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216篇原創文章,全文共4038字,配圖16幅,閱讀需要10分鐘。

在《決戰中途島》電影接近下畫的時候再來寫這篇可能有點晚,但是本文仍然是這部大片的真實歷史背景之一,前作已介紹迪克·貝斯特和俯衝轟炸機的故事(第203篇),約翰·沃爾德倫等魚雷轟炸機中隊的故事(第205篇),“加賀”號航空母艦被焚燬的9小時的故事(第206篇),對中途島作戰方案的吐槽(第208篇),中途島海戰精英飛行員損失的統計結算(第209篇),以及哈爾西襲擊馬紹爾群島的故事(第211篇和第213篇)。以上內容可以到同名公號搜索“赤城加賀蒼龍之亡”和“中途島”關鍵詞。

接第213篇。

就在“企業”號派出的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襲擊較遠的誇賈林環礁時,來自第六艦載戰鬥機中隊(VF-6)的11架F4F-3“野貓”式戰鬥機已經飛抵沃特傑島上空(原本計劃出擊12架,有1架在起飛時因黑暗視線不清而墜入大海)。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1. 早期塗裝的“野貓”,機徽的紅點在42年5月6日被下令取消

“沃特傑”又是一個當地土著語,別說中國人,連滿世界瞎轉悠的歐美人也甚少聽說過,如果不是一場現代化戰爭在此地發生過,這裡就是真正的“天涯海角”。沃特傑環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位於國際日期變更線的西側,也就是說在這個星球上,該群島將是第一批迎來新的一天的地區(吉爾伯特群島的位置更靠東一點,此處不細說了)。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2. 恰好位於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的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

“企業”號的主要目標是馬紹爾群島的核心島嶼誇賈林環礁,那裡有日軍第六艦隊的大量艦艇和駐防部隊,但是誇賈林環礁位於馬紹爾群島的中部,要想擒得虎子,必須深入虎穴,“企業”號編隊必須大膽地衝入馬紹爾群島,在貼近沃特傑環礁的位置放飛才能讓攻擊機群有充足的油料往返誇賈林。

沃特傑環礁的主要島嶼沃特傑島只有8.18平方公里,就是個彈丸之地,島上有少量日軍駐防,為了防止“企業”號在附近巡航等待出擊機群時遭到攻擊,哈爾西安排第五巡洋艦隊壓制沃特傑環礁的日軍陣地,這樣就催生了斯普魯恩斯將軍的處子秀。同時,另外一艘重巡洋艦“切斯特”號奉命率領兩艘驅逐艦炮擊更南面一點的馬洛埃拉普環礁的塔羅阿島(記住這個名字,電影裡有)。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3. 馬紹爾群島,注意本文中提及的沃特傑和馬洛埃拉普兩處環礁的位置

“野貓”的出擊,就是為了保護斯普魯恩斯的炮擊編隊,為防止被島上的岸炮傷及,炮擊編隊將首先動用巡洋艦的八英寸重炮,待壓制岸炮後才接近到驅逐艦的五英寸炮射程內繼續射擊。

一切似乎都安排妥當了,據說斯普魯恩斯少將當晚在艦橋內臨時掛起的一個帆布吊床裡睡得非常香甜,直到炮擊前一小時才被部下叫醒,頗有大將風範!

6時55分,時任VF-6中隊長的克拉倫斯·麥克拉斯基(日後中途島的大英雄之一)率領6架“野貓”飛臨沃特傑島,對島上目標投擲小炸彈並掃射,日軍雖然在島上建有機場,但並無進駐飛機,也沒有想象中的大口徑岸炮(超過五英寸)。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4. 馬爾代夫發行的二戰將領主題郵票:斯普魯恩斯將軍和俯衝轟炸機

隨後,炮擊開始,日方停泊在環礁內的少量商船慌忙起錨生火,試圖躲避炮火。

正在炮擊正酣時,斯普魯恩斯的旗艦“北安普敦”號重巡洋艦報告說左舷發現了潛望鏡,艦長威廉·錢德勒上校有點驚慌失措,極力要求先停止炮擊躲避潛艇,斯普魯恩斯本不想實施緊急機動而影響炮擊,但是可氣的是“北北安普敦”號上的軍官們不願意聽從。

經過一場短暫的僵持,7時28分,斯普魯恩斯極不情願地下令暫時停火,採取緊急轉向。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一次典型的抗命行為,不過寬厚的斯普魯恩斯並沒有在事後追究“北安普敦”號軍官的責任。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5. 條約型重巡洋艦“北安普敦”號,九門八英寸主炮,4架水機,但是艦體很脆弱

實際上,並沒有發現潛艇。15分鐘後,恢復炮擊,但是因機動導致了射擊控制參數已大受影響,炮擊的精度大為下降,早前起飛的水上偵察機也被雲層帶亂了節奏,無法保持良好的彈著點彙報,同時他們也報告說發現了2艘潛艇正在啟航,這些力量可能對早期護航力量並不雄厚的美國航空母艦編隊形成相當大的威脅。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6. “鹽湖城”號屬於最早的條約型重巡“彭薩科拉”級,十門八英寸主炮,艦體也是脆弱的一逼

8時10分,斯普魯恩斯下令停止炮擊礁湖裡的日本船隻,改為靠近沃特傑島炮擊岸上設施。此時日軍的中小口徑的岸炮火力密度和精度也提高了,甚至對兩艘重巡洋艦實現了“跨射”。“鹽湖城”號重巡洋艦艦尾落下了兩顆近失彈,如果不是剛好該艦在轉向,很可能就命中了,艦長扎卡拉賴斯判斷這是日方的5英寸(127毫米)炮彈,如果命中也夠巡洋艦喝一壺了。

8時48分,斯普魯恩斯再次下令停火,由水上飛機攜帶45公斤炸彈攻擊剩餘的目標並確認戰果。經觀測,沃特傑島的機場跑道只是輕微受損,3座機庫被毀燃燒,油罐被摧毀,其他損失都不算嚴重。

9時55分,在回收返回的水上飛機後,炮擊編隊返航並在12時30分與“企業”號編隊會合,沒有傷亡。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7. 岸轟中的巡洋艦,本照可能攝於1944年馬紹爾戰役時期

當天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馬洛埃拉普環礁的塔羅阿島,這裡已經建有兩條跑道,可以起降陸攻,並部署有岸炮。更加不利的是塔羅阿島的機場可不是空的,這裡駐紮有日本海航千歲航空隊的一個分隊,包括15架九六艦戰和9架九六陸攻,指揮官是倉兼義男海軍大尉。

幸運的是,該機場的彈藥庫裡只有60公斤的小炸彈,沒有專用於反艦的航空魚雷(魚雷都還存儲在誇賈林環礁的羅伊島上,就是VS-6剛攻擊過的那個島),這一點對後來千歲空的反擊有較大影響。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8. 九六陸攻,駐紮在馬紹爾群島的剛好是這些相對過時的飛機,但如果掛載魚雷也是大殺器

負責壓制該島的只有5架“野貓”,領隊的是詹姆斯·格雷上尉,他也將在中途島戰役中出名,不過是因為他沒有救援兩支魚雷機中隊而“出名”。行動當天正好是格雷上尉28歲的生日,廚房特意給他準備了一份生日早餐——煎蛋三明治,並祝他好運。

但是他今天的運氣一點都不好,首先是起飛時損失了一架飛機,然後是認錯了目標,他和他的僚機都把自己攜帶的100磅小炸彈誤投到了另外一個小島——特賈島上,隨後他們往東南方向飛了15海里後,才發現了真正的塔羅阿島,和島上碩大的機場及排列整齊的飛機(當時認為足足有30-40架),這裡顯然是條大魚,但此時他們5機分隊只剩下3顆炸彈了。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9. 地面維護中的九六艦戰,開放式座艙,固定起落架代表落後,全金屬下單翼代表先進,總產量不足800架

日軍方面的戰備狀況也顯然好於之前的三個小島,凌晨6時20分,兩架九六艦戰起飛負責空中警戒,隨後在“野貓”投彈後,於7時5分、10分、15分陸續又起飛了8架九六艦戰增援,使得空中的日本飛機達到10架,形成了對“野貓”的數量優勢,隨後雙方就進入纏鬥狀態。

格雷的僚機拉維中尉首開記錄擊落一架日機,隨後又和另一架日機迎頭互射,由於兩個人都很有種地在最後一刻才相互錯位,飛機發生了碰撞,拉維的座機機腹被九六艦戰的機翼切開,幸好還能正常飛行。那架九六艦戰正是倉兼義男大尉的座機,他跳傘保住了性命。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10. 外形粗短的“野貓”機體堅固,防護性能比九六艦戰高出不少

開局貌似不錯,但接下來美國人就慘了,格雷上尉自己的4挺機槍中居然有3挺連續出現了卡殼,他的四個夥伴也陸續遇到這個要命的問題,戰鬥機的機槍打不響就比燒火棍還不如,四架美機見勢不妙迅速後撤,丟下當天的壽星公格雷上尉,一人一機一挺機槍,面對一群日本鬼子的九六艦戰。

7時20分,陷入困境的格雷上尉被多架日機圍攻,“野貓”被打得不斷顫抖,不知道多少子彈命中了,格雷上尉心中一萬頭那什麼馬奔騰而過,但是他仍然使出渾身解數殺出重圍,掙扎著最後一個回到了“企業”號。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11. 繼續放這張復古風格的3號機野貓照片,猜猜這是在cosplay誰的座機?

降落後,在格雷上尉的機身上數出了30多個彈洞,油箱也被打漏了,裡面的航空燃油漏得一滴不剩。最驚人的是座艙後臨時增設的那塊防護鋼板(前一天晚上剛用鍋爐鋼板臨時裝上去以增強防禦力),地勤人員在上面發現了多個凹痕,證明多發7.7毫米機槍子彈曾擊中過這裡,幸而因為威力不足而沒穿透。

大難不死的格雷上尉慶幸之餘,少不了“訓斥”了一番那幾個丟下隊長跑路的豬隊友們。

海面上也不順利,塔羅阿島的日軍早在6時50分就發現了美方的炮擊編隊,此時“切斯特”號也才剛剛觀察到塔羅阿島的身影,距離大約26公里之遠,可以說雙方几乎同時發現了對方,美國人最大的偷襲優勢蕩然無存,7時整,兩架負責執勤的九六艦戰前來掃射攻擊,幸無傷害。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12. 九六陸攻集體出擊,此作反應的是擊沉威爾士親王一戰

7時10分,日軍的八九式高平兩用炮開始在極限射程上開火,又過了5分鐘,“切斯特”號的203毫米主炮開火,目標是島上的跑道。正如前文所述,日方短小精悍的九六艦戰此時已經陸續起飛,一面與“野貓”交戰,一面攻擊重巡洋艦,導致美方的炮擊效果很差。島上一共有6處火炮陣地,雖然口徑不大但是仍有相當的威脅。

“切斯特”號曾在凌晨6時彈射起飛了全部的4架水上飛機,此時也遭到九六艦戰的追逐,炮擊的效果和校受到嚴重干擾,艦長肖克決定先退到日方火炮射程之外暫避風頭。7時31分,“切斯特”號再度掉頭接近島嶼,繼續射擊。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13. “彭薩科拉”級“切斯特”號,九門八英寸主炮

也是在這一刻的7時30分,完成掛彈和起飛準備的大殺器——千歲空的8架九六陸攻也從塔羅阿機場陸續起飛了,帶隊中隊長是中井一夫海軍大尉,8時整,8架陸攻以最大的美艦“切斯特”號為目標,實施了炸彈攻擊。

“切斯特”號加速到32節,象一匹發情的野馬一樣在海上亂竄,艦上防空火力全開,但仍在8時20分被一枚60公斤的小炸彈命中左舷彈射器附近的甲板。炸彈貫穿並留下一個2.7乘以1.2米的大洞,爆炸導致了8人陣亡,11人受傷。8架陸攻均被美艦兇狠的防空火力擊中,雖然得以返回,但有一架已經喪失作戰能力。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14. 電影截圖,注意九六陸攻機腹下掛的八枚小型炸彈

8時41分,13架掛載小炸彈的九六艦戰也飛過來了,他們沒有太多的投彈經驗,故而採取的是高空密集編隊投彈,投彈高度超過3000米,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投彈員的瞄準要求較低,只需要保持隊形,在帶隊長機的引導下統一投彈,以面積殺傷來換取命中率的提高。

投彈結果,最近的炸彈距離“切斯特”號艦尾僅有30米,爆炸令全艦都感受到震動。艦長肖克上校認為日本人的反擊越來越猛烈,炮擊機場的效果也不行,繼續執行炮擊已經徒勞無益,不得不下令後撤。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15. 1943年2月,再戰馬紹爾群島時美國人的火力就強了很多,也帶來了更多的攝像機

對塔羅阿島的空襲和炮擊幾乎完全沒有達到效果,自身反而被命中有了傷亡。當然在電影裡為了給大英雄貝斯特上尉增加主角光環,塔羅阿島機場被他幹成了一團漿糊,不過藝術創作嘛,給點空間,好歹沒直接丟手榴彈炸機場!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關於馬紹爾戰鬥的由來和日軍偷襲珍珠港的詳細情況,可到我的《虎虎虎·細品太平洋戰爭海空戰》裡一閱!

第一滴血(2),斯普魯恩斯將軍在沃特傑環礁的處子秀

圖16. “印第安納波里斯”號重巡洋艦,他的故事也不少

“燃燒的島群”是一個專注於太平洋戰爭和中日戰爭回顧的軍史網,首創於2000年5月,2005年至今論壇在線,2017年轉戰公眾號和自媒體平臺。本站力求依據翔實準確,點評角度獨到,不吹不黑不噴,已完成作品包括珍珠港11篇、中途島7篇、巨獸之亡12篇、制勝神器3篇等,歡迎新老朋友們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