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代高僧,悟道時寫首詩,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年

除夕已過,新的一年也已經開始。在世人的眼中,新年的含義往往不同。譬如說,在小孩子的眼裡,新年代表著無拘無束的玩耍和嬉戲;在大人眼中,新年則代表著難得的調整和休養;而在老人眼中,新年卻是團聚的日子,畢竟在平時,小的要上學,大的要工作,只留下老的獨守空房。

但這些都是世俗人眼中的新年,下面就讓我們在唐詩中,看看出家人眼中的新年與世俗有什麼不同,又是一番怎樣的氣象?


他是唐代高僧,悟道時寫首詩,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年


新年

無可

燃燈朝復夕,漸作長年身。

紫閣未歸日,青門又見春。

掩關寒過盡,開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誰驚歲去頻。

無可是中唐時期的一位詩僧,本姓賈。提起他,或許大多數人會搖頭表示沒聽說過,但他表哥你一定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苦吟詩人賈島。賈島早年與無可一同出家為僧,法號無本,只不過他後來還俗並步入仕途,而無可則一直沒有離開佛門。至於在詩歌創作方面,這對錶兄弟一脈相承,不僅都是苦吟成詩,還都擅長五言詩。


他是唐代高僧,悟道時寫首詩,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年


在首聯中,詩人就描繪了一個與新年的喧囂和熱鬧迥異的畫面,即“燃燈朝復夕,漸作長年身”。在日夜不熄的燭火前,我又度過了一年。

朝夕之間永不間斷的燈火,象徵著詩人無休止的苦修。這既是對身心的一種鍛鍊,也是一種煎熬。因為即使在新年他也沒有放棄青燈古佛前的苦修,去看一眼屋外的滾滾紅塵,這是何等堅毅的性情!

而這樣艱苦的一年時光,詩人僅用一句“漸作長年身”輕輕帶過。本句中的“長年”一語雙關,既有年齡增大,步入晚年的意思;又與上半句呼應,有整整一年的含義。


他是唐代高僧,悟道時寫首詩,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年


一年,甚至是多年不入紅塵的苦修究竟是為了什麼。

紫閣未歸日,青門又見春”。還是沒有能夠到達神仙的境界,而隱居處的小草卻又煥然一新。“紫閣”是用金碧輝煌的宮殿代指帝王或神仙的居所,而本句中顯然是神仙的代名詞。“青門”則是指隱居或修行的地方。

頷聯裡,詩人利用對比,發出了無功而返的嘆息,而“春”字不僅與題目中的“新年”相呼應,還代表了詩人心中的希望。


他是唐代高僧,悟道時寫首詩,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年


接下來詩人開始描寫苦修前後的變化,即“掩關寒過盡,開定草生新”。在我閉關之前,最寒冷的日子剛剛過去,而出關的時候,頑強的小草已經開始搖動它柔弱的腰肢。句中的“掩關”又稱為坐關,是佛門弟子面壁沉思,力求頓悟的一種修行方法。而“開定”則是指面壁結束,離開坐關的地方。

在這一聯裡,詩人同樣使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嚴寒代表了滅絕,但在開始坐關之時,嚴寒就已經逝去。這可能是寫實,也可能是虛寫,而筆者更傾向於後者。新生的小草則代表了希望和生機,這不僅僅是詩人出關後所看到的景象,也是他閉關的成果。


他是唐代高僧,悟道時寫首詩,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年


而閉關的成果僅是發現希望和生機嗎?顯然不是,因為詩人在結尾又寫到“自有林中趣,誰驚歲去頻”。我終於領悟到了大自然的真諦,又有誰會去在意歲月的流逝!

本句中的“林中趣”當然不是指在樹林中玩耍嬉戲所帶來的樂趣,而是指詩人從大自然萬物生長的規律中領悟了所謂的“道”!而最後的“歲去頻”又與本詩的題目“新年”彼此呼應,既點明瞭主題,又展現出頓悟之後了無掛礙的淡然心境。


他是唐代高僧,悟道時寫首詩,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年


靜閱閒話

縱觀全詩,這是一首高僧在了悟禪機後表達喜悅之情的詩歌。只不過,與一般的詩歌不同,開篇並沒有直接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歡喜。而是用平靜的語氣為讀者講述了佛門苦修的經歷,為後文的頓悟埋下伏筆。

而從第二聯開始,詩人就藉助春光,綠草這些新生的景物,指出悟道不僅僅在於苦修,還需要在大自然中尋找契機。尾聯中起手的兩個字“自有”更是點明“道”本就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是需要人妙手偶得的靈物。而新年伊始,正是天地丕變,萬物初生的時候,此時悟道不僅幸運,還理所應當。那麼你在新年有沒有去領略一下大自然的風光,又有沒有領悟到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