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武漢人受委屈了,當前防控第一理解萬歲

近來武漢人乃至很多湖北人都受委屈了。

胡錫進:武漢人受委屈了,當前防控第一理解萬歲

武漢和湖北大部分地級市“封城”,給那些城市居民造成的不便可想而知。另外,一些武漢人在外地住旅店被拒,還有的掛鄂A牌照的車輛受到圍堵,這讓當事人很難受,他們的感受非常值得理解和同情。

當前疫情洶湧,全國人民實際上在一條船上,大家彼此理解,同仇敵愾至關重要。

老胡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當一些確信自己沒有被傳染的武漢人外地住店不被接納時,店方的警惕和武漢人的委屈都有道理,我作為第三者都能感同身受。鑑於當前緊繃的防控形勢,一些外地的旅店自然不願意有傳染的“高危人群”住進來,如果客人中出現感染者,對旅店來說是災難性的,屬於不可承受之重。

反之,在省外的湖北籍人士只要過了隔離期的,他們就應在目前的居住地享有和其他人同樣的自由活動權,對他們的任何歧視性做法都有違道德。現在的問題出在我們社會的信用體系支持不了住店武漢人和旅店經營者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目前的確有一些在“封城”前夕離開了武漢和湖北的人,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出於擔心被歧視等原因,不願意向目前居住地通報自己剛離開武漢和湖北的信息,使得各地社會沒有能力將已過隔離期和沒過隔離期的人區分開來,從而導致一些人採取“最保險”的做法,不加區分地躲避所有“可能剛離開武漢和湖北的人”。

不能不說,我們的社會在面對傳染病疫情時常常表現兩種極端狀態,一種是滿不在乎,一種是過度恐慌,這兩種情況的深層原因都是相關科學知識的不足。這就是中國社會當前的基本盤,願意不願意,我們都需面對這個現實。

老胡的主張是,各地要求來自主要疫區的人通報情況,促使他們自我隔離,這不應算是歧視。為了實現這種安排,各地可能採取了一些半強制性的措施,有些是理性的,有些是由恐慌支持的,它們都會讓很多武漢和湖北人感覺很不舒服。我的建議是,武漢和湖北人面對這種情況不妨堅強些,請相信,這些帶有一定冒犯性的表現並非出自對武漢和湖北人的內在歧視,而是基於臨時的焦慮。它們不帶有惡意,這樣的情況會隨著疫情的結束而煙消雲散。

我看到有報道說,廣東有的城市闢出旅店專門接待在當地臨時逗留的武漢和湖北人,後者可以免費入住,我認為這種辦法值得研究參考。只要大家都誠心,問題總是能夠得到解決。

我記得2003年時,全國各地對北京人也是唯恐避之不及,即使在北京市的轄區內,遠郊延慶、密雲等地的小村小鎮大多在路口設障,不許市區人進入,河北周邊有的地市把通往北京的道路挖斷了。北京人當時也是很不舒服,但終究挺了過來。

當前防止疫情擴散,儘早實現疫情的回落是頭等大事,老胡作為高度關心事態的媒體人衷心希望武漢和湖北的人民堅強,希望全中國人民堅強。我們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在疫情面前我們是同一命運的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