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缅甸的明朝汉人遗民,如今在果敢说汉语,使用人民币


果敢又名麻栗坝,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这里曾是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末以前,果敢地区为不毛之地,原始森林密布,毒蛇、猛兽出没。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如今果敢地区人口大约有25万,其中95%以上人的血统是中国的汉族,几百年过去了,果敢仍然延续着中华文化。

果敢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全称为“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隶属中国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缅甸,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1989年果敢成为缅甸掸邦第一特区。

明末,永历帝朱由榔在李定国、白文选等护卫下,败逃到昆明建立“滇都”。公元1659年,吴三桂三路大军数十万人兵逼昆明。朱由榔带1500余人西逃,进入当时中国的属国缅甸。三年后,在平西王吴三桂的威逼之下,缅甸国王交出了永历帝。公元1662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王朝彻底覆灭。


永历虽死,那些南明残军却多数留在了缅北,在缅甸靠近云南的大山中艰难生存,成为当地的第一批汉族移民。在果敢很多老街人表示:“我们是汉人,好多人祖上是从南京府过来的。”从此,清政府对缅北属地开始统而不治,果敢一带实际成为“化外之邦”。

1852年,英殖民者侵占缅甸,中国开始失去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到1897年,英与清王朝订立《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果敢正式被划入英属缅甸。生活在果敢地区的汉族由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1962年,中缅两国划界,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精神,果敢被正式划入缅甸版图。

从此之后,果敢作为萨尔温江以东的汉族聚居区,吸引着形形色色的汉族移民不断迁入,又逐渐向缅甸各地辐射开去。他们说汉语,大多自认汉族,保持着与云南边境汉族一样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


据不完全统计,果敢有学校7所,其中中学3所,完全小学4所,在校学生近2万人。教学用语和教材文种基本上为汉语和中文,基本上使用云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制教材。近几年来,也有一些缅甸文化走进果敢,在教学当中,老师都开始实行双语教育,教育模式属于民办公助性质。

如今在果敢,当地人说汉语,使用人民币,采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网络提供的4G上网信号。这里的座机号码,区号和云南临沧市一样,当地的电力也是由云南省供应。商家的招牌基本都标注简体中文,行走在老街,跟走在中国内地的小县城里,并无二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