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前言

在公元十三到十四世紀,地理大發現前的世界在人們的認識中僅僅侷促於歐亞非三大陸。而生活在這片大陸上的民族雖然眾多,但卻沒有哪一個能取得和蒙古帝國一樣的軍事成就。這個起源於東亞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曾經憑藉駿馬與長弓橫掃歐亞大陸,滅國無數、拓土萬里,建立起了幅員遼闊的蒙古帝國。

這股驚人能量的爆發,我將之稱為“草原的狂飆突進”。狂風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請看下文,讓我帶您一探究竟。


起源:鮮卑血裔與蒙兀王國的建立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蒙古帝國的疆域

蒙古人,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一支遊牧民族。在十二世紀中國人的記憶中,我們的祖先面對過強大的匈奴、頑強的鮮卑以及強悍的突厥,這些煊赫一時的強大遊牧政權有的被我們征服、有的被我們驅逐、有的甘願融入我們。或許當時的人們還不清楚這個叫做蒙古的民族是打哪來的,也沒功夫去了解,因為我們面前有更為緊迫的敵人,契丹、女真、党項,每一個都比這個不知名的蒙古讓中原的皇帝頭疼。但歷史的邏輯又是卻像是玩笑一樣,最終征服中國的並不是盛極一時的契丹或者後來居上的女真,恰恰是這個蒙古。


蒙古人被其他部落戰敗,遭到殘酷的屠殺,只活下來兩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他們逃到了一個地方,周圍都是山林,中間有良好的草原。這個地方叫做“額爾古涅昆”——“險峻的山坡”。他們在這裡生息繁衍,世代相傳。這個傳說裡的“額爾古納”,就是流經呼倫貝爾草原的額爾古納河,它就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

——《史集》


要追溯起來,蒙古人的祖先也可以上溯到東胡鮮卑,下至唐朝時期的室韋。也就是說,蒙古人是室韋人的分支,而室韋人又來自於鮮卑,室韋也曾是突厥人的役屬。到了北宋時期,中國北方長期被契丹人控制,蒙古人也臣服於契丹。1125年,金滅契丹,並向南攻滅北宋,金人全力南侵的擴張策略在蒙古高原地區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當時的蒙古部族中有一個孛兒只斤部落,其首領為合不勒,他趁機脫離遼朝人的控制,並針對金人南下而在蒙古高原上大力擴張。兩年後,合不勒被推舉為部族首長,稱“合不勒汗”。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蒙古人的發展壯大引起了女真人的的警覺,合不勒汗又因得罪了金太祖完顏晟而與金朝決裂。在金太宗和金熙宗兩任君主任上,金朝都發動了針對合不勒的戰爭,其中包括由名將完顏兀朮掛帥的出征。但歷次戰爭中,金人不但沒有消滅合不勒,反而被合不勒奪取了二十七團寨。後來,金人不得不與合不勒議和,還將所失土地劃歸合不勒,還正式冊封其為蒙兀王國國主。

合不勒死後,王位傳於弟弟俺巴孩。在此期間,金人培植了塔塔爾人勢力,後來兩族交惡,俺巴孩被塔塔爾人釘死在了木驢上,孛兒只斤家族因此與塔塔爾人成為世仇。俺巴孩死後,王位傳於忽圖剌,忽圖剌傳位於也速該,也速該被塔塔爾人用毒酒毒死,其子鐵木真逃亡。傳了四代人的蒙兀王國就此滅亡。


鼎盛:成吉思汗與他興建的帝國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成吉思汗

12世紀下半葉,蒙古諸部在殘酷角逐之後,逐漸形成孛兒只斤和札只刺兩大部落,彼此虎視眈眈,力圖吞滅對方。與此同時,整個高原自東向西,塔塔兒(韃靼)、蒙古、克烈、乃蠻四大集團及北方的蔑兒乞集團五雄並存對峙。為爭奪支配蒙古高原的最高權力,五大部落集團展開激烈廝殺。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成吉思汗闊步登上了歷史舞臺。

——《雄倪四方的蒙古帝國》


蒙兀王國雖然滅亡,但孛兒只斤家族的血脈並未斷絕,也速該的兒子鐵木真存活了下來,並傳奇般的成為了草原的新王。1206年,鐵木真一統蒙古部落,並在斡難河畔召開庫里爾臺大會,即蒙古大汗位,是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由此開啟了蒙古帝國的輝煌時代。

在蒙古帝國的歷史上一共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西征。通過這些征服活動,蒙古人建立起一個規模空前的超級帝國,形成了大元王朝以及察合臺汗國、伊兒汗國、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等四大汗國。

12~13世紀的歐亞大陸上,無論是東亞地區的中國,還是西亞、中亞、東歐地區,都沒有形成一些強大的中央集權帝國,而存在於這些地區的只是一些版圖中等的國家,同時,這些國家大多數都是正在沒落中的王朝。

——《蒙古帝國版圖空前遼闊的原因》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1218年,成吉思汗遣勇將哲別一舉擊破宿敵西遼。一年後由成吉思汗親率大軍20萬攻破花剌子模。蒙古鐵騎乘勝進擊,越高加索山進入頓河流域的草原地帶。而後蒙軍長驅直入,攻掠俄羅斯各地。年末,東歸蒙古高原,第一次西征就此結束。

1235年,窩闊臺汗決定派蒙古諸王的長子西征俄羅斯。蒙軍進入欽察草原,掃蕩波洛伏齊人,又衝入俄羅斯平原,攻陷莫斯科、基輔等城池。隨後,拔都兵分兩路,南路主力由拔都統領越喀爾巴阡山,攻入匈牙利,然後直逼奧地利國都維也納城下。北路蒙軍攻入波蘭,先奪克拉科夫,再入西里西亞。

蒙古大軍在東歐勢如破竹般的攻勢,使羅馬教廷和西歐諸國陷入極大的恐慌之中。正當拔都將南北兩路兵馬合為一體,準備新的攻勢時,窩闊臺汗病故。拔都聞訊,依從慣例,停止軍事行動,並率軍回到南俄平原。1243年,拔都以伏爾加河下游的薩萊為中心,建立欽察汗國。第二次西征結束。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拔都西征

1253年,旭烈兀奉蒙哥大汗之命率大軍踏上西征之路。在1258年,旭烈兀涉底格里斯河,向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國都巴格達發起進攻。末代哈里發被蒙軍縱馬踏斃,歷時500餘年的阿拔斯王朝滅亡。此後,蒙古軍隊又攻陷大馬士革,兵鋒直抵地中海東岸。正當旭烈兀準備進攻北非埃及之時,蒙哥大汗死訊傳至軍中,旭烈兀留下5000人馬駐守敘利亞,自己率主力東歸,第三次西征由此結束。


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後,蒙古帝國在中亞設置達魯花赤,建立起蒙古帝國的統治權。綽兒馬罕西征後,蒙古帝國在波斯委任成帖木兒、諾撒耳、闊兒吉思為最高行政長官。元憲宗蒙哥即位後,蒙古帝國加強對被佔領地區的統治,設置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委任阿兒渾負責管理西亞地區,蒙古帝國中央政府與西亞建立起直接的行政隸屬關係。蒙古帝國在中亞和西亞的早期行政統治一定程度上保護和繼承了波斯文化,恢復和發展了呼羅珊殘破的社會經濟,同時為旭烈兀西征和伊兒汗國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礎。

——徐良利《論伊兒汗國建立前蒙古在中亞和西亞的征服和統治》


而鮮有敗績的蒙古人也在此時品嚐了失敗的澀果,敘利亞守軍此後不久便被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全殲。蒙古帝國通過三次西征為自己攫取了超過3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佔世界總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二,這在歷史上僅次於後來的大英帝國。

從孛兒只斤·帖穆耳開始,蒙古帝國的政治日漸混亂。公元1351年,劉福通率領白蓮教教眾和黃河河道的河工起義,拉開了反元戰爭的大幕。這就是著名的“石人一隻眼,挑動天下來造反”的故事的由來。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朱元璋滅亡元朝,恢復漢族政權

1368年,朱元璋結束了蒙古帝國對中國的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恢復了漢人對中國的統治,蒙古帝國的勢力就此撤回到蒙古高原。但元並沒有滅亡,並且依然沿用了“大元”的稱號,在漢朝的官修史書中將其稱為北元。北元最終分裂衍生成為韃靼和瓦剌,這二者後來依舊是明朝的心腹大患,後者還在土木堡之變中俘虜了明英宗。除了大元帝國,在其他的四大汗國之中,窩闊臺汗國被察合臺汗國和元朝一起瓜分;而察合臺汗國在1369年分裂;伊兒汗國在1357年滅亡;欽察汗國被白帳汗國取代。


沉思:草原狂飆突進,對蒙古軍隊的正確認識

從以上的歷史資料中,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一個認知,那就是蒙古軍隊的實力非常恐怖,歐亞大陸上幾乎是沒有對手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首先要來看蒙古軍隊為什麼厲害。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蒙古騎兵

其一,蒙古士兵是由草原牧民組成的,他們的特點是民風剽悍、擅長騎射以及吃苦耐勞,這是由他們的生活方式與生存環境決定的。其二,他們有大量適用於自身戰術的優良馬匹,蒙古馬體力充沛,耐力好,環境適應力強,雖然身材矮小,卻也非常優良。其三,他們有靈活的戰術應用。蒙古軍隊能夠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戰術,從而靈活應對。

以上三點是蒙古軍隊優勢所在,但我們要清楚,世界上沒有什麼軍隊是戰無不勝的,有強項就有弱項。還有一個問題是遊牧民族的戰鬥力未必一定強於農耕民族,我們祖先的赫赫功績就是證明。絕不能形成所謂認為遊牧民族就是狼,農耕民族就是羊的認識。

宋朝在對遊牧民族的戰爭中總體是失敗的,但那是由於我們的一些天然劣勢。漢族失去了塞外後,也就失去了優質馬匹的供給,中原王朝缺乏戰馬,這就導致中原王朝在對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因缺乏機動性失去了先機。打輸了,步兵就成了騎兵刀下的待宰的羔羊,而打贏了,對方卻可以騎馬跑路,我們沒法擴大戰果。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宋朝軍隊

蒙古帝國的勝利是技術優勢、將領才華、士兵勇敢、物質條件等因素的綜合體。此外,對待被征服地區的正確的開明態度使抵抗最小化。在歐洲,蒙古人只遭遇了一次慘敗,蒙古人將大量奴隸販賣到埃及,他們組成了馬穆路克僱傭軍,並用蒙古人的戰法打敗了對手。

——《歷史上蒙古軍隊為何如此強大》

而在頑強意志與勇猛善戰方面,我們的先民並不輸遊牧民族,在兵法方面中國人又幾曾輸過?襄樊之地,蒙古人打了半個世紀才攻佔下來,播州在南宋滅亡兩年後還屹立不倒,這足以說明蒙古軍隊的實力也不過如此。蒙古人也不止輸給過我們,馬穆魯克、保利爾人,他也都輸過,所以在說明蒙古人有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們也不能過分神話他們。

後記

一個民族的偉大絕不僅僅是體現在軍事方面的,在人類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著名王朝,然而被後人銘記的、尊崇的卻並不多,西方的羅馬帝國、東方的漢唐王朝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蒙古帝國雖然打下了巨大的版圖,但這份成功多多少少有些運氣的成分,可以說是在恰當的時機遇到了恰當的對手。蒙古軍隊所到之處留下的是征服與屠殺,甚至開文明的倒車。而羅馬與漢唐卻多了制度與文化,即使是後來的大英帝國也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帶到了世界各個角落,在野蠻剝削的同時推動了文明的演替。所以,這些帝國成為了不朽的豐碑,而蒙古的輝煌並沒能長期存在,其雖然也創造了一些文化財富,但留給世界的更多的只是“血色恐怖”。

草原一時的狂飆突進,終究經不住文明長河的千淘萬漉。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參考史料:

《歷史上蒙古軍隊為何如此強大》;徐良利《論伊兒汗國建立前蒙古在中亞和西亞的征服和統治》;《蒙古帝國版圖空前遼闊的原因》;《雄倪四方的蒙古帝國》;《史集》




青花瓷一般製作精美卻又色澤淡雅,青銅器一樣體量厚重而又造型獨特,這是我看到的歷史,願與你一起共賞。

草原的狂飆突進:蒙古帝國的興衰與歷史的考量

認準飛揚的專屬logo,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