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最近,日本的一些數據讓中國網友操碎了心,紛紛表示願意為日本企業分憂:

2019年,日本超過4000家企業被收購和出資,這是從1986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歷史最高,而這其中大部分企業都是因為無人繼承才被收購。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無人繼承”這對於中國網友來說是一件比較稀奇的事,因此,網友紛紛表示自己願意伸出援手,幫日本的公司繼承企業。


無人繼承、放棄繼承,出現這種完全不同於中國社會羨慕富二代繼承家業的經濟現象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看似不可思議的經濟現象背後,都源於日本的老齡化而帶來的一系列經濟問題。日本的老齡化問題有多嚴重?“無人繼承而導致企業倒閉”的問題已經困擾日本將近10年。無人繼承的問題不僅出現在工商業,還出現在普通的個人財產繼承上,這個問題不僅帶來社會財富的損失,還產生了新的社會管理問題。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日本企業“後繼無人”成常態

無人繼承企業,會給社會財富造成巨大損失。

日本中小企業廳統計,2019年,日本中小企業中超過70歲的經營者高達245萬人。預計到2025年,日本因為無人繼承導致企業廢棄而產生的經濟損失高達2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萬億)。


其實早在2012年,日本帝國數據銀行通過對全國約41萬家公司調查發現:超過60%的日本企業深陷的困境。也就是十家企業有6家都“後繼無人”。.

如果企業無人繼承,還能被其他企業收購,這已經他們是最好的結局。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企業收購中介公司recof社長稻田洋一介紹:“經營者逐漸高齡化,後繼無人的企業佔了大半,作為對應方法,企業收購被廣泛認為是最有效的。” .

在東京舉行的有關個人收購企業和繼承企業的研討會上,日本M&A中心常務大山敬義說道:“如果不進行世代交接,日本的企業只能走向衰敗。對於現在的經營者而言,哪怕收購方是外行人,只要有認真繼承經營的意願,都應該將公司移交給對方。”


對於這些“後繼無人”的企業來說,無論收購方是否懂行,只要對方有心繼承經營,都是萬幸。畢竟,日本企業“後繼無人”的現象短期內不會得到解決。未來,隨著日本出生人口的減少,勞動力減少,這個問題會更加嚴重。早日被收購,早解脫。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最新數據顯示,日本處於15-60歲的人口自1993年達到頂峰狀態的8040萬人後一路下滑,如今僅剩6850萬人。照此趨勢,預計2040年該數據將進一步減少2600萬人,至5400萬。這一現象意味著日本潛在勞動力水平的大幅下滑。


日本許多企業因為無人繼承被收購,而中國這邊許多網友卻在急求繼承企業。


網友熱評:


@和風嘉一:看我看我!!!本人急求繼承企業在線等!


@雙博士分享:到了日本,從入關開始,入關協助員,酒店服務員,保潔,甚至大公司的技術工作人員,白髮蒼蒼的太多,所以,相比於前些年,近些年日本的工作籤還是比較容易拿到的


@蛋蛋的風:日本的繼承稅也忒高了,如果企業盈利不多還有負債的話,真的還不如不要


@灣仔小饅頭:三千塊求購一家日本公司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老牌企業成無人繼承”重災區”

日本許多中小企業找不到繼承人,一方面是因為社會老齡化嚴重、生育率低下等問題,原來的管理層老化問題嚴重,跟不上經濟發展需求。


在日本那些因為無人繼承而倒閉的企業裡面,老牌企業佔了多數。

日本是世界屈指可數的老牌企業大國,這些老牌企業百年間歷經產業格局變化、度過經營危機、積累各種經驗,是現代日本經濟的基石。


但是在互聯網經濟的衝擊下,歷經百年且管理層嚴重老齡化的老牌企業,則受自身沒有良好應對之策等諸多因素的困擾,遭遇的衝擊更大,繼而不斷出現經營問題,債務重重,最終選擇關門。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2000年至2018年日本百年老牌企業倒閉、停業、解散走向示意圖。(圖片來源:帝國數據銀行)


2018年倒閉、休業、公司解散的老牌企業達到465家,同比增加0.9%,連續4年持續增長。該數據是繼2008金融海嘯(倒閉430家)、東日本大地震(倒閉417家)、2016年勞動力不足(倒閉451家)之後達到2000年以來歷史最高。


據帝國數據銀行數據顯示,2018年關門的老牌企業佔到日本整體關門企業的1.48%,達到歷史最高。2018年除停業、公司解散外,徹底倒閉的老牌企業為101家,同比大幅增加27.8%。


這些老牌企業管理層老化非常嚴重。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道,2018年日本整個東北6縣停業、解散的企業與2017年比增加33家,達到1707家,是倒閉企業(351家)的4.9倍。金融機關也在考慮對這些企業實施債務延期償還政策,以抑制上述企業集體倒閉,而企業無繼任者、管理層老齡化也成為這些企業停業、解散的原因。以日本東北6縣為例,目前建築業倒閉企業最多,達559家,其次是服務業385家、零售業290家。調查中,1397家企業負責人平均年齡達到68.2歲,居日本第一。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對於當今多數日本企業“後繼無人”的現狀,調查機構帝國數據銀行指出,“日本經濟繁榮時期,通過努力,從而成功建立起本公司獨特商業模式的老一輩們,在經濟不景氣的現如今,還想打造自己的特色,談何容易!所以,培養身處紛繁複雜、變幻無常的現代經營環境依然能掌控自如,並且擁有嶄新理念的領導者來繼承家業,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沒有年輕人接班,當老牌企業遇上管理層老化。企業未來,基本沒戲。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因人手不足而倒閉的公司,圖片為該公司倉庫部分。(日本NHK電視臺視頻截圖)


繼承者們的繼承稅


讓六成日本企業陷入無人繼承局面的,還有另外一個更直接、影響更大、更主要的原因——日本高昂的繼承稅。


在日本,繼承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所繼承的資產越多,繼承稅稅率也越高,繼承稅稅率動輒達到50%,最高可達到70%。如此高的稅率,家族財產幾代傳下來就幾乎都被拿來交稅了。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在承受高繼承稅稅率的同時,繼承者們還要繼承債務,承擔償債責任。如果是債務較大的企業,償還債務並且繳納繼承稅後,繼承者們基本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日本,不繼承亡故親屬的遺產即“放棄繼承”的日本人在增多。

日本2018年放棄繼承案件約為21萬件,比10年前增加50%。主要原因是地方上地價低廉,人們不打算住在老家因而不想繼承,還有就是因關係疏遠拒絕繼承親屬遺產。下一代人不繼承上一代人財產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這十年,日本人放棄繼承的案件數量激增。日本《朝日新聞》2019年12月31日報道,根據司法統計和人口動態統計數據,日本2018年死亡人口為136.2萬人。推算起來,平均每1000人中有154起放棄繼承的情況。2008年死亡人口為114.2萬人,放棄繼承案件為14.5萬人,平均每1000人裡有127起。死亡人數在增加,而放棄繼承的案件數更是激增。


繼承不一定會讓日本年輕人增加財富,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繼承財產之際,不僅要繼承房地產和存款,也要繼承債務等負資產。有些人的父輩由於泡沫經濟破滅而事業失敗並欠下了債,一種很突出的情況是,繼承人因不願繼承債務而放棄繼承父輩遺產。他們可以在得知被繼承人死亡後3個月內,向家庭法院提交申請,履行手續。


在所有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情況下,可以讓司法代筆人成為繼承財產管理人,通過拍賣等形式處理財產。不過,日本司法代筆人會聯合會副會長小澤吉德說,“考慮到費用問題,有些人不會申請選擇管理人”。


日本六成企業深陷“後繼無人”困境,中國網友:我可以

放棄繼承不僅僅發生在企業繼承上,在普通的個人財產繼承也出現無人繼承、放棄繼承等問題。放棄繼承,這給日本社會帶來很多“後遺症”。


以個人的房屋財產繼承為例,放棄繼承財產後,繼承人也需要管理空置房屋等,但這一責任歸屬容易模糊。地方政府也對人們放棄繼承問題感到苦惱。日本土地綜合研究所研究理事齋藤哲郎指出,“如果人口減少導致人口流失,放棄繼承的情況在今後還會增多”。


看到這裡,朋友們還想去日本繼承企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