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或在400多年前被西班牙人抄襲並流傳世界

在歐洲人眼中,古老的東方充滿著神秘和奇幻,廣袤的國土上遍佈不可思議的物種,早在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賓,攻佔宿務島,不久又侵佔呂宋,建馬尼拉城,開始了對菲律賓的殖民統治。

《山海經》或在400多年前被西班牙人抄襲並流傳世界

1590年西班牙人路易斯馬裡那斯的父親,西班牙在菲律賓地區的總督下令,繪製一本木刻版畫《馬尼拉手稿》,其中包含了西班牙人最初接觸菲律賓群島、印度和中國的所見所聞。

這份手稿於1947年被拍賣,由從事遠東研究的教授謨區查購得,因此被命名為《謨區查抄本》,現收藏於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圖書館,《謨區查抄本》最引人矚目的是動物部分,那些人頭鳥身的怪獸長著翅膀的牛馬,以及人面蛇身的形象都讓我們想起中國的上古奇書《山海經》。

《山海經》或在400多年前被西班牙人抄襲並流傳世界


《山海經》或在400多年前被西班牙人抄襲並流傳世界


《謨區查抄本》中的繪畫作品與《山海經》中記述的插圖非常相似,與明代胡文煥刻本《山海經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可能是西班牙人從中國人的商船中,得到了《山海經圖》之類的原始資料作為繪圖的參照。在《山海經》的黑白線條,在《謨區查抄本》中變為華麗的彩繪,還裝飾了邊框花紋,非常具有歐洲中世紀的繪畫風格,比如《山海經》中的何羅魚,本來是一首而十身,但在《謨區查抄本》中何羅魚被畫成了一首八身。

又比如蛇身九首的相柳,九個頭顱平均分三行,疊加排列,四翼六足的帝江,騎龍的蓐收,有著雙翼的飛馬英招等,都幾乎照搬了《山海經》的原圖。

《山海經》或在400多年前被西班牙人抄襲並流傳世界

大明王朝開啟了世界大航海時代,東西方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交流,中國第一奇書《山海經》也許就是在這個時候走向了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