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事業編工勤人員能轉崗到管理崗位嗎?

吉祥165762437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佈署,今後將全面取消工勤崗位的編制。所有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全部使用三方勞務派遣工,現有編制工勤崗位從業人員要求轉崗轉制分流退休等多種模式消化現有工勤人員。從目前事業單位編制看來,要想從工勤崗位轉到管理崗位是不可能的。因為中間還隔著一個專技崗位,你連專技崗都不是有可能讓一個普通工人去管理一個事業單位嗎?除非你通過某些途徑獲得專技崗位工作幾年後,才有可能獲得管理崗位!


放飛夢想成就2019


工勤編屬於工人身份,而機關單位的管理崗位都是幹部身份,從工人身份想轉到幹部,按照逢進必考的原則,必須要考試,否則行不通。

行政機關在編人員只有兩種身份,即公務員和工勤人員,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行政機關是行政編,事業單位才是事業編,不存在“行政機關事業編”。在行政機關取得公務員身份的基本條件是”逢進必考”,因此工勤人員在機關轉為公務員基本沒有可能,除非你參加公務員招錄考試並被錄用。

解決這個身份最好的方法的先調入事業單位,拿到事業身份後走參公管理,這種途徑較簡單,容易實現。還有一種方法是先調入縣一級的事業單位,取得事業身份,然後通過提拔為上級單位實職領導職務來取得公務員身份,這種方法比較難。


考公廢柴


像你士官退伍能夠到行政機關進工勤編,很不錯了。像我們這裡好多隻能進事業單位,甚至連安排都沒有。但工勤編想轉管理崗,一般來說不行。

1、工勤編屬於工人身份,而機關單位的管理崗位都是幹部身份,從工人身份想轉到幹部,按照逢進必考的原則,必須要考試,否則行不通。像你這樣的司機、打字員、水電工,都是工勤人員,這麼多年,除了兩個很牛逼的領導司機莫名其妙轉為公務員身份(別問我怎麼轉的,我也不知道),我就沒見過其他工勤人員轉到管理崗的。可見難度之高。

2、機關單位工勤人員,除了不能提拔外,工資待遇還是可以的,基本上參照公務員執行工資標準,車補、年終績效也有,只是稍微少一點,但比去事業單位做一般職員強多了。所以如果有退伍士官轉到地方,在拿不到公務員身份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進機關工勤編。一來待遇還不錯,二來認識的領導也多,自己要辦點什麼事也方便。

當然,如果年齡不大,自己也有想法想進公務員隊伍。建議多看點書,早點準備參加公考,一旦筆試過了,有了工作經驗後面試會有一定優勢。


80後小公


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改革後,原機關工勤崗位的司機,大致有三種出路:

1、保留在原單位工勤崗位繼續工作。這主要是指有資格保留部分車輛的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機關,和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以及其他允許保留車輛的單位,擁有特種車輛的單位等。這些機關和部門由於保留車輛,依然保留了工勤崗位,保留了部分司機人員。還有一種情況,是單位車輛雖然全部被取締或者收回,但單位的司機人員年齡距離退休時間不長,不適合繼續從事司機崗位工作,保留在原單位幹一些雜務,直至退休、調動、死亡等自然減員,原崗位和使用的工勤編制全部取消。

2、隨公車改革劃歸機關事業管理局,或者服務中心、公車平臺。這是公車改革後,各單位司機是主要的分流方式。就是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在改革後,隨職能連人帶編一起劃轉到機關事務中心,或者單設的公車平臺,繼續從事駕駛員工作。這種分流方式,被全國範圍內普遍採用。由於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或公車平臺是事業單位,黨政機關的司機原使用的工勤編制被轉換為事業編制,原編制收回,或者調劑供機關其他工勤人員使用。劃轉分流到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或者公車平臺後,其工作關係徹底轉變,不能同黨政機關的工勤人員一樣享受公車改革帶來的福利,而是參與事業單位車改,享受事業單位車改政策。

3、分流到下屬事業單位工作。對於既不能保留在機關工勤崗位工作,又不能分流到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或者公車平臺的司機,可以分流到下屬事業單位工作,使用事業編制,承擔服務工作。這主要是由於黨政機關工勤崗位和工勤人員只出不進、只減不增,根據這一政策需要,尊重個人意願,根據現實情況做出的調整。對於因身體原因不能繼續從事駕駛員崗位工作,或者距離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涉改人員,也可以提前病休或者提前退休,交由社保部門保障。

黨政機關公車改革後,原司機崗位人員大致就是這幾條出路,以第二種為主。機關工人雖然可以享受公車補貼,但不能登記公務員,也不能參公,不能轉變身份,不能提拔任用。分流到事業單位後,如果該單位實行全員聘用制管理,符合條件可以轉崗,競聘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享受崗位對應的幹部身份和幹部待遇。轉崗後,在管理崗位的,可以晉升管理級別;在專業技術崗位的,可以晉升職稱等級,和幹部身份的其他事業人員一樣的待遇。


職言管語


瞭解更多事業單位招考信息及資料,可關注【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其實這裡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工勤人員到底能不能參公?

工勤人員原本是在事業單位工作,部分事業單位參公變成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單位後,工勤人員就變成了大家常說的“參公工勤”,但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參公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只是執行了機關單位工勤的工資制度,並不是這部分人員直接跟單位一起參公了。

但在單位已經參公,自己崗位又沒辦法參公的情況下,轉崗確實是不現實的,如果是在純事業單位裡,工勤崗是可以通過轉崗考試轉到專技崗或者管理崗的,但在參公單位,工勤人員不可能直接轉成行政或執法崗位,這一點也是一直被大家詬病的漏洞,確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但如果題主目前享受的是機關單位的工勤工資,其實在一般情況下來說是比事業單位工勤工資好的,甚至比部分管理崗的工資待遇好。所以如果是糾結待遇問題的話,其實保持目前狀態也不差,但如果是糾結工作內容問題的話,建議可以和上級領導反映下情況,看單位內部是否有辦法調整。



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不是公務員,不適用公務員法,比照事業單位工勤技能人員管理,可以直接交流到事業單位工勤崗位,但是其交通補貼等福利在機關工作一般也會給,算是工資管理外的特殊對待。

機關工勤少,沒有發展,幹一輩子也是工勤人員,晉級高級工技師也困難,比例不夠。所以不如交流到事業單位,可以轉崗到管理崗位,或者專業技術崗位(需考取專業技術資格),待遇級別逐漸提高,比機關要強,空間大。

事業單位轉崗聘用政策。事業單位三類崗位即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人員,在單位有空缺崗位情況下,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通過公開競聘方式,轉崗聘用到空缺崗位上工作,兌現所轉崗位工資待遇,在所轉崗位工作滿10年,且退休時仍在該崗位的,按照該崗位待遇辦理退休退職手續,兌現退休退職待遇。

例如,你可以交流到事業單位,當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出現空缺,你具備專科及以上學歷,近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就有資格參加轉崗競聘啦!




園林之友


首先糾正一下你的標題,行政機關在編人員只有兩種身份,即公務員和工勤人員,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行政機關是行政編,事業單位才是事業編,不存在“行政機關事業編”。在行政機關取得公務員身份的基本條件是”逢進必考”,因此工勤人員在機關轉為公務員基本沒有可能,除非你參加公務員招錄考試並被錄用。另外,你人事部門的答覆也不準確,即便是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也不能轉為管理崗,還是身份問題,管理崗位是幹部,工勤人員是工人。”士官”非”官”,在部隊是戰士,沒有幹部身份,轉業安置為工勤人員比較合理。若你能在學歷、能力上不斷提升自己,將來有機會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錄考試,考上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也未必不可能。最後,向老兵致敬!祝你不斷進步,在這個社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看大家討論的熱鬧,我再補充一句:違規操作不在討論之列。比如行政機關佔用下屬事業單位編制,造成行政、事業混崗;權勢人物通過操作,把親屬、親信“破格”提拔為幹部。這些我也聽說過,但畢竟是不正常現象,討論無意義。


笑一笑8十年少



平安是福一家親


各省政策都不一樣,像我們青海省公車改革以後,省政府下文件給了很多政策讓司機自己選:2019年3月份工齡滿30年或年齡滿50歲可以全工資退休,繼續上班的可以原崗位不動或轉管理崗高級工轉九級,技師轉八級和七級(實際都轉了八級)像我是技師我不選擇轉八級,因為八級的工資沒有技師高,(高級工拿的是科員的工資,技師的工資比正科底但比副科高)


黃浦軍校


這是可以的。事業單位雖說有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之分,但這些崗位是能互換的,工勤崗位的人員完全可以通過努力到管理崗位和技術崗位。

工勤崗位轉管理崗位只要單位看你是人材就可上報上級主管單位批准將崗位調整,工資也按管理崗位待遇。

工勤崗位有高等學歷並考取相關職稱,也能轉崗技術崗位。

像你在工勤崗位工作到一定的年限可經過培訓考取技師、高級技師職稱。

努力就能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