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普通話,皇帝上朝如何面對各地方言的轟炸呢?

JJ-魅力值Ax小豪


提到古代普通話的問題,就不得不說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



最早接觸這句話時非常納悶,老天爺下雨和娘要嫁人有什麼關係?後來才知道這句話的原文為“天要下雨、糧要解營”,說的是朱元璋的一句命令。

當時朱元璋剛剛攻克金陵,雖然實力有所提升,但和其他幾路起義軍相比仍處於下風。於是朱元璋向學士朱升徵求了今後的戰略規劃。

朱升僅給了朱元璋九個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聽後廣積糧草,通知全軍,天氣一旦有變,必須把所有的糧食運入軍營。為此,朱元璋還設置了一個口頭語“天要下雨、糧要解營”。

結果,隨著方言的傳播,慢慢地,“天要下雨、糧要解營”竟然變成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甚至到了後來還有了一個狀元母親嫁人的故事。



以此看來,由於各地方言的不同,大家討論起問題來會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尤其是信息交流不發達的古代。那麼古代皇帝又是如何解決和臣子的交流呢?

早在秦漢以前,雅言為通用官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普通話。

相傳,雅言誕生於夏朝,因為華夏先民主要生活在黃河中下游的河洛一帶,所以雅言也叫作河洛語或者洛陽雅言。

到了周朝時,周平王遷都洛邑,洛邑地區的語言也成為了東周的雅言,後來孔子周遊列國時,用的就是雅言。



當然,很多中原以外的人是沒有辦法接觸雅言的,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雅言。於是為了交流方便,誕生了翻譯,當時的翻譯叫做象胥。

象胥負責接待中原以外的四方使者,他們需要精通各個地區不同的語言和禮節。每當使者到達周天子處時,他們需要翻譯各使臣的話給周天子,並且傳達周天子詔令以及恩典。

到了漢朝時期,漢武帝也曾設置九譯令為他翻譯少數民族,以及各地方言。



再說回官話。到了隋唐時期,在洛陽雅言和金陵雅言的基礎上,音韻學家陸法言編修了《切韻》一書,記錄了隋唐時期的語音系統。因此隋唐時期的官話就是洛陽和金陵官話的融合,並且通行全國。

元朝初期,蒙古人最初定蒙古語為官方語言,但根本無法推廣,於是定元大都的漢語發音為標準進行推廣。

明朝初年,朱元璋也認為各地方言繁雜不一,非常影響交流,於是以南京話為標準推廣全國,並且制定了《洪武正韻》進行刊印發行。

清朝時,北京話成為了官方語言,歷代皇帝都曾努力推廣全國,但閩粵兩地始終無法改變口音,為此雍正曾說;

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時,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

有鑑於此,雍正設立了正音書院,派遣專門官員去閩粵兩地教導人們學習北京話的發音。



綜合來說,無論任何時代,朝廷都有制定的官話,所有官員都必須學習。如果是碰到少數民族,或者是藩屬國進貢,則有專門的翻譯為皇帝傳達詔命,所以皇帝根本不會面對各地方言的轟炸。


我是越關


朝堂之上皇帝正襟危坐,朝堂之下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臣。皇帝一聲:“啟奏!”,如果下面方言聲一片,且不論這些方言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這些方言讓皇帝頭大是一定的。歷史上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1728年,雍正帝在召見閩廣一帶的官員時,因為聽不懂,非常生氣。他曾經說,每當和大臣聊政事時,閩廣官員的那些話根本就聽不懂。如果把這樣的官員安排到外省去工作,下達個命令啥的能說清嗎?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事,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讀訓諭,審判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工曉乎?”

雍正就想了個主意——開辦“官話培訓學校”,他讓福建、廣東兩省督撫重金懸賞會說“官話”的人,在各省教語言,推廣基於北京音的官話,建立“正音書院”(糾正讀音)。另外,對科考人員例如:童生、秀才、舉人們,規定8年內學不好官話,免考!這是要和官位前途掛鉤呀,所以雍正一聲令下,全國紛紛學習,普通百姓閒暇之餘,也都在效仿學習“普通話”。


“舉人生員鞏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準送試。”

最終1909年(宣統元年)以北京話為基礎確立國語標準音,並且繼承到民國,北洋政府時期成為民族共同語。

那麼之前的皇帝是怎樣應對語言不通的呢?

古代皇帝們都有自己的“官方語言” 。中國曆代官方語言從遠及近有:雅言、正音、官話等不同稱呼。這些都有一定繼承性,但是因著朝代的更替、變遷、定都不同、人口遷移等因素,語音逐漸改變。

一、秦朝,朝代越往前,大臣們的語音就越沒有那麼複雜。提起最早的皇帝,大家馬上會想到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是他統一六國,統一了語言文字。


秦始皇上朝時,幾乎不存在大臣們奏事聽不懂的情況,就算有個萬一,可以寫下來讓他過目。那時各國人員往來也不存在語言交流的困難。據記載,在商朝時人們說話全部用的是中原雅音。雅音,這裡姑且叫做普通話吧。直至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所需,人們的共同心願就是統一說“普通話”。

歷史上最早的通用語言雅言。據記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自此,洛邑的語言就成為了整個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戰國時期大批的辯士各國遊說,孔子周遊列國,歷史上都不曾有任何關於“有翻譯官同行”的記載。孔子講學時,他的數千弟子打哪兒來的都有,孔子是使用雅言來講學的。

二、漢代、西晉以“洛語”為本國的普通話,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漢朝的漢語標準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

三、隋代,隋文帝楊堅推廣共同語。隋文帝隋朝的開國皇帝,他是今陝西省華陰市人,隋朝統一中國,定都長安。由於當時中國北方地區長期在北方遊牧民族統治之下,語音發生很大的變化,隋文帝命陸法言等編著《切韻》,以金陵(南京)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國語為“漢音”,或“秦音”。



四、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唐韻》作為唐朝標準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這樣大臣們和各地官員都就有了統一的語言。有學者認為,根據中古音韻所擬的唐詩讀音,便與今日的粵語極為相近,指粵語為唐代正音並不為過。

五、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而在北宋亡國後,南宋時代的劉淵又基於《廣韻》著《平水韻》平水是舊平陽府城(今山西臨汾市)的別稱,因該韻書刊行於此,故名。唐宋時代洛語發展到到最高峰,達到一字一音,周邊國家都學習洛陽官話。

六、元代,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漢語為域內共通語的標準,稱為“天下通語”。元朝漢語語音的標準仍然是唐宋以來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原汴洛音,可以由元初周德清所編《中原音韻》得到了許多驗證。

七、明朝,開始以官話為官方語言,以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為基礎(稱為“中州音”),形成漢語共同語系統,稱為“正音”,當時的“南京話”是明朝的官話。明永樂年間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話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基礎。


八、清朝,元朝時舊北平話與南京話融合在一起再融入滿族語音這樣就形成了北京官話,雍正時期就是用北京話正音教學。

綜上,各朝各代的皇帝,為了便於與大臣進行交流,或者說全國上下人與人之間的便於交流,規定學習統一的官方話。所以朝堂上不存在方言轟炸的現象。


小姐姐講史


關於方言和官場的話題,筆者首先想到1898年戊戌變法時的一個趣聞。

當年,變法陣營的新秀梁啟超被光緒破格接見,這在當時可不是小事。

您要知道,當時皇帝接見大臣是有規定的,非四品以上不接見,而梁啟超功名不過舉人,官職更是沒有,而光緒竟然點名要見他!

光緒的舉動,給了變法派極大的激勵,這個格破的力度也很大,要知道,梁啟超的師傅、康有為康聖人,在他這輩子,也僅僅被光緒皇帝接見過一次而已!



然而,問題來了。光緒確實是見了梁啟超,但來自廣東的梁啟超一口鳥語、廣東話,光緒皇帝一點也不知道他在說啥。

由此可以想象,這次的接見,所謂君臣互談,也就無從談起了。

事後,梁啟超未能獲得一官半職,恐怕也和這個原因有關。

那麼有人會問,康有為不也是來自廣東嗎,那他在見光緒皇帝時有沒有語言問題?他在京城大肆活動時,別人是否聽得懂他的廣東話?

這個倒的確是個好問題。

從各種記載來看,戊戌年前的四五年中,康有為在京城搞什麼強國會之類,經常在各種場合大講特講,並被很多人記載了下來。

這就說明,他是懂官話也會說官話的,可能帶有濃重的廣東口音,但最起碼能讓人聽懂,這個大概沒有問題。



但是,梁啟超就不行了,畢竟他當時很年輕,沒有什麼閱歷,所以也沒機會來歷練自己官話口語,所以很是吃虧。從這個角度說,當時他可能只能在廣東同鄉圈子混了。

類似的事情其實並不奇怪,比如孫宋,孫只會廣東話和一點官話,平時演講多數人也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而宋只會上海話、聽不懂不會說官話,結果孫宋只好在家說英語。

怎麼說呢,方言的形成通常有兩個因素:

一是地理的隔斷,比如山川河流湖泊等,由此出現“同省不同音”甚至“同縣不同音”的現象。

二是交流的隔斷,古代社會是農業社會,除了經商做官經常外出外,一般人的活動範圍不會超過五十公里,絕大多數人可能一輩子沒出過縣,由此形成方言太正常不過。

不過,好在咱們國家都是使用漢字,不管什麼省什麼縣什麼年代,不管滬語還是粵語,最終基礎都是漢字,即便讀音與口語不同,但文字書寫卻是一樣,這也是文化大一統的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說,正音或說普通話之類,在各朝各代會不會有呢?當然有!否則皇帝怎麼和來自各地的官員交流呢?

這個正音或者話說普通話,就是所謂的官話。只不過,這個官話並不是固定的而且隨著各朝而發生變遷。

比如說,在明清時期,就是所謂的北方官話,這是以華北口音為基礎的發音體系,不論是明王朝,還是後來的清王朝,都以此為準。

換言之,只要想做官或者外出經商,就必須聽得懂、會說北方官話,否則沒辦法和別人交流了。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普通話,就是以當年的北方官話為基礎形成的,而這個北方官話,在明清兩朝也略有差別,清朝因為旗人當政,所有也混了一些滿人的兒化音及其詞彙。

至於在秦漢隋唐兩宋,據筆者揣測,恐怕秦漢隋唐是官話是以當時的陝西話為主,而兩宋說的官員,應該是以當時的河南話為基礎吧?

當然,語音這種事是很難說的,畢竟當時沒有錄音機,古人究竟如何說的普通話,當時如何交流的,還需要進步研究。

或者,也很難研究出個名堂。姑且這麼一說吧!


坑爹史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遙遠的古代社會文化還沒統一,而皇帝和文武百官又是出自不同的地方,這一到朝會上可就熱鬧了,五花八門的方言湊到一起,一定是一個很熱鬧的場景,各位就自行腦補吧。下面我們來說說在沒有普通話的古代皇帝是如何跟大臣們交流的。

其實,中國曆朝歷代都是有官方指定語言的,並且大都以洛陽音為基礎,也就是當時的“普通話”。不同朝代的官話是有一定繼承性的,隨著政權的變遷、都城和疆域的變化以及人口的遷移等因素的影響,官話也在不斷地變化著。而我們的現代國語是在古中原洛陽音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周、秦、漢時期的官話

周朝定都洛陽後,大肆分封諸侯國,鼎盛時期全國有800多個諸侯國,面對如此數量之大的諸侯國,管理上是一個大麻煩,所以從那時候,《周禮》隨著洛陽音就開始向全國普及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對文字和預言進行了統一,並採用洛陽音作為官方語言,一直東漢時期,都是採用的洛陽音為官方交流語言,並將洛陽音稱作“洛語”,將官方語言稱之為“正音”、“雅言”,或者“通語”。

兩晉、南朝時期的官話

西晉定都洛陽,採用的東漢的官方語言洛語,永嘉之亂後,東晉定都建康(南京),然後洛陽音就跟吳語相結合形成了金陵雅言,一般叫做“吳言”,南朝四國都是採用吳言為國語。

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官話

北朝五國定都都在北方,洛語、安陽、西安等地,隋朝統一中國後,專門編寫一部關於發音語法的書《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融合形成了長安官音,也叫“秦音”。隋唐時期定都西安,並以洛語為東都,這就加速了少數民族語言的融入。

兩宋、元朝時期的官話

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仍然是以洛陽雅音為標準,而元朝起初的法定國語為蒙古語,定以元大都北平以後,將漢語定國語,並稱為“天下通語”,也是以洛陽雅音為基礎,並且還專門編制了關於語言發音的書籍《中原音韻》使漢語國語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明朝的官話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後,還專門編纂了《洪武正音》,官方語言採用的是結合了中原雅音的南京話為官話,朱棣靖難之役後,大批移民湧入北京,就形成了南京官話又融入了北方官話的局面,一直到清朝中期都是以南京官話為官方語言。當時大明王朝的諸多藩屬國也是採用的南京話為官方語言。

清朝的官話

清朝入關之前是以滿語為國語的,入關後為了能更好的統治中原,漸漸形成了以漢語為國語的局面,雍正朝時專門設立了正音館,以推廣以北京方言為主的北京官話,到清朝後期漸漸取代了南京官話。溥儀繼位後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語言管理機構叫“國語編審委員會”來推廣北京官話。


由此可見,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應對方言的策略,儘管這樣,歷史還是有不少因為皇帝聽不懂方言鬧出的笑話,篇幅之限,就不做贅述了。

<strong>


古曲古風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就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漢字的作用。

中國北方話和南方話,堪稱天壤之別,甚至很多地方相隔十里八里,說話都不一樣。

然而,就是因為有漢字,中國才沒有分裂,因為文化聯繫在一起。

對於中國人來說,口語聽不懂不要緊,但書寫漢字都是一樣的。

所以,官府的公文暢通無阻,各種信件和契約都全國通用。

皇上不需要會地方話,就可以輕鬆統治全國。

自然,如果地方官到一些地方口音太重的地方上任,也許需要帶著會當地話的幕僚的。


薩沙


如果光是看電視劇,可能根本想不到,那皇帝在上朝的時候,滿朝文武都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君臣交流順暢,毫無阻礙。

當然啦,在古代,在普通話還沒有普及之前,各地都說自己地方的方言,當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到一處,共同論事,就沒那麼簡單了。

雖然古代沒有普通話,但是歷朝歷代也在極力解決這個問題。

先秦

早在先秦時期,無論是各個諸侯國,還是所謂的北方的蠻夷,他們之間能夠正常溝通,依賴的就是一種叫做“雅言”的東西。

一聽這個名字就非常的高大上,事實上它確實是當時的諸侯貴族普遍使用的一種語言,雖然各國貴族的方言都不一樣,但是大家一說雅言就都明白對方是什麼意思了。

漢至西晉

從漢朝一直到西晉時期,由於這些王朝的都城全都在中原地區,位於長安到洛陽一線。尤其是東漢和西晉都把都城設在了洛陽,這也使得由洛陽話發展而來的“雅言”成為古代人們的普通話。

東晉

西晉滅亡之後,北方大批的貴族和士大夫全都逃到了南方,這些人雖然來到了南方,但是卻依然保留著自己的口音。

名士謝安當年來到南京城之後使用洛陽口音讀書,引起了當地人的轟動,那時候的南京人覺得洛陽口音實在是太好聽了,一時間整個南京城的百姓都學習這種口音。

這一時期雅言融合了南京地區的口音,成為東晉時期的普通話,因為融合了兩個地方的口音,導致最後既不像南京話,也不像洛陽話。

隋唐

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鼎盛的時代,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重視漢字讀音的統一,隋唐兩朝都編纂了書籍統一讀音。

這個時候的政府認可的普通話被稱為“漢音”,其實就是融合了洛陽話以及其他地區的方言而成的一種讀音標準。

北宋

北宋建立之後,他們對於標準讀音的規定更加嚴格,在此之前漢字雖然只有一個,但是讀音卻有好幾個,宋朝丟棄了這個弊端。

北宋的都城就位於河南,因此他們的使用的普通話也就是河洛地區的方言作為標準的。

元明

蒙古人入侵中原建立了元朝,作為外族統治者他們自然想要推廣自己的蒙古語。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為了消除語言中蒙古語的影響,便開始全國重新推廣宋朝時期的普通話,因為最初明朝的都城在南京,因此明朝的普通話多少帶有南京口音。雖然後來朱棣遷都北京,但是依然沒有改變這樣的口音。

到了清朝,別的不說,清朝家法對皇帝是有要求的,作為皇位繼承人在小的時候就必須要學習滿、漢、蒙、藏這四門語言,這可是相當於需要從小學習至少三門外語,這個課業也是一點都不輕鬆啊。

到了上朝的時候,不說下面官員能不能互相交流,皇帝自己就能聽懂所有人的話。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普通話”的發展歷史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人的口音從小形成,如果沒有嚴格的訓練,許多人是很難改變自己的口音的。在這方面,皇帝會有一些困擾,但不會太嚴重,應該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其中原因,大概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確實有一些官員的口音比較重。比如南宋時的楊萬里是江西吉水人,宋孝宗曾經要搞一個儀式,為八十歲的宋高宗奉上尊號,宰相推薦楊萬里充當讀冊官,在殿上朗讀冊文,但宋孝宗不同意,理由就是他口音太重,別人聽不懂。

第二,皇帝上朝不是開討論會,有機會發言的都是特定的大臣,許多議題事先都有奏疏呈上來。而且,能夠參加朝會的,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官員,經過多年的教育,本身口音就比普通人輕一些。個別口音重的大臣,會盡量用書面語來說話,別人相對容易理解。

第三,許多時候,皇帝與大臣之間是文字往來,而且中間還有內閣和六部官員,不會有什麼障礙,特殊情況下才會與大臣面對面交流。

比如,明末的袁崇煥是廣東人,口音應該很重,崇禎皇帝曾經說過一句:“守遼非蠻子不可”,他把袁崇煥稱為蠻子,說明已經注意到袁崇煥的口音。但在平臺召對的時候,二人的交流比較深入,也沒有什麼障礙。這其中,其實是雙方都很注意調整的結果,聽的人用心聽,說的人儘量向書面的發音靠攏。


於左


普通話產生於現代,在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可是沒有普通話的。而當時大臣來自五湖四海,那麼上朝的時候,皇帝和大臣是如何交流的呢?

你可能現在腦海裡會這樣想:

“各位艾西,豬尾巴!不要醬瓜,鹹菜太貴啦!”(各位愛卿,注意啦!不要講話,現在開會啦!)

皇上說:“請丞邪醬瓜!”(請丞相講話!)

皇上:“艾西們,今天的飯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愛卿們,今天的飯夠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醬瓜,我撿個狗屎給你們舔舔……”

(不要講話,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聽……)

要真是像這樣上朝,皇上和大臣直接說相聲去得了。那麼具體這麼解決的呢?

其實上朝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在先秦時期,秦統一之前,周公制禮作樂時官話就是周禮的一部分,稱為中原雅音。《詩經》中的“風雅頌“的“雅”就是這個。這也就類似於現在的普通話,稱為“官話”。

在秦朝時,秦始皇在全國統一文字,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小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文化的統一,另一方面則是統一朝廷大臣上表奏章時所使用的文字。文字可以統一,那麼當皇帝和五湖四海的朝廷大臣們面對面交談時該怎麼辦呢?其實皇上和很多大臣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便出臺了一項政策,對各個民族實行“民族共同語”的措施。

在秦以後,漢承秦制,直至北宋,官話基本就是中原雅音和關中方言的融合,北宋官話又稱河洛讀書音。在宋以後的元,明早期,南京話成為當時的官話。在明清時期,由於政權首都在北方,許多上京應考的人,多數都學習北京話,這也就是現在的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緣由。

官方語言有了,為了防止官場上各處的人交流不暢,朝廷便有規定,入朝為官之人,一定要會說官話。雖然朝廷官員都講官話,但是在古代通訊交通不發達,也沒有能夠用來學習的電子設備,人們沒有學習通用語言的通道,於是各地的方言存在非常頑固,口音問題也很重。就算是官員,說官話口音也很重,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國藩。

要說推廣古代“普通話”最上勁的,還得數雍正。1728年,雍正帝下令將北京話定為官方用語,北京話的地位迅速提升。於是,雍正帝下令,福建、廣東兩省的督撫要建立正音書院,聘用教官教授官話,童生、秀才、舉人們,八年內必須學成,否則就不許參加科舉——學不會,就別想當官了!在明末的農民起義戰爭中,首任闖王高迎祥就吃了語言不通的虧。明朝調來遼東邊軍鎮壓農民軍,史載“邊軍無通言語,逢賊即殺”——邊軍聽不懂農民軍的西北方言,逢敵必戰。

中國國土廣袤,地大物博,讓人們都學會普通話是一項好大的工程,那是建國以後,1956年,中央國務院發出的指示,推廣普通話,以北京話為基礎,北方方言為輔,參照書中白話文的例句例形,指定的一種語言。普通的意思是:普遍通俗簡單易懂,使人們容易接受,比較好學。

因此,古代皇帝和大臣上朝交流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如果有個別說不清楚的,也有奏章文字來說明。




詩酒伐木累


說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現代人掌握這個技能挺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現代社會普通話的適用面越來越廣,如果我和別人交談用我的家鄉方言,對方可能聽不懂,但是說普通話就算他不能完全明白我,但他至少能理解我的意思。

其次,普通話現在是公共場合下的標準語言。假如在車站,或者是機場,想要詢問一些事情,普通話絕對是最好用的。因為這些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上崗前都曾經過普通話培訓。

最後就是人人都講普通話,能體現出國民文化素質,展現文化方面的凝聚力。普通話的好處還有很多,在此不再贅述。但是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也總結出了它最大的優點,那就是方便不同方言之間的人溝通。

這就引出了我們的問題,古時候沒有普通話,那君主上朝時怎麼和下面人交流呢?

古時為了溝通方便,有沒有采取過語言統一措施呢? 不同民族之間語言不通影響交流的問題古往今來都是存在的。今天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了普通話,古時候自然也有類似的舉措。

比如說元朝建立政權後,因為統治階層是少數民族,說的也不是漢語。於是就頒佈政策,將官方語言定為蒙古語。這樣大臣公幹以及上朝的時候都要說蒙語。但後宮和民間沒有固定規定,可自由選用。

同樣,清朝將其官方語言定為滿語。但是因為康熙帝時期漢人臣子數量增多,後來滿漢兼用。到清中葉以後就全部採用漢語了。

這裡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這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無論將官方語言定為哪一種,最後或多或少都會採用漢語。 古時不同朝代的官方語言變化大嗎?統治者以哪裡的語言為基礎創造官語?

一般來說,因為不同時期都城位置的不同,選用的語言多少也會有所不同。細看官語的歷史,我們可以追尋到周朝。當時統治者以汴、洛地區(當時的中原)的發音確定官語,並將其稱為“雅言”。後來《詩經》中風、雅、頌中的“雅”便指的這種語言。

西晉時期後,官語的發源地產生了變化,地理位置向南移動了一些。此時的官語以南方金陵的士人的口音為準,但並沒有完全放棄此前的北方版本,而是分裂成為兩支。

順帶一提,金陵就是南京的前身。隨後到了隋唐時期,又對語言進行了一些改動。隋在金陵音基礎上加入了洛陽音,唐則完全放棄金陵,只留洛陽音,並以其為準。

此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直到明朝開以南京音為官語的先河,此後一直到清中葉一直採取南京音。甚至當時朝鮮日本,來中國面聖時也說這種語言。


官方語言是所有人包括老百姓都要說,還有僅大臣們說?

除去早期的時候,官語一般都有三個主要功能。

第一,用於官場內的溝通。也就是說官語可以讓來自不同地區的官員暢通交流。同樣,面對皇帝時也是這個道理。官員在朝堂上進諫,發表意見乃至吵架都要說官語。

第二個功能是滿足經商者和闖蕩者的需求。古時候,客商往往要在全國南北東西到處走,每到一個地方談生意肯定要說話。但是要讓一個人能把全國的方言爛熟於心太難,因此這時候也需要官語來幫忙。不過這對客商要求不高,只要能說清楚,讓對方明白意思就行,不需要說的太熟練。

第三個功能,就是各朝各代文化專制的需要。歷史上,不管哪個民族是統治階層,他們的官語一般都是本民族語言。這並不是因為強迫症,而是為同化下層百姓。當所有人都熟悉這個民族的語言,並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時候,他們的政權也就穩固了。


歷來現實


古人並不比現在人差,對於全國各地的方言問題,不可能讓皇帝去一個個學,而不管哪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白話,也不會人人溝通都用“子曰”,所以歷朝都有自己的“官話”。

而每個朝代的官話都是以皇帝的政治統治中心為官話的發源地,要知道中國朝代那麼多,所發明出來的官話也都不一樣。所以,我為大家例舉每個朝代不一樣的官話。

周代

周代時期主要為洛陽的“雅言”。據歷史記載,春秋時期孔夫子時代共同的語言為雅言。而雅言的使用以洛陽為標準,就好比孔子的弟子來自各地,他們的方言、口音也肯定不一樣。

這時候孔子就要統一語言來方便為弟子講課,所以共同語的雅言就成了很好的溝通橋樑,這樣在弟子之間交際中更加的便利。

漢代

洛陽雅言,漢代時期的官話也是用的雅言,但這已經是統一了全國後又一次的升級的雅言。這時候整個漢朝百姓都在用雅言,從秦漢開始,黃河沿岸的百姓慢慢向南方轉移,在此過程中河南古語也被帶到了南方。

晉代

洛陽話、建康話。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後,中原的雅言南移。但這時候因為政權的不同,也按照其首都的方言為標準。

北方朝代都以傳統洛陽話為標準;南方的政權一般都在南京(建康),所以都以建康話為標準。

西晉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南下,在長期接觸漢族人後,他們的口音也影響到了北方,因此西晉後的洛陽話和西晉前的洛陽話口音就很不一樣了。

而建康話跟當地的吳語相融合後,建康話也稍加改變,但因為南京一直以來涉及戰火不大,所以王室的存在時間較長,導致建康話的改變並不大。

隋朝

切韻音:洛陽+南京口音。在隋朝之前北方地區被遊牧民族霸佔,所以漢族的文化發生了很大變化。

隋文帝統一全國後,希望漢文化能夠有效恢復,所以他進行了許多文化上的恢復措施,其中就有陸法言所編著的《切韻》,審定比較經典、純正的漢語。

《切韻》的音系主要是以洛陽話和建康話為標準上建立的。除了這個官韻外,當時的揚州方言吳語也流行較廣。揚州話最後也發展為自己的一種通用語,但隋朝的官語還是切韻音的洛陽話和建康話融合後的產物。

唐代

唐韻音:洛陽+南京綜合音系。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稍作改變,制定了自己獨特的《唐韻》為唐朝標準音。

朝廷更是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但其結果是很多百姓包括士子都看不起這種方言,更有大臣納諫說這樣的方言很不標準,讓人尷尬。

順便說一句,日本的漢音就是來自長安語,因為當時許多日本人仰慕大唐文化,特意前來學習,回國後就把語言也帶回去。當時的日本人認為,誰能說上幾句長安話是極有面子的事。

宋代

廣韻音:洛陽+南京綜合音系

到宋朝時的官話,又在《唐韻》上做了改變,成了《廣韻》。由於《廣韻》和當時的語音差別很大,在南宋時候劉淵又製作了《平水韻》,可是《平水韻》並沒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

元代

大都話。元朝時期的官話以首都大都為標準,制定了《中原音韻》,但因為元朝的統治時間不長,後來就慢慢沒落,現在更沒有任何流傳。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很多人覺得蒙古人多少會懂點,但其實《中原音韻》類似蒙古式漢語,而土生土長的蒙古人根本不會,元朝時期在中原的蒙古人已經在明朝的時候都滅亡了。

明朝

明朝的官話為南京話。明朝建國第八年,朱元璋命樂韶鳳、宋濂參考《中原音韻》和南京話,編著《洪武正韻》作為官話。

《明史.樂韶鳳》記載:

“八年,帝以舊韻出江左,多失正,命與延臣參考中原雅音正之,書成,名《洪武正韻》。”

清朝分初期滿語,中後期北京話。

滿清入關後,初期時統治者希望同化漢人,因此規定漢臣必須學習滿語,但滿語艱澀難學,很多人學的不倫不類。因此後來出現了旗下話、土話、官話三者雜糅在一起,而北京話就是這三種結合的產物。

北京話音高調,受東北話影響,並且很多方言來自東北土話,清朝時的北京話還分為文讀和白讀,文讀接近南京話,但到了後期文讀卻失傳,只有白讀。

到清中後期是,統治者發現漢人無法被同化,反而滿人更有被同化的趨勢,於是為了適應環境,倚重漢臣,只能上朝時一律用北京話,美其名曰:滿漢一家。至此,北京話被提升為官話,並且作為全過通用語。

民國

辛亥革命後,為了發展經濟和文化,中國全面推廣“國語”,而國語一詞也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認可,併成全國人民的正式稱呼。

以上是各朝代的官話介紹,還有別的朝代未寫全,如有遺漏之處還望大神補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