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羅:“扶貧車間”讓移民群眾日子越過越好

平羅:“扶貧車間”讓移民群眾日子越過越好

1月10日,一場瑞雪過後,大地寒風瑟瑟,但平羅縣陶樂鎮廟廟湖村卻是一派熱鬧非凡、暖意濃濃的景象,正如村民楊曉蘭所言:“儘管天氣很冷,但我們的心窩窩暖得很。”

當日10時許,在平羅縣“扶貧車間”政策補助兌現儀式現場,楊曉蘭站在員工補助公示欄邊尋找自己的名字。很快,她便在密密麻麻的名單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3800元錢存進銀行攢起來,離今年在縣城買房的目標又近了一步。”楊曉蘭露出喜悅的笑容。

2013年,楊曉蘭一家從固原西吉搬遷至廟廟湖村,為了照顧孩子上學,剛開始的幾年,她在村子周邊打零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2017年,楊曉蘭進入寧夏新絲陸服飾有限公司,身份從家庭主婦變成一名產業工人。

平羅:“扶貧車間”讓移民群眾日子越過越好

寧夏新絲陸服飾有限公司是2017年平羅縣引入和創建的“扶貧車間”,長期為廟廟湖村120名村民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剛開始工作時,因為產量上不去,每個月的工資也不多,我便有了辭職的打算。後來,村幹部和企業領導瞭解情況後給我做思想工作,鼓勵我要好好學習生產技能,讓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有收穫。”楊曉蘭說。

如今兩年過去了,楊曉蘭成了廠裡的老員工,不但技術提高了,產量也上去了,一年收入4萬餘元,家裡買了汽車,年底還拿到政府按非建檔立卡戶標準給予的3800元補貼。“現在家門口上班特別方便,掙錢顧家兩不誤,生活越來越好。”楊曉蘭笑著說。

無獨有偶。同在“扶貧車間”上班的王曉花心裡的熱乎勁不比別人少。按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補助標準,她當天拿到了9500元的補助金。“我沒有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自從搬到廟廟湖村,不僅通過掃盲班學到了知識,每月還能拿到兩三千元的固定工資。”看著手中近萬元的補助金,王曉花高興地說,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收入高了,觀念變了,信心足了,“扶貧車間”裡的婦女員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她們不再是圍著鍋臺轉的家庭婦女,而是通過在工作中的鍛鍊和交流,積極主動接觸新事物,學習產業獎補政策和生產技能,逐漸蛻變為獨當一面的新時代巾幗工人。

近年來,平羅縣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任務,強化包抓責任、優化產業佈局、延長產業鏈條、提升整體層次,通過引企業、建車間實現穩就業、促增收。2019年,全縣脫貧退出393戶1819人,累計減貧2522戶13599人,全縣貧困發生率下降為0.3%,紅瑞村和廟廟湖村2個貧困村實現脫貧出列。

當日,平羅縣兌現補助資金197.9萬元。其中,向寧夏新絲陸服飾有限公司兌現補助資金149.02萬元,向140名員工兌現補助資金48.88萬元。“今天的重獎既是政府對我們的肯定,也是鞭策。我們將繼續堅持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共同發展的理念,不斷拓寬公司經營發展渠道,帶領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寧夏新絲陸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惠玲說。

“扶貧車間”把扶貧工作模式變“輸血”為“造血”,為貧困群眾傳授產業技能,實現增收,讓他們在脫貧路上看到希望,有了盼頭。

製作:中共平羅縣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平羅:“扶貧車間”讓移民群眾日子越過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