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的家鄉都有什麼名勝古蹟?

大力牛魔王之龍在天涯


從荊州小北門出來向北行幾公里,就是楚紀南故城。郭沫若提寫的“楚紀南故城”石刻碑文就在207國道旁。從紀南再往北行十餘公里,就是紀山,這是一個新建制的小鎮。先前地名叫“四方鋪”。


紀山就是我的家鄉,雖然不是名山,但紀山古寺這些年的廟會,確實規模空前。還有特別多的古墓群,特別是“郭店楚簡”的出土,以及戰國時期楚墓女屍的保存完好,更使小鎮名噪一時。下面我用資料來向大家作介紹。

紀山是東周楚國之名山,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最南端的紀山鎮境內,南距三國名城荊州二十公里,過往交通十分方便。據考證,早在二千多萬年前,這一帶爆發過火山,後形成紀山,紀山地殼表層有蜂窩狀巖態石,屬於地心噴出的岩漿冷卻後而成,深層還埋藏著價值連城的虎晶石。




紀山主峰建有長達1400多年曆史的“紀山寺”,雕樑畫棟,雄偉壯觀,把秀麗的紀山點綴得更加妖嬈。傍晚,夕陽的餘輝映照在者巍峨的廟宇亭閣,浮雲非渡其間,令人如見仙山瓊閣,歷史賦予紀山“江陵八景之一”的美稱,至今雄姿尚在,原貌猶存。 相傳,紀山有一條古地道通往十里鋪,全長十多華里。據十里鋪籍解放軍將領龍飛(原任南京軍區副政委)回憶,1940年4月,他帶新四軍某部在十里鋪搶修公路,在新街挖出一個地道口,是用城牆灰磚捲成的圓形拱門,並排可走六個人,當時他向洞內走了近三百米,由於無照明燈具不敢前進,便退了出來。

紀山典故 由於紀山獨特的地質地貌,加之地處楚都紀南城郊,歷代王侯將相無不視之為寶地。以寺為中心,方圓數十里遍佈王室貴族數百座陵墓,南有天子冢,北有妃子山,形成了氣勢磅礴的古墓群。該古墓群已被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出土文物考證和史料記載,紀山為楚國主公諸侯貴族葬墓之地,《荊州府志》記載,後梁宣帝在城北紀山,天寶八年死,葬平陵;明帝陵在紀山,天寶十二年死,葬顯陵。

介紹到此,還是“百聞不如一見”。有興趣的朋友們歡迎你們到紀山遊玩!


棲哈丶


我的家鄉廣西柳江縣六道村拉三屯,這裡風景優美,名勝古蹟有"石海變良田"。傳說家鄉這個地方以前全是石頭,後來經過村民們的努力把石頭一塊一塊地打碎搬走,終於變成良田,這就是"石海變良田",石海變良田之後種出來的米非常好吃,有"一都女,二都米"之稱,因為一都指的是柳州,柳州的女人心靈手巧又會唱山歌,而且出了個歌仙劉三姐,所以有"一都女"之稱。而"二都米”指的就是我們家鄉柳江縣成團鎮六道村拉三屯的米最好吃,因為石海變良田之後這裡年年龍死田不旱;名跡古蹟還有"牛角灣,大山腳",地理先生有言:廣西要出王,牛角灣,大山腳不要忘,傳說只要有人能把祖墳葬對牛角上,他的後人定能當上皇帝,家父(梁文忠)也是地理先生,找了一輩子也找不出龍脈所在,據他生前講,牛角灣,大山腳的龍脈會走動,很難點對它的死穴,作為父親繼承人的我也想躍躍欲試繼續尋找龍脈所在,無奈在外工作繁忙,並且父親過世走得匆忙,當我趕回家中奔喪,父親留下的資料已全然不見。不過龍脈之說畢竟只是傳說,讓我們再看另一個名勝古蹟"波仁廟","波仁廟"是我們家鄉最有名的名勝古蹟,傳說覃連芳軍長騎馬從廟前經過也要下馬進拜,免得軍馬舉步不前;更有傳說柳州老市長柳宗元遊柳江到此進拜,留戀忘返,故留下"平生不拜波仁廟,枉來世間走一遭"的佳話。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名勝古蹟,歡迎大家常來玩。



布衣梁平甫248830303


我的家鄉在川北,那裡山青水秀太陽美。有竹林有牧童,有瀑布有水車,有遍山遍野金色的油菜花…我的童年少年都在那裡度過的,現在回想起來,那些曾經的生活都如詩如畫。

我記得家鄉有座山叫高峰山,很出名。我的微信名就用的這個。

高峰山在離我們縣城25公里的文井鎮北,什麼朝代始建我忘了,我對它熟悉是曾經有個女朋友在高峰山下,去小住了幾日。

高峰山是個道觀,掩映在一片青翠松柏中,沿著石板路進山門而上看見很多道士在揮鋤種菜,頭束道巾,穿有道服很飄逸。道觀很多神像,持有法器,皆不怒而威,香火旺盛。

但這些都不是特別的,高峰山特別的是有個八卦陣,高峰山的主殿就建在八卦陣中心,陣是木質的,殿也是木質的。沿著陣走一圈,你就會犯迷糊,哪裡都一樣,走到哪都像回到了原點。因此,號稱川北第一迷宮。

傳說有個有錢人,為了防止盜匪而建此陣,陣下有藏寶密室。我曾下去過,很深,在山中腹部,但藏寶密室有兩扇大鐵門掛有門鎖進去不得。後面為什麼成為道觀就不得而知了。

就去過那一次,我就沒再去過了。但至今給我的印象仍難以抹滅。



zhou182838


安徽是我的第二家鄉,在安徽的土地上,小時隨著父親不斷地調動工作。

在安徽輾轉了幾個地方,才真正的安下家。

安徽是個地傑人靈的地方,是個有山有水,物產豐富的地方。

黃山風景乃至全世界聞名,“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是對黃山真實的寫照。


除了黃山,還有九華山。九華山是佛教聖地,那裡景色優美。

天柱山也是個不錯的旅遊地方哦

還有天堂寨,我去年去過,那裡山水宜人。


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都值得一遊。

總而言之,我的家鄉——安徽。

名勝古蹟多多,值得你來,值得你欣賞;值得你回味。


浮萍草


我的父親是從安徽亳州走出的大學生,上個世紀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西安任教。我本人雖然是本地生本地長的西安人,但從小到大,在籍貫一欄中一直填的是安徽亳州。很多親戚現在仍生活在這座皖北小城裡。我從小就知道曹操,華佗都是亳州人。但是一直到前兩年,我才第一次回到亳州,踏上父親走出來的這塊土地。

說到亳州的歷史古蹟,自然和曹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下火車一出站,就看到曹操的巨大雕像,訴說著這座城市作為為人故里的榮光。姑姑家的表哥開車帶著我在市區裡轉,又經過矗立在街頭的華佗像。其後的幾天裡,他帶著我參觀了曹操運兵道,花戲樓,和曹氏家族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帶著我回他老家沙土鎮的時候,指著路邊一片空地說,這是曹操小時候學習的地方,我問,這是傳說還是真實情況。他說是真的,那是我第一次感覺跟曹操這個人這麼近。

可能是來自西安的緣故吧,這些古蹟景點並沒有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總體感覺亳州對曹操這個大IP開發的力度遠遠不夠,要知道曹操有多少粉絲啊。再有,曹操和曹植都是建安文學的傑出文學家,亳州也是建安文學的重鎮。但是亳州在文化開發方面,似乎遠遠不夠,在公眾休閒場所和古蹟景點,看不到太多的文化層面的包裝。這對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歷史名城來說,是非常遺憾的。但是公平地講,亳州畢竟不是省會城市,資源配置上很難得到傾斜。希望我的老家越來越好。

說到西安,我想無需我說的太多,就從我自己的日常說起吧。我父親上世紀六十年代分配到這裡的時候,這裡還叫做“阿房區”,其名當然得自阿房宮。後來該區撤銷,一部分劃入長安區,一部分劃入未央區,後者就是我今天所在的地方。實際上,這裡離漢城未央宮遺址咫尺之遙,未央宮遺址就是我們小時候的後花園,我至今保存有半塊未央宮瓦當。漢城遺址的西側,則是建章宮遺址,大致位置在今天的六村堡鄉附近。今天的陝西曆史博物館門前水池裡放置的那條石鯨,就是在這裡發掘的。靠近西三環有個雙鳳村,源自建章宮雙鳳闕而得名。南邊的雁秋門村,則來自漢長安城的延秋門。阿房宮在今天的和平村附近,大致與西周豐鎬重疊,西漢時被開闢為昆明池。我孩子就讀的學校,在渭河北岸,那裡是秦咸陽宮所在地。

父親去世後,我母親現在長住臨潼某療養院。那個療養院東邊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是華清池,再往東大約10公里,則是兵馬俑。目前地鐵在建,很快由西安坐地鐵就能直接抵達兵馬俑。在這中間,還有烽火戲諸侯的烽火臺遺址和鴻門宴發生地。

至於市區的大雁塔,城牆,碑林和大明宮相比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


建章未央


我可愛的家鄉一-一上蔡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屬於駐馬店市。

東西長60千米,總面積1529平方千米,總人口約108、4萬,是一個平原農業縣。

上蔡縣是古蔡國所在地,是千古一相秦相李斯、漢相翟方進的故里,海內外蔡氏祖地。"重陽夂化″的發祥地。

上蔡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西周初年,距今約3000多年,2007年被聯合國地名專家授於"千年古縣″稱號。

人類始祖伏義因蓍草生於蔡地,而畫卦於蔡河之濱,遂名其地為蔡。公元前11世紀門言武王封其弟叔度於蔡,建立蔡國,以國為氏,傳18代近500年史稱蔡。為海內外葵氏祖地。

有魅力無限的五大文化品牌:

古蔡文化

重陽文化

李斯文化

伏羲文化

孔子文化

更有上蔡人知道的重點保護"名勝古蹟組成的古蔡八景”

蘆崗擁翠

鴻隙現蓮

白雲深處

洪河夜雨

葵河沉月

景賢書聲

斯井雞嗚

雲護蓍臺

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現代化上蔡在黃埠路口處有古樸典雅文化濃郁的地方,簡直可以被稱為現代上蔡的、第九景點,“蔡國大灑店″。

上蔡歷史攸久,人傑地靈,名人倍出,名勝古蹟組成的′八大景點,每個都包含著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

(一)蘆崗擁翠

蘆崗位於縣西,又

名西崗,蘆山崗。其北起百尺前王村,南至汝南的金鋪鎮,長22、5千米,寬約5千米,平地凸起,蜿蜓如龍,因長45裡,所以又稱45裡臥龍崗,崗上溝壑縱橫,林木蒼翠,登之可望郎陵(歪尖老樂山)嵖岈山,清晰可見。

東有其形如山,周長16公里的蔡國故城(國家重點保護單位)南有千古一相李斯的故里一一李七樓和李斯墓。西有松柏森森的蔡叔度寢宮一一蔡侯陵和漢代寺院"蟾虎寺"

(二)鴻隙現蓮

鴻隙湖位於上蔡縣北22、5公里的華坡鎮,昔年鴻隙湖浩渺千頃,紅蓮映日,其東、北、西面有三座土嶺,湖邊有孔子弟子漆雕開的祠墓,史載,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曾居蔡三年,常講學演禮於鴻隙湖畔。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秋日,高徒漆雕開為夫子到湖中央採藕,不幸淹死,葬於湖邊,據上蔡縣誌記載,昔年漆雕開墓祠四周蓮荷數頃,爛若錦綴,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上蔡知縣楊廷望見墓祠巨浸之沉淪,為慰"先賢之靈″,將墓遷於華坡鎮內,今華坡鎮內有漆雕開之墓。

(三)白雲深處

據《上蔡縣誌》記載:"白雲洞在上蔡城東北隅,高二丈餘,週數百步,形是卷阿,下有洞。相傳有白雲出其中,後人建真武廟於其上,名曰白雲觀″白雲觀佔地20畝,廟宇輝煌,元時,異人揚追和曾生寓白雲洞中,後忽白日舉,觀前有一小橋,名“昇仙橋″。據傳,北宋時,白雲觀裡小道士因唱了“福源久”的“狀元紅″酒,在橋上羽化成小烏昇天了。

(四)蔡河沉月

此景在上蔡城東30公里蔡溝鎮,其地有卮臺,相傳孔夫子在此絕糧七日,臺下有水,名蔡河。古時侯,蔡河煙柳十里,水清魚肥,初夜上月之吋,水中月影如鏡,樓臺、岸柳、水月、漁火相映成趣,猶如人間仙景。今其地有傳為孔子親手植的銀杏樹,翠如華蓋。幾度枯榮蔚為奇觀。

(五)洪河夜雨

洪河古名意水,又稱漢承別支。發源於舞陽的筆尖山,經舞陽、西平入蔡境,在春雨水漲季,楊抑夾岸,風帆卷舒,入廬幻雨,傳為奇景。明人張九一有《洪河泛舟》詩云:“急峽瀉河聲,中流掛帆輕,花依遙岸待,柳傍近灘迎,天地孤舟轉,文章萬家驚蚊龍,群山舞共蚌傳青萍″。

(六)景賢書聲

古蔡城南門曰“景賢門″。其外有景賢關,關內有謝良佐祠,宋元時期為上蔡書院,其祠坐北朝南,亭臺、樓閣、松柏掩映,佔地20餘畝,傳說明上蔡知縣郎兆玉,一日夜聞書聲朗朗,信步循聲至夫子祠,但見夫子塑象,書聲頓息,復出,書聲又起。郎兆王甚為驚奇,遂籌資將夫子祠重修一新,其祠後來成河南"四大書院"。

(七)斯井雞嗚

斯井為李斯故宅花園水井,李佐秦皇一統華夏,二世時被誣腰斬咸陽,夷三族。其宅地挖三尺,人稱李斯坑,坑前有李斯花園,園中有井,傳說李斯死後,井上夜半常有雞嗚,其聲淒厲,好象是向人們訴說李斯之冤。一說李斯生於酉年酉月酉時,死後又化作雄雞,引頸哀嗚!後人追念李斯,遂將水井保護傳世,而今上葵一中教學桉前有“李斯井”碑。

(八)雲護蓍臺

蓍臺在上蔡縣城東15公里的蔡崗之上。傳說太吳伏羲氏畫卦於此,始創文字,臺南有朱雀溝,臺北有玄武溝,臺西有白虎溝。臺東有青龍溝。其前有一水,名蔡水。舊有白龜浮游其中,臺旁有蓍草圃,圃中築一臺,臺上各作一亭,一曰先天八卦亭,一曰後天八卦亭。史書載:"上有白雲覆元,下有靈龜守者焉,"故名雲護蓍臺″。旁有白龜祠。蒈臺在宋明時期為天中勝蹟,而今天八卦亭猶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為"白龜祠″會,會期客商雲隼,盛況空前。

歡迎到我們上蔡做客!











三笑一好


我家鄉廣東龍川縣佗城,是南越王趙佗的第二故鄉,有秦古城牆遺址,趙佗故居,趙王廟,趙王井,趙佗像









南國春暖


廣德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是皇家園林,有皇帝親賜的玉觀音,有名的觀音道場,國家4A景區。
靈泉寺始建於隋朝,國家4
A景區。


斗城小夥


河南有著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名勝古蹟。

白馬寺就是其中的一個。它位於洛陽市老城以東,洛龍區的白馬寺鎮內。是佛教傳入中園後興建的第一座宮辦寺院。

寺內保存大量的元代建築,如十八羅漢,三世佛,二天將等等。彌足珍貴。香火旺盛。來這裡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

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它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現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其中的,盧舍那大佛,聞名天下。她是龍門石窟中一座體型最大,形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的大佛。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它雍容華貴,相貌端正,帶著永恆的微笑面對世人。是中外旅客來旅遊最多的一個景區。

少林寺。許多人是看了少林寺電影才瞭解少林寺。它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於嵩山腹地的。茂密叢林之中。少林寺,美名遠揚,風靡世界,成為河南乃至世界的一個頂級旅遊產品。

河南的名勝古蹟很多。。。。。。,





奚玉蘭


我們家鄉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一帶,名勝古蹟有:

1.古代的長城、金塹壕、北魏行宮、蕭太后的放馬場,十個大人才能合抱的古榆樹等;

2.近現代八路軍抗擊日偽軍的綏西地委、專員公署駐地、革命根據地楊家西溝,革命烈士彭德大犧牲後的暫時埋葬地,還有紅色革命地區一前晌、馬場梁、上廟溝、仁字號等等,現在是山老區;

3.


美麗的山林水景,有待於開發成紅色、生態、康養和文化旅遊區、革命教育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