到了八十五,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活到八十五歲,傻眼了。

必須得退休了,因為十七年前立的那麼大的一個flag在那呢,幾億百姓都看著呢。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立皇十五子愛新覺羅·顒琰為太子,第二年繼位為嘉慶皇帝。

傻眼的不止乾隆,也包括和珅。

為啥?你老人家倒是早說啊!

嘉慶帝只是乾隆的庶出兒子,在眾多兒子中也不突出。在乾隆的前幾十年,乾隆前後偷偷立過三個太子,都夭折了。嘉慶也沒有什麼過於突出的事蹟,和珅在早年間也不很確定他會是皇帝。

那時候的和珅權勢熏天,沒顧得上燒燒嘉慶這個冷灶,在最容易巴結人的時候,他沒顧得上。

列位在與人交往中千萬記住,雪中送炭遠遠比錦上添花有用,人在發達之後想要再巴結人,是很難的。

嘉慶繼位了。

嘉慶元年時,帝國權力最大的三個人,乾隆、嘉慶、和珅,心情都很複雜。

乾隆的原則是——死不放權。有鑑於他之前的太上皇過的都不咋樣,所以乾隆為了給自己爭取一個夕陽無限好,決定死都不放出手中的權力。

嘉慶的心理是,他雖然想要權力,但封建社會的禮法限制,加上乾隆六十年來的樹大根深(尤其是有和珅的掣肘),嘉慶根本沒辦法與乾隆爭權。

而和珅,心情是最複雜的。


和珅對乾隆是很忠心的,他知道,現在是乾隆最需要他的時候。

乾隆退位之後,和珅集吏部、工部、刑部、理藩院四個尚書於一身,加上軍機大臣,翰林院掌院,整個清朝朝廷,一半的衙門在和珅手裡握著。

之所以給和珅如此大的權力,就是因為乾隆需要通過和珅來控制朝政,只有和珅在,乾隆的權力才能在。

而和珅,則被迫的被乾隆逼到了嘉慶的對立面。

和珅是嘉慶爭權的最大障礙,無論他有意無意,他都是嘉慶的眼中釘。

那麼他能不能拋棄乾隆,轉投嘉慶的懷抱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那樣的話,和珅是兩頭不討好。

和珅如果靠近嘉慶,乾隆察覺之後,勢必要幹掉這個叛徒,而以乾隆當時對朝廷的掌控程度,失去了和珅控制嘉慶可能不容易,幹掉和珅個人還是不難的。

更重要的是,嘉慶不會接納和珅。因為我已經是皇帝了,權力早晚是老子的,不用你來送。如果乾隆要殺和珅,正好給太上皇送一個順水人情,徹底清除掉乾隆朝的最大遺產。

所以和珅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死死圍繞在乾隆身邊。嘉慶朝的前三年,乾隆甚至連上朝都要親自上。年進九十的乾隆坐在朝堂中間,嘉慶坐在一邊,和珅站在乾隆旁邊。之所以和珅要站在乾隆旁邊,因為當時的乾隆已經口齒不清,他說的話只有和珅能聽懂。

雖然乾隆已經退位,可是一切的國家大事,都由乾隆和和珅來決定。坐在一旁的嘉慶的心裡是什麼滋味,可想而知。

好在嘉慶善於偽裝,嘉慶剛剛登基時,和珅送給嘉慶一個玉如意。嘉慶收下後做出很高興的樣子,並故意在和珅的耳目面前寫了幾首《詠玉如意》,和珅聽說後,輕蔑的說“嘉慶不足與我鬥智謀!”。

不知道當他面對著嘉慶送來的白綾時,還會不會想起當時的這句狂話。


小約翰


第一:大家都知道,清代大奸臣、大貪官和珅的故事,乾隆皇帝的寵臣。但是乾隆一死,馬上就被嘉慶皇帝處死抄家,抄出來大量財產,所以有那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乾隆當了三年太上皇之後,1799年正月初三死的。嘉慶皇帝當時還讓和珅總理喪事。喪事還沒辦完,十天後,正月十三,就宣佈和珅20條大罪,正月十八就下令處死了。


第二:過去,有很多野史說,和珅,仗著乾隆皇帝寵愛,眼裡沒有繼任皇帝嘉慶,所以得罪了嘉慶。我們有歷史常識的現代人,拿大腳指頭想想就知道這是瞎說。在那樣的年代那樣的政治格局裡,一個人能往上爬到和珅那樣高的地位,一定是非常善於察言觀色,玲瓏剔透的聰明人。

和珅難道不知道老皇上再寵愛他,也沒有幾年好活了,他的身家性命都捏在繼任的嘉慶手裡,所以他怎麼可能故意得罪嘉慶呢?討好還來不及呢。


第三:有則歷史材料,乾隆一直說,我當皇帝只當60年,然後就禪位,要去當太上皇。所以,等到乾隆六十年的時候,日子到期了,他必須把繼承人的人選定下來了。這一年九月初三,乾隆冊立第十五個兒子永琰,也就是未來的嘉慶皇帝為皇太子。宣佈這個消息的前一天,乾隆和自己的幾個心腹大臣透了底,這當中自然就包括和珅。你想,當時的大清朝,這是最頂級的機密。其他大臣守口如瓶,可和珅知道之後,迅速跑到當時還是皇子的嘉慶府上,見到嘉慶,從袖子裡掏出一柄玉如意,雙手奉上。四目一對,你知我知,然後匆匆離去。

後來嘉慶公佈和珅罪狀的時候,一共列舉了二十條大罪,這件事就被列在第一條。你可能會說,把這件事列在第一條只是為了冠冕堂皇罷了。還真不是,嘉慶皇帝是真的很介意這件事。這是有證據的,嘉慶皇帝幾乎同時還下了一道聖旨,禁止臣子進貢,還特別強調,尤其禁止進貢玉如意。你看,那柄玉如意,還真的是嘉慶皇帝的心病,不是說說就算了的。


第四:一般人覺得,和珅一直就是一個權傾朝野的人。其實不是,和珅恰恰就是在乾隆在當太上皇的那三年裡才當上首席軍機大臣,爬到權力頂端的。所以,和珅當權的那一刻,面對的處境就是:面對兩個皇帝,天有二日。兩位皇帝性格不一樣,想法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徵,就是隨時都可以要和珅的命。那和珅怎麼辦呢?當然只能兩頭討好。

討好老皇帝靠什麼?我知道你心思,你想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甚至你還沒開口,我先替你想到了。很自然的,和珅也會用這一套來對待和揣測小皇帝。我要討好你,我要把自己的全部獻給你,我對你不會隱瞞,我對你沒有秘密。所以,他才提前給嘉慶送個消息,遞個如意,就是這個思維模式的結果。

但是在嘉慶皇帝看來,這件事情的意涵就完全不同了。因為乾隆是一個沒有未來的老人,而嘉慶一個是有未來的年輕人。


破乞


提起和珅,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王剛飾演的那位只會溜鬚拍馬的“和胖子”。真實歷史上的和珅可不是隻會溜鬚拍馬!和珅這個人的能力和才幹都是非常卓越的。他不僅是斂財的能手,同樣也是個理財的高手!在所有“乾隆盛世”的虛假繁榮之下,清王朝的經濟早已千瘡百孔,正是因為和珅的東挪西湊,才給了乾隆帝成就所謂“十全武功”的重要經濟支撐!因此,和珅不只是靠溜鬚拍馬、巴結乾隆帝才得以步步高昇,乾隆帝同樣離不開和珅!



和珅的父親常保曾擔任過副都統,屬於清王朝的高級武官。因此,說和珅是“高官二代”也不為過。只可惜,在和珅九歲時,他的父親便去世了,和珅並沒有沾到父親什麼光。當然,畢竟是旗下的高級官員子弟,和珅的機會還是比一般人多很多的。年齡稍長之後,和珅考入了鹹安宮官學。可見,和珅少年時還是比較認真刻苦的,並不是不學無術的八旗紈絝子弟。後來在科場失意、名落孫山之後,和珅果斷放棄了這條常規道路,踏上了一條滿洲八旗子弟常走的“終南捷徑”——當侍衛。而這,也成為了和珅發跡的開端。說實話,和珅當三等侍衛其實多少有些屈就了。因為在此前三年,和珅剛剛承襲了祖上留下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按清制,輕車都尉為正三品,遠高於正五品的三等侍衛。換言之,和珅即便什麼也不幹,他也能享受正三品待遇!但是,和珅並沒有,他寧可自降身價當一個正五品的三等侍衛,也不想提籠架鷹、混吃等死。從這一點而言,年輕的和珅還是頗有些理想和追求的。



所以說,和珅雖然善於逢迎清高宗乾隆帝,卻不是一個只會一味溜鬚拍馬的不學無術之徒。乾隆三十八年擔任三等侍衛,僅僅兩年之後和珅便成為了副都統。又一年之後,和珅榮升戶部右侍郎並進入了軍機處任軍機大臣,開始了中樞生涯。從這種火箭般的晉升速度也能看得出,和珅恐怕不單單隻會溜鬚拍馬,不是嗎?之後,和珅平步青雲,一步步做到了協辦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和珅一直在“加官進爵”,卻一直到嘉慶三年才正式被晉封為一等忠襄公。而這,與提問者所提出的問題有著莫大的關聯。和珅那麼聰明,明知道清仁宗嘉慶帝是繼任皇帝的不二人選,為什麼不提前巴結潛邸時期的嘉慶帝?其實,不是和珅不想,而是他所處的位置根本做不到!



嘉慶元年之前

在嘉慶元年之前,和珅雖然已經位列中樞,但儲位、皇位這種涉及皇家內鬥的東西,他一個異姓奴才,還沒有資格染指。乾隆帝之所以重用和珅,無非兩個原因:一、聽話。二、好用。那麼,問題就來了,和珅如果捲入了儲位、皇位之爭而不是和乾隆帝保持高度一致,那這個“聽話”就要大打折扣了。沒有了這個“聽話”,和珅在乾隆帝心中還剩下多少分量,這就非常難說了。因此,和珅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公開表露政治傾向,更加不可能去主動巴結討好嘉慶帝。其實,和珅最終還是主動示好了,在乾隆帝正式下定決心退位之前,和珅私下裡還是把這個消息透給了潛邸時期的嘉慶帝,但已經太晚了,這就涉及到下一個原因了。



嘉慶元年及之後

乾隆帝在很早以前便擺出了一個高姿態,說什麼自己不能超越祖父清聖祖康熙帝,能當皇帝六十年便會退位,以示對祖父的景仰。乾隆帝的小算盤巴拉得還是相當精的,康熙帝八歲登基,而乾隆帝二十五歲才即位,就算當六十年皇帝,到時也已經八十五歲了。在那個時代,八十五歲幾乎是人瑞一般地存在了,尤其是歷代帝王,能活到這個歲數的簡直是鳳毛麟角。乾隆帝此舉既可以給自己臉上貼金,又不必擔心無法兌現。可老天爺偏偏跟乾隆帝開了個善意的玩笑,他還真就活到了八十五歲!這下麻煩大了,皇帝金口玉言,總不能出爾反爾吧?可實權一旦交出去,萬一嘉慶帝不孝,那自己可就真就成了唐玄宗李隆基那樣的“太上皇”了!



畢竟年齡不饒人,乾隆帝已經八十五歲了,他已經沒有太多精力去和兒子勾心鬥角。於是,和珅成了牽制嘉慶帝的不二人選。在乾隆帝架空嘉慶帝的三年多時間裡,和珅功不可沒,甚至被一些人稱為“二皇帝”。這就是和珅為什麼能在嘉慶三年晉爵一等公的原因之一,乾隆帝就是想用他來作為牽制嘉慶帝的一把利器。試想,如果和珅這個時候表現出些許倒向嘉慶帝的意思,恐怕他的小命首先就得玩完,根本等不到嘉慶四年!換言之,和珅實際上處於一個兩難的境地,不倒向嘉慶帝是個死、倒向嘉慶帝也是個死!



乾隆帝早就給和珅下好了套

除了利用和珅牽制嘉慶帝之外,和珅實際上也是乾隆帝留給嘉慶帝立威用的!乾隆帝出於維護自身權力的考量近乎架空了嘉慶帝,嘉慶帝在他人眼中就是一個掛著皇帝名分的皇太子而已,甚至還不如一些實權皇太子!一旦乾隆帝去世,嘉慶帝如何在群臣中立威?在沒有了利益衝突的前提下,這是乾隆帝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和珅,恰恰可以起到給嘉慶帝立威的作用。殺了和珅,嘉慶帝足以震懾群臣,擺脫長期的“傀儡”形象!與此同時,和珅長期貪汙積累的鉅額財富,在和珅倒臺之後自然而然便成了嘉慶帝充盈國庫的重要財源,一舉數得!說白了,乾隆帝實際上早就給和珅下好了套,把和珅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活著有大用、死也同樣有大用……



因為和珅的生死對於乾隆帝都是有現實意義的,因此和珅必須準確無誤地照著乾隆帝的計劃走下去,即便明知是個坑,也只能往下跳!他別無選擇。乾隆帝不可能容忍和珅主動巴結嘉慶帝,如果真這樣,那麼和珅離死也就不遠了……所以說,不是和珅不聰明、想不到,也不是和珅不想提前巴結嘉慶帝,而是他根本做不到!


農民工歪說歷史


乾隆禪位太子顒琰(嘉慶帝)作了太上皇后,情商超高、狡黠過人的“老狐狸”和珅也想過要與新皇帝嘉慶搞好關係,建立“友誼”,以使自己成為“三朝元老” 、“兩朝肱骨”。只有和嘉慶建立起穩固的利益聯盟,讓他離不開自己,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讓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得以延續。

早在被乾隆立為儲君之前 ,顒琰就對和珅飛揚跋扈、攬權獨斷的行為很是不滿,但他不動聲色,總是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昏聵無能、胸無大志的樣子。實際上,他一直在暗中觀察權傾朝野的和珅,以便找尋到這位紅的發紫的當朝權臣身上不為人知的破綻和軟肋。

和珅一向有精明的頭腦,敏銳的嗅覺,陰險的手段,狡黠的心機以及貪得無厭的慾望,這一切經過他發達的大腦和聰慧過人的思維糅合,使其總結並擁有了一套無往而不勝的為人處世之道,看似簡單,卻很實用——處人之道,他極善察言觀色,逢迎媚好,加上會辦事,能斂財,使乾隆帝二十年如一日的獨寵於他,如此方能縱橫於朝野內外,肆無忌憚的掌控國家兵權、財權、行政大權,成為呼風喚雨的顯赫人物 ,更成為富可敵國的大清鉅富(僅次於皇帝)。

嘉慶畫像


和珅剛得知乾隆打算禪位給顒琰的消息後,立即連夜就去拜訪了未來的新皇帝,並送上了一份厚禮——一柄巨大的滿綠老坑翡翠玉如意。他一方面採取拉攏、靠近、諂媚的方法,表示自己有擁戴之功,又向顒琰討好說,皇上的衣食住行都是由臣等貢獻的,沒有動用一文國庫裡的公帑,以喚起顒琰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他在嘉慶的身邊佈置了一批心腹做耳目,以窺伺新皇帝的一舉一動。比如,他派自己的老師、死黨吳省蘭以幫助嘉慶審閱詩稿為名,及時瞭解新皇帝的真實想法和監視其活動軌跡。

儘管在退而不休的太上皇乾隆面前,嘉慶並無多少實權,和珅仍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清二號人物。但是,聰明的和珅心裡很明白,自己的大靠山、年近90的乾隆已來日無多,他雖然還是炙手可熱,權傾朝野,卻不願過多的冒犯、刺激新皇帝。未雨綢繆,這也是“老狐狸”的自保術之一。

和珅如此謹慎小心的維繫和嘉慶的關係,為何最終仍然未獲得新皇帝的青睞呢?在處理與嘉慶的關係上,和珅留給後世的教訓多於經驗,主要原因在於,他過於自信了,認為自己諂媚上級(皇帝)的本領已經登峰造極了,自己的地位也已經尊崇至極,難以撼動,結果,反而違背了媚上的原則,他似乎忘了自己再權大無邊,在皇帝的眼裡也不過是一個“奴才”,“家天下”在九五之尊的的封建帝王眼裡具有高於一切的地位,因此,歷史上的權臣大都沒有好下場,除非他自立門戶、也來他個“黃袍加身” 。

和珅畫像


嘉慶與和珅的幾次明爭暗鬥都敗北了,他終於明白自己的一國之君的地位不過是“紅漆馬桶——皮面光”,太上皇只要活著,和珅恃寵專權的局面就難以打破,自己尷尬的地位也會依然如故。和珅和太上皇“心意相通”,他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他一句話就能將自己廢黜掉。因此,當被乾隆定為接班人後,和珅連夜送來玉如意時,嘉慶不僅爽快地收下,還肉麻的恭維了和珅一番,以此解除和珅的疑慮和警惕,更有麻痺和珅、讓他以為自己不過是無才無能的“豎子”一個之意。

要如何對付並扳倒樹大根深、權謀過人的和珅呢?

嘉慶的老師叫朱珪,是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老儒,他曾經教導嘉慶:養心、敬身、勤業、虛己、至誠。在如今這種險惡的形勢下,只有涵養身心,虛己以待,謀定而後動,掩藏自己的弱點和真實想法,全神貫注的尋找勁敵和珅的破綻,然後待機而動,才能一擊即中。嘉慶知道自己必須要自我剋制,不動聲色,讓和珅對自己徹底喪失警惕,不加防範;然後伺機發起致命一擊。

打定主意後,嘉慶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藏於內心,整天侍奉在太上皇左右。為麻痺和珅,他還有意寫了幾首對和珅感恩戴德的詩,吳省蘭立即報告了和珅,和珅看後心里美滋滋的。他分析:才具平平的嘉慶能當上皇帝已經心滿意足了,哪裡還敢有什麼非分之想,對朝政大權沒有更大的奢望和野心,即便有也因能力不夠而無濟於事。如此一來,太上皇死後,嘉慶即便開始親政,也不會不利於自己,自己的安全是有保證的。

《清史稿》記載,和珅對嘉慶還是不太放心,幾次試探,只為一探真假。一次和珅奏事時故意長跪不起,嘉慶忙道:“和相請起,以後見朕,不是公開場合,不必行此大禮”。 和珅本為試探,自然不再堅持,他奉上奏摺說:“請皇上御覽批示”。嘉慶心裡一激靈,明白和珅是在試探自己,連忙說:“朕何能與焉,此等軍政大事,惟皇爺(指乾隆)處置,朕於政事不諳,于軍事更不熟悉,諸事都要請教太上皇,仰賴和相,和相今後當不吝教輔才是”。和珅聽後非常滿意,告辭而去。

史載,嘉慶知道自己身邊人均不可靠,他故意利用這些耳目來鞏固和珅的信任,他經常對侍衛、內監們說:“爾等有所不知,朕方依靠相公(指和珅)治理國家,哪能慢轉相待呢?朕正要厚待尊重於他,以使其盡力輔佐朕。如果相公對朕略有鬆懈,朕如何治國?朕靠誰治國”?

此話馬上傳到了和珅的耳朵裡,心裡更加放心,再無防備了,他以為嘉慶不過是一個無謀無勇的白面書生,而且對自己異常敬畏,自己黨羽遍佈朝野,權力網絡已盤根錯節,他即便親政又能咋的?此後,和珅便對嘉慶徹底放鬆了警惕,更不把這位新帝放在眼裡了。

嘉慶四年(1799年)二月七日,太上皇乾隆爺駕崩於乾清宮,他活了89歲 ,在位長達60年,諡號“高宗” 。

嘉慶韜光養晦這麼多年,斂藏鋒芒,潛伏爪牙,終於等到了這揚眉吐氣的時刻。他的親政夢也快實現了。但此時還不可打草驚蛇,先穩住和珅,再讓他做幾天“兩朝肱骨之臣”的美夢,辦好乾隆的喪事後再動他。嘉慶在他親政後頒發的第一道詔書中多次聲明,一切沿襲太上皇的定製,任和珅為首席治喪大臣,和珅的重要親信福長安也是“治喪委員會”的成員。和珅一見,一顆有些忐忑不安的心逐漸恢復平穩,看來,兩朝寵臣的地位已穩如磐石了,也就毫無防備,嘉慶趁機以治喪為藉口暫時免去了他的首席軍機大臣、步兵統領等重職,沒了軍權,和大人就成了沒牙老虎,只能任嘉慶宰割了。隨後,嘉慶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藉口將和珅、福長安、吳省蘭等人軟禁於乾隆靈前,又任命自己的人將所有要職掌握住。在部署擒拿和珅的同時,嘉慶還不忘天天給父皇哭靈。乾隆死後第五日,嘉慶下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和珅等人逮捕下獄。

等和珅有些明白時,一切都晚了。嘉慶親政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扳倒了鉅貪和珅。那麼,嘉慶從和珅處到底查抄到了多少財產呢?關於和珅的財產究竟有多少 ,史料記載中有些語焉不詳、含混莫名 ,有說各種動產加不動產摺合白銀有2億兩,還有文獻記載是11億兩,這些數字是根據查抄清單粗略估算出來的,說和珅富可敵國毫不誇張。彼時廣東一帶流行一首民謠,其中兩句是: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把和珅貪贓納賄搜刮來的銀子,全都搬到內務府裡去了,卻沒入國庫,這是父皇留給他的一大筆財富。嘉慶雖然不差錢了,但他接手的是乾隆留下的一個爛攤子,內有此起彼伏的白蓮教起義,外有源源不斷輸入的鴉片煙,內憂外患接踵而至,銀子再多也不夠花啊......由此可見,嘉慶扳倒、賜死、查抄和珅是蓄謀已久的計劃,即便和珅在他親政前極力巴結、獻媚,最終也難逃一死。

【插圖源於網絡】

【寫作辛苦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和珅大人不是不想巴結嘉慶,而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任何朝代皇帝最看重的是權,其次才是財,最後是女人,那麼到和珅這,和珅有什麼?和珅有權、財,而當時的嘉慶對於錢看得並非老一輩那麼重,到他這一代已經算是“富二代”,所以此時的他,更在於權,也就導致和珅想巴結也無望,兩人最終都會迎來一場“君臣較量”,只因為嘉慶想要權,後期抄家和珅後,發現和珅之富,只餘有驚喜之感而已。

和珅之所以能聰明到大肆貪汙,乾隆還不動,源於死忠乾隆,於嘉慶這,所以無法討好和巴結,他的聰明和不死只能用於前朝,而非下一代

和珅這一生站位很清晰,這也是他聰明所在,即便大肆貪汙也讓乾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乾隆這一生對權力看得極重,即便乾隆在位時,想動和珅也沒理由,只能巧妙的警告,直到嘉慶上位,為何這樣說,咱們來分析一下。

乾隆從政幾十年,即便臨近七十高壽也不立太子,反而,最忌諱權臣走近皇子,曾有大臣走近皇子都被乾隆清除,可見他對於權力有極重的控制慾,最出名的當屬大壽時,有官員獻建儲,哪知被乾隆怒發直言:“想咒朕死?”回頭就把那諫言的官員殺了。

其實那官員此言也沒錯,於社稷,明大義,錯就錯在,不夠聰明,沒看懂人家乾隆壓根不想下來,這官員較於和珅,和珅可以明目張膽的貪,但他死忠乾隆的大權,從不佔位,即便有官員擠兌乾隆不是,但和珅一如既往的站位乾隆。

這也導致,權力心極重的乾隆在位期間想扳和珅一直沒有機會,哪怕乾隆心知和珅之富有。

因為一旦動了和珅,誰來保他權力?留和珅,此乃權衡之道,當然,這也是和珅的底氣所在,與聰明之處。

然而,等嘉慶上位後,和珅就懵了,早年他的不站位與看不起嘉慶為後續留下伏筆,那就是不被嘉慶待見。

等嘉慶上位後,他即便想巴結,已經來不及,因為國力並不缺銀兩,嘉慶要的是皇權,在當時,嘉慶更在意權力,但權力,有老臣從旁輔政,怎麼可能好拿?何況和珅在朝野的勢力錯綜複雜,讓嘉慶縮手縮腳,於是,逼得嘉慶產生了動和珅的念頭。

動和珅前夕,嘉慶也知道不好動,遂安排滿朝文武納諫,最終定格時,其罪涵蓋二十餘條,這裡面上到文臣,下到武官,紛紛成列,不因疑它,只因和珅在乾隆年間太遭人恨了,動也動不了,輪到嘉慶年間,這些人早已憋著惡氣。


探索歷史奇聞


和珅是乾隆帝時期的大貪官,也是乾隆帝時期的寵臣。但是在嘉慶帝上位沒幾天,就立馬處死了他。和珅何其聰明,真的不是他不巴結嘉慶,而是嘉慶帝不買賬。

《清史稿—和珅傳》中有這樣的記載: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諭旨,而和珅則在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

嘉慶帝羅列了和珅數條罪名,其中有一條就是和珅知道乾隆帝有意讓嘉慶繼承大統以後,送來玉如意巴結他。所以真的不是和珅不去拍馬屁,而是馬屁拍錯了。嘉慶帝雖然是乾隆中意的人選,但皇位的競爭者還有其他,和珅在這個時候透露出來嘉慶即將繼承大統,無疑是將嘉慶放到了一個極其危險的地步。

和珅一度成為乾隆制約嘉慶的棋子,對於這樣的危險人物,嘉慶非殺他不可。

乾隆與嘉慶這對父子的關係也算不上太好,乾隆有過承諾自己繼位不會超過六十年,所以在乾隆六十一年他退位了,但是並不代表他想放權,一輩子掌握朝廷政權的他此時不會輕易交出去的,無奈年齡大了,許多事情力不從心,和珅作為他的寵臣,自然是事事都由他來接手,這個時候嘉慶和和珅其實已經到了對立面,和珅已經成為了乾隆制衡嘉慶帝的一枚棋子。嘉慶帝在乾隆面前扮演著一名乖巧的兒子,看著和珅的權力越來越大,他也無能為力。乾隆帝一死,他就迫不及待賜死和珅,奪回他手中的權力。

新帝繼位,需要大刀闊斧改革,樹立威信,殺和珅是最好的選擇。

新君登基,朝中很多跟隨乾隆一輩子的老臣肯定從心底裡看不上他,嘉慶早就看透了這些人的心思,因此繼任後搞了很多響動,第一步就是清除朝中貪佞之臣,整治吏治之風。和珅本來就跟嘉慶不對付,而且,和珅的貪已經是普天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了。殺他,嘉慶不會有太多的阻力。貪官太多,一個個殺過來的話,朝廷就沒人了,殺和珅是為了殺雞儆猴。和珅死後,嘉慶帝對那些戰戰兢兢的大臣說,和珅案到此為之,不會再牽連其他人,這才穩住了朝臣之心。

把富可敵國的和珅殺掉能充盈國庫

歷史上雖稱康雍乾三朝盛世,但是在乾隆帝時期,國庫就發生了很大的虧空,嘉慶帝急需國庫沒錢的問題,並且他又知道和珅貪了很多錢,因此乾隆時期養肥的錢袋子,現在就是到了用的時候了。有趣的是,和珅比嘉慶帝想象中有錢得多,不僅國庫順利豐盈,從和珅家中抄的田地重歸國庫,甚至在第一段時間以內緩解了土地兼併的問題。

所以和珅的死並不完全是因為貪,也不是他沒想過去提前巴結嘉慶,而是因為“殺和珅”這件事是嘉慶必須要走的一步棋,就如同電影《讓子彈飛》中結尾時張麻子對黃四郎說的那句話:你和錢對我都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小辮兒說歷史


先說和珅的“聰明”,

和珅其實不聰明,和珅的所謂聰明只是“有才”而已,政治智慧更是缺乏。

和珅之所以無往而不勝,只是因為乾隆“愛其才”而“無條件的喜歡他,相信他”,至高無上的皇權幫助他“聰明”罷了。

沒有了乾隆的和珅,他的聰明一無是處,處處破綻,惹人討厭!


開始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他做什麼都是錯的。

和珅當然也提前巴結嘉慶了的,但是嘉慶討厭他,非常討厭他。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是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二日,這一天,和珅送了一柄玉如意給嘉慶,暗示嘉慶——我和你爹已經決定了,讓你做太子。

果然,第二天,九月初三日,乾隆宣佈嘉慶做皇太子。

和珅“主動投靠”嘉慶的時間點選在了嘉慶鐵定勝利了的前一天。

這是聰明嗎?不是,這是自以為聰明!很討厭人,嘉慶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嘉慶怎麼看和珅的這個“主動投靠”所作所為?

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逅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

在嘉慶看來,哦,老子忍了幾十年,在老不死的親爹面前裝了幾十年的孝子賢孫,好容易得心隨願,事情成功了,你和珅來撿現成便宜,讓天下認為我嘉慶能做得上太子全仗你和珅照顧。真該死!

然後,第二年,嘉慶繼位為“兒皇帝”,乾隆那是親爹沒有辦法,繼續忍。

和珅這時候竟然還以乾隆的意志為意志,每天下班之後去乾隆哪裡去彙報嘉慶的一舉一動一飲一食,簡直是在做嘉慶的“便宜爹”。

乾隆以80歲之老朽身,身為太上皇緊緊抓住權力不放,是誰在幫助深宮之中的乾隆控制百官?是誰在幫乾隆行駛權力?是首席軍機大臣和珅。

和珅在被討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是作死,不是聰明,孝順乾隆那是嘉慶的特權,任何一個“聰明人”都應該懂的不要去和嘉慶搶“孝順乾隆”的權力。

和珅不死,嘉慶難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