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史趣聞
悲劇李氏,飛將軍李廣及後人。
飛將軍李廣
飛將軍李廣是漢武帝時期有名的將軍,他及其後代都出生於隴西成紀,也就是今天的甘肅省天水市。
因為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勾勒出李廣驍勇善戰的英武形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和他後代的悲劇命運。
年邁出徵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漠北之戰,當時的李廣已經六十多歲了,按照漢武帝時期平均壽命來看,他已經是個“老壽星”了,他的長子和次子此時都已經身亡了。年邁的李廣不忘征戰沙場、保家衛國的使命,一定要去戰場打仗。漢武帝不忍拒絕,於是便將他認命為前將軍,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征漠北。
但是漢武帝覺得李廣年紀又大運氣又差,絕對不能擔任先鋒,所以早就在私下裡囑咐過衛青了。衛青謹記漢武帝囑咐,命令李廣向東面迂迴包抄,截斷單于的退路。李廣雖然去了,但是因為路途遙遠,水草缺乏而心有不甘。
錯失單于
更慘的事情還在後面,李廣率軍在茫茫大漠迷了路,等他和衛青匯合的時候,衛青早已經打了勝仗,獨獨跑了單于。李廣因為迷路沒能截斷單于退路,因此被衛青追責。
年邁的李廣不忍拖累全軍,又性格耿直、不善言辭,所以將罪責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後,就拔劍自刎了。
幼子被殺
之前已經說過,李廣的長子和次子比他死得還早,所以當時只剩下幼子李敢。李敢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手下,也是一個英勇善戰之人,被封為關內侯。他認為衛青逼死了自己的老父親,於是便打傷了衛青。
衛青本身便是個沉穩內斂,低調懷柔之人,李廣之死也不在他的預料內,也許是因為內心的愧疚,他並沒有追究李敢打傷自己的事情,但是他的外甥,當時只有二十二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卻心懷怨恨,發誓要為舅舅雪恥,在第二年的甘泉宮狩獵中故意射殺了李敢。
長孫被俘
李廣一家的命運還延續到了第三代。他的長孫李陵是長子的遺腹子,同樣也是西漢名將,公元前99年,他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鏖戰八天八夜,彈盡糧絕,遲遲等不來援軍的李陵被俘後投降了匈奴。
漢武帝聽信了李陵幫匈奴練兵的讒言,下令處死了李陵的兄弟,母親,妻子。哀莫大於心死的李陵徹底與漢朝決裂,最後老死在了匈奴。
彭小旭大話史
甘肅人傑地靈,自古人才輩出,名人眾多,今天主要說一說甘肅的10位開國將軍和另外2位名人,排名不分先後。
韓練成(1909—1984),開國中將,甘肅固原人(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後固原劃歸寧夏)。
是我黨四大傳奇將軍之一,“總統身邊隱藏時間最長的隱形將軍”。1948年參加解放軍,曾任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副參謀長,西北軍區副參謀長,蘭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劉懋功(1916—2009),開國少將,甘肅慶陽人。
革命戰爭時期,曾任陝寧晉綏聯防軍旅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副旅長,第一野戰軍副師長、第一野戰軍師長等職。參加過陝甘寧蘇區反“圍剿”作戰,參加過勞山、直羅鎮、東征和西征等戰役戰鬥,參加過關中、榆林、宜川、扶眉、蘭州、玉門等戰役戰鬥。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政委,空軍第三軍軍長,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徐國珍(1912—1993)開國少將,甘肅天水人。
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5軍團15軍13師37團連長兼指導員、39團營長,紅29軍軍部作戰科科長,紅29軍256團團長,陝甘寧晉綏聯軍警備2團副團長、警備5團團長,甘肅軍區隴東軍分區司令員,甘肅省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甘肅省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張朋遠(1911—1996),開國少將,甘肅省岷縣人。
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5軍團13軍38師連長,紅3軍團保衛局偵察科長,八路軍交通管理局局長,東北軍區後勤部軍械部部長,第四野戰軍後勤部軍械部部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志願軍後勤部副部長,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黃德魁(1910—1992)開國少將,甘肅臨夏人。
曾任湖北軍區宜昌軍分區司令員,建築工程第七師師長,第五步兵預備學校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魯瑞林(1912—1999),開國少將,甘肅臨夏人。
曾任西南軍區副參謀長,昆明軍區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康健民(1916—1977)開國少將,甘肅定西人。
曾任綏遠軍區軍政委,志願軍軍政委,蘭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侯世奎(1911—1976)開國少將,甘肅皋蘭人。
曾任甘肅省軍區參謀長,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化民(1915—2002)開國少將,甘肅臨洮人。
曾任解放軍第44軍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靳虎(1911—1989)開國少將,甘肅榆中人。
曾任海軍炮兵學校副校長,海軍預科學校校長,海軍軍械部副部長。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秦大河,甘肅省蘭州市人,我國著名的冰川學家和氣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0年3月,成為中國第一個徒步橫穿南極的人;曾任中科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局長等職,獲過沃爾沃環境獎,獲得多項國家和省部委科技成果獎。
王進喜,出生在甘肅省玉門縣(祖籍陝西省大荔縣),最美奮鬥者。
1960年2月,東北松遼石油大會戰中,他不顧腿傷,在井場堅持工作,曾跳進水泥漿池,制服井噴,被譽為“鐵人”,成為大會戰的一面旗幟,有“最美奮鬥者”之譽,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還有哪些甘肅名人請補充。
鄭國柱
甘肅十大近代名人 。
甘肅歷史跨越八千餘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醫藥學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河嶽根源、羲軒桑梓”。你知道甘肅著名近代名人有哪些嗎?那麼一起來看一下甘肅十大近代名人吧!
朱貴
著名民族英雄
朱貴(1778年-1842年),字黻堂,又字君山,甘肅河州(今臨夏市)人,是鴉片戰爭時期抗擊英國侵略者的著名民族英雄。朱貴出身行伍世家,自幼酷愛習武,十七歲時,以武生入循化營。自嘉慶五年(1800年)開始,先後轉戰川、甘、寧、青等地,參與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道光六年(1826年)參與鎮壓新疆少數民族起義。
馬鴻逵
西北軍閥“ 四馬”之一
馬鴻逵,西北軍閥“ 四馬”之一,先依附馮玉祥,後投靠蔣介石,任寧夏省主席長達十七年,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被人稱為寧夏的“ 土皇帝”。加授陸軍上將銜,曾獲得一等雲麾勳章,勝利勳章。抗戰時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7集團軍總司令,後任西北軍政副長官、西北行轅副主任。
王進喜
石油工人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玉門(祖籍陝西大荔),中國石油工人。1923年他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隨後,他成為一名石油工人。他因其用自己身體制伏井噴而家喻戶曉。1970年11月15日,王進喜因胃病醫治無效不幸病逝,享年47歲。
劉爾炘
近代著名學者
劉爾炘(1865-1931),近代著名學者。字又寬,號果齋、五泉山人。甘肅蘭州人。光緒乙丑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編修,應聘為五泉書院講席,教學上嚴於督導,循循善誘,深受生徒的尊敬。他造福鄉梓,為發展甘肅的文化教育事業,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辛亥革命後任甘肅省臨時議會副議長,曾經管文教慈善福利社團,後潛心撰寫學術專著。
馬步青
國民革命軍騎兵第5軍軍長
馬步青(1901-1977),字子云,回族。臨夏縣漠泥溝人,為馬麒長子,馬步芳之兄。早年隨父馬麒加入寧海軍,歷任營長、團長、旅長、軍長等。 國民革命軍騎兵第5軍軍長,第40集團軍副總司令。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步青在臺灣歷任“國防部”中將參議,臺灣“總統府”國策顧問,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等職。1977年2月9日病逝於臺北。
馬鴻賓
第一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馬鴻賓(1884—1960),字子寅。甘肅省臨夏縣韓家集人。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從先世屬於臨夏老教畢家場門宦。父名馬福祿,字壽三,曾率回民軍隊馬步七營旗,編為“簡練軍”,駐防山海關等地。1954年馬鴻賓當選為第一屆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歷任馬鴻賓為國防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副省長等職。1960年病逝於蘭州。
楊靜仁
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
楊靜仁(1918——2001),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統一戰線和民族工作卓越的領導人。1918年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回族,青年時代他追求進步,接受馬克思主義。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蘭州回民特別支部宣傳委員。
馬啟西
中國伊斯蘭教西道堂創始人
馬啟西,中國伊斯蘭教西道堂創始人。字慈祥,號公惠,經名葉海亞,道號西極園。回族。祖籍甘肅臨潭汪家嘴。其父馬元,是北莊門宦的阿訇。馬啟西童年在臨潭舊城上寺習讀阿拉伯語文,11歲在舊城上私塾,後到新城新店子師從貢生範繩武,攻讀《四書》、《五經》。後考取童生、秀才。
鄧寶珊
國軍的陸軍上將
鄧寶珊(1894—1968),甘肅天水人,是民國時期縱橫西北幾十年的智囊人物,早年參加中國同盟會,是國軍的陸軍上將。辛亥革命時,曾參加新疆伊犁起義。1924年任國民二軍師長,後代理甘肅省主席。1932年起,任西安綏靖公署駐甘行署主任、新一軍軍長等職。
張學忠
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
男,漢族,1943年2月生於甘肅蘭州。196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蘭州大學業餘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大專學歷。1961年7月參加工作。甘肅省蘭州市人,中國共產黨員,中共四川省委原書記,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藝術人生0828
相較於江南地區人才輩出,地處大西北的甘肅雖然也出過一些名人,但顯得比較稀少。來介紹下甘肅籍的開國將軍,有8位,都是少將。
侯世奎
侯世奎(1911—1976),甘肅省皋蘭縣人。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次年入黨。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連、營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營長,濱海軍區團長,東北民主聯軍旅、師長,安東軍區參謀長。參加了遼瀋等戰役。建國後,歷任甘肅省軍區參謀長、西北軍區幹部文化學校校長、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魯瑞林
魯瑞林(1911-1999),甘肅臨夏人。1931年11月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曾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共雲南省委書記、中共貴州省委第一書記、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康健民
康健民(1916—1977)甘肅省定西縣人。新中國成立後,在綏遠軍區任軍政委,後轉任石家莊衛戍區司令員,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書記,蘭州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劉懋功
劉懋功,1916年生於甘肅慶陽市。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新中國成立有,歷任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政委、第十航空學校校長、空軍第三軍軍長、昆明軍區空軍指揮所主任、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等職。
張明遠
張明遠(1911—1996),甘肅省岷縣人。原名張鵬遠,在第26路軍25師74旅當兵時,參加了寧都起義。參加紅軍後,改名張明遠,取光明遠大之意。曾任紅5軍團13軍38師連長。後被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選中,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特務隊隊長、偵察科長,長征開始時任紅3軍團保衛局偵察科長。1934年10月,張明遠任中共中央外交部交通局局長。1938年,任八路軍交通管理局局長。1950年7月,張明遠任東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1951年3月,張明遠作為志願軍代表,出席中朝兩國政府鐵路部門會議。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黃德魁
黃德魁(1910—1992),甘肅省臨夏市人。新中國成立後,任湖北軍區宜昌軍分區司令員兼鄂西北剿匪指揮部指揮長,中南軍區公安部隊第十一師師長,建築工程第七師師長,第五步兵預備學校校長、湖北省民政廳副廳長、湖北省副省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化民
李化民(1915年—2002年),臨洮縣洮陽鎮臥龍人。1929年參加西北軍,1932年加入共青團,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等職,參加過平型關香城固等戰役。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過遼瀋、平津、衡寶、廣州等相關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任廣州市防空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徐國珍
徐國珍 (1912-1993) ,甘肅省天水縣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營、營長,第二十九軍團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留守兵團營長、副團長兼參謀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團長,甘肅軍區分區司令員、軍區副司令員。參加了蘭州等戰役。建國後,歷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甘肅省軍區司令員、工程兵顧問。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袁衛宇
甘肅,又稱甘或者隴,說甘肅人傑地靈,是因為自古以來,甘肅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如漢代飛將軍李廣一家是隴西成紀人,李淵李世民一家也隴西成紀人,近代以來,也有甘馬(甘肅馬家)、鄧寶珊等名人。接下來主要介紹一下漢末三國的甘肅人。
段熲,字紀明,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漢末“涼州三明”之一,屢次取得對羌人作戰的勝利,封新豐縣侯。後升任太尉,後因牽涉宦官王甫案,飲鴆自殺。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西涼軍的建立者,多年征戰,後入京把持朝政,廢立皇帝,為關東諸侯不容,也是導致後來三國分裂局面的直接原因。後遷都長安,任相國、太師,封郿侯。不久後,被司徒王允聯合呂布殺掉,夷三族。
韓遂,原名韓約,字文約,涼州金城(今甘肅蘭州市西)人。曾經擔任過涼州從事,在涼州很有名望。後來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造反,強迫韓遂一起,後叛軍內亂,韓遂成為叛軍首領,李傕亂政時期,曾到長安,被封鎮西將軍。曾與馬騰相互攻擊,被曹操派人調節。後又與聯合馬超聯合作亂,導致馬騰一家在許昌被殺。最終叛亂失敗,逃入羌人部落求庇護。病逝後也不得安生,首級被人送給曹操。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先在西涼軍,李傕死後因為擔心受株連,於是為李傕等人出主意圍攻長安,導致接下來幾年的戰亂。後投張繡,聯合劉表擊敗曹操。最終說服張繡投靠曹操,從此擔任曹操的謀主,為曹操出主意平定河北、馬超韓遂叛亂等,魏國建立後,被升任太尉,封壽鄉侯。
張繡,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西涼軍部將,驃騎將軍張濟(也是甘肅人)的侄子,任建忠將軍,封宣威侯。後接管了張濟是勢力,佔據南陽,在賈詡的幫助下擊敗過曹操。投降曹操後,受到重視,任揚武將軍,又轉任破羌將軍,食邑多達二千戶,在當時曹操麾下是絕無僅有的。
郭汜,又名郭多,涼州張掖(今甘肅張掖西北)人,西涼軍將領,後與李傕一起把持朝堂,任車騎將軍,封美陽侯。西涼軍在長安混戰衰落,郭汜後被自己的部下馮習殺死。
龐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今甘肅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人,最初是馬騰的部下,因為常騎白馬,被稱為“白馬將軍”。後隨馬超叛亂,擊敗過曹操,但最終在渭南被曹操擊敗,逃回涼州後又被楊阜擊敗,逃亡漢中。馬超投奔劉備,龐德未曾跟誰,曹操定漢中後,龐德開始跟隨曹操,任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曾參與平定宛城侯音叛亂,關羽北伐時,龐德救援失敗被俘,因不投降被關羽斬殺。
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曾任冀州別駕,後被曹操徵辟,但依舊在冀州任職。馬超被曹操擊敗後,逃回涼州再次作亂,楊阜屈從投降,後以喪妻告假,聯合涼州諸郡縣討伐馬超,擊敗馬超將其趕出涼州,因功封關內侯,後官至九卿之一的少府。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最初在天水郡任職,諸葛亮北伐時,因為被拒絕入城,投奔蜀漢,後封平襄侯,任蜀漢大將軍,繼承諸葛亮遺志,數次北伐,但沒有什麼戰果。鄧艾破成都後,姜維受劉禪命令投降。後來鍾會構陷鄧艾造反,想讓姜維帶兵為前驅,但姜維被憤怒的魏國士兵殺死。
除此之外,漢末三國的甘肅人還有涼州名士、信都令閻忠,涼州漢陽(今甘肅甘谷)人,曾遊說皇甫嵩造反;閻行,涼州金城(今甘肅榆中)人,韓遂女婿;成公英,金城人,韓遂部將等。可以說,僅僅三國百年時間,甘肅就湧現了這麼一批傑出人物,人傑地靈之稱不為過。
三國逐夢
一說到甘肅,我們就會想到人傑地靈四個字。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不知孕育了多少人。早在5000年前,中國始祖就在此定居,伏羲、女媧 、軒轅這些代表中華文化的名字都來自甘肅。
伏羲
華夏民族的人文先祖,他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傳說伏羲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結合,生兒育女,所以伏羲也被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傳說伏羲根據萬物的變化創造力了八卦,教會人們漁獵,還發明瞭文字來記錄事件,人們為了紀念他尊稱他為“三皇”。
<strong>
女媧
現在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隴西成紀還保存有女媧洞,所以甘肅也被視為女媧的故鄉。小時候我們就學過女媧造人的故事,女媧用黃土累出人形,這些黃土一放到地上就變成了人,女媧還制定了婚姻制度讓男女結合生育後代。
後來天地坍塌,女媧煉彩石以補天,斬鱉足立於天地之間,使得人類得以繁衍。所以後人尊稱其為“媧皇”。
軒轅
軒轅的故里一直存有爭議,一說為甘肅天水,一說為河南新鄭 。
軒轅氏即位皇帝,古代華夏部落首領。打敗蚩尤統一華夏之後,黃帝制定了國家官職制度,大力發展生產,中國先民開始種植五穀,使得原始農業得到了發展,為中華數千年的農耕文明奠定了基礎。
七七談歷史
甘肅人傑傲在骨不在氣,貴在質不在量,重在勢不在力!
甘肅是中華文明主要發祥地、傳承地、開拓者。
甘肅省是全國重要的文化大省,核心是甘肅悠久的歷史和在關鍵歷史進程中的卓越貢獻。
歷史推進主要是集體智慧長期積累,不是個人英雄短暫幾十年的熒光一閃。
悠久的歷史
甘肅天水秦安大地灣文明遺址,在8000年前處於世界領先且完整的五期仰韶文化傳承。
天水伏羲、女媧文明,中華人文之祖。
古代關鍵歷史時刻重要貢獻
周,發祥於甘肅省慶陽市。
無論是人口數量、經濟繁榮、軍事力量,周與東部逐雄都有差距。
周,核心是政治文明領先東部。
周,奠定了中華禮制文明,確定人類交往規則。
周自甘肅慶陽--天水,影響陝西寶雞--關中,後向東持續推進,使中華文明由部落文明轉型為奴隸國家制度。
這是甘肅政治文明向東影響全國的第一次。
秦,發祥於甘肅天水-隴南地區。
秦,同樣在人口數量、經濟繁榮、科技水平等方面落後東部地區各諸侯。
秦,同樣在同期政治文明領先東部。
在當時要取得社會地位,等級是不可逾越的鴻溝,秦以功勳封賞制度,極大的激發了廣大民眾積極向上的熱情。
秦,同樣由甘肅隴地首先征服關中,繼續向東推進,最終統一,建立第一個封建帝王國家,表明中國文明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帝王社會。
關隴長期一家,這是地緣所決定的。
隴地文明發祥,必然首進關中,繼而向東拓展擴大文明影響。
關隴取得政權,必然控固巴蜀,有個成語叫“得隴望蜀”
關隴文明,還有個現象就是“關東出相,關西出將”,實質上常常是關西同樣出帝王。
甘肅四大文明的“隴西李氏文化”就是武將開拓進取的一個代表。
隴西李氏文明發祥於秦
- 隴西李氏始祖,秦國司徒李曇長子隴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李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李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
- 隴西李氏興於漢
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國君。
南北朝時隴西李氏蟬聯圭組,世為顯著,門第高華,與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中原五姓高門士族,到了唐高宗時頒佈法令禁止這五姓七望自行婚娶。
漢朝時,隴西李氏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影響久遠。
漢金城將軍李息,穩固了河湟谷地,金城郡在後世一直是中原與吐蕃交流的咽喉,吐蕃最終納入中華多民族大家庭的中樞,一個郡成長了當前蘭州、西寧兩個省會城市。
隴西李氏盛於隋唐
南北朝隴西李已經成為中原望族,權傾各朝
北周三大族,宇文、楊、李三家姻親控制朝廷,這也是恩怨不清的三朝時代。
北周宇文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西安)。
618年宇文化及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隋恭帝楊侑又禪讓李淵,建立唐朝。
三大姻親,三個朝代,隴西李氏代表的關隴軍政集團一直都是中堅,這也是隋唐兩朝均建都在勢力範圍西安的重要原因。
漢唐以關隴為政治中樞,確立了漢唐文明精髓,開放、包容,以政治文明為主,實行地緣大戰略佈局。
漢,積一世苦難,為後世拓展生存空間,連續六十多年對匈奴打擊,打通西域,抵制中西亞文明向東拓展,這也是後世藏疆納入中華大家族的重要貢獻。
漢,打通西域,控制河西走廊,中華文明遠播,切斷中西亞文明向東拓展,藏疆文明深受中華文明影響。
唐,包容、開放,同樣牢牢控制了藏疆文明傳承主流,
甘肅就是中原文明、黃河文明、農耕文明、遊牧文明、藏傳佛教、西方文明,多文明交匯交流之地。
甘肅四大文明的天水伏羲文明,隴西李氏文明,甘南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明,敦煌莫高窟文明,客觀體現了甘肅在中華文明起源,拓土開疆,多民族交流,世界文明交流等幾個方面。
兩宋,人口眾多、經濟繁榮、科技世界領先,為什麼不能和周秦漢唐並列?
首先,兩宋沒有周秦跨時代政治文明的壯舉,只是封建社會傳承的一個朝代,沒有推進社會跨越發展。
其次,沒有漢唐政治戰略,沒有拓展中華民族生存戰略空間,甚至於長期對西北、東北的戰略藐視,以至於從兩宋開始伊斯蘭文明逐漸深入西北地區。
伊斯蘭文明自兩宋開始深入西北地區,逐漸影響現新疆、甘肅、寧夏、陝西,中華文明向西拓展進程受阻。
人口眾多、經濟繁榮、科技領先只是富裕的表現,但絕不是強大的體現,周秦漢唐和兩宋的歷史表明,政治戰略文明是制高點。
甘肅雖瘦,卻是肱骨,骨之不存,肉焉能附
前面提到,甘肅控制河湟谷地和河西走廊,藏疆咽喉,甘肅同時作為中華文明發祥地和中華文明政治戰略高地,是西北政治、軍事戰略核心。
前面講周秦漢唐的政治戰略及拓土開疆的民族生存長遠目光,下面談談失去甘肅戰略高地的憂患。
前面已經談到兩宋作為重要朝代的政治戰略退縮,西北中華文化傳播受到中西亞伊斯蘭文明滲透。
西北伊斯蘭文明起源於兩宋,你退縮,別人必然挺進!
清
清朝在研究西北政治戰略時,確認西北政治、軍事戰略核心在甘肅,經營西北重在甘肅!
首先,拆分川陝總督,甘肅省、陝西省分治,新建四川總督和陝甘總督,陝甘總督府置金城郡。
陝甘總督府置金城後,採取一系列軍政措施。
總督府設在金城蘭州,由金城西寧總理青海軍政
至此,吐蕃地區形成兩個軍政中心,拉薩和西寧,對於後續穩定西藏具有重要戰略功能。
同時,佈置蘭州左右翼,形成西寧--蘭州--銀川戰略核心,西寧、銀川高規格建設。
此時,新疆問題已經非常突出,伊犁已經不適合做地區軍政中心,新建甘肅新疆省,培育迪化(現烏魯木齊)軍政中心。
1866年陝甘總督發起對陝甘回族平叛之戰,1878年平定叛亂,但新疆地區部分領土沒有收回。
這次平叛陝甘回亂及收復新疆之戰,再次出現以李鴻章為首的兩宋論調。
李鴻章認為,西北貧苦,得之無益,守之耗費錢糧,意在棄之。
左宗棠在認為,西北甘肅若肱骨,藏疆為指,指骨不存,肉焉能附。
1878年收復新疆,1884年新疆建省,軍政中心迪化。
1928年西北局勢同樣風雲變幻
英帝國積極遊走西藏,利誘上層,鼓動西藏獨立
俄法英角力新疆,新疆已經處於半獨立狀態,
新疆、甘肅河西走廊、內蒙河套地區深受俄國影響
1929年按照多年佈置,新建青海省、省會西寧;新建寧夏省,省會銀川
至此甘肅一分為四,甘青寧成犄角之勢,有效阻止了西藏和新疆地區獨立
新中國成立後,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同樣確定蘭州政治、軍事戰略地位,全國為數不多的大軍區,鐵路局統建,蘭州軍區、蘭州鐵路局在解放初佈置西北戰略功不可沒。
黨中央在批覆蘭州--西寧城市群時,再次在重要位置強調河湟在穩藏固疆的特殊地位和維護國家安全的特殊功能。
山川重在骨,累千脈萬谷,百世千紀,花草重於色,豔一花一瓣,爭一春一秋。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以前聽說某個地方人傑地靈的時候總覺得這個地方一定特別牛逼,現在已經習慣了,因為所有的地方不管是不是人傑地靈的都會自稱人傑地靈,不過甘肅地區確實是當之無愧的人傑地靈之地,此地誕生過不少重量級的歷史人物。前段時間剛去一趟甘肅旅遊,期間瞭解到不少關於甘肅地區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就以這道題來跟大家交流下甘肅地區出過的幾位歷史名人。
兩漢三國時期甘肅地區的幾位名人
李廣
參與抗擊匈奴、平定“七國之亂”被譽為“飛將軍”的一代名將李廣是西漢時期甘肅地區的歷史名人。李廣是一位大家熟悉的歷史人物,關於他的典故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射石”等。
董卓、賈詡、姜維
這三位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歷史名人,董卓是東漢末年漢獻帝時期的大軍閥、權臣;賈詡則是曹操手下最著名的謀士之一;姜維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在諸葛亮和費禕去世後執掌蜀漢軍權,繼續諸葛亮的北伐事業。
唐朝時期甘肅地區的幾位名人
李唐皇室
唐朝建立者李淵是甘肅人,所以像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唐朝皇帝其實都算是甘肅籍的歷史名人。
明朝時期甘肅地區的幾位名人
鄒應龍
鄒應龍是明朝嘉隆萬時期的名臣,有“鐵面御史”之稱。鄒應龍最著名的事蹟就是在嘉靖四十年時成功彈劾了嚴嵩父子,嚴嵩因此致仕,嚴世蕃更是因此入獄治罪,此舉可謂是名垂青史。
歡迎大家補充!
<strong>
歷史守望者
中國歷史就是甘肅人書寫的,秦始皇先租發跡甘肅,隋唐發源於甘肅,楊,李都是隴西上柱國。
1515910
還有亞運會冠軍馬豔紅、馬豔萍啊!馬豔紅姐妹倆家是酒泉銀達鎮下轄的一個村的!離我家還不遠!雖說人家現在在蘭州!但是是老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