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鶿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悉尼號與鸕鷀號的命運之戰

動物界的生存競爭中有時會出現奇蹟,狡猾的兔子也能蹬死俯衝而下的老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突擊艦鸕鷀號(KMS Kormorn)就成功創造了兔子蹬鷹的奇蹟。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從外形上看鸕鷀號就是艘貨船

一次大戰中,德國就曾使用加載武裝的偽裝商船在海上開展海盜式襲擊,打擊英國海上交通線。

二次大戰開始前,英德海軍水面艦隊實力差距遠大於一戰時期,海上破交成了唯一的選擇。於是偽裝商船破交的辦法又被德國海軍中的一些老派軍官舊話重提。

但在納粹掌權後成長起來的新派海軍軍官看來,當時條件與一戰時已大不相同。遠程飛機的廣泛使用使偽裝商船難以遁形,而無線電通信又使得偽裝商船即使僥倖得手也難免暴露。最關鍵是德國已沒有海外殖民地了,出擊的偽裝商船將穿越英法嚴密封鎖的近海,在大洋上依靠不可靠的補給系統活動,難度為地獄級。還有一點是這種海盜式襲擊與帝國的聲譽和形象不符。

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在兩種意見間搖擺不定,不過後來他想通了。反正不過是找幾艘條件一般的貨船,裝些淘汰的武器,願意去的人就去,就是沒了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於是雷德爾下令第一批改裝5艘偽裝商船,並將其命名為突擊艦(HK)。

雷德爾的想法真是太正確了,德國前後改造了11艘突擊艦,其中9艘成功進入遠海。這些突擊艦加起來造價還不到俾斯麥號戰列艦造價的1%,但它們竟擊沉或俘獲了142艘敵艦,總噸位90萬噸左右。這是二戰德國海軍費效比最高的艦種,沒有之一。

雖然突擊艦這個名稱很響亮,但其實就是其他國家稱為輔助巡洋艦的改裝商船。由於只是為了堵老派軍官勢力的嘴,大多數突擊艦都只裝備著一次大戰遺留下來的大炮,連防水艙壁都沒加裝,更別說防護裝甲了。由於艦況不佳,它們速度甚至不及盟國商船,死拼起來甚至打不過武裝商船。在作戰中突擊艦隻能靠不斷變換造型和塗裝,偽裝成其他船隻,然後伺機接近毫無防備的商船。

突擊艦的船員主要來自其他艦種不要的志願者,軍官多來自預備役。指揮官也是那些資歷很老,但性格、知識、能力被認為不適合在正規艦艇和潛艇服役的軍官。但這些人最後證明了自己是真正適應大海的狡詐海狼,共有八名突擊艦指揮官獲頒騎士十字勳章,其中四名獲頒橡葉騎士十字勳章,比例令人嗔目。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德國突擊艦戰鬥獎章

鸕鷀號是第二批接受改造的突擊艦之一,也是突擊艦中最大和最快的一艘。鸕鷀號原是1938年下水的德國漢堡-美洲公司的貨船斯蒂爾馬克(Steiermark)號,1940年接受改裝,德軍編號為Schiff 41 。

該艦標準排水量8736噸,航速18節(好快)。裝有6門15釐米SK /L45艦炮,這些炮是一戰時戰列艦或巡洋艦上安裝的,有的炮齡已經40年了。另外還有1門75毫米高射炮(不確定),2門37毫米加農炮,5門20毫米單管高射炮。兩舷各有一座雙聯魚雷發射管和一具水下魚雷發射管,還配備了390顆水雷。艦上還有一艘武裝快艇和兩架水上飛機。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鸕鷀號的主要武裝及使用方式

1940年10月9日,鸕鷀號正式入役。指揮官是特奧多爾·德特默斯(Theodor Detmers)海軍少校,1902年出生,在指揮鸕鷀號之前曾是驅逐艦指揮官。突擊艦的名稱都由艦長指定,而德特默斯選定的艦名正是一戰時期戰績很高的偽裝商船鸕鷀號。所以嚴格地講,我們現在說的這艘其實是鸕鷀II號。

1940年12月3日,鸕鷀號偽裝成一艘掃雷艦出港,12月10日離開德國水域時她又搖身一變為蘇聯貨船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號(Vyacheslav Molotov)。在暴風雨的掩護下,鸕鷀號成功突破丹麥海峽進入大西洋,開始了她的海盜生涯。

事實上鸕鷀號作為突擊艦的戰績只能說湊合。在突入大西洋的過程中,鸕鷀號共擊沉4艘艦船,其中包括1艘飛機運輸艦和非洲之星號(Afric Star)冷藏船(11900噸),當即引來了英國2艘重巡洋艦和1艘輔助巡洋艦的搜捕。鸕鷀號在大西洋的戰果一共8艘,其中1艘成功俘獲的加拿大油輪Canadolite號被駛回維希法國。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大洋上與潛艇會合的鸕鷀號

1941年4月以後,鸕鷀號轉入印度洋。其後半年的時間裡她只擊沉了3艘船。此時乘員們已較為疲憊,德特默斯準備於1942年返航。但艦上還載著幾百枚水雷沒有布放。他選擇了澳大利亞弗里曼特爾和露紋角附近的航線,卻又監聽到澳大利亞重巡洋艦堪培拉號的信號,不得不暫時避讓。但鸕鷀號就像雞圈外的狐狸一樣,轉著圈但不放棄,直到1941年11月19日。

1941年11月19日,鸕鷀號出海第352天,也是她海盜生涯的最後一天。

當天下午鸕鷀號位於澳大利亞卡那封西南方150英里位置,正以11節速度向東北方向航行。此時鸕鷀號的身份是荷蘭商船馬六甲海峽號(Straat Malakka)。

下午15時55分,瞭望手發現左舷前方出現了高大的艦影並很快辨認出是一艘戰艦。德特默斯立刻下令轉向260度對著太陽方向(干擾對方視線)全速逃跑並全員備戰。但由於一臺發動機出現問題,此時鸕鷀號只能跑出15節航速並快速下降到14節。而對方也發現了鸕鷀號,迅速以25節航速追了上來,雙方距離不斷縮短。

來艦是澳大利亞輕巡洋艦悉尼號(HMAS Sydney),該艦屬於改利安德爾級或稱帕斯級輕巡洋艦,裝備四座152毫米雙聯炮塔,4門4寸高射炮,2座4聯裝魚雷發射管以及大量輕型防空火器,還攜帶有一架水上飛機。該艦排水量為7198噸,航速高達32.5節。由於之前澳大利亞也曾有一艘悉尼號輕巡洋艦,所以嚴格地講,我們現在說的這艘其實是悉尼II號。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備受重視的輕巡洋艦悉尼號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悉尼號側視圖

悉尼號可不是什麼菜鳥魚腩,這艘35年9月竣工的輕巡洋艦在澳大利亞聲名卓著,極受重視。該艦在二戰爆發後一直活躍於地中海戰場,參加了多次和意大利海軍的戰鬥並頗有戰果。1941年初該艦奉召回國進行修理養護,並在澳軍艦隊中傳授實戰經驗。當時已經發現德國突擊艦在印度洋活動,悉尼號歸國的另一個目的也是加強澳大利亞本土的防禦力量。時任艦長為約瑟夫·伯內特(Joseph Burnett)上校。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悉尼號追擊意大利巡洋艦畫作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為悉尼號戰功發佈的紀念章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為悉尼號戰功發佈的紀念章

悉尼號出現在這裡完全是順路而已。11月11日,悉尼號護送運兵船西蘭迪亞號(Zealandia)前往巽他海峽,11月17日,悉尼號與英國巡洋艦德班號完成交接,開始向弗里曼特爾返航,預計11月20日到港。

下午16時左右,悉尼號發現前方有一艘對向而來的商船。對方發現悉尼號後立刻轉向離去,這個舉動引起了伯內特的懷疑,追逐開始了。

這裡有必要站在德特默斯的角度看一看德國人面臨的局面,這也有助於理解鸕鷀號的行動。

首先德特默斯是不敢讓鸕鷀號與悉尼號近距離接觸的。雖然鸕鷀號已經把自己偽裝成了荷蘭貨船馬六甲海峽號,但兩艦的排水量和艦身尺寸、艦尾形狀等特徵並不一致。這種偽裝能夠騙過無防備的商船,但他不敢在有識別手冊的軍艦面前賭。更何況鸕鷀號更經不起仔細詢問盤查和上船檢查,所以他的選擇只能是逃離,並希望沒有引起對方注意。

前面說過鸕鷀號的主要火力包括6門15釐米艦炮和6具魚雷發射管。這些艦炮中首尾的4門以及兩具聯裝魚雷發射管平時用護板遮擋,作戰時打開護板即可伸出舷外射擊。但中線的兩門炮平時藏在甲板下,用液壓裝置升起後才能使用。也就是說如果交戰,鸕鷀號可向單舷發射的最大火力為15釐米炮2門+2門(中線炮需要升起,轉向,無法第一時間交戰),魚雷發射管3具(一具雙聯裝+一具水下),75毫米高炮一門(不確定),37毫米炮一門,單管20毫米防空炮3門。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突擊艦俄裡翁號亮出偽裝艦炮的樣子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鸕鷀號火力配置平面圖

而悉尼號可向單舷發射的火力為8門152毫米艦炮,2門4寸高射炮,1具4聯裝魚雷發射管,2門3磅加農炮及大量高射機槍。還需注意的是悉尼號的主炮有中央火控和裝填系統,遠比鸕鷀號靠水手經驗人工瞄準的老式艦炮優越;悉尼號還有裝甲防護和完善的防水區劃,而鸕鷀號只是薄皮貨船,連防水隔板都沒加裝;悉尼號的速度和機動性更是鸕鷀號無法比擬的。

所以突擊艦如果身份暴露,軍艦拉開架勢正面開戰,那麼突擊艦是絕無倖免之理的。更為雪上加霜的是鸕鷀號肚子裡面還揣著幾百枚沒布出去的水雷,簡直跟浮動火藥庫一樣。5個月前企鵝號(KMS Pinguin)突擊艦就被英國重巡洋艦康沃爾號(HMS Cornwall)抓住,艦內水雷殉爆當場沉沒。對德特默斯來說,開打是萬不得已的最後掙扎,所以他還是寄望於矇混過關,只是令手下水兵做好了萬一的準備。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兩位艦長的對決

下面的敘述全部出自德國人事後的供詞。

悉尼號一邊追逐逃跑的德國人,一邊通過信號燈和旗語詢問對方身份。一開始悉尼號發出戰時詢問編碼,但德國人對這套系統一無所知所以竟無法回答。直到悉尼號不耐煩地用國際通用信號詢問時,德國人才回覆她是荷蘭貨船馬六甲海峽號,並在桅杆上升起了一面荷蘭旗。這個拖拖拉拉的過程花了半個小時。接著悉尼號又詢問了鸕鷀號的目的地,德國人回覆是巴達維亞(雅加達),出發地德國人回答是弗里曼特爾,貨物則為衣料。這些問答又拖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在這半個小時裡悉尼號穩定地追趕上來,德國人面臨的狀況毫無改善。他們利用這段時間修好了故障引擎,但德特默斯並沒有啟用,而是留著最後發力。

期間德特默斯冥思苦想脫困的辦法。17時03分和17時05分,他命令無線電員兩次發出QQQQ遇險信號,這表示馬六甲海峽號遭到了不明水面艦只的攻擊。德特默斯試圖扮演一艘驚慌失措,將悉尼號誤以為是德國突擊艦而倉皇逃避的普通貨船。但這個表演對悉尼號毫無作用——在距澳大利亞海岸這麼近的地方,將正規軍艦誤認為德國突擊艦,並且逃向遠海,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17時15分,悉尼號已追上鸕鷀號並在其右舷以15節速度平行航行,兩艦相距大約1300米。德國人對矇混過關幾乎已不抱希望,水兵全部上了戰位,火炮和魚雷已瞄向目標,登船隊用的機槍也被搬出來偷偷架上,只待最後關頭到來。而悉尼號此時的表現則讓人捉摸不透,她的主炮和魚雷發射管都指向鸕鷀號,但4寸高炮炮位上沒有人,水兵成群站在甲板邊上觀望。之前她的水上飛機被推上了發射器,引擎也已打開,似乎準備起飛。但這時候又被收回了存放位置,引擎也關掉了,兩艦之間距離過近已無法安全彈射。

似乎伯內特也覺得這場偽裝遊戲到了翻底牌的時候了,悉尼號用旗語發出“IK”信號。按照國際通用信號,IK的含義是你艦應準備提防暴風、颱風和颶風,德國人當場懵逼無法回應。其實馬六甲海峽號的戰時秘密編碼是IIKP,提問者發出中間兩字IK,真的馬六甲海峽號則會回應首尾兩字IP,但德國人對這套系統一無所知。接下來悉尼號用通用信號發出:出示你的秘密代碼。到這個時候,德特默斯明白遊戲已經結束,他立刻下令戰鬥開始。

17時30分左右,荷蘭旗被從桅杆降下,一面德國海軍旗急速升到桅頂。不到一分鐘後,鸕鷀號的偽裝護板全部打開,所有火力一起射向悉尼號。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說法上略有出入。一說兩艘軍艦幾乎同時開了火,悉尼號的主炮打遠了沒有取得命中,也有說打中鸕鷀號的炮彈直接打了個對穿,沒有造成明顯傷害,而鸕鷀號的第一輪齊射也打飛了;第二種說法鸕鷀號首發就命中了目標,悉尼號完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在它開炮前已經吃了50發15釐米炮彈。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悉尼號的最後一戰畫作

不管以哪種說法,最遲不過第二輪齊射,鸕鷀號的三枚炮彈直接命中了悉尼號的艦橋,將艦橋、火控中心、無線電室炸成一片廢墟。很有可能在這輪命中中,悉尼號的指揮人員被一網打盡,這令接下來悉尼號的反擊更為困難。此時德國人的第四門15釐米炮也加入戰鬥。接下來德國人用兩輪齊射將悉尼號前部的A、B炮塔打啞,第五輪齊射將艦身中部的水上飛機點燃並引發大火,其後的齊射都打向悉尼號的水線和上層甲板。

在15釐米主炮發力的同時,德國人還發射了兩條魚雷。各種小口徑炮和機槍猛掃魚雷發射管和高炮炮位,將試圖衝上戰位的澳軍水兵成片打倒。而作為附帶,悉尼號左舷的所有救生艇和救生筏幾乎被全部擊毀。

當鸕鷀號的主炮第九輪齊射時,一枚先前發射的魚雷擊中了悉尼號艦首,炸出一個大洞,並造成艦首下沉,船身急劇傾斜。此時悉尼號除了尾部的X、Y炮塔外,整個左舷已經被摧毀,艦身中部和發動機艙都燃起大火。她掙扎著大轉向,於17時45分左右用右舷魚雷管向鸕鷀號射出兩枚魚雷,然後直直撞向鸕鷀號,最終在德國人的驚呼中從鸕鷀號船尾後方通過,向南方不受控制地駛去。這個機動使她的右舷又暴露在德國人的火力之下,A、B炮塔被徹底摧毀,整個右舷也被打得一塌糊塗。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轉向後撞向鸕鷀號尾部的悉尼號

此時德國人的情況也不太好,他們的主炮由於發射速度過快已經過熱。悉尼號從鸕鷀號艦尾通過時,X、Y炮塔猛烈向德艦開火。Y炮塔只射擊了4次,沒有取得大的成果,但X炮塔則連續命中鸕鷀號尾部,炮彈擊中了輪機艙並引發火災,油艙也被打破了,突擊艦開始減速。德特默斯命令修正航向,以使盡量多的主炮能夠同時射擊,此舉陰差陽錯地避過了之前悉尼號射來的魚雷。

主要交戰只持續了半個小時,此時悉尼號已經停火。在德國人眼中,輕巡洋艦被從前部建築廢墟、艦身中部和輪機艙冒出的大火和濃煙團團包裹,緩慢地向南方駛去。

鸕鷀號也慢慢喪失了動力,最後完全停了下來。德國人仍在瘋狂向離去的悉尼號開火,但大多數炮彈失的。18時,德特默斯在7000米距離上追射兩條魚雷,沒能取得命中。18時25分,鸕鷀號向10000米外的悉尼號射出最後一發炮彈。

兔子真的蹬掉了鷹。

但此時鸕鷀號也無可救藥了,輪機艙的消防系統被摧毀,無法制止大火向軍械庫和油艙蔓延。德特默斯於18時25分下令棄艦並安裝炸藥。9時許,德國人全部離艦。鸕鷀號最終在午夜沉沒。

此時德國人尚能看到悉尼號的火光在東南方的海面上明明滅滅閃爍不定,就像一顆落在海面上的星星。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帶時間標識的雙方交戰航跡圖

一些德國人最後靠著自己的蠻勁把救生艇劃到了澳大利亞西海岸,上岸後即被澳軍逮捕。其他人則被出海搜尋的澳軍軍艦救起。

鸕鷀號出航後,在海上航行了352天,共擊毀、抓獲艦船12艘,計75375噸。鸕鷀號的破交戰績只能說一般,但其最後一戰足以令其名留青史。

鸕鷀號上共有82人陣亡,其餘317人獲救後淪為戰俘。

悉尼號沒能按時回港,但澳大利亞方面對此竟沒有留意。他們只是簡單判斷悉尼號可能因故延誤,或者被某個命令調到其他地方去了。直到11月23日,他們才向悉尼號發報要求她回覆,自然得不到任何回答。

之前鸕鷀號胡亂發出的求救信號也完全被忽視,澳大利亞方面根本不以為意自然也想不到進行核對。直到第一批登陸的德國人被拿獲,澳大利亞人才恍然大悟,趕快派出軍艦出海搜索,但只找到了仍在海上漂流的其他德國救生艇。

幾個月後一個悉尼號的破爛救生筏在數千海里外被發現,但上面空無一人。自艦長約瑟夫·伯內特以下共計645人全員陣亡,無一倖免。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40年悉尼號全家福,多數人沒有生還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最後找到的破爛救生筏

悉尼號的沉沒在澳大利亞引起了莫大震動,這是澳軍遭受過的最嚴重的海上災難,全軍覆沒的結果令澳大利亞人難以接受。悉尼號的傷亡就佔到了澳大利亞海軍在二戰中總傷亡的三分之一。由於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人在悉尼號上服役,因此引發了廣泛的社會動盪。

這種情況下就別指望澳大利亞人對這些德國戰俘有什麼好臉色了,德國投降後澳大利亞政府還把他們多關了21個月,直到47年2月才釋放。很多人認為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報復。

德國方面對鸕鷀號的最後一戰非常興奮,1943年他們為還在戰俘營中的德特默斯頒發了騎士十字勳章,其後又將其晉升為上校。但這些獎勵對改善他在戰俘營中的處境毫無幫助。德特默斯試圖組織船員挖隧道逃出戰俘營,然後搶船去印度尼西亞,但最終失敗。後來據說他在戰俘營中中風了。被釋放後德特默斯的身體也一直沒有完全恢復,沒能再次加入海軍,最終於1976年去世。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德特默斯

1947年2月21日,鸕鷀號的船員們乘船返回德國,在他們登船碼頭的對面,停放著的赫然竟是荷蘭貨船馬六甲海峽號。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馬六甲海峽號


悉尼號的沉沒在澳大利亞人心中始終不能釋懷,因為整個事件都出自德國人的一面之詞,所以澳大利亞人一直懷疑背後另有隱情。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悉尼號紀念幣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悉尼號紀念郵票

澳大利亞人的疑點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為什麼歷經大戰經驗豐富的悉尼號在疑點如此明顯的情況下幾乎毫無戒心地接近鸕鷀號到危險的近距離,以至於完全放棄了火力方面的優勢,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目前一個比較可能的解釋是,艦長約瑟夫·伯內特上校並沒有被鸕鷀號輕易欺騙,伯內特應該已經核對過當地海域的船期表,並發現馬六甲海峽號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海域。並且目標船的輪廓、粗估噸位、大小都與馬六甲海峽號略有出入。所以悉尼號持續追逐併發出IK詢問信號。

但伯內特同樣沒有認出鸕鷀號,他很可能把這艘船誤認為德國補給船庫默爾蘭號(Kulmerland),庫默爾蘭號和鸕鷀號的噸位、外形特徵都比較相似,因此打算俘獲她。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德國補給船庫默爾蘭號

由於當時英國商船隊在大西洋護航戰中損失慘重,英國海軍部發布命令,希望儘量俘獲德、意偷運商船,籍此略為小補。因此鼓勵在攔截行動中完整俘獲戰利品,避免對方自行鑿沉。

據德軍戰俘回憶,悉尼號當時似乎正準備放下小艇,印證了上述說法。

如果對方是補給艦,則寥寥幾門高射炮根本無法對悉尼號造成嚴重威脅。只需讓登船隊在大炮和魚雷威懾下登艦就能壓制住德國船員的反抗,成功奪下戰利品。這一點在1940年英國驅逐艦哥薩克號(HMS Cossack)對德國補給艦阿爾特馬克號(Altmark)的抓捕中已有先例。

誰料對方竟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陰溝裡翻船了。

二、為什麼裝備精良的悉尼號會被德國一艘爛貨船打敗?並且最後爛貨船還有300多人生還,而悉尼號上竟然全軍覆沒,沒有活口。

一般認為悉尼號最後毀於大火造成的彈藥庫爆炸,而在與鸕鷀號交手過程中,悉尼號的救生艇和救生筏等器材被自動武器和大火毀滅殆盡。而此戰發生地點名叫鯊魚灣,即使有艦員能夠逃過爆炸,沒有救生器材的他們最後下場也可想而知。

德特默斯在供詞中稱當時鸕鷀號已失去動力,只能看著悉尼號漸行漸遠。而後來他們忙著自救,當然更無暇顧及悉尼號的乘員命運。

但澳大利亞人始終懷疑,是不是悉尼號先行沉沒,而德國人對澳大利亞船員實施了屠殺。但在德國戰俘堅決不改口的情況下,這種假設最終無法得到證實。

上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又以官方報告的形式發佈了一種說法。即鸕鷀號當時擔任著某種秘密使命,與一艘日本潛艇會合並一起行動。當鸕鷀號吸引住悉尼號注意力的時候,潛伏在附近的日本潛艇即發射魚雷擊沉了悉尼號。其後日本潛艇為掩蓋其參戰證據(當時珍珠港事件尚未爆發),就對悉尼號的倖存者實施了大屠殺。但這種說法沒有任何證據,只能說是一種假設。



2008年3月15日,一支考察隊宣佈發現了鸕鷀號的殘骸,兩天以後即宣佈發現了悉尼號殘骸。兩船之間相距約20公里。殘骸的順利發現,似乎說明當時德國人的證詞是準確的。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鸕鷀號的主炮還留著當年的塗鴉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從甲板下伸出的中線主炮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鸕鷀號艙壁上記錄著之前11艘戰果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悉尼號被擊毀的A炮塔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發射了兩發的右舷魚雷管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奮戰過的X炮塔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與艦同沉的摩托艇和救生艇

兔子蹬鷹,魚死網破,鸕鷀號與悉尼號的最後決戰

一雙悉尼號乘員的鞋子,沉在海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