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滿人為什麼要永遠禁止漢人進入東北?

白楊說史


因為,東北地區乃是滿人的龍興之地,而在清朝初年,滿清統治者也擔心自己無法長期駕馭漢族,統治中華。所以,滿清自入關後,便開始對東北地區進行封禁,以便為自己後世留一條“退路”。

在我國曆史上,有兩個由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分別是元朝和清朝。其中,元朝國祚還不滿百年,就被揭竿而起的漢族勢力推翻,正好應驗了“自古胡虜無百年之運”這句話。

儘管明太祖朱元璋成功的推翻了元朝對中原漢地的統治,但卻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滅亡元朝。事實上,朱元璋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還真的只是把蒙元勢力驅逐出了中原漢地而已。

此後,蒙元勢力退出中原,迴歸到自己祖先的草原,這便是北元。而終明一代,佔據遼闊蒙古草原的北元勢力,一直都是明朝的心頭大患。並且延續到明末,北元才最終為皇太極所滅。

有了蒙元這個前車之鑑,滿清入主中原後,自然也得對自己的龍興之地加以保護。畢竟,滿清和蒙元一樣,都是少數民族政權,其自身民族的人口規模和文明程度,對比於龐大的漢族而言,都不佔優勢。所以,自康熙初年起,清廷就開始對東北地區實施“封禁”,將之視為“皇權直屬地”,禁止關內漢人向關外東北地區遷徙和活動,以便為自身日後退出中原留一條“退路”。

然而,滿清對中華的統治顯然要比蒙元出色得多。自入關後,滿清統治階級快速漢化,遵循儒家治國之道、沿襲漢家之禮法典章,使滿人得以完全融入中華。因此,滿清的國祚比蒙元要長兩倍多,並且還開創了燦爛的康乾盛世。

隨著近代的到來,中華遭遇到數千年來所未有之變數。面對西方列強的不斷入侵,滿清不斷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尤其是自兩次鴉片戰爭之後,列強對中國的入侵日漸深入。到19世紀末,北方的沙俄更是野心勃勃的推動所謂的“黃俄羅斯計劃”,妄圖蠶食我國遼闊的北方領土。而這其中,富饒的東北地區正好成為沙俄蠶食和侵佔的首要目標。

此外,通過明治維新崛起,並在甲午戰爭中擊敗清朝的日本,也快速走向對外擴張的侵略道路,他們也將目光轉向了富饒的東北。於是,1904-1905年間,日俄雙方為了爭奪東北地區的控制權,爆發了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雖然最終以日本勝利而告終,但家底薄弱的日本此戰不過是慘勝,自身的損失比沙俄還要大。因此,戰後的日本無法一口氣蠶食掉整個東北。如此一來,清末的東北實際上就處於日俄勢力的相互滲透控制之下。

而面對外部列強的不斷入侵和蠶食,清朝當局最終也不得不廢除對東北地區的“封禁”令,轉而以“移民實邊”之策,通過鼓勵關內移民開發東北,來增強自身對東北本土的控制力。於是,便有了清末民初著名的“闖關東”現象......



這些歷史要讀


滿清在入主中原之後,頒佈了所謂的“禁關令”,禁止漢人進入東北墾殖。那麼清朝這麼做的原因何在?

首先一點就是,清朝當時實行民族等級制度,漢人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如果漢人進入他們的“龍興之地”,會被認為是玷汙了他們滿洲的“龍氣”。

其實,他們真實的目的很簡單。清朝當時從關外移了大量的百姓進入中原,所以當時東北人比較少,可住地多。一旦清室無法繼續統治中國,他們可以退回東北,繼續統治。所以相當於給自己留了個後路而已。


青楓雨霜


其實清朝不讓漢人進去東北,不單純只是為了不讓漢人進入東北,還有其他目的。在不少清史專家的作品裡,幾乎認為主要是為了三點:

(1)保護這一區域的“參山珠河之利”不被破壞。

(2)防止外藩蒙古入侵。

(3)不讓漢人進入,破壞了清朝的風水。

實際上,清朝柳條邊的關鍵作用,可能並非這麼簡單。如果對比歷史上金國和元朝的遭遇,或許才能看到清朝這麼做的真相!

清朝建立之後,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有自信,認為一定能長久的統治中國(後來沒想到一下子能統治268年),而是本著能佔多久佔多久,不行就退回去的想法。總的來說,是吸取了歷史教訓,給自己族人安排了一條後路。

(1)歷史上的金國,在蒙古崛起之後,就逐步拋棄了東北老家。在金宣宗上臺之後,立即遷都到汴京,國家重心轉移到了中原。最終,在中原大地上,金國被消滅,連逃都逃不了。這其中有南宋和蒙古對金國的家仇國恨,也有中原四戰之地,不如東北偏僻利於保存實力。

(2)歷史上的元朝,在朱元璋崛起後,順利的逃到了大草原上,雖然實力遭到一定的削弱,但不少人依然退回了老家,最終成功的延續了下來。對比金國的教訓,和元朝的經驗,顯然能讓滿清貴族知道,必須要給自己一條後路。

所以,清朝建立之後,為了以後的不測風雲,所以將東北封禁,不讓漢人進入!試想一下,一旦大量漢人進入東北,那麼再出現一個“朱元璋”,滿清即便退到東北,也是四面皆敵!

正是在這一目的之下,清政府才封禁東北,不讓漢人進入,寧可荒著,寧可被外敵侵佔,也不願給“自家人”,所謂“寧與友邦,不與家奴”。1860年之後,才廢棄柳條邊,後來才有“闖關東”的說法。

不客氣的說,晚清沙俄能輕易侵佔外東北,和清朝的這一私心息息相關!如果外東北有大量人口,那麼沙俄必然無法輕易侵佔。





吳九傾談世界


在說這個問題時候,我們需要知道,當時東北,不僅今天的東北三省。當時東北的領土面積,覆蓋今天的俄羅斯遠東、庫頁島、西伯利亞在內的廣闊河山。這些領土面積山川地勢複雜,足足有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女真族在北宋和明朝末年的崛起,可以說依靠就是這一塊廣袤的土地。大家也知道,清朝的統治階層是滿清貴族,滿清原來是女真族,發源地就在於東北。現在就分析,為什麼大清在兩百多年統計期間,都永遠禁止漢人進入東北呢?

東北乃滿清龍脈之地

清朝統治者是滿族,滿族發源和興起於東北。所以,滿清貴族都認為東北就是龍脈之地。大清對東北的封鎖,是從風水角度去考慮。如果隨便給漢人進入東北,會破壞滿清統治的根基,使國運受到威脅和動搖。

如清朝初年,滿清政府救災東北設置了黑龍江將軍、寧古塔(吉林)將軍、盛京將軍這三將軍,在行政制度、管理方式和土地佔有形式上和中原地區是截然不同的。在1644年,攝政王多爾袞就下令禁止漢人進入滿洲的“龍興之地”開墾荒土,這就是滿清“禁關令”的由來。

由於東北是以山海關為界限,山海關以外就是關外,也就是東北。清朝政府就在山海關一帶設立邊牆,邊牆大多數都是土堤,就是用土堆成的長、寬、高大約各三尺的土堤,在堤上每隔有五尺就插三株柳條。當這些柳樹長大之後,就變為茂密地柳樹林,發揮著邊界線的作用。通過柳條邊再加上駐守的八旗士兵,如同二十世紀的柏林牆,可以把一切闖入關東的漢族擋在柳條邊之外。柳條邊全長有1900餘公里,由盛京將軍管轄。

此外,清政府也在東北設立邊牆和哨卡,劃分為關內和關外,宗旨就在於限制漢人、朝鮮、蒙古人都去東北地區狩獵、採參、墾殖。如果非滿族人去邊外禁地開墾,必需持有所在地方政府印發的鈔票,限時和限人進出入。所做一切,就是為了保護他們認為的“龍脈”。

清朝的“分而治之”政策

清朝為了加強統治,實施“分而治之”的政策,把中國分為“內地十八省”、“蒙古”、“新疆”、“東北”等幾個部分,並且使這些地區彼此處在一種互相隔絕的狀況。如同蒙古被互相隔絕和限制遷移無法壯大一樣,當時清朝統治初期,根基不牢固,全國還有著許多反清復明的勢力。如果這些漢族勢力與蒙古人聯合共同反對滿清,必然會威脅滿清的統治。

最重要一點,就是康熙時候,沙皇俄國的勢力也滲透到滿清龍脈—東北三省和西伯利亞一帶。當時康熙再平息內地的三藩之亂,所以在雅克薩之戰中雖然戰勝了沙皇軍隊,但還是在尼布楚條約中割讓了西伯利亞東北幾百平方公里土地給沙俄。康熙皇帝也擔心,當時沙俄的強大是很難對付的。反清復明的漢人如果與強大沙俄軍隊互相勾結,那麼大清面臨著雙重壓力,很難穩固中原的統治,甚至最後連東北也會丟失給沙俄,面臨著無家可回的狀況。所以,防止漢人進入滿清東北老家,都是清朝初年統治者必需注意的事情。在康熙年間,更是嚴禁漢族人踏入東北,違令者宰。

“閉關鎖關”政策的延續

對東北邊禁政策,在一方面也是閉關鎖國政策的繼續延續。滿清的祖宗女真人,一直都是生產力水平比較落後的遊牧漁獵民族。女真遊牧漁獵民族依靠野蠻的武力統治了漢族人的中原,並且藉著漢族的封建制度統治了兩百多年。對東北的邊禁政策,能把自己統治範圍限在圈子裡,防止一切外來勢力與國內的反清勢力勾結,使清朝愚昧的閉關鎖關政策能夠延續,直到1840年英國的槍炮把大清的黃粱美夢給打醒。

保持清朝腹地的安全,沒有空曠的後方威脅

對東北邊禁政策的實施,能使清朝統治腹地保持安全狀況,沒有一個空曠的可以威脅滿清統治的後方。

古代中國,威脅中原王朝統治來自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和東北的漁獵民族。由於是東北地區,土地開闊曠遠,地勢複雜,容易形成一股入侵中原的強大勢力。滿清限制包括漢族在內其他少數民族入遷東北,能保持東北一直空曠無人煙,避免新的威脅勢力產生。。

清朝統治的退路

滿清統治者是接受前朝蒙古人的教訓。滿清是以外來民族身份統治漢人的中原,滿清貴族也想著,如果萬一在中原統治不下,可以仿效元朝元順帝退回蒙古草原繼續當皇帝的做法,可以回到東北老家,繼續做稱霸一方的東北之王。

所以,限制外人進入東北,也是清朝統治者一條退路。如果當時滿清統治中國不成,東北又變為漢人的,那麼滿清貴族統治就是無立錐之地了。

禁止漢人進入東北政策的失敗

對東北的封禁政策,是滿清首推的基本國策。對東地區發展是有著阻礙作用,最終以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而告終。

在清朝統治中期的乾隆年間,由於八旗子弟兵的頹廢和不從事生產,以至於負債累累。所以,乾隆皇帝也只能鼓勵滿清子弟回東北關外開墾土地,這樣不僅能減少政府供養八旗子弟兵的財政支出,能夠自給自足,也能起到保護國家領土的責任。但是,對於漢人闖關東乞討生活的做法是嚴懲不貸的。

但是,在清朝末期伴隨著帝國主義入侵,滿清統治勢力的衰弱。滿清的東北限禁政策和與沙俄的《璦琿條約》的簽訂,使黑龍江以北地區100萬平方公里土地都被俄國人吞併。再加上滿清從統治者到下層的全盤漢化,清朝朝廷對於大批漢人闖關東的行為也是默許的。

之後,在清朝末年,俄國人千里迢迢來到了遠東一帶,由於空曠與杳無人煙,幾乎不費什麼力氣就佔領了黑龍江領域。之後,加上山東人和河北人冒險的“闖關東”,再加上張作霖用火車拉移民從關內到東北,使滿清勢力從東北逐漸衰退,變為漢人主宰的天下,不再是滿清的龍脈。

本文系原創,筆者是歷史文化愛好者,渴望與喜歡歷史文化的朋友探討問題,在寫作道路上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有興趣請點“關注”。


七彩飛揚


滿清對東北的“封禁”政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逐漸變化的,其在有清一代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清初的局部開禁、中期的嚴厲封禁和後期的全面開放。在入關初期(1644~1667年) ,清廷因為東北人口大量流失而招民開墾,關內無地之人大量前往東北;清廷在內地站穩腳跟後(1668~1859年) ,開始嚴行封禁,禁止漢民自由進入東北;晚清(1860年)以後,東北邊防壓力劇增,清廷實行“移民實邊”之策,民眾大舉進入東北。

清朝對東北的“封禁”既有國防利益的考量,又有社會經濟等現實因素。滿清入關以後一直將東北視作其根基,是為“龍興之地”,因此以“柳條邊”的形式劃定了東北農耕區、狩獵採集區、遊牧區的界限,滿、蒙、漢被隔離開來。另外,東北盛產貂皮、人參、珍珠等特產,八旗佔有大量的圍場、官荒、旗地、牧場等,漢人進入東北使得滿清王公貴族的經濟利益嚴重受損,這都促使清廷實行封禁政策。

附圖,“柳條邊”示意圖

“柳條邊”禁令與清廷封禁東北

明朝末年,建州衛指揮同知、都督努爾哈赤起兵反抗明朝,連年的戰爭使得東北地區人口嚴重下降。滿清入關後,八旗人口大量移入關內,東北地區呈現“荒域廢堡,敗瓦殘垣,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的景象,因此清廷招撫各地流民出關,許其居住並賜予土地。

順治十年(1653),清廷頒佈《遼東招民授官例》,關內的農民流向遼東。從順治十年(1653)到康熙七年(1668),奉天、錦州兩府新增人丁(非人口數)16643人,從康熙八年到十五年又新增10270人。從順治十八年到康熙二十四年,奉天的耕地從60933畝增加到311750畝,淨增250871畝。

《柳邊紀略》記載:“凡出關者,旗人須本旗固山額真送牌子至兵部,起滿文票,漢人則呈請兵部或隨便印官衙門起漢文票,至關,旗人赴和敦大北衙記檔驗放,漢人赴通判南衙記檔驗放。或有漢人附滿洲起票者,冒苦獨力等輩至北衙亦放行矣。進關者,如出時記有檔案,搜檢參貂之後,銷檔放進,否則漢人赴附關衙門起票,從南衙驗進,旗人赴北衙檔即進。蓋自外入關,旗人便於他時銷檔而出,不必更起部票也。”

康熙七年 (1668年),《遼東招民授官例》廢止,清廷開始限制農民前往東北地區開墾,“柳條邊”在這一時期成型。“柳條邊”的修築始於皇太極崇德三年(1638年),至順治十八年(1661年)“老邊”築成;其以威遠堡(今遼寧省開原市)為中心點,南至遼寧鳳城,西南到長城的山海關,長達1950裡。清康熙九年(1670年),寧古塔將軍開始修築“新邊”,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成;其以威遠堡往東北走向,一直到松花江邊的吉林市,全長690裡。

《柳邊紀略》載:“遼東皆插柳條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籬,而掘壕於其外,人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

《大清一統志》:“南起岫巖廳所轄風凰城,,北至開原,折而西至山海關,接邊城,週一千九百五十餘里……又自開原城威遠堡而東,歷吉林北界,至法特哈,長六百九十餘里,插柳結繩, 以定內外,謂之柳條邊”, 設“邊門凡二十”, 於“每門設章京、筆帖式、官兵, 分界管轄, 稽查出入”。

康熙十六年 (1677年) ,清廷頒佈“四禁”政策,禁止採伐森林,禁止採礦,禁止狩獵、漁魚及農耕、畜牧,嚴禁國人出關。康熙十九年 (1680年) ,清廷又劃定旗界和民界,規定“向居旗界民人,得依限遷入民界;以後新到民人,也以在民界安置為原則”,禁止旗民混居。

乾隆年間,清廷在東北地區實行完全的封禁令。乾隆五年 (1740年) ,乾隆召諭兵部左侍郎舒赫德,認為盛京為滿洲根本,關係重大,但聚集民人甚多,佔種地畝,“與其徒令伊等佔種,孰若令旗人耕種乎!即旗人不行耕種,將地畝空閒,以備操兵圍獵亦無不可”。舒赫德等提出嚴山海關出入之禁;嚴商船私載之禁;嚴格保甲稽查;嚴格清丈民旗土地;嚴在奉天地區開礦取利及重治私挖人參者等封禁措施。

1741年,清廷又以“吉林等處系滿洲根本,若聚集流民,於地方實無裨益”為由,對吉林所屬各處出產人參、東珠之山林江河及水旱道路嚴加管制,不準民人行走。寧古塔將軍鄂彌達頒佈吉林、伯都訥、寧古塔等處流民管理辦法:“已入永吉州籍貫,立有產業之人,按畝編為保甲……未入籍之單丁等嚴行禁止”,吉林地區亦被封禁。

附圖,“柳條邊”示意圖

移民東北與解除禁令

康雍乾盛世時期,中國人口急劇增長,人多地少的問題日漸尖銳。1792年,華北發生嚴重旱災,清廷首度允許災民前往長城及柳條邊外的東蒙及東北各地謀生,以分流難民。1803年,清廷頒佈上諭:“遇關內地方,偶值荒歉之年,貧民亟思移家謀食,情願出口營生者,亦應由地方官查看災分輕重、人數多寡,報明督撫,據實陳奏,候旨允行後,始準出關”。這一措施導致規模空前的難民遷徙至東北三省。據估計,1780年時東北人口約為95萬,1820年時則猛增至247萬人。

道光年間,道光帝鑑於盛京、吉林流民“趨之若鶩”,遂再度嚴禁民人出關,責令各省官員對出對關民人“與其驅逐於出關之後,不若預禁於遷徙之時”、“借貧民名目,遷徙眷屬,乘坐大小車輛前往奉天、吉林種地營生者,概行截回”。咸豐年間,沙俄強行吞併外東北與庫頁島,清廷意識到向東北移民的重要性,遂轉變政策,於1873年正式解除封禁,移民大舉進入東北。

附圖,清朝

滿清為何要封禁東北呢?

政治軍事因素:保護“龍興之地”、保持國語騎射的風俗、防止滿人漢化

東北為滿清的“祖宗肇跡興王之所”、“龍興之地”,順治帝、康熙帝、乾隆帝等都十分重視,他們都將此地視為可以退守的根據地。清廷通過柳條邊將滿、蒙、漢隔離,意在加強對東南部朝鮮和西部外藩蒙古的控制,“清起東北,蒙古內附,修邊示限,使畜牧遊獵之民,知所止境,設門置守,以資鎮懾”、“癸亥,道經柳條邊,插柳結繩,以界蒙古”。

清廷將東北視為八旗的兵源地和滿族的最後根據地,通過封禁政策阻止漢人進入東北,可以保證滿族在東北地區的人口優勢,同時還吸納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赫哲等邊疆各少數民族加入八旗。同時,封禁政策還將漢文化拒之關內,清廷藉此保持八旗“國語騎射的傳統”,並且以此實現對中原的軍事威懾與對蒙古的軍事鉗制。 

經濟因素:壟斷東北特產、保護“參山珠河之利”、維護旗人特權

清朝初年,東北的土地大致分為以下四類:一是皇產、官地,由內務府,盛京戶部、禮部、工部管轄;二是旗地,為旗人所有;三是民地,為漢人所有;四是蒙地,為蒙古部落所有。以物權的角度來看又分為私有地、公有地和國有地,其中以官有和國有為主,而私有部分又以旗地為主。因此,清廷封禁東北的深層次目的在於維護八旗的經濟特權。

此為個人見解!!歡迎交流與討論!!求贊加關注!!


我沒忘記home


清朝滿人為什麼要永運禁止漢人進入東北?

對這個問題的說法很多,有說龍脈的,有說是阻止漢人進入東北尋寶的,各種說法多了。

我認為主靠譜的說法就是保護自已的祖傳寶地,應為哪是根也是最可靠的退守之地,假入失去了根據地,一但戰火燃起哪真的是無處可去了。

李自成只所以落了個四處奔逃,無處可去最後消失在了湖北的九宮山,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經營好西北的根據地,致使長途奔襲尾隨而來的吳三桂及清軍很容易的就把李自成趕出了西北,最後亡命西南,這就是經驗教訓。

綜合元蒙古及李自成的經驗,所以清朝滿人就一直在鞏固經營東北老根據地,以防止發生突發事變也好退守東北,不致於亡命天涯,所以為了防止漢人進入東北,清廷也是費盡了心計,並沿山海關外種植了一道以柳樹為主的柳樹林帶,並嚴令禁漢人越過柳樹林帶進入東北地區。

隨著時局的變化,加上受沙俄東進侵地的影響,柳林禁令也失去了作用,大批過山海關闖關東的人群也因此進入了東北地區,也就是這些闖關東尋寶的群體,為我們守住了大片的國士,不然的話沙俄就很有可能牧馬在長城以外了,因為滿族在東北人口並不是很多,面對來犯的沙俄入侵,他們根本無力低擋,擋住沙俄進入東北腳步的其實就是哪幾十萬闖關東的群體。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對與否敬請批評指正。











與風互語


請將標題改為“滿清韃子為何要永禁漢人進入東北”。

為嘛?這就相當於把東北當做他們家的後花園,並且打上木樁圍上籬笆,貼上告示: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我的我的都是我的,誰也別進來。

事實上滿清就是這麼幹的!

滿清覬覦我華夏大好河山,趁朱明王朝虛弱,而大舉進犯,鐵蹄踏碎山河,血腥入主中原。為徹底禁錮大漢民族,滿清攝政王多爾袞於1644年前後陸續頒佈圈地令、剃髮令、投充法、逃人法、禁關令以及屠城,史稱清初六大弊政。

看到這裡,大家想必已經明白,這些都是用來壓迫我們大漢民族的奴役令!

所謂“禁關令”就是其一。清代東北地區的封禁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政策。就其核心而言,就是滿族統治階級維護自身利益的手段。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禁關令,看看滿清韃子是如何處心積慮的對付我們大漢民族的:

清兵入關後,多爾袞就在1644年下令嚴令禁止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這就是禁關令。因為滿清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藉口保護“參山珠河之利”,不允許漢人染指東北!因而長期對東北實行所謂的封禁政策。並且不惜人力物力修建了“柳條邊”,即為了嚴格執行“禁關令”,從順治年間開始,清朝政府不惜代價於滿洲境內分段修築了一千多公里名為“柳條邊”的籬笆牆——滿洲長城,也稱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至康熙中期完成。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為“新邊”。邊牆以東的滿洲嚴禁越界墾殖,邊牆以西則作為滿清的同盟者蒙古貴族的駐牧地。

據《柳邊經略》記載:“(老邊)西起自長城,東到船廠(今吉林省吉林市),北自威遠堡(今遼寧省開原市境內),南至鳳凰山(今遼寧省鳳城市)止。設邊門二十一座……每門設蘇喇章京一員,筆貼式――員,披甲十名。”全長1900餘里,由盛京將軍管轄。

清政府在東北設邊牆,置哨卡,劃分邊內外,旨在限制內地漢人和朝鮮、蒙古人等去邊外採參、狩獵和墾殖。若需要進入邊外禁地,則必須持其所在地方政府發給的印票,限時、限人出入。康熙十六年(1677),清政府又先後在今遼寧省境內修兩條邊牆,被稱為新邊,由寧古塔將軍(後更名“吉林將軍”)管轄,周圍千餘里境內,遂成“禁中之禁”。

滿清禁關令自1644年起終於咸豐十年1860年止,從清初開始,清廷開始對東北地區實行長達二百多年的封禁政策,禁止漢族移民移居東北地區,在吉林和黑龍江兩省,限制尤為嚴厲。

通過研究史書記載,尤其是滿清乾隆帝在封禁一事上的若干御批,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滿清封禁東北政策的卑劣用心。

1、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曉諭軍機大臣等:“盛京、吉林為本朝龍興之地,若聽流民雜處,殊於東北風俗攸關,但承平日久盛京地方與山東直隸接壤,流民漸集,若一旦驅逐必致各失生計,是以設立州縣管理。至吉林原不與漢地相連,不便令民居住。今聞流民漸多,著傳諭傅森查明辦理,並永行禁止流民,毋許入境。”

2、乾隆元年四月,乾隆帝傳諭:“黑龍江、寧古塔、吉林烏喇等處,若概將罪人發遣,則該處聚集匪類多人,恐本地之人漸染噁心,有關風俗,朕意嗣後如滿洲有犯法應發遣者,仍發黑龍江等處外,其漢人犯發遣之罪者,應改發於各省煙瘴地方。”

滿清禁止漢人入關,道理很簡單:滿清發源於白山黑水,將東北視為龍興之地,這是他們的大本營、大後方、大根據地!是他們的唯一退路,必須確保絕對安全絕對穩固,決不允許被漢民族同化而漢化,所以只能實行禁關令;東北資源豐富,地大物博,而留守的滿清人員少,千萬不能讓漢人採參、狩獵和墾殖,那簡直就是來撿便宜,所以只能實行禁關令。

說白了就一句話,就是確保滿清人獨享東北利益!確保全面壓制住漢人!確保滿人對漢人的絕對統治!

驅除韃辱恢復中華!








杏花依舊駐君顏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由女真(滿)族建立,女真族在東北組建軍隊,而東北物質資源非常豐富,土地肥沃,可是清朝卻不願意讓漢人進入東北。為了阻止漢人進入東北,清朝甚至還修建了2000多里的邊牆,那麼清朝到底為什麼不讓漢人進入東北?

清朝時期的東北,可不止有現在的東三省,還包括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足有幾百萬平方千米,而在清軍剛入關時,並沒有把握能戰勝明朝,因為南方的明朝勢力依舊在大規模反清復明,所以清朝也是為了給自己留條退路,如果打不過明朝的話還可以繼續去東北當皇帝。並且在元朝滅亡時,元順帝回到蒙古草原時,仍然禁止漢人進入蒙古,主要原因就是在給自己留退路,因為當時清朝也能想到,自己的十幾萬軍隊很難戰勝明朝幾百萬軍隊,如果清朝入關失敗了,也就只能回到東北,可是東北卻全部都是漢人和明朝軍隊,那豈不是完蛋了?

所以清朝不讓漢人進入東北,估計自己心裡也明白,漢人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差,自己也許打不過明朝軍隊,同時,也為了防止漢人去勾結沙俄,在康熙時期,沙皇就經常騷擾清朝的東北,所以清朝這麼做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提防漢人,並且給自己留後路。


MC宇宙獨立團反迷你


清朝從未禁止漢人赴東北經商貿易,關外康熙朝興起的諸多新城鎮,如寧古塔,吉林烏拉,三姓,阿勒楚喀,呼蘭,齊齊哈爾,墨爾根,璦琿從來都不缺漢族商人的足跡。要知道,這些地區在明代在遼東邊牆以外,漢族人私自去是要殺頭的。如果說清朝限制漢人進入吉林,黑龍江地區,那麼明朝則是完全的禁止。與明朝相比,清已經是大大的進步了,你非要跟現代比有意思嗎?何況就是現在,是不是你自己想去某個地方定居,對方派出所就會無條件准許你遷戶呢?你到人家那,一不投資,二不買房,誰理你,辦暫住證先吧。現在都是如此,你憑什麼指望清朝准許內地漢人無條件前往吉林,黑龍江地方墾地?當地是八旗軍府制度,不設州縣,沒有地丁錢糧,內地百姓去了,誰管他們,誰收他們的稅?明朝修長城,漢族人出不了遼東半步,清人修柳邊,漢族人至少可以出關做買賣,哪個好哪個賴呢。至於明朝的遼東故地就不用你操心了,順治入關時,雖因南下而成為曠土,但不久清廷就從北京附近州縣大量遷徙漢民到遼東各城定居,完糧納稅。朝鮮使臣就注意到,順治初荒無人煙的遼東西諸城,如遼陽,瀋陽,開原,鐵嶺,撫順,錦州,寧遠就已經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錦州人口就是直接從灤州遷去的。何止不能出長城,明代百姓離家百里都需要官府的路引。被朱皇帝剝削得一無所有的漢族農民,很想出長城改善生活,關外少數民族也沒有朱明說的那麼壞,嘉靖年間私自翻越長城到蒙古土默特部租種土地的漢人已有十萬,號為板升人,在朱皇帝看來,他們都是大逆不道的“賊”。明朝出長城怕被殺,清朝出長城做買賣沒人殺你了,這不就是進步嗎?動輒就說東北少數民族居地荒涼,人家放牧,狩獵的人從沒覺得那荒涼。人家的祖居地如何利用,憑什麼就非得聽你指手畫腳?蒙古人進中原的時候,一度想該中原為牧場,皇漢們一個個咬牙切齒痛恨。怎麼要變別人的牧場獵場為耕地,就怎麼又這麼理直氣壯?


suduri


大清王朝是由東北的女真人建立的,當時的東北那是荒蕪之地,急需要開發。而大清入主中原後,將滿族人內遷以穩固統治,入主中原,當時的東北更是成為千里無人煙的地方。

但是滿清政府統一全國後,卻嚴禁漢族人到東北去搞開發,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鹿鼎記》中,朝廷給出的解釋,那是為了保護滿清的龍脈,真實情況到底如何?你絕對想不到!

其實要說明的是,當時的東北可不是現在的僅僅東北三省,而是包括現在俄羅斯遠東,庫頁島,西伯利亞在內的廣大領土,領土範圍尤其龐大,足足有幾百萬平方公里,當時的女真人之所以能夠崛起也是靠著這廣袤的土地。

1644年,滿清貴族進入山海關,在北京稱帝,入主中原後,其實是沒有很大的把握能夠統治全中國的,尤其是南方還有南明政權,各地都在積極的抵抗。

因此當時順治皇帝就經常跟屬下的人說,大清如果統治中國失敗,還是要回去的,大不了就跟元朝一樣,再次回到東北,回到北方繼續稱王稱帝,仍然能做北方的皇帝。

而且,滿清貴族充分接受蒙古人的經驗教訓,當年元順帝之所以能夠全身而退,繼續回到蒙古草原,繼續做元朝的皇帝。

主要在於當時元朝嚴禁漢人到北方蒙古草原搞開發,因此,當時蒙古人回到北方仍能夠坦然的做皇帝。滿清政府這是在給自己留後路,一旦遇到漢人的強烈抵抗,可以隨時回到老家東北,繼續做北方之主。

為此建立了柳條邊來阻擋漢人闖進東北,柳條邊其實相當於現在的隔離牆,當年德國的柏林牆,主要是由土牆和柳樹組成,再加上滿清邊防軍隊,形成了漢人進入東北的銅牆鐵壁。這樣,沒有漢人進入的東北仍然是滿族人的天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康熙時期,沙皇俄國的勢力已經滲透到西伯利亞、東北地區。

而當時康熙面對內部三藩叛亂,因此做出妥協,雖然在雅克薩之戰大敗沙皇軍隊,但是隨後在被稱為平等條約的尼布楚條約中將西伯利亞外東北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了沙皇俄國。

而且不滿足的沙皇軍隊,仍在不斷的試圖蠶食大清領土,因此,當時的康熙更加嚴格禁止漢族人跑到東北,主要是為了防止進入的漢人跟沙皇軍隊勾結,共同對付大清,那麼最後大清不僅無法穩固統治中原,甚至最後連東北也回不去了。因為當時沙皇俄國已經很難對付了,所以康熙時期,更是接連下嚴旨禁止漢族人踏入東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