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太保鎮打通致富路

<table> 連山太保鎮打通致富路

舊城村西洋菜扶貧產業基地產業路修通,為群眾打通了一條致富之路。受訪者供圖

/<table>

春節臨近,在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太保鎮保城村委會舊城村,200畝的綠色有機旱地西洋菜綠油油一片,長勢喜人,不少工人正在採摘裝運上車,再送往深圳銷售。

“以前道路狹窄,貨車不能進入,現在好了,基地修通了水泥路,車輛能進入了。”保城村黨總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吳新倦說,修通了產業路,打通了致富路,舊城村的西洋菜產業發展將迎來大好局面。

這條致富路的修通,要從幾個月前說起。在主題教育期間,連山縣委書記楊蔚寧到太保鎮舊城村西洋菜扶貧產業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調研產業扶貧情況。

近年來,舊城村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於2018年建立西洋菜扶貧產業基地(屬金融扶貧項目),大力發展綠色有機旱地西洋菜種植,現已種植西洋菜200畝。目前基地已進入豐產期,每天可採摘西洋菜6000斤以上,共吸納了60名村民務工,帶動鎮內31戶123人貧困人口就業,有力幫助貧困戶加快脫貧步伐。

在基地現場,楊蔚寧瞭解到,經鎮、村兩級共同努力,舊城西洋菜扶貧產業基地已累計投入資金250萬元,用於購買種苗,搭建水肥一體化噴灌設施、配套遮蔭設施、田頭冷庫配送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

然而,由於進出基地的橋、路狹窄,不僅群眾行路難,貨車更無法直接駛入基地,只能通過拖拉機在村內的廣場中轉生產資料和西洋菜,不僅耗時耗力又大大增加生產成本,一定程度上影響扶貧產業基地的發展壯大。楊蔚寧在基地現場對產業路作出指示,要求縣相關部門及鎮、村兩級要大力支持,迅速修建西洋菜基地產業路,幫助基地解決運輸瓶頸問題。

隨後,縣、鎮、村三級迅速聯動,多次深入舊城村西洋菜扶貧產業基地對產業路進行詳細的規劃、設計。修建西洋菜扶貧產業基地產業路總長300米,需對原有機耕路路面擴寬至4.5米,新建擋土牆40米,需總費用約20萬元。

目前,在縣交通局的大力支持和鎮村兩級積極配合下,產業路已完成路面擴寬、平整,正在鋪設落墊層,已基本達到通行貨車條件。待落墊層穩定後,還將進行路面硬底化。該村村民點贊說,這條基地產業路的建成,為他們打通了一條致富之路。

南方日報記者 黃津

通訊員 蒙碧惠 唐興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